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三篇八章组成。第一章探讨哲学的思维方式、学科特征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对哲学教育的内在规定,批判在特定语境中形成的诸种违背哲学教育内在规定之政治化、形式化和低俗化的哲学教育方式,探讨以“哲学方式”开展哲学教育的问题;第二章探究哲学教育理念的更新,论述哲学教育之本质观、目的观和功能观等基本理念;第三章反思传统哲学教育文本(哲学教科书体系)生成以及学界对之批判、重构的历程,揭示该文本在“俄国化”和“中国化”语境中的嬗变及其成就与局限;第四章进入当下倡议的生活化教育语境中,探讨哲学教育的生活化范式、哲学教育文本的生活化叙事,以及课堂话语的生活化建构等问题;第五章探讨生活化哲学教育视域中哲学教育文本理解和解释应处理好的一系列关系。第六章聚焦于多媒体和网络对青年学生社会化的全面介入,展示信息时代哲学教育的境况;第七章在我国社会信息化和哲学教学改革的语境中,考察哲学教学模式演变的逻辑和历程,论证体现生活化哲学教育理念之主体间性哲学教学模式及其实施策略;第八章从教学媒介整合视角,集中探讨哲学教育中多媒体组合电化教学和网络化教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