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家庭幸福经济学/家庭经济实用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作者 凌文
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愚者以为幸福在遥远的彼岸

聪明者懂得将周遭的事物培育成幸福

如果我们都能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知识,社会进步会加快,生活效率会提高,我们的幸福也就不远了。

经济学之于幸福,是组成部分,是手段,是工具,是途径,是力量,更是智慧。

内容推荐

对于“什么是幸福”,喜剧明星范伟曾在电影中有过这样的解释:“我饿了看见别人手里拿个热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儿,你就比我幸福。”范伟的这段话通俗易懂,却有着丰富的经济学内涵。幸福的感觉能在比较中获得,经济学中便有比较优势的理论。

目录

第一章 幸福水立方,可以被量化

 心理学专家的幸福箴言

 你的幸福观其实由更深层次的价值观决定

 幸福抑或痛苦,效用是天平

 幸福的程度就是对需求的不同满足

 从柏拉图开始,幸福终于可以被量化 

第二章 构筑你的幸福模型

 激励是幸福之始

 付出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选择影响幸福程度

 互利是幸福的源泉

 比较优势是幸福的养料 

第三章 寻求属于自己的“不抱怨世界”

 “优秀的总统”能让我们的幸福更加牢靠

 一个国度对经济学的态度是幸福的来源

 安定是幸福生活的底色

 从宏观大势中汲取个人创富的机会 

第四章 赋予自己积极思考的力量

 生活的赤裸真相:一切皆是交易

 生活态度排行榜,理性是NO.1

 你完全可以拥有经济学家的思考方式

 给自己找个“刻度”,凡事都应适可而止

 平衡智慧配置最优生活

 博弈思维成就智慧人生 

第五章 追求选择的效益最大化

 乔布斯的健康,奥巴马的竞选,同样的智慧

 我们天生偏爱名牌吗

 比尔·盖茨一个弯腰值几何

 农夫也有让国王羡慕的地方

 你什么时候结束租房 

第六章 把握信息中渗透的幸福

 单身宅女不可承受选择之重

 寻寻觅觅好工作

 稀缺信息本身就是商机

 中介天生受欢迎

 诚实的收益总是要大于不诚实的收益

 上当受骗的根源 

第七章 平衡艺术的真谛

 劳动力成本账,大学生的难言之痛

 你的健康价值百万

 一升米养个恩人,一斗米养个仇人,你如何抉择

 工作与家庭,孰轻孰重

 恰到好处的“秘密” 

第八章 推开智慧博弈那扇虚掩的幸福之门

 陪周瑜看球赛,还是独自看韩剧,小乔如何实现双赢选择

 化解囚徒困境,赢得天长地久

 训练自己的变身术,大猪小猪轮流当

 与老板周旋,斗鸡博弈帮你忙 

第九章 消费本身是一种幸福

 悄悄地,网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谁在争夺你的注意力经济

 你的购买力在决定着男女模特收入的差别

 谁在为奢侈品税收埋单

 房价上涨何时休 

第十章 工作并快乐着

 不管就业,还是考研,快乐地选择它

 800与8000的工资差异

 工作幸福程度取决于你的稀缺程度

 你认为“脸蛋能产大米吗”

 不因贪小利使自己的职业染上污点 

第十一章 人品创造效益

 精明人的实惠不“实惠”

 口碑传播的力量

 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

 高价卖货与落架凤凰 

第十二章 幸福爱情要懂经济学

 恋爱是个函数

 幸福婚姻没有秘诀

 婚姻中的买卖市场

 爱上对方,还是换来对方

 为什么说爱情是短暂的 

第十三章 经济学家的理财叮咛

 理财:如何搭建你的金三角

 债务只会使我们越来越穷

 神奇的财富增值工具——复利

 经济低迷,股票和债券如何获利

 在告诉孩子怎么花钱的同时告诉他该怎么挣钱 

第十四章 保养心灵,幸福人生

 攀比别人,你的理性哪里去了

 谁比谁聪明,博傻的股市

 可以有欲望但不可贪婪

 妒忌是个囚徒困境,找出自己的最优策略

 做人成本越低,幸福收益越大

 心态到达幸福口岸,有没有经过金钱这条道 

后记

试读章节

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学,曾一度放弃对幸福概念的关注。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幸福”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非科学性的概念,因其主观性过大而几乎无法测量和讨论;二是“幸福”被很多经济学家认为不是本学科的内容,而是需要在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哲学等平台上进行综合讨论与研究,是一个可能永远无法获得定论的大命题。

幸运的是,还是有一些有见识的经济学家站出来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摇旗呐喊。作为英国当今顶尖的经济学家之一,理查·莱亚德曾经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顾问团成员,自2000年起还担任了英国上议院议员,倡导“幸福治疗国家”,被誉为英国的“首席幸福经济学家”。

他在2005年出版的英文版《不幸福的经济学》中对“经济学对幸福的漠视”提出了严厉批评,他坚持认为,幸福无疑是社会唯一值得努力的目标,我们必须考虑现代文明如何让我们不幸福、即使有钱为什么还不幸福、要GDP还是要幸福等一系列问题。

与理查·莱亚德的研究领域接近的专家还有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卡尼曼。2002年,卡尼曼和乔治梅森大学的史密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卡尼曼教授及合作者塔夫斯基的研究成果从很多方面证实了传统经济学的一些基础理论存在的错误。他们的新经济学涉及财富和广义的幸福。他们认为人们应该关心如何提高幸福本身,因为人们最终追求的是生活幸福,而不是有更多的金钱;不是最大化财富,而是最大化的幸福。

应该说,卡尼曼纠正了我们一贯存在的错误认识——很多人曾经把财富看作是幸福的代名词。卡尼曼帮助我们回归到追求本源,他认为财富仅仅是能够带来幸福的更小的因素之一,事实上幸福是由许多其他因素决定的。更多的金钱并不一定能带来更多的幸福,人们选的并不总是能使他们最高兴的,金钱甚至能为人们带来痛苦。

痛苦或是幸福,本来就是一种感觉。放在经济学研究平台上,经济学家只好把这种感觉与可以量化的财富放在一起。研究发现,当人们收入水平较低时,随着收入增加,人们的幸福程度增加;但是当收入达到一定程度,人们的幸福感再也不随收入进一步增加而同步增加,而是随收入呈边际递减。经济学对此的解释是幸福边际效用递减。

也可以用心理学知识解读这种现象的发生。解释之一是“习以为常”因素作用,尽管经济改善和物质水平提高令人快乐一阵,但不久感觉就烟消云散了,原来的奢侈享受都变成生活必需的一部分了,失去了占有的满足感。解释之二是人们的攀比心理在起作用,当人们得知周围其他人的生活比自己好时,物质水平提高带来的快感会消失得很快。

萧伯纳说:“经济学真是一门使人幸福的学问!”经济学家们的一切努力其实应该都是为了幸福最大化,尽管很多经济学家把关注的目光放在了物质财富的增长上,但还是有人天才般的将经济学中的幸福精确地简化为效用。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经给出一个幸福方程式:幸福=效用/欲望。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幸福程度与效用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当欲望既定时,效用越大,越幸福;当效用既定时,欲望越大,越痛苦。

如果效用作为一种实体存在,在一定时空中,它总可以认为是一个既定的量或是一个既定范畴里的变量,如时间对于一个人而言只能从零岁到死亡等。而作为分母的欲望不同,它作为一个带有一些虚空特色的变量,其变动范畴宽泛得多:当欲望不断扩张,用数学语言来说就是当欲望趋于无穷大时,幸福就趋于零,这就是说对于无穷欲望者而言是没有幸福可言的;而当欲望无限变小,不断趋近于零时,其结果显然是没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当一个人失去了任何欲望,幸福对他来说就不存在了。

如果把效用看作是一种心理感觉,欲望得到满足就是效用,那么,效用要消费物品或劳务才能得到,消费物品与劳务要有收入。从这种观点出发,没钱绝对不幸福,但有钱也并不一定幸福。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在人的幸福中由金钱带来的幸福仅仅占20%,甚至更少。对低收入者而言,金钱与幸福的关系更为密切;但对于高收入者,金钱与幸福的关系就要淡得多。

我们的心理体验告诉我们,幸福不是简单地与财富或者别的某一方面产生的一元函数关系,而是一个有多种因素存在的多元函数。决定幸福的不仅仅有财富,还有其他因素,比如情感、兴趣、爱好、人际关系、尊重等。幸福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通过对比产生的,也就是说,一个人对幸福的主观判断往往与其用以比较的参照物有关。

萨缪尔森的幸福方程式为我们指出了获得幸福的途径:要想更幸福,必须增加效用,或降低欲望。经济学认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增加效用需要增加收入。这也是学校老师忙着兼职代课、白领忙着兼职的原因。

但是,经济学又告诉我们,凡事都有边际,边际效用时时存在,在增加收入的过程中,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如果我们过度追求财富而失去了闲暇时间,有可能收获的不是幸福而是痛苦。相比增加效用,通过控制欲望获得幸福更为简单。

2009年NBA总决赛第五场:随着终场哨音的落下,比分定格在99:86。湖人没给奥兰多人变“魔术”的机会,在这次系列赛中,以4:1的大比分结束了战斗,终于时隔7年捧起了后奥尼尔时代的首个总冠军奖杯。

这个奖杯,科比渴望已久。缺少了另外一个巨星奥尼尔的帮助,科比的冠军之路并不被专家看好。从奥尼尔的阴影下走出,科比用属于自己的总冠军和MVP向人们证明,这个世界没有奥尼尔依然能成功。这个奖杯终于实现了科比长久以来的夙愿,帮助以自己为核心的湖人成就了新的王者霸业。

所以,科比说他是整个联盟中最幸福的人。

科比的幸福,是因为他的冠军之梦得到了实现,荣誉需求得到了满足。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各层次需要的基本含义如下:生理需求包括呼吸、水、食物、睡眠、生理平衡、分泌、性;安全需求包括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德保障、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社交需求包含友情、爱情、性亲密;尊重需求包括自我尊重、信心、成就、对他人尊重、被他人尊重;自我实现需求包括道德、创造力、自觉性、问题解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

马斯洛认为,前三种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高层次的需要。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在追求各种需求满足的过程中,人们会产生不满足和满足感:需求获得了供给,就会产生满足感;否则,就会有不满足或者不如意的感觉产生。满足感是人们获得幸福的第一要素,也就是说,幸福基本定义的第一个维度是满足感。许多人因为满足而幸福,比如某教师期望获得加薪,结果事如他愿,在得知这个消息的当晚,他会觉得很幸福。根据人类的生活经验,只要某种需求得到满足,人就会产生幸福感。

幸福基本定义的第二个维度是快乐感。快乐不等同于幸福,但快乐促进幸福的产生。就快乐与幸福的关系与区别而言,快乐是感官的享受,而幸福是一种状态;快乐易得,而幸福难求;幸福的人必能时常感受到快乐,不幸福的人也能偶尔感到快乐。许多事情都能为人带来快乐,比如有人因为去钓鱼而快乐一上午,有人因为看一场NBA球赛而快乐一天,有人因为蜜月而快乐一个月,有人因为孩子即将出生而快乐一年。

有些快乐很短暂,有些快乐相对长久一些,快乐的人容易获得幸福,而幸福的人容易品尝到快乐的滋味。幸福在于拥有,快乐在于使用。花钱买来快乐,并不能买来幸福。有些人为得到短暂的快乐,而破坏已拥有的幸福。当人们没得到或失去幸福后,会期望、怀念一种天长地久的幸福。所以,珍惜幸福是一种智慧。当你得到你想要的时候,要珍惜你的拥有,如果贪心得到更多而不珍惜所拥有的,就会为失去而痛苦。P8-11

序言

幸福是什么?怎样才能拥有幸福?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别人总是比自己幸福呢?其实,这些疑问,经济学中早有答案。

对于“什么是幸福”,喜剧明星范伟曾在电影中有过这样的解释:“我饿了看见别人手里拿个热肉包子,那他就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了一件厚棉袄,他就比我幸福;我想上茅房,就一个坑,你蹲那儿,你就比我幸福。”

范伟的这段话通俗易懂,却有着丰富的经济学内涵。幸福的感觉能在比较中获得,经济学中便有比较优势的理论。有首打油诗这样写道:“他人开宝马,我独骑单车。回顾拉车人,顿觉好一些。”骑单车的人,看到有人开着宝马名车从身边威风而过,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当他回头看到身后还有拉车卖煤球的人,心里顿时觉得豁然开朗。

马克思也说过:“马有大有小。只要邻居家的马比较小,居民的一切社会要求就满足了。”显然,通过比较优势,个体的幸福感得到了极大满足,这就是经济学中蕴含的奥秘。

懂得经济学,会让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更美好。一个最有利的证明,便是经济学家本身。作为一个群体,经济学家们普遍很长寿。国外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们都是些寿星,哈耶克活了93岁,加尔布雷斯98岁、丁伯根9l岁、舒尔茨95岁……

即使是因为获得诺贝尔奖,过于激动而去世的维克瑞也活了82岁。再近一些的,还有9l岁的萨缪尔森,97岁的科斯……不仅国外的经济学家长寿,中国的经济学家也一样。著名的经济学家薛暮桥活了10l岁,还有97岁的陈岱孙以及99岁去世的马寅初。

为什么经济学家都会有如此长的寿命呢?

终年94岁的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也许会给我们带来答案。

有一次,弗里德曼让人帮他修剪草坪。弗里德曼觉得以普通方式来修剪草坪过于单调,于是特意吩咐工人在草坪上剪出“MV=PY”的货币数量论公式来。第二天,邻居看到草坪上的图案,跑来问弗里德曼:“这些古怪的图案是不是外星人留下来的?”弗里德曼乐得哈哈大笑:“的确是来了外星人,你看,外星人都认为货币数量论是正确的。”

弗里德曼生活在快乐的世界中,他懂经济,能了解生活的本质,他能抓住幸福的真谛,始终生活在快乐之中。幸福、快乐的人,才会长寿。

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与市场,生活中处处都需要经济学。经济市场中有交易,通过交易,人们的生活才会过得美好。一个国家有石油没有粮食,另一个国家有粮食没有石油。怎样才能让两国的人民过上幸福的日子呢?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经济学告诉我们需要交换。

交换意味着市场的开放,开放的市场才能带来国家的发展。中国开放了30年,也繁荣了30年。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正是因为有了经济市场的存在,繁荣与幸福才会实现。

世界各国的文化存在差异,经济发展也没有固定模式,但是免受饥饿、疾病及灾难的困扰是人类共同的愿望。我们都希望世界变得更美好一点,灾难更少一些。

然而,仅靠良好的愿望并不能消除饥饿或疾病。经济发展的最佳路径都有其客观规律,它不会按照人们的一厢情愿去运行。而经济学就是一门研究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它更是一门研究如何使人类幸福的学问。

社会从贫穷走向富裕,人的观念至关重要。而在改进人的思想观念的知识中,经济学是最有力的一种。掌握了经济学,个人能够作出更好的决策:你懂得如何安排工作与休闲的时间,如何分配储蓄与消费的比例,如何进行各种投资、理财;你也能够理解政府政策的优劣,会明白为什么需要政府,政府的职能又有哪些……  正如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说:“经济学家的想法,无论正确与否,其作用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要。”如果我们都能掌握一定的经济学知识,社会进步会加快,生活效率会提高,我们的幸福也就不远了。难怪英国大文豪萧伯纳会发出这样的感慨:“经济学真是一门使人幸福的学问!”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贡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许多老师和作者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以下参与本书编写的人员致以诚挚的谢意:王杰、齐艳杰、李惠、李伟军、齐红霞、张艳芬、陈艳、何瑞欣、周珊、曹徐学、常娟、朱夏楠、姚晓维、王艳、史慧莉、上官紫薇、李娜、聂小晴、闫晗、杨青、李良婷、黄亚男、姜波、王鹏、曹博、李倩、李静、罗婷婷、王光波、李伟楠、杨英、武敬敏、王艳明、杜慧、李猛、杨秉慧、于海英、焦亮、黄薇、廖春红、蔡亚兰、赵广娜、赵一、魏清素、李文静、李佳、李彦岐、罗语、慈艳丽、张晓静、梁素娟、刘艳军、黄梦溪、黄克琼、崔会娜、徐娜、程仕才、黄晓林、欧俊、付欣欣、张保文、曹慧莉、闫瑞娟、淡佳庆、陈小婵等。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和作品,从中得到了不少启悟,也汲取了其中的智慧精华,谨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因为有了大家的努力,才有了本书的诞生。凡被本书选用的材料,我们都将按出版法有关规定向原作者支付稿酬,但因为有的作者通信地址不详,尚未取得联系。敬请您见到本书后及时函告您的详细信息,我们会尽快办理相关事宜。

书评(媒体评论)

经济学家的想法,无论正确与否,其作用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重要。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经济学真是一门使人幸福的学问!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3:5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