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康乾盛世(天朝上国的黄金时代)/中国大历史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童超
出版社 云南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片落日的辉煌,一席风雨来袭前的盛宴,一段华美而又激越的历史乐章。

世人都说“康乾盛世”,但也有少数人说是“回光返照、落日余晖”。孰对孰错,看了这本通俗“康乾”历史读物,你自己做个判断。

内容推荐

带着岁月的风华,穿越历史的烟尘,一幅波澜壮阔的华美图卷徐徐展开……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百余年,用强大的国力铸就了市井繁华、文化昌盛,放射出瑰丽的光芒,“天朝上国”的黄金时代已然来临。这是经济腾飞的时代,这是人才辈出的时代,这是文化井喷的时代,这是一个引发后人无限遐想的时代。

目录

少年天子登基/6

少年康熙智擒鳌拜/10

传教士西来/14

历算名家“二庵”/18

平定三藩之乱/20

清初第一将图海/26

济世奇才周培公/30

九门提督治京城/32

一代廉吏于成龙/34

治理黄河/38

“三汤”名臣汤斌/42

收复台湾/44

康熙帝“开海”与繁荣的中西贸易/50

中俄雅克萨之战/52

落第才子的鬼狐世界/56

戏曲双璧“南洪北孔”/60

奖垦荒重农桑/64

繁荣的盛世经济/66

明珠、索额图的党派之争/70

“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76

康熙帝南巡/80

“三赐御匾”李光地/82

康熙帝亲征噶尔丹/86

两废太子风波/92

盛世修典/96

酷烈的《南山集》案/98

测绘《皇舆全览图》/100

九王夺嫡/102

“圣祖”康熙帝的文治武功/106

臻于完备的清朝科举/110

雍正即位除异己/114

秘密建储/118

刨立军机处/120

摊丁入亩与改土归流/124

雍正一朝无官不清/128

年羹尧的宦海沉浮/132

贤王允祥/136

李卫与田文镜/140

奇书《大义觉迷录》/144

张廷玉与鄂尔泰之争/148

编纂《明史》/154

写尽众生百态的《儒林外史》/156

清朝皇帝的一天/160

自诩文武的乾隆帝/164

一统新疆/168

平定大小金川叛乱/174

土尔扈特万里回归/178

乾隆帝六下江南/180

清官中的“洋画师”郎世宁/182

清正宰相刘统勋/186

包罗万象的《四库全书》/190

瑰丽的皇家园林/192

“金瓶掣签”治西藏/196

四大徽班进京/198

“第一贪官”和坤/202

屡兴文字狱/206

刘墉的“盛世官经”/210

扬州八怪/214

曹雪芹与《红楼梦》/220

马戛尔尼访华/224

减租蠲赋与普免天下钱粮/228

太上皇训政/230

乾隆末年的自莲教起义/232

奢靡腐败之风盛行/236

试读章节

鳌拜擅政

鳌拜,满洲镶黄旗人,凭借其赫赫军功被誉为“满洲第一勇士”。他在前半生忠心耿耿地效忠于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帝,功劳卓著,颇得重用。

提起鳌拜,人们津津乐道的往往是他在康熙朝的飞扬跋扈,而少有人了解他在前半生的忠心护主。事实上,鳌拜在清太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帝两朝恪尽职守,堪称忠直之士。他早年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在攻打明朝部队、追击李白成农民军、击破张献忠大西军等重要战事中出生入死,均有突出的贡献。最可贵的是,鳌拜在年少的顺治帝登基后始终效忠幼主,矢志不移。当时,顺治帝势单力薄,摄政王多尔衮擅权自重,朝中诸多大臣纷纷投靠多尔衮,包括后来的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然而鳌拜并未妥协,他也因此受到多尔衮的多次打压,有三次甚至差点论死。正因如此,顺治帝亲政后将鳌拜视为心腹大臣,倍加重用,并遗诏任命他为康熙帝的四大辅臣之一。

鳌拜自恃劳苦功高,对于自己在四大辅臣中排名最末非常不满。面对少年康熙帝,他未能如前半生一样坚守忠心,而是加紧结党营私,扩张自己的势力。当时,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等三大辅臣逐渐无力,鳌拜便更加有恃无恐,不断在朝野之上专横跋扈,甚至不把年幼的康熙帝放在眼里。

康熙六年(1667)六月,索尼病死。从此,朝中班行章奏,鳌拜都居于首位。据《清史稿》记载,鳌拜与弟弟穆里玛,侄子塞本特、讷莫,以及班布尔善、阿思哈等朝臣自结一党,凡是军国大事都在鳌拜家中私自定议,而后奏请,强行实施。官员们呈送给康熙帝的奏折,鳌拜经常扣下不报,自行处理。他一方面在朝中和军中的重要官位上安插自己的亲信,以培植势力;另一方面加紧排除朝中异己,接连矫旨杀死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保定巡抚王登联等重臣,引起朝野惊恐。

康熙六年(1667)七月,14岁的康熙帝开始亲政,然而鳌拜仍然大权在握、步步紧逼,这使得康熙帝与鳌拜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在很多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康熙帝与鳌拜的态度产生了明显分歧。例如,康熙帝主张抑制吴三桂等“三藩”的割据势力,鳌拜则不以为然;康熙帝主张停止圈地,鳌拜则对此百般阻挠;康熙帝主张学习汉族文化和西方科技,鳌拜则打着“率祖制、复旧章”的旗号公开反对。鳌拜的所作所为使康熙帝感到皇权受到了严重威胁,政见的不同更使康熙帝认识到,鳌拜擅权将不利于江山治理,再也不能姑息。

苏克萨哈之死

正当康熙帝筹划清除鳌拜的计划时,朝堂上风云又起:康熙六年(1667),康熙帝刚刚亲政不久,鳌拜擅杀辅臣苏克萨哈及其子姓,顿时满朝哗然,康熙帝震怒。

苏克萨哈是满洲正白旗人,与鳌拜的矛盾由来已久。首先,早在正白旗之主多尔衮摄政时期,两白旗与两黄旗便常有纷争,这种紧张的关系一直持续到康熙初年;其次,黄白旗在圈地问题上发生利益冲突,正白旗受到多尔衮的偏袒占据了冀东的肥沃土地,而统领镶黄旗的鳌拜自然不满,于是要求黄白旗换地。这一提议遭到了苏克萨哈等朝臣的反对,鳌拜因此怀恨在心。此外,四辅臣之中,只有苏克萨哈公开与鳌拜敌对,经常据理力争,鳌拜早就欲除之而后快。

苏克萨哈虽不满鳌拜专政,但无奈实力有限、威望也不足,于是决定退而自保。康熙六年(1667),苏克萨哈上疏奏请辞去辅臣职务,去守先帝陵寝,以保全余生。这一举动成为了鳌拜诛杀苏克萨哈的导火索。鳌拜会同大学士班布尔善等党羽,借此诬蔑苏克萨哈心怀怨念,不愿归政,然后罗织罪状24款,以“大逆”论处,奏请诛杀苏克萨哈及其子姓。康熙帝听后不准,鳌拜竟“攘臂上前,强奏累目”,逼迫康熙帝下旨行刑。最终,康熙帝仅无奈地将苏克萨哈的死刑由“磔死”(分裂肢体的酷刑)改为“处绞”,其余一概依从鳌拜。

苏克萨哈之死深深触动了康熙帝:一方面他为苏克萨哈的冤死而感到悲愤,另一方面鳌拜专横擅杀的行为又极大地损害了他作为帝王的尊严。然而,此时的康熙帝还没有能力处置鳌拜。在太皇太后的指点下,康熙帝非但隐忍了此事,还下令加封鳌拜为一等公。鳌拜自此更加骄纵,而康熙帝却暗自下定了智擒鳌拜的决心。

……

P10-12

序言

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治乱交替,兴衰更迭。其间不乏开国治世,朝代中兴,但称得上“盛世”的时期并不多。在多数人的心目中,继汉武、唐宗创下盛世之后,可媲美者唯有清朝的康、雍、乾时期,史称“康乾盛世”。

然而,同为“盛世”,康乾盛世却不似汉唐之盛世一般不容置疑。语及“康乾盛世”,有人说“独步千秋、震古烁今”,认为康乾盛世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巅峰,君权、政局、经济、人口、国力等等,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所谓“天朝上国”,并非徒具虚名。

也有人说“回光返照、落日余晖”,认为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制度的最后一段辉煌,它虽然将中国社会带到了顶点,却盛极而衰,仅仅几十年后就使中国陷入了最贫弱、最屈辱的晚清时期,封建社会也随之走到尽头。

还有人说“粉饰太平,百年泡影”,认为康乾蛊世根本就是个虚妄的幻景、历史的谎言,在华美外衣的遮盖下,遍体充斥着制度的腐朽、官场的黑暗、文化的凋零、思想的愚昧、科技的停滞、国门的闭塞……此后的民族危机其实早已埋伏其中。

近百年来,“盛世说”、“衰世说”以至“危世说”争鸣不休。单从封建农业社会内部来看,康乾盛世确为名副其实,它具备一个封建盛世应有的版图统一、民族团结、权力集中、政权稳固、社会安定、人口增长、农业发达等重要特征;更重要的是,它持续了一百三十余年的时间,这比起汉唐盛世三五十年的短暂繁荣愈加难能可贵。但是,如果将视野延伸到历史的长河、世界的范围,康乾盛世又是个脆弱的盛世,它所承载的制度已是穷途末路;尤其是当西方文明正以一种全新的路径迅速崛起时,这种落后、封闭状态下的盛世必然相形见绌。

辉煌与黯淡,繁盛与危机,欢歌与悲剧,清明与败坏……这些看似矛盾、冲突的元素汇聚在那个时代,使后人观之时而豪迈,时而沉郁,时而欣喜,时而慨叹。也正是这样一个千姿百态的盛世,才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如此丰富、如此多面的历史感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5: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