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语娴编著的《爱得有分寸孩子才优秀》是一本育儿书,是教给父母智慧的教育方法的指导书。没有传统的说教,没有至高的圣训,只有生活中真实、熟悉、典型的育儿案例以及实用、有效的教子方法。本书通过故事性的描述笔法,抽丝剥茧式的逐层分析,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又能时时陷入沉思,在看似平淡的案例分析中明白富有启迪的育儿智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爱得有分寸孩子才优秀 |
分类 | |
作者 | 陆语娴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陆语娴编著的《爱得有分寸孩子才优秀》是一本育儿书,是教给父母智慧的教育方法的指导书。没有传统的说教,没有至高的圣训,只有生活中真实、熟悉、典型的育儿案例以及实用、有效的教子方法。本书通过故事性的描述笔法,抽丝剥茧式的逐层分析,让你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又能时时陷入沉思,在看似平淡的案例分析中明白富有启迪的育儿智慧。 内容推荐 嗨!我是辰辰妈。辰辰,当然就是我的儿子——一个快乐、阳光、向上、健康,并一直觉得自己很幸福的小男孩。 从辰辰诞生的第一天起,我这个妈妈就开始了跟孩子一起成长的难忘旅途。一路走来,虽然也有过磕磕绊绊,但收获更多的是辰辰成长的幸福与快乐。 在别人眼里,也许辰辰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在我看来,孩子的快乐、健康比什么都重要。他就像我们种下的一粒种子,只要拥有健康、快乐,只要我们懂得适时浇水,给他适当的营养,他迟早都会长成一棵我们期望的参天大树。 《爱得有分寸孩子才优秀》,就是我培养孩子的点滴体会,期待与亲们互动交流。 《爱得有分寸孩子才优秀》由陆语娴编著。 目录 第一章 给孩子财富,不如给他正确的爱 1.养育的初衷 2.成功教育的标准是什么 3.不苛求孩子“十全十美” 4.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5.孩子,你一定要爱你的爸爸 6.父母越用心,孩子越糟糕吗 7.向“暴力爱”说“不” 8.你患了爱的强迫症吗 第二章 像尊重大人一样尊重孩子 1.那条门缝不见了 2.你泄露过孩子的隐私吗 3.小心孩子的“糖衣炮弹” 4.别让孩子抓住你的“把柄” 5.家有小小“破坏王” 6.让孩子走出去 7.错误一定要指出来吗 8.什么时候为孩子“蹲下” 第三章 把成绩放一边,先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 1.妈妈的“一千零一夜” 2.给孩子一条退路 3.考砸了?没关系 4.还原学习的本质 5.抓住最佳教育契机 6.学会向孩子“示弱” 第四章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种什么因,结什么果 1.喜欢毒蛇和蘑菇的小孩 2.天桥上的乞丐 3.孩子的财商如何培养 4.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5.吃亏究竟是不是福 6.孩子的第一封来信 第五章 孩子的事,让孩子来承担 1.只为孩子开一扇窗 2.这是你自己的选择 3.小乌龟之死 4.吃饭是你自己的事 5.不做“听话”的孩子 6.“拉菲”的启示 7.让孩子遵守社会规则 第六章 面对难题,利于孩子成长是前提 1.该不该陪孩子做作业 2.该不该和老师叫板 3.该不该给老师送礼 4.该不该让老人带孩子 5.“纽带”OR“导火线” 6.管理好自己的情绪 第七章 爱没法照搬,爱的分寸靠自己 1.尽信书不如无书 2.实施快乐教育还是成功教育 3.父母亏欠孩子的是什么 4.爱的真相 后记 试读章节 1.养育的初衷 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源于辰辰一次无意的问话。那天,小家伙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跑到我跟前,问:“妈妈,你为什么要生我呢?” 我一惊,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会问这种问题呢?难道他在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到什么不愉快了吗?我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问他:“那辰辰喜欢让妈妈生出来吗?” 辰辰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妈妈,我喜欢让你做我的妈妈,可是你要花很多时间养我,还要花很多钱养我,为什么你还要把我生出来呢?” 我很欣慰,这么小的孩子已经知道心疼妈妈了。我怜爱地揉揉他的头:“因为妈妈爱你啊!” 接着,辰辰豪气地向我宣布:“妈妈,现在我还不能挣钱,等长大了,我一定要挣好多好多钱给你,要让你做最幸福的老太太,我要天天都陪着你。”辰辰张开手,使劲地比画着很多很多钱的样子。 我“扑哧”一声笑了,我想任何一个做妈妈的女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都听过类似的宣言,当时肯定都是心花怒放、合不拢嘴,甚至把孩子的豪言壮语讲给身边每个人听,觉得自己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以后要是孩子不听话,就对他说:“你必须要好好学习,你不是说要给妈妈挣很多钱吗?你不努力怎么挣钱啊?”于是,孩子一时的感情宣言,成了他的枷锁。 听了辰辰这样的宣言,我当时虽然内心十分欢喜,也很清楚孩子说这话时绝对是真心的,但他毕竟只是一个五岁的小孩子。在小孩子的世界里,妈妈是最重要的角色,什么人都可以离开自己,唯独妈妈不能离开。可是当孩子长大了,他会有自己的同学、朋友,还有他喜欢的人、自己的孩子。当他生命里拥有了这些人后,他也就不是我一个人的孩子了,也许他遇到事情的时候还会想到找我,却不会再像小时候一样天天黏着我。他当年的宣誓可能还会被提起来,换来彼此的会心一笑,可是彼此都知道这不可能。 生孩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与身边的人探讨这个问题,得到的结论如下: ·大多数家庭都会有孩子,丁克毕竟是少数,如果不生孩子,社会压力会非常大,再说父母也会催得厉害。 ·有了孩子,婚姻会比较牢固,毕竟有了共同的血脉,没有孩子的家庭很容易解体。 ·以前也没什么特别想要孩子的感觉,可是看到身边的人都有孩子,很羡慕,所以也生一个孩子。 ·因为喜欢孩子,所以想生个孩子。 曾经有一位妈妈跟我说,自从有了孩子,她为孩子付出了很多,自己不仅要忙工作,还要照顾孩子,而老公忙于事业,照顾孩子比较少。最后,她感慨地说:“我为他生孩子、带孩子,他要是对不起我,就该天打雷劈。” 我没有顺着她的话肯定她的辛苦和付出,而是指出孩子不应该是拴住老公的筹码,而且孩子并非他一个人的,不存在谁为了谁。 我也知道带孩子的辛苦,可是谁都明白这种辛苦是累并快乐着的。当我们忙得满头大汗的时候,孩子躺在床上冲我们微微一笑,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根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很多时候,妈妈都在不断重复诉说自己的辛苦和付出。其实当妈妈在照顾孩子的时候,很难说是快乐多一点还是辛苦多一点。妈妈的母爱和孩子的天真可爱是双向的,所以心灵的满足也是双向的。如果一个妈妈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只感受到辛苦而感受不到任何乐趣,只能说这个妈妈根本一点也不爱孩子。 小孩的心其实很细腻、敏感,即使他还不会说话,他也知道天天在照顾自己的那张熟悉的脸孔是谁。在细碎的生活中,慢慢和孩子培养出血脉相依、彼此依恋的感情,这是其他人享受不到的,更符合有付出就有回报的原则。 不过,有些父母却违背了养育孩子最简单的初衷,无法和孩子建立健康、正常的相处模式。有的父母面对初生的孩子,喜欢得不行,一股脑儿将所有的爱倾泻下去。这种就是不健康的亲子关系。就好比我们养了一盆娇艳的花,因为对它的喜欢,所以不断浇灌,致使它烂根而死。 此外,如果父母生孩子的目的是出于挽救自己的婚姻,填补自己的空虚,或者希望在孩子身上体现自己的价值,那么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以自己的主观感情作为依据,把自己的感情和对未来的期待全部压在孩子身上,那么孩子不是在这种爱下窒息,就是在这种爱里爆发。如果我们生育孩子仅仅是从自身需要考虑的,那么这种父爱母爱已经变得极其狭隘,甚至成为孩子与生俱来的枷锁。 老公曾经跟我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生辰辰就是为了养儿防老,那和投资回报没有什么区别,已经玷污了父母这个字眼。” 我一直强调,任何以满足自身需求为目的而养育孩子的父母,不但不伟大,反而自私。因为父母可以选择生与不生,孩子却没有选择的权利。 经常有妈妈对自己的孩子说:“你要好好念书,长大上名牌大学,给妈好好争口气。”话虽很平常,可是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妈妈的动机不纯。万一孩子没有达到要求,便会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会让孩子觉得对不起自己,对不起父母的培养。这种现象很普遍。P2-4 序言 这是一本挑战传统的、逆向思维的育儿经典。 这是国内第三代育儿思想的启蒙者和开路人。 这是一场教育观念的革命。 整本书没有传统的说教,没有至高的圣训,只是用生活中真实、熟悉、典型的育儿案例,让家长们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又能时时陷入沉思。在看似平淡的案例分析中却隐含了巨大的育儿智慧,这种智慧不是学习的成果,也不是积累的成果,而是回归原点、回归真爱、驱除纠结的“天悟”的体现。“不做‘听话,的孩子…‘父母越用心,孩子越糟糕?”“什么时候为孩子‘蹲下”一‘该不该和老师叫板”等案例型故事,能够给人启发,真正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 其实,绝大部分教育孩子的道理,我们作为父母和长辈的都挺明白,比如“宠子不发…‘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j惯”“尊重师长”“孩子快乐健康最重要”等,但我们在实际的生活和教育过程中却没有认真地去践行,又或者说我们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因为我们有很多的困难和苦衷,诸如“我也希望孩子快乐成长,可是现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我怎么能够放松对他学习的要求呢…‘我们都要赚钱养家,孩子只能交给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带,我们也知道这样肯定会有些问题,但是没办法”“我们家这个孩子天生就比别的孩子弱,所以很难放心”“我孩子天生数学就差,像他爸爸,哎!真的没办法”等。其实,这些都是理由和借口。事实上果真如此吗?事实上就一定不能两全吗?面对这些困惑和难题,作者从实际出发,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些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办法。 在现代社会中,很多父母自身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但又一心希望孩子能够出类拔萃。这种现状使得他们在生活、工作、理想和思维模式等方面都伴随着巨大的冲突、纠结和两重性,而这也体现在了对孩子的教育上。望子成龙、患得患失、缺乏定力、攀比面子、病急乱投医、言行不系统、知行难合一,以及“祥林嫂”式的抱怨等,对孩子的教育和家庭的幸福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如何化解这些危害,如何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来进行教育,看完本书,相信大家心中会有明确的答案。 后记 写到这里,要和家长朋友们暂时说再见了。其实,还有很多家长朋友关心的问题没有写到,因为孩子之间虽然有着共性,但更多的是差异性,所以出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可是,很多问题看似不同,其实原理都大同小异。所以对于家长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掌握孩子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是树立一种对自己孩子正确并且合适的教育理念。因为如果家长只是掌握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当孩子出现下一个问题时,依然会茫然无措。如果孩子出现一个问题,家长就去书中寻找答案,永远只能跟在孩子成长的脚步后面,而且,孩子制造问题的速度远超家长寻找答案的速度。如此下去,迟早有一天,孩子给出的难题将是家长解决不了的。因此,家长需要一套正确可行的理念。 理念产生方法,方法指导日常行为。有了正确的理念,家长便不会在日常教育中无计可施。就像解数学题一样,如果只是背会了一道题,只要换一下数字,或者稍作调整,就不知道怎么解答了。但是假如掌握了这个数学题的公式,不管题目的数字怎么变,总能解出正确的答案。正确合适的教育理念就好比公式,不管孩子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家长总能在这个理念的支撑下,想出最佳解决方案。所谓不变的是理念,万变的是方法。 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家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