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割志(后美国时代的大国博弈)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作者 杨卫隆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香港著名财经作家杨卫隆最新力作,纵论世界经济局势的过去与未来。

本书作者杨卫隆与《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并誉为“杰出的中国民间经济学家”。

美国经济是触底复苏,还是回光返照?

中国美债如何逃脱贬值厄运?

货币战争的背后是什么?谁将是最后的胜者?

三分天下,且看亚、欧、美如何博弈!

内容推荐

世界低碳经济热潮背后有何玄机?

各国如何应对新一轮货币战争?

三分天下,贸易激战,资源争夺,新冷战谁输谁赢?

本书以宽阔的视野,围绕资源争夺这一主线,从美日亦敌亦友的关系、真正的货币战争、中美贸易战实质、资本主义末路等方面,剖析了美国全球经济战略的本质及面临的危机,预测全球将出现亚欧美分庭抗礼的“经济三体化”格局。同时指出,随着资源不足问题的日渐凸显,新冷战已将开始,而且将愈演愈烈。

目录

第一章 美国全球经济战略的危机

 美国的全球经济战略

 商品市场是块肥肉

 经济制裁是威逼,经济援助是利诱

 金融业土崩瓦解

 财政进入黑暗时代

 金融海啸卷走经济霸权

 围堵俄罗斯战略失利

 军事防备百密一疏

第二章 美日亦友亦敌

 螳臂当车的大和魂

 学不乖的日本文化

 人类史上最严重的错译事件

 大和魂挥之不去

 反客为主的经济扩张

 东洋贸易壁垒

 日本人的小圈子贸易

 美国的经济自卫反击战

 “东洋不败”雄风不再

 阴阳怪气的日本经济

 又一次落荒而逃

 看不透美国精神

 终于知难而退

 成也“野心”,败也“野心”

 军国主义的死结

 “新KY首相”

 差劲的日本政府

 被迫向现实屈服

 东洋人卷土重来

 大和魂烟消云散

 日本社会嬗变

第三章 美式“棺材”

 美式M4雪曼“铁棺材”

 借钱也要消费

 无视次贷危机

 美国人的随便性格

 金融机构多财多伪

 失败的医疗制度

 “新经济”灾难

 搞乱全球经济

第四章 美元危机

 重演1930年经济灾难

 信用卡坏账闯的祸

 祸不单行的美国经济

 金融和政治一起混乱

 全球经济三体化

 神经错乱的国际政局

 金融市场持续动荡

 美国国债“怀胎十月”

 疯狂财赤带来疯狂衰退

 日本是泥菩萨过江

 “亚洲元”成为新货币势力

 人民币变成重要的储备货币

 南美洲的新政治形势

 中东的新政治形势

 全球政治新形势

第五章 真正的货币战争

 中国和欧洲国家反击美国

 中美贸易全方位摩擦

 美国只能发钞应付赤字

 美元汇价岌岌可危

 欧元改变了货币市场

 发展中国家投向中国

 中国的新策略

第六章 中美贸易战

 美国人的领导架构

 中美管理理念之别

 美国式管理摧毁美国经济

 错误的立法精神

 中美贸易战是政治战

 错误的理财文化

 民主政制令财赤恶化

 中国也有赤字预算

 疑团众多的美国医改

 医改拉开中美贸易战序幕

 “绿能沙皇”拖累奥巴马

 奥巴马受到过分推崇

 向工会压力屈服

 美国工会的最后挣扎

 当心中美贸易战擦枪走火

 奥巴马的厄运一浪接一浪

第七章 欧亚非的经济问题

 东南亚国家饱受通胀困扰

 发展中国家的外汇风险

 冲基金择肥而噬

 国际大鳄带来的启示

 身不由己的发展中国家

 欧洲的乱局

 独特的欧洲理念

 英国人的下午茶

 危机意识薄弱

 财政政策步调不一

第八章 资本主义的末路

 人民币汇价不受市场控制

 美国阻截中国的资源收购

 经济战表象的背后

 资本主义将会瓦解

 各国的资源储备

 资源短缺后的政制转向

 资源供给跟不上人口增长

 富人的消失

 没完没了的垃圾官司

 双重属性的医疗服务系统

 谁是冷战的胜者?

 新冷战谁输谁赢?

后记

试读章节

日本社会嬗变

20世纪80年代初,笔者经常到日本公出。那时候的日本,街道整洁,市面繁荣,充分显示日本的经济实力和民族性优越一面。某天早上8时,我在东京街上走的时候,看到商店的老板在店铺前面清洁街道,襟前还挂着店长的名牌。百货店的员工衣着整齐地列队站在百货店前面向进场的顾客鞠躬,每位员工的制服都是非常整洁,仪容绝佳。站在最前面的人是店长。日本人的礼貌可以说是无懈可击。日本的治安也是良好得令人不敢相信。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在东京街上走的时候,情况截然不同,地方虽然比香港仍然整洁得多,但是已经大不如前。有一天晚上,我走到街上想打长途电话,竟然发现每个电话亭内都有一位露宿者反锁在里面。翌日早上再去打电话的时候,又发现所有公用电话无法拨长途。回到酒店去问才知道因为公用电话不停被爆窃,所以除了少数公用电话之外,已经不再提供长途电话服务。更令我感到难过的是,日本人的礼貌差了很多,尤其是对外国人的态度。走进日本铁路的车站,通道两旁满是纸箱盖成的露宿者之家。上野公园内竟然挤满衣衫褴褛、满身臭味的露宿者,我不禁地问一句:老天爷,这里是日本吗?

日本企业文化的最大特点是对老板绝对服从及忠心,奉行终生雇用制,其实是幕府时代武士阶层观念的现代版。日本企业的老板是主公,高层管理人员是武士,低层的工作人员是小兵。退职的日本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找不到工作是外国人难以理解的事情。在欧美国家,一位有20年中层管理经验的人离职之后不愁找不到工作,有时甚至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在日本,这些人被视为没有主公的浪人,是武士阶层不屑交往的人,所以找工作极为困难。

我和老一辈的日本人倾谈,他们也感觉到日本年轻人因为不满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挫败,而对日本企业文化失去信心。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日本的雇员会在办公时间开始之前半小时坐在办公室,晚上仍然在办公室内工作。当时的日本年轻人在大学毕业之后会跑到大企业申请加入,那只是申请加入公司,不是申请某一职位。例如申请加入银行的年轻人,可能只是被派担任杂务工作数年,他们会毫无怨言地默默工作,这也是幕府观念的一部分,加入了某一阵营之后,由武士指派工作。

老一辈的日本人将不全心全意工作的人称为“薪金盗贼”。日本企业的最高领导人是日理万机,不少“代表取缔役”(董事长)每天工作十多小时,最后伏在办公桌上死去。日本人称这样的死亡为“过劳死”,是仅次于切腹的最高荣誉死亡。工作是当时日本雇员的人生,雇主亦以照顾员工为个人责任。

到了20世纪90年代,雇员再也不将办公室视为自己的家,有些人甚至装病告假。年轻人转换工作或者担任自雇工作成为潮流。任劳任怨和任人摆布的心态被新一代日本人视为愚昧无知。现在的日本年轻人会细心选择工作职位,不会像从前的日本人那样,只是申请加入一家机构,毫不选择工作岗位。

2009年,日本企业不是放弃派遣中层管理人员到美国去,只是遇到一些以前没有的困难。20世纪80至90年代,日本企业的高层人员指派下属到美国去只是发出指示,没有人敢违抗命令,更加没有人敢哼一声。现在,日本中层雇员会走到高层人员的办公室说自己的祖父有病,所以不能去美国工作,有些甚至说雇用合约没有声明要长时间在海外工作,日本企业的管理层感到无可奈何,往日调兵遣将的至高无上权力已经不复存在。

日本企业高层吸收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企业在欧美惨败的教训,知道欧美的日资机构如果像日本那样高度中央集权,会出现反应迟钝和不明白当地情况的缺陷,让当地企业有机可乘、占日本企业的便宜,日本企业不得不下放权力到欧美的日资机构,又增加当地聘用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当日本企业的美国分公司大量采用美籍中层管理人员的时候,日本企业文化和办公室内的日文文件也不再存在。日本企业向美国分公司发出英文公函是新事物,但是却越来越普遍。P65-67

序言

二战后,全球经济由美国主导,继而垄断。美元成为国际储备及贸易货币,美国华尔街大户操纵全球商品市场和股票市场,随意冲击别国货币。美国和日本的经济隐忧存在已久,自从美元于1971年正式脱离黄金本位之后,美元汇价大幅滑落,经济危机一浪接一浪。20世纪80年代末期,欧元区成立,产生一股新的经济力量。美国的经济困境竟然要别国埋单,不甘于受到美国愚弄的国家纷纷寻求门径脱离美国的经济控制和金融制度。中国的崛起使这些国家投向中国,组织新的经济体系。

日本的经济衰落令美日经济同盟土崩瓦解,美日同盟由世界最强经济体系沦落至需要中国解救。执笔时,美国的国债突破120,000亿美元,迫近美国国债的法定上限而且有急速恶化的趋势。日本的情况则更加恶劣,日本经济支柱之一的汽车工业出现危机。美国的丰田汽车有不明原因的失控加速情况,引起令人关注的多宗交通意外及伤亡事件。美国人对丰田汽车的良好性能一向深信不疑,现在则是疑虑重重。丰田已经失去全球第一车厂的地位,德国大众汽车取而代之。日本的国债规模早就脱离现实,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70%,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爆发近代史上最严重超级通胀之一的津巴布韦。日本出口疲弱,外贸赤字将会在未来数年持续恶化。日本持有大量美债令日元比美元稳健,日元无法跳出相对美元的汇率强势局面,难以通过货币政策支持出口贸易。

美国和日本一向被视为世界第一及第二大经济体系,也被公认为经济同盟,可是,美日之间有不少明争暗斗。日本曾经利用庞大的对美贸易盈余,大举进军美国,买入美国的地标建筑物,摆明要在经济上压倒美国。美国又反过来推高日元汇价,令日本经济蒙受沉重打击。日本企业从美国撤走的时候损失惨重,而且美国还买入日本的地标建筑物,对其穷追猛打。到了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美国元气大伤,日本人才能喘一口气。本书讲到的美日经济角力的过程是很多经济学家和评论员都忽略的事情。美日经济同盟关系并非如局外人看到的那样团结。如果美元大幅走弱,天晓得日本人会怎样做,说不定会突然倒过来,大手抛售美国国债和其他美元资产。美国人明白这一点,所以不断推高日元汇价,希望阻止日本人出售美元资产。因此,日本经济陷入困境的时候,日元汇价反而节节走强。如果日本真的抛售美元资产,日元汇价会急剧上升。

全球经济一分为三的局面很快就会出现,中国将会成为雄霸一方的经济强国,人民币会成为新的亚洲储备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从经济及历史分析的角度去看全球新经济形势,并且作出预测。

杨卫隆

后记

金融机构高层可以月入数十万,甚至数百万元。次贷风暴、金融海啸和雷曼毒债却都是这伙人搞出来的经济灾难,天晓得这伙金融巨子日后会再干些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我只知道他们还会高薪厚职,享尽荣华富贵。囤积居奇、买空卖空、投机倒把、掺杂作假、操纵物价、扰乱市场牟取暴利的人都能享尽荣华富贵。这些人对整体经济毫无贡献、一无建树却能坐享别人辛劳工作的成果,还要装腔作势,扮成社会栋梁。我写这篇后记的时候,金融海啸已过去了一年多,美国政府没有起诉任何引起金融海啸的人,更加没有任何新法案监察或者限制金融业不正当投机活动,真的是一条新法案也没有。将高风险次贷证券评级为“AAA”顶级的评级机构,仍然以错误手法评级,而且评级机构还参与投机活动,评级立场成为疑问。美国的金融机构仍旧把债务包装成证券,只是手法比过去复杂,难以根查。这还未不算过分,美国的金融机构将大量人寿保险的保单包装成证券发售。这样做和信贷违约互相证券CDS一样,将附带保险责任和保费收入的合约看成证券那样发售。难道全球金融业的专家才都没有看到金融海啸的教训?难道各国财金经官员认为现行的金融体系行得通吗?

市场上的投资活动绝大部分都是投机活动,散户不应该投资千奇百怪的衍生工具,也不应买入各式各样的结构性投资票据,可是谁将那些东西卖给散户了?政府有没有尽到监管的责任?楼市升温令楼价居高不下,一般市民根本没有经济能力去买房子,连租房子也很困难。每个人都应该有个安乐窝,为何要将安乐窝炒高至一般人无法负担的价格?

这样的经济体系和投资理念本来就是不公平、不合理。这是欧美日共同创立的新封建经济主义。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在这条经济道路上走下去?还是应该重新建立有利所有人生活的公平经济制度,让人们多劳多得,消除市场上扰乱经济的投机活动?

农民耕种的收获充其量只是能够养活一家人,很难会发大财。工厂的工人也是一样,根本上不可能靠干活而赚很多钱。辛勤干活的人吃不饱、穿不暖,经济困难时又是最先失业的一群。

我曾经在其他著作中谈及美国农民的苦况。耕田是赚不到钱的职业,加州的农业工人大都是来自南美洲的非法居民。两年前,我看到电视新闻中有一位年轻的怀孕南美裔女工在农田里工作,烈日当空又没有饮用水供应,结果活生生热死在农地,一尸两命。农场主人只是因为违反劳工法被罚款。

还记得有一次在首府的农贸市场看到一位老农夫带着两位个小孩子从破烂的货车上搬下农作物,在市场摆卖。他们衣衫褴褛,看来非常疲倦,再看看货车的车牌,那是来自很远的货车。请想象一下,在美国加州,一位老农夫带着两位个小孩子,花两小时长途跋涉到老远的城镇去卖一些不值什么钱的农作物。我忍不住哭起来,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到农贸市场去购物。

这不是某一国家独有的问题,几乎全世界都是这样。到底经济体系出了什么问题?主要原因是劳动力过剩,愿意干苦活的人太多,资源太少。每个人都会消耗资源,也会造成污染,所以地球人口不能无止境地增加,总会有个限度。全球人口已经超过了这个限度,地球上有一半人口没有清洁的饮用水供应,资源明显不足。污染也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全球气候开始出现变化,当然是我们不想看到的气候恶化。资源不足会带来一场你死我活的经济大战,决定谁拥有资源和生存权利。这是很可怕的事情,请不要让它发生。

我们应该想想全球人口无止境地增长的情况下,环境保护是否只是痴人说梦?政客和学者们不谈控制全球人口增长,全力鼓吹绿能环保,是否伪善?人口无止境地增长会有什么结局?如果我们不想办法配给资源,还保持着富人拥有一切的烂制度,人类社会肯定出现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动乱。资本主义能否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存在下去都是个重大疑问。

这本书的信息不是单纯地说明21世纪的经济情况,更重要的是让人们反思当今唯利是图的经济理念是否行得通,是否合理。如果读者有任何意见或者心得,欢迎与笔者分享。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5: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