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书中,作者发挥了重农主义的基本原理。他在叙述商业的起源之后,论证了魁奈关于农业是财富的唯一泉源的观点。魁奈把社会划分为农业阶级、工业阶级和土地所有者,作者加以补充,在农业阶级和工业阶级中又区分出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他把自由竞争的原则推广到劳动者和企业家的关系上,从而提供了当时最完备的工资理论。作者不仅把工资归结为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而且详尽地说明了其所以如此的道理。
英译本序
杜邦导言
关于财富的起源和分配的考察
第一节 在平均分配土地,使每个人只拥有维持他自己生活所必需的土地这个假定下,是不可能有商业的
第二节 上述假定情况从来没有存在过,即使也不可能继续下去。土壤的差别和需要的多样性导致了土地产品和其他产品的交换
第三节 土地产品必须经过较长的和艰苦的制作过程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第四节 这种种制作过程的必要性产生了以土地产品交换劳动的现明
第五节 生产原料的农人比从事原料加工的工匠更为重要。农人是劳动流通的第一个发动者;他就是使土地生产出一切工匠的工资的人
第六节 工人的工资,由于工人们相互间的竞争,只限于他的生活资料。他所得到的仅能维持他的生活
第七节 唯有农人的劳动才能生产出超过劳动工资以外的东西。因此,他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源泉
第八节 社会首先被划分为两个阶级:一个是生产阶级,了就是土地耕种者阶级;中一个是薪资阶级,也就是工匠阶级
第九节 在最初的时代里,还不能把土地所有者和耕种者区别开来
第十节 社会的进步;一切土地都有了主人
第十一节 土地所有者开始能够把耕种劳动交由雇用的耕种者来负担
第十二节 产权分配的不等;使这种现象必然发生的原因
第十三节 这种不平等的后果;土地耕种者和土地所有者分离开来
第十四节 土地耕种者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产品分配。净产品或收入
第十五节 社会再被划分为土地耕种者、工匠和土地所有者三个阶级,或生产阶级、薪资阶级和可以自由支配的阶级
第十六节 两个劳动的或不能自由支配的阶级之间的类似点
第十七节 两个劳动阶级的主要区别
第十八节 这种区别就是他们被区分为生产的和不生产的两个阶级的理由
第十九节 土地所有者怎样能从他们的土地里提取收入
第二十节 第一种方法:由那些接受工资的人来耕种
第二十一节 第二种方法:由奴隶来耕种
第二十二节 利用奴隶来耕种的方法不能在大型社会中继续实行
第二十三节 随着真正所谓奴隶制度而来的是人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
第二十四节 领地制度接替了人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制度,奴隶变成土地所有者。第三种方法:“让渡土地”以换取一种定额的报酬
第二十五节 第四种方法:对分佃耕制
第二十六节 第五种方法:土地的包租或出租
第二十七节 最后的这种方法是最方便的方法,不过采用这种方法应以地区已属富庶为先决条件
第二十八节 扼要重述各种使土地提供收益的方法
第二十九节 论一般的资本,并论货币的收入
第三十节 论商业中黄金和白银的用途
第三十一节 商业的由来。商品的评价原则
第三十二节 现行价值在商品交换中是怎样成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