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东平、袁剑秋、崔瑞福编著的《中国制油史(精)》对我国芝麻起源、功效成分、形状特性、种质资源、分类检索、优良品种、栽培技术、油品抽取、生产质控、质量检测、掺假鉴别和预防对策进行了系统的、科学的论述。《中国制油史(精)》既是传统芝麻栽培和制油的经典集成,又糅合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促进我国芝麻的种植和制油加工业的发展工具有重大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制油史(精) |
分类 |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化学工业 |
作者 | 何东平//袁剑秋//崔瑞福 |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何东平、袁剑秋、崔瑞福编著的《中国制油史(精)》对我国芝麻起源、功效成分、形状特性、种质资源、分类检索、优良品种、栽培技术、油品抽取、生产质控、质量检测、掺假鉴别和预防对策进行了系统的、科学的论述。《中国制油史(精)》既是传统芝麻栽培和制油的经典集成,又糅合了现代科学技术,对促进我国芝麻的种植和制油加工业的发展工具有重大意义。 目录 第一篇 中国古代制油史 第一章 中国古代制油业的形成 第一节 中国古代油脂的起源 一、油脂名称的演变 二、油脂的起源 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油料和油脂 一、中国古代的油料作物 二、中国古代的油脂 第三节 中国古代制油业的产生与形成 一、中国古代制油业的产生 二、唐代制油业的发展概况 第四节 中国古代油脂的应用 一、油脂在食品、医药及化妆品方面的应用 二、油脂在工业和军事方面的应用 三、油脂在照明和其他方面的应用 第二章 中国古代制油业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古代制油业的兴起 一、宋元时期制油业的社会背景 二、宋元时期制油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中国明代制油业的发展 一、明代制油业的社会背景 二、中国明代制油业的发展概况 第三节 古代制油的百科全书——《天工开物》 一、《天工开物·膏液》卷主要内容 二、膏液(油脂) 三、油料作物和油脂 四、制油的方法和设备(榨具及用具) 五、桕树籽油制造蜡烛 第四节 中国清代制油业的发展 一、清代制油业的社会背景 二、中国清代制油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篇 中国近代制油史 第一章 1840—1894年中国制油业的发展 第一节 植物油料商业化生产的形成 第二节 榨油手工业在商品经济推动下的发展 一、榨油业从农副业自然经济母体中的分离 二、榨油业中手工业工场的出现 第三节 半机械化榨油工厂的产生 一、外国资本经营的半机械化油厂 二、民族资本经营的半机械化油厂 三、主要的榨油设备 第四节 近代机器榨油的优越性与状况 第二章 1895—1936年中国制油业的发展 第一节 主要油料作物商业化生产的上升 第二节 1895—1936年的榨油工业 一、东北地区的榨油业 二、山东地区的榨油业 三、江苏地区的榨油业 四、新式榨油业 五、手工榨油业 第三节 榨油手工业发展的历程 一、榨油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榨油手工工场向机器工业过渡 三、榨油手工业当时受到的各种盘剥 第四节 机械化榨油工厂的产生与成长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我国近代机械榨油工业的发展 二、抗日战争前中国近代制油业的变化 三、东北地区的大豆制品统一混合保管制度 四、油脂包装容器的改进情况 第五节 榨油机械设备的引进与研制 第六节 榨油工人运动 第三章 1937—1949年中国制油业的发展 第一节 油料生产的衰落 一、日本在沦陷区对油料作物的垄断和掠夺 二、国民党统治区的油料生产 第二节 1937—1949年我国的榨油手工业 一、日本对沦陷区榨油手工业的摧残 二、国民党统治区的榨油手工业 三、解放区的榨油手工业 第三节 机械化油脂工业的发展 一、抗日战争时期我国近代油脂工业的变迁 二、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的油脂工业 第四节 我国榨油业的处境 一、制油工人劳动条件恶劣 二、制油工人生产安全无保障 第三篇 中国现代制油史 第一章 1950—1960年中国油脂工业 第一节 油脂工业的调整 第二节 推行“李川江先进榨油操作法” 一、“李川江先进榨油操作法”的主要内容 二、推行“李川江先进榨油操作法”的意义 三、学习“李川江先进榨油操作法”的做法 第三节 油脂工业的公私合营改造 第四节 1957—1960年全国各地油脂工业的发展 一、1957年的有关政策条例 二、1958年油脂工业的发展 三、1959年油脂工业的发展 四、1960年油脂工业的发展 第二章 1961—1970年中国油脂工业 第一节 淘汰土法榨油工具 第二节 油脂浸出器的应用 第三节 动力榨油机的应用 第三章 1971—1980年中国油脂工业 第一节 米糠浸出法取油技术 第二节 油脂增产技术 第三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油脂工业的发展 第四章 1981—1995年中国油脂工业 第一节 各地油脂工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各地食油合同定购制度 第三节 各地油脂精炼技术的发展 第四篇 我国油脂工业民族品牌与民族企业 第一章 “崔”字牌小磨香油的发展史 第一节 祖传技艺“崔氏水代法” 一、“崔氏水代法”的发明 二、“水代法”的技艺流程解读 三、水代法小磨香油的与众不同 四、“石嬷嬷”与小磨香油技艺 第二节 “崔”字牌小磨香油技艺的历史典故 一、郑板桥与小磨香油的故事 二、小磨香油成为皇家贡品的故事 第三节 “适度工业化”与“崔”字牌技艺创新 一、炒籽设备的保护性改进 二、磨籽设备改进 三、兑浆取油工艺改进 四、澄清过程的保护性改进 五、生产方式的改进 第二章 中国植物油料厂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史 第一节 “中植”组建的时代背景、经过及规划 一、“中植”组建的时代背景 二、“中植”组建的经过及规划 第二节 “中植”业务发展的四个阶段 一、第一发展阶段(1936—1937年) 一、第二发展阶段(1938—1941年) 三、第三发展阶段(1942—1945年) 四、第四发展阶段(1946—1949年) 第三节 “中植”的经营管理 一、优越的外部条件 二、严密的内部管理机制 第四节 “中植”兴衰史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附表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油脂工业公立企业一览表(据不完全统计) 参考文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