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国学百家讲坛(道学分卷天人)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现代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宋一夫主编的《国学百家讲坛(道学分卷天人)》内容包括:国学漫谈、老子·说天人(一)、老子·说天人(二)、老子·说天人(三)、老子·说天人(四)、老子·说天人(五)、老子·说天人(六)、老子·说天人(七)、老子·说天人(八)、庄子·说天人(一)、庄子·说天人(二)、庄子·说天人(三)、庄子·说天人(四)、庄子·说天人(五)、《列子》·说天人、《淮南子》·说天人。

内容推荐

国学根柢立就,乃将来大成之基。

读《炼丹》,知“内外兼修”。“炼丹”思想,基于道家“取法自然”、重视生命的思想,其所要达到的目的在于追求长生不死和成仙得道,而从客观上,道家的炼丹学说具有其历史的科学价值,对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产生过积极作用。“炼丹”思想启示人,通过内外兼修、凝真养性,来激发潜能、开人智慧。宋一夫主编的《国学百家讲坛(道学分卷天人)》是“国学百家讲坛”分卷之一。

目录

国学漫谈

老子·说天人(一)

老子·说天人(二)

老子·说天人(三)

老子·说天人(四)

老子·说天人(五)

老子·说天人(六)

老子·说天人(七)

老子·说天人(八)

庄子·说天人(一)

庄子·说天人(二)

庄子·说天人(三)

庄子·说天人(四)

庄子·说天人(五)

《列子》·说天人

《淮南子》·说天人

试读章节

战国初,宋国有一位神巫名叫咸褶,他的权力很大,主管奉祀天地鬼神,用占卜、星历的法术为人们祈福化灾。他的家住在宋国的定陶。定陶是一个手工业发达的城市,盛产皮革、纺织、制陶、冶金等手工业产品,市场的生意兴隆,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高于其他城市。由于经济的发展,促使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因此,也是占星术者和神巫经常出没的地方。他们略知天文地理,也可算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知识分子,咸褶就是其中之一。

在宋国还有一位掌管天官、精通六典、辅佐国事的太宰,名叫荡。他不仅通晓天文地理,也懂自然科学的道理。他在宋国很有威望,不仅国王要敬重他三分,大臣们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百姓更把他当作偶像崇拜。

咸褶、太宰荡和庄子三人是经常讨论学问的至友。庄子在宋国当小官时,就与咸褶、太宰荡经常交往。要说庄子的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还是从咸褶和太宰荡那里学来的呢!当然,咸褶和太宰荡也从庄子那里,学到不少哲学方面的知识。

有一次,三人聚在一起,讨论起天体运行的道理来。

庄子对大自然的一些现象有些迷惑不解,问咸褶说:“先生,天体在运行吗?大地是静止的吗?日月在争着回到各自的处所吗?谁主宰这些?谁维系这些?谁闲居无事而推动其运行呢?或者是有机关控制使其不得不这样?或者是其运行起来而不能自行停止?是云变成了雨,雨又变成云?是谁在兴云降雨?是谁闲居无事或为享乐而造成的这些呢?风从北方兴起,一会儿吹向东,一会儿又吹向西,一会儿又盘旋上升,这又是谁造成的?请问这些都是什么原因?”

咸褶说:“你这一连串的问题,提得好啊!来吧!我讲给你听。天具有六极五常,帝王顺应它则天下得到治理,违背它就有灾祸。遵循九神治理天下的大法,则天下太平,道德完备,光辉照临天下,受到万民拥戴,这就叫至上的君主。”  庄子又请教说:“先生,什么是九神治理天下的大法呢?”

咸褶回答说:“九神治理天下的大法:第一是五行,即按自然的金、木、水、火、土行事;第二是五事,即按容貌、言论、观察、听闻、思考看人;第三是八政,即按食、货、祀、司空、司徒、司寇、宾、师诸官管理政务;第四是用五种记录时问的方法,即岁、月、日、星辰、历数;第五是建立君主的法则;第六是三德,即正直、刚克、柔克;第七是七疑,即用巫人稽考雨云、雾气、半阴、半阳、阴阳、贞卦、悔卦;第八是五种征兆,即思虑晴天、雨天、温暖、寒冷、风雪;第九是六种困厄,即长寿、富贵、康宁、美德五种幸福和早死、疾病、忧愁、贫穷、邪恶、懦弱。”庄子听了,对咸褶所说的九种大法和有关自然规律的内容,表示欣然接受,对人为的政治、伦理措施表示坚决反对。

太宰荡在一旁听得明白,质问庄子:“你既然反对九法之中的伦理观点,那么你说什么是仁义忠孝呢?”

庄子说:“虎狼,也有仁心。”

宋太宰荡又问:“为什么这样说呢?”

庄子说:“虎狼有父子相爱,为什么说这不是仁呢?”

又问:“那什么是最高的仁呢?”

庄子说:“最高的仁是没有亲爱。”

太宰荡说:“我听说,没有亲就不会有爱,不爱也就不会有孝。说最高的仁不是孝,可以吗?”

庄子说:“不是这样,至仁是高尚的,孝本来就不足以说明它。至于孝悌仁义、忠信贞谦八种美德,都是人们勉强从事而为其役使的外在表象,不足以推崇称道。因此,至尊至贵的人,舍弃国家赐给的官爵;最富有的人,舍弃国家的财产;愿望得到最大满足的人,舍弃名誉。因此才能持守大道而不改变。”

事例的主旨是说: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的天道是自然的规律,人为的仁义忠信应当舍弃。道家尊重自然规律的思想仍有现实煮义。P58-61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