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了解点世界名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耀文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莎士比亚、巴赫、歌德、莫扎特、贝多芬、普希金、巴尔扎克、雨果、安徒生、果戈理、肖邦、狄更斯、福楼拜、易卜生、托尔斯泰、马克·吐温……本书撷取上下五千年来,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数百位。他们中有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神奸巨寇,然而无论是他们中的哪一个人,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内容推荐

本书撷取古今中外数百位历史名人,他们中既有文艺大师、思想大家、科学巨匠,也有军政巨子、商界名人,在人物选择上。还力图做到多诧化,将梦露、乔丹、贝利这些原本不被正史所接纳的人物选入书中,突显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特色。

本书采用纪传体的形式对人物进行分类,行文中着眼点不在事件,面在个人,不仅介绍每一位历史人物的起落沉浮,更力求向渎者展示深广的社会背景。同时,在编撰过程中还努力吸取一些新观点、新看法,对历史人物作出更为客观真实的评价。

目录

一、文艺大师

荷马(约前9世纪—前8世纪)

但丁(1265—1321)

达·芬奇(1452—1519)

米开朗琪罗(1475—1564)

莎士比亚(1564—1616)

巴赫(1685—1750)

歌德(1749—1832)

莫扎特(1756—1791)

贝多芬(1770—1827)

普希金(1799—1837)

巴尔扎克(1799—1850)

雨果(1802—1885)

安徒生(1805—1875)

果戈理(1809—1852)

肖邦(1810—1849)

狄更斯(1812—1870)

福楼拜(1821—1880)

易卜生(1828—1906)

托尔斯泰(1828—1910)

马克·吐温(1835—1910)

罗丹(1840—1917)

凡·高(1853—1890)

萧伯纳(1856—1950)

契诃夫(1860—1904)

泰戈尔(1861—1941)

高尔基(1868—1936)

毕加索(1881—1973)

阿格农(1888—1970)

卓别林(1889—1977)

海明威(1899—1961)

梅纽因(1916—1999)

戈迪默(1923—)

玛丽莲·梦露(1926—1962)

二、思想大家

释迦牟尼(约前565—约前486)

柏拉图(前427—前347)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耶稣(约前1世纪—约1世纪)

穆罕默德(约570—632)

马丁·路德(1483—1546)

培根(1561—1626)

笛卡儿(1596—1650)

伏尔泰(1694—1778)

卢梭(1712—1778)

亚当·斯密(1723—1790)

康德(1724—1804)

马尔萨斯(1766—1834)

黑格尔(1770—1831)

马克思(1818—1883)

凯恩斯(1883—1946)

三、军政巨子

梭伦(约前638—前559)

亚历山大(前356—前323)

阿育王(?—前232)

斯巴达克(?—前71)

恺撒(前100—前44)

克伦威尔(1599—1658)

彼得—世(1672—1725)

华盛顿(1732—1799)

杰弗逊(1743—1826)

罗伯斯比尔(1758—1794)

纳尔逊(1758—1805)

拿破仑(1769—1821)

圣马丁(1778—1850)

玻利瓦尔(1783—1830)

林肯(1809—1865)

俾斯麦(1815—1898)

甘地(1869—1948)

列宁(1870—1924)

丘吉尔(1874—1965)

斯大林(1879—1953)

麦克阿瑟(1880—1964)

基马尔(1881—1938)

罗斯福(1882—1 945)

杜鲁门(1884—1972)

巴顿(1885—1945)

本—古里安(1886—1973)

蒙哥马利(1887—1976)

希特勒(1889—1945)

胡志明(1890—1969)

艾森豪威尔(1890—1969)

戴高乐(1890—1970)

铁托(1892—1980)

朱可夫(1896—1974)

纳赛尔(1918—1970)

曼德拉(1918—)

拉宾(1922—1995)

基辛格(1923—)

撒切尔夫人(1925—)

奥尔布赖特(1937—)

四、科学巨匠

欧几里得(约前330—前275)

阿基米得(前287—前212)

谷登堡(1398—1468)

哥白尼(1473—1543)

伽利略(1564—1642)

哈维(1578—1 657)

牛顿(1643—1727)

瓦特(1736—1819)

琴纳(1749—1823)

居维叶(1769—1832)

高斯(1777—1855)

法拉第(1791—1867)

达尔文(1809—1882)

巴斯德(1822—1895)

诺贝尔(1833—1896)

门捷列夫(1834—1907)

伦琴(1845—1923)

贝尔(1847—1922)

爱迪生(1847—1931)

巴甫洛夫(1849—1936)

弗洛伊德(1856—1939)

莱特兄弟(1867—1912,1871—1948)

居里夫人(1867—1934)

爱因斯坦(1879—1955)

弗莱明(1881—1955)

费米(1901—1954)

奥本海默(1904—1967)

霍金(1942—)

五、商界名人

摩根(1837—1913)

洛克菲勒(1839—1937)

普利策(1847—191 1)

福特(1863—1947)

凯瑟琳·格雷厄姆(1917—2001)

皮尔·卡丹(1922—)

盛田昭夫(1921—1999)

索罗斯(1930—)

默多克(1931—)

艾伦(1953—)

比尔·盖茨(1955—)

布林(1974—)

六、其他

哥伦布(约1451—1506)

南丁格尔(1820—1910)

贝利(1940—)

乔丹(1963—)

试读章节

荷马是古希腊著名诗人。传说他双目失明,过着行吟四方的流浪生活,古希腊最著名的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个部分)相传为他所作。后人根据《伊利亚特》(一译《伊利昂纪》)和《奥德赛》(一译《奥德修纪》)的内容推断,荷马大致生活在公元前9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

《荷马史诗》是欧洲现存的最早的文学作品之一,是西方文学史上一座高耸的丰碑。《伊利亚特》共24卷,15693行。史诗以英雄阿喀琉斯的愤怒为主线。讲述了在长达十年的特洛伊战争的最后五十一天里发生的故事。希腊统帅阿伽门农因强抢阿波罗神庙祭司的女儿而招致了神灵的报复,希腊军营内瘟疫横行。在这危急时刻希腊第一英雄阿喀琉斯站了出来,要求阿伽门农释放祭司的女儿。阿伽门农虽然交出了祭司的女儿,却蛮横地夺走了阿喀琉斯的女仆布里赛伊斯。这让阿喀琉斯愤怒而拒绝出战。特洛伊统帅赫克托耳乘此机会大举进攻,把希腊人打到了海边并要乘势烧毁希腊人的舰船。就在这危急关头,阿喀琉斯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挺身而出,他借用阿喀琉斯的盔甲和盾牌投人了战斗。特洛伊人误以为骁勇的阿喀琉斯重返战场,不由得斗志全消,希腊人乘机反攻。但就在反攻到特洛伊城门的时候,帕特洛克罗斯却被赫克托耳杀死,他的盔甲和盾牌也被赫克托耳夺走。帕特洛克罗斯战死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希腊军营,阿喀琉斯得知后非常悔恨,他重新上阵杀死了赫克托耳,为好友报了仇。史诗以双方为各自的英雄举行隆重的葬礼而告终。

《奥德赛》共24卷,12110行。描写的是特洛伊战争结束后,伊大卡国王奥德修斯返回故乡和复仇的经历。特洛伊城破之后,奥德修斯和他的同伴们因触怒了海神而无法返回家园,在女神雅典娜的指引下他们在海上飘流了十年,遭遇了重重艰险。他们曾经过一个住着人首鸟足的女妖的小岛,这些女妖的歌声美妙动听,路过的水手常常被她们的歌声引入暗礁而船毁人亡。奥德修斯为了免受诱惑,下令船上除他以外的人都要用蜡把耳朵堵上,再把自己牢牢绑住才得以顺利地通过小岛。经过不懈的努力,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回到了家乡伊大卡。在奥德修斯在外漂泊的最后三年中,有一百多人聚集在他的家中,向他美丽的妻子珀涅罗珀求婚,以求得到国王之位。遭到珀涅罗珀的拒绝后,这些人并不罢休,他们赖在奥德修斯家里,大肆挥霍奥德修斯的财产。奥德修斯回到伊大卡后先和儿子见了面,然后化装成乞丐进了自己的家,伺机把向他妻子求婚的人一个个杀死,夺回了自己的财产。最后他与珀涅罗珀团聚并重登伊大卡国的王位。

《荷马史诗》采用节奏感很强的六音步诗行,不用尾韵,易于朗诵和歌吟。由于这种叙事长诗是由艺人吟唱的,因此经常会有很多惯用的明喻重复出现,有时这些明喻甚至会长达数行;同时为了满足韵律上的需要,诗人经常使用许多程式化的饰词而不顾及这些词本身的意义。这些反复出现的饰词和明喻非但不会影响史诗的美感。反而像交响乐里一再出现的旋律一样给人一唱三叹的回旋美感。虽然这种艺术手法尚比较简单,但诗人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来的纯熟技巧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显示了恒久的艺术魅力。

其实关于荷马本人的生平并无可靠的记载,《荷马史诗》是在民问口头文学的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在由诗人编订成集之前作为其原始素材的英雄故事和神话传说已流传了几百年,所以它不仅是艺术水平极高的经典文学作品,更是保存了古老的民间文化的宝库。史诗被用文字记载后的几百年间又恰逢古代爱琴海文明的勃兴期,经过雅典学者和亚历山大学者的大力修改加工,史诗才成为现在的定本,并借助长达百年的“希腊化”运动传遍了地中海沿岸和中东地区。可以说《荷马史诗》标志着古代地中海东部文化在文学领域内所能达到的高度。

柏拉图说,荷马教育了希腊人。其实不仅是古希腊人,包括古罗马人在内的后代文人无不把《荷马史诗》视作典范。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维吉尔在创作《埃涅阿斯纪》的过程中便竭力模仿《荷马史诗》。因此即使把对西方文明的源头产生了极大影响的荷马称为“最伟大的史诗作家”,也是毫不为过的。

但丁是意大利诗人,伟大的人文主义先驱。恩格斯指出:“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但丁生于佛罗伦萨的一个贵旅家庭。他的曾祖父参加过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因立战功被授予骑士称号,可是到了但丁出生的时候他家就已经开始中落了。幸运的是但丁仍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自幼就拜人著名学者布鲁内托·拉蒂尼门下,学习拉丁文、逻辑学、修辞学、历史学、天文学、地理学、诗学、哲学等,除此之外但丁在绘画、音乐领域内也颇有建树。

由于母亲早逝,但丁自幼就养成了敏感、孤僻的性格。1274年春天,但丁在随父亲参加聚会时结识了一位名叫贝亚特里切的未满八岁的女孩,贝亚特里切与其年纪不相称的端庄风度令幼小的但丁为之怦然心动,此后但丁将他终生的热情都奉献给了这位童年的玩伴。九年后他与贝亚特里切再一次邂逅街头,发现她已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但丁对她倾慕不已并开始以诗遥寄相思之情。然而这段恋情没有结果,贝亚特里切嫁给了一个银行家,并不幸在1290年去世。P1-3

序言

本书撷取上下五千年来,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数百位。他们中有英雄豪杰、才子佳人、帝王将相、神奸巨寇,然而无论是他们中的哪一个人,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书采用了纪传体对人物进行了分类,虽然失之粗略,但希望这种分类能对读者起到导读作用。

本书的着眼点不在事件,而在个人。但在行文中,仍然努力将眼界放得更开,不仅介绍一个历史人物的起落沉浮,更力图向读者展示深广的社会背景。同时,由于当代史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在编纂过程中努力吸取一些新观点、新看法,对历史人物作出更为客观、真实的评价。在人物选择上,也力图做到多元化,将梦露、乔丹、贝利这些原本并不被正史所接纳的人物选入书中,突显了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时代特色。

本书的另一特点就是篇幅简短,节省读者的时间,让读者用较短的时间获得丰富的知识。时间对于生活紧张的现代人来说太宝贵了,本书的每一篇人物传记都尽量做到简短,即使细细精读也用不了多少时间。管中窥豹,让读者消化起来更加容易。

但是,本书显然还有很大的不足,这是因为历史评价的复杂性。例如,笛卡儿既是一位影响深远的哲学家,也是一位天才的数学家;达·芬奇以举世无双的艺术天赋闻名于世,但他也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创始者之一。仅从分类上来看,就足见对历史人物作出全面评价之难,更不要说对那些复杂、隐秘的历史事件作出判断了。所以在这里恳请读者仅仅把本书的内容当做历史的一个侧面来阅读——它离“真实”实在太远了!

最后感谢本书编委:张丽杰、陈书成、刘欣敏、唐文翰、杨武、廖小榕、赵立君、周德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2: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