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将军女(在蒋介石身边我的父亲邓文仪)》是邓文仪将军三女,邓元玉女士为了疗癒自己的童年,而逐步回顾、进入并铺陈而出的民国史。
她写作的起心动念,原是揭发叔父邓文僖将军的恶行,却无可避免地进入父亲精彩而沉浮的一生,并重新认识了自己亲身经历但一知半解的那个大时代。
书中最令人震惊的,是她贵为将军之女,却从三岁多就陆续遭家中男仆、堂叔等人毛手毛脚;叔父邓文僖对她的性骚扰,更直到她高中时才停手……对那个极度男性威权、视女性身躯为泄慾对象的年代,是最有力的描写与控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民国将军女(在蒋介石身边我的父亲邓文仪)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邓元玉 |
出版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民国将军女(在蒋介石身边我的父亲邓文仪)》是邓文仪将军三女,邓元玉女士为了疗癒自己的童年,而逐步回顾、进入并铺陈而出的民国史。 她写作的起心动念,原是揭发叔父邓文僖将军的恶行,却无可避免地进入父亲精彩而沉浮的一生,并重新认识了自己亲身经历但一知半解的那个大时代。 书中最令人震惊的,是她贵为将军之女,却从三岁多就陆续遭家中男仆、堂叔等人毛手毛脚;叔父邓文僖对她的性骚扰,更直到她高中时才停手……对那个极度男性威权、视女性身躯为泄慾对象的年代,是最有力的描写与控诉! 内容推荐 《民国将军女(在蒋介石身边我的父亲邓文仪)》是邓元玉女士为了疗愈自己的心理阴影,而逐步回顾、进入并铺陈而出的文字。她写作的起心动念,原是揭发叔父邓文僖的恶行,却无可避免地进入父亲精彩而沉浮的一生,并重新认识了自己亲身经历但一知半解的时代。《民国将军女(在蒋介石身边我的父亲邓文仪)》中内容,除了自己的见闻,也大量参考相关史料,令人信服。 目录 第一篇 认识父亲邓文仪 第一章 从贫困的乡村走向莫斯科的学府 (民国前七年至民国十四年) 第二章 二十二岁成为将军(民国十四至十六年) 第三章 雄心勃勃收伏土匪(民国十六年) 第四章 痛做阶下囚(民国十七至十九年) 第五章 随侍蒋介石退隐溪口(民国十九至二十一年) 第六章 秘密组织(民国二十至二十三年) 第七章 情报机构(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 第八章 羞辱贬罚,洗冤平反(民国二十三年) 第九章 担任驻俄首席武官(民国二十四至二十五年) 第十章 西安事变的沧桑(民国二十五至二十六年) 第二篇 父亲与我 第十一章 烽火中的女婴(民国二十六至二十八年) 第十二章 永别了,母亲!(民国二十八年) 第十三章 续弦再娶,宜室宜家(民国二十九至三十年) 第十四章 抗日第三战区政治工作(民国三十至三十三年) 第十五章 随风飘飞的小草(民国二十八至三十四年) 第十六章 台湾:瞬时的乐园(民国三十四至三十七年) 第十七章 抗战一停,内战开始(民国三十四至三十六年) 第十八章 再见了,大陆!(民国三十七年) 第三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九章 国共内战之一(民国三十六至三十七年) 第二十章 国共内战之二,兵败如山倒 (民国三十五至一九四九年) 第二十一章 溃退,逃亡(一九四九年) 第二十二章 刚到台湾的日子(民国三十七至一九五三年) 第二十三章 在台湾的双重生活(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六年) 第二十四章 台湾转变,父亲引退 (一九五○年至一九五八年) 第二十五章 企业、宗教和外交家 (一九四五年至一九九一年) 尾声 试读章节 我的祖父邓光舜,十八岁时娶了村里一位十四岁的姑娘何修真。祖母何修真不识字,身材虽然不算修长,但性情温柔,人又长得漂亮、优雅,被公认为乡里的美女。 祖母总是把头发在脑后绾成一个髻;三寸金莲的小脚,只能碎步、小步地走路,走起路来摇摇曳曳地,平添了些风韵。在她还不到十六岁时,生了第一个儿子,那就是我的父亲邓文仪;两年后,又生了第二个儿子邓文僖。祖母一连生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祖父开了一家小布店,以他中等的收入,供父亲读完小学。父亲书读得很好,在小同学中称得上是个小头头。八岁时,就懂得用些小钱币或纸张之类做赌本,吆喝年纪相仿的小孩赌钱。 十岁时,开始在自家的小店里帮忙,负责登记和计算些小账目。按醴陵的习俗,农历十二月十六尾牙一过,凡欠钱的都得还债。 一次过年之前,有些乡亲还不出赊欠的账款,祖父就告诉父亲说:“人家欠钱不能还,一定有原因,能让就让,不还也就算了。受祖父身教言教的影响,父亲一生都对朋友非常慷慨,有时甚至慷慨得太过分了。 那时候,土匪、强盗在湖南到处肆虐,醴陵也没能幸免。民国五年的冬天,祖父家遭到强盗洗劫。那天,祖父到朋友家打牌,直到天亮才回家。到家一看,赫然发现小店被洗劫一空!原来几个强盗在后屋挖了个大洞,把布匹、货物全数搬走,就连柜台货架也一个不留。从此家中一贫如洗,全家人只好搬到东乡祖母的娘家暂住,靠卖豆腐为生。当时父亲每天都要帮忙推磨子、做豆腐。 父亲从小聪明过人,家人和朋友们都喜欢他,甚至佩服他。可惜他念完高等小学堂(简称“高小”)一年级就被迫休学,去当童工赚钱养家。但当时就连童工这类的工作都很难找得到,正好有位远亲要去江西萍乡的深山里开采铁矿,要找个懂得记账的人,他于是问父亲愿不愿意、敢不敢去。萍乡山里头的矿区离家足足有两百多里路,家人认为他小小年纪就离乡背井,很不放心。可是家里实在太需要钱,也就不得不答应了。父亲和四位伙伴走了三天的路才到达矿场。 于是,十二岁的父亲就在铁矿区里工作,负责称量矿石、记账和发放工钱,一个月工资一元大洋。 工作不算辛苦,父亲就利用早晚空闲的时间,自学高小二年级的课程。有时白天还可以随工人到深山里去玩玩,但晚上就不一样了,夜深人静,常有豺狼虎豹在墙外吼叫,父亲被吓得不敢安睡。矿区里,又没有同龄的小孩可以一起玩耍、聊天,父亲很孤单寂寞,也很不安和苦闷。他常问自己:“我就这样一辈子给别人做管账先生吗?”“不行!我绝对不能这样过一辈子!”于是下定决心,天天盘算着怎样离开矿场,回家乡继续求学。他知道,只有读书,有了知识、学问,将来才有出息。在矿区做了八个月后,父亲提出申请,要求回家。矿场的人同意让他离开,还加给了他两元红利,一共十元大洋。父亲自认为这次矿山经历,锻炼出了他敢于冒险犯难和勇于承担重任的性格! 回到了家乡,父亲交出五元补贴家用,自己留下五元当作学费,再次进入高等小学堂读书。在醴陵,这是一所名校,享受到政府和乡里的补贴,老师们也比较有思想,有才学。 教务主任很赞赏父亲勤学、有志向,知道他在矿区自学过高小二年级课程,就同意他直接进入高小毕业班。 父亲深受感动,奋发读书;放学后还留校做完作业才回家。期末考试,班上六十名学生中,父亲得了第五名。 堂长(即校长)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每天晚上都会跟住校的高年级学生慷慨激昂地讲述《水浒传》的故事,在学生心里播下了行侠仗义、勇敢奋斗的种子。 他同时鼓励学生们立下大志,到外面打天下:“醴陵太小了,长期蛰伏,就如井底之蛙,眼界会越来越小;有志者应该敢于冲出醴陵,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堂长的这番话给了父亲很大的启示和影响。父亲于是想到,首先应该去醴陵城里念中学,等中学毕业了,再去省里,再去外省,然后是全中国、全世界,即使所费不赀,也在所不惜!P4-6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