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带班子,抓队伍,促发展
与班子成员相处,在思想上,始终抱着多沟通、多交心,工作上多碰头、多通气的原则,从而使党委班子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目前,我们每位班子成员都能胸怀大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动参与集体领导,认真负责地履行好各自的职责,做到成事不败事,补台不拆台。在政治上互相信任,工作上互相支持,感情上互相尊重,生活上互相关心,拧成一股绳,同唱一台戏,劲往一处使,事往一处干,心心相印,同舟共济,产出了很好的整体效能,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每位同志都以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在“实”字上做文章、下功夫、求突破,真正把局党委各项决策落到实处,圆满完成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在目标落实上,分管的同志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带头深入到基层督促协调,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市领导给予多次表扬,称文化局的班子是坚强有力、作风正派、办实事的班子。这两年来的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成绩,并不是我个人的力量,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凤鸣同志来的时间尽管不长,很快就进入角色,勇挑重担;盛和同志科班出身,是文化老兵;姜兵同志分管文化市场,有思路、工作规范有序,去年被评为文化部文化市场执法先进个人;丽萍同志是我们的老大姐,工作细致、严谨、扎实,去年组织的合唱比赛获全市机关一等奖第一名;承宇同志年轻老成,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下属单位艺术馆二线的徐世起同志对艺术有着执著的追求,按照部署,编创“梦海”剧本,说干就干,不讲价钱;徐勤学同志身上有一股用不完的闯劲、拼劲;宁丽同志身为一名女同志,大局意识非常强,改造剧院二话不说;画院刘宗汉同志。这几年为画院、为美协、为威海与韩国的文化交流做了大量工作:图书馆尤松安同志身上有一股老黄牛的韧性;郭峰同志勇于尝试发展文化经济:苗永威、卢常武同志等等,还有新提拔的荆国胜同志、王超同志、邵毅同志等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也很高。总之,他们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思想修养,就像一股股暖流激发着我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他们的做人做事态度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尽管到文化局做了两次手术,每当我遇上难事、难题,想想我的这帮伙计,想想同志们的期冀,想想文化的发展,我就有一股想干点事、要干成事的冲动。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仅凭我个人的能力是微薄的、有限的,文化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主要归结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归结于班子每个成员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归结于下属单位班子的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归结于广大干部职工的齐心协力、勤奋工作,、五、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两年来,尽管自己脚踏实地地为文化发展做了不少工作,回想起来也有很多缺憾和不足。其一,学习修养不够。过去,工作再忙,也能利用业余时间,写点文章。现在,往往以工作忙为借口,忽视了学习,有时集体学习不能参加。尽管人到中年,但有时由于情绪上的不稳定,导致思想存在摇摆现象。其二,工作中“做功”不稳妥,不扎实。有的工作不到位,在落实上存在避难就轻的问题。其三,调查研究不够。有时以不好打扰基层为借口,下基层特别是到三市三区的次数少。其四,有时作风浮躁,有些工作欠周到。电影公司、艺术中心、文化市场、文物店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一步步慢慢理顺。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不是太高。其五,精神状态上有颓废表现。客观上由于文化发展环境不尽人意,但在主观上作为一名党员不应该有这种现象存在。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思索,可以说思想的磨砺对人生来讲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能是有了挫折,有了坎坷,人才有了坚忍,有了勇气,有了处世不惊的坦然与坦荡。因此,我会更加懂得珍惜,珍惜过去,珍惜现在,对市委、市政府多的是信任、责任与义务,对文化事业多的是思索、建设与发展,对下属、对群众多的是体恤、宽容与激励,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坚持我自己的做事做人原则:“认认真真办事,不求办成大事,但一定努力去作;老老实实做人,不求做成好人,但一定不做坏人”。
两年来,虽然文化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我个人认为文化只是刚进入复苏期,今后仍然会困难重重,有面临社会低视的问题,面临在某些重要决策方面对文化不重视的问题,还有目前文化设施落后、队伍人才匮乏的问题,文化局至今无办公场所的问题,但是我会继续调整自己,为文化事业发展摇旗呐喊,按照市委十二届党代会提出的目标统一调整思路,通盘考虑工作。第一,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执政为民的能力与驾驭全局的能力。第二,多为群众办实事,把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兼顾好。第三,承担市委、市政府交……
P57-59
人品与文品
刘玉党
我与富胜同乡、同龄,相识已有30几年,并曾经在威海市委宣传部和市政协两度共事,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相互关心,感情上相互交融,彼此知根知底,情同手足。
回想起来,这些年的幸运,莫过于身边有富胜这样一些勤奋耕耘、屡有收获的老同事、老朋友;这些年的快乐,莫过于一次次分享富胜作品的情感与荣耀;这些年的愿望,莫过于看到富胜本人及其文学创作不断步入新的境界。十分高兴能通过今天这样一种方式,与大家共同分享这份情感和荣耀,共同祝福富胜同志在文学创作道路上不断有新的收获。
富胜同志的头衔很多、光环很多,为官也好,做事也罢,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好评。我想,人的精力有限而欲望无限,能在繁杂的公务活动中执着坚守,能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静心做事,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人不是太多。分析起来有很多原因,最重要的还是个人品质所致。有人说,有了好的人品,才会有好的文品。我觉得,富胜同志的人品、官品、文品都是上乘的。关于富胜的文品,包括其创作理念、艺术手法、文学价值、社会意义等等,各位作家、名家、专家都做了精彩评说,很多看法和评价我都赞成。这方面的话我不再多说,我想说说文章背后的这个人,说说富胜的人品、官品对其文品的影响。对于富胜同志为人、为官的特点,我想概括为这样四句话。
第一句话:好学好写有思想。富胜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驻过工厂,进过机关,主持过好几个重要部门的工作,岗位和职位隔几年就会有一个变化,事业成就、个人影响越来越大,也在不断变化,唯一没有变的就是他勤学好学、勤写好写的习惯。一直以来,无论工作怎么忙、时间怎么紧、任务怎么重,他都坚持学习,笔耕不辍。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富胜同志在长期的工作和生活中,注重用眼睛去发现生活之美,用心灵去感悟社会之变,用笔尖去触摸人性之光。在他的眼里.繁忙的建设工地、火热的生产场面、农村炕头上的拉呱、城市的街道社区等,既是工作的舞台,又是学习的课堂。因为好学,社会生活容易被人忽视的一些情节和细节,如生活中的艰辛与追求、人性中的美与丑、变革中的阵痛与快乐等,才会如同涓涓小溪,在他的笔下汩汩流淌。这些年,他公开发表和出版了1 00多万字的小说、散文、纪实文学、广播剧、歌词、文学评论等,其作品有的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有的获得中国电视“金鹰’’奖、全国电视剧“飞天奖”,还有的被选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首都群众游行的领唱歌曲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他的勤奋,是勤奋成就了他的进步,成就了他的作品。也使他的作品富于理性思考,有深度,有张力,让人看了有所感悟。有所启痔。
第二句话:敢爱敢恨敢直言。富胜同志的性格像一块玻璃,里外是透明的。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耿直率真、爱憎分明,与人交往从来都是直抒己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隐瞒观点,不虚言假套。他的这种性格,在与人交往中让人觉着可靠、踏实,在与人共事中让人觉着开心、放心,在文学作品中让人觉着真实、不做作,字里行间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流露出丰富的真情实感,从主题到内容都体现着积极、向上的力量。可以说,是富胜的个人品质塑造和丰富了他的文学个性,是他的文学个性进一步影响和感染了他的个人品质。无论是做人、做官,还是做文章,富胜同志都称得上是条汉子。
第三句话:重情重义重担当。人是感情动物,做人、办事、写文章都离不开一个“情”字。了解富胜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重情、重义、重担当的人。一是孝顺父母重亲情。不论是现实生活,还是文学创作,亲情在富胜的感情世界里都占有重要位置。如果没有切身感受,他不可能写出像《父亲的眼泪》、《母亲的那次流泪》、《我为母亲洗脚》、《送儿远行》、《为了孩子》等感人至深的作品。二是关注百姓重民情。他的《古槐梦》、《山不在高》等作品反映的是乡情,流露出富胜本人挥之不去的故土情结。这些年,富胜的工作及职务在变动,但他对农村和农民的淳朴情感始终没有变,在他所工作过的岗位上,都尽己所能、真心实意地为农村办了许多实事,给农民办了许多好事,为困难大学生、为鳏寡孤独者、为弱势群体办了许多救急的事、暖心的事。当年,他提议文明单位结对资助困难家庭大学生活动,大会现场,台上与台下、领导和群众,无不是热泪盈眶。三是关心同志重友情。富胜对待同事很宽容、很热情,善于关心人、使用人、提拔人,不歪歪人,别人有求于他,都是没有二话,伸出援手,不光是轧同事,更是轧朋友;对待朋友更是肝胆相照、两肋插刀、一诺千金,掏心掏肺都行。
第四句话:有胆有识有魄力。富胜这个人大气、正气、豪气、爽气,对工作有热情、善于研究,对事业负责任、敢于拍板,遇见事不憷、不推、不躲,敢干、能干、会干,并且点子多、朋友多、对上对外“路路通”,因而在不同工作岗位上能开拓前行,政绩显著,走到哪儿都掀起个浪,吐口唾沫打个窝。在市委宣传部抓精神文明建设,推出了农村、行业、社区文明创建“三个全国典型”;在市文化局干局长,处理遗留,理顺体制,凝聚士气,大刀阔斧,影响甚广;在市民政局打造了“亲情民政”品牌,开拓了慈善募捐新局面;在市政协当秘书长虽然时间短,但影响不短,走的时候,他哭了,大家都哭了,每次回机关离开时,大伙都送他到门口……有句话叫“文如其人”。富胜的文学作品就像他这个人,有文胆、有磁场、有震撼力和感染力。把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比作是甲板,把珠穆朗玛峰比作是桅杆,把受到挫折的红军比作是受伤的革命,这样的“雷人”词句在他的作品中不时出现,常常令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一样的东西不一样的写法,一样的内容不一样的表达,一样的文字不一样的光彩,这都闪现出思想的火花和智慧的光芒,显示出他独到的见识和魄力。
文学的天地既广阔,又深邃。因为广阔,所以文学的大门一直是敞开的,想进入这块天地并没有多少限制;因为深邃,所以要想在文学这方天地里有所作为、大有作为,就需要付出超乎寻常的艰辛努力。借此机会,祝愿富胜同志在文学艺术天地里不断耕耘,不断有新的收获。
(刘玉党,威海市政协主席。本文是2012年12月29日在李富胜文集《我的文化密码》首发式上的致辞。)
《我的文化情怀》是李富胜的个人作品集。收入了作者关于文化的思考日志,以及诗歌《回望历史的天空》《一切为了人民》、歌词《领航中国》《天边有个威海卫》、散文《流淌的甘露》等文学作品。此外,还收入专家学者对李富胜主要作品的解读评论。
文化人,肩有担当,责任如鞭。传播文化,实践文化,神圣之职业。文化人的形单影只,孤芳自赏,确有人冷眼视之。
“GDP动物”的狂热,“经济冲力”的喧嚣,把当今趋利性社会下的文化价值、文化气象淹没了。神圣的文化,遭受着难以想像的冷落,文化的声音是那样的脆弱。
文化的“贫血症”,文化的“骨质疏松”,文化的底气不足。让人叹息,心底悲凉。
《我的文化情怀》的作者李富胜便用自己的的作品集证明了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