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人物档案》丛书共分九册,向广大读者介绍了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
本丛书具有鲜明特色。一是主要人物都是在新中国建立前后,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各方面杰出人物,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二是截取人物经历的某些片段进行描述,主要是对其任期内或其在所领导地区内作出的贡献进行实录,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三是有些人物,如科学家主要描述其科学贡献,在保证体例统一的前提下突出了个性;四是针对主要人物同一时期在许多部门任职,为避免内容重复,在介绍时各有侧重,如中央人民政府成员主要描述其在建设新中国中的贡献,全国政协常委主要描述其在创立新中国中的贡献:五是个别后来犯有严重政治错误或违反党纪国法的人物,对其曾经所作的贡献和所犯错误或罪行作客观介绍。
本书为《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收录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和常务委员。
本丛书共分九册。《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收录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和常务委员;《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成员》收录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成员》收录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副总理、政务委员、秘书长、各部部长、各委主任、各院院长、各署署长、各局局长;《共和国全国政协第一届常委》收录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选举产生的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委;《共和国第一批外交官》收录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部长、副部长、主要职能司正职人员和第一任驻外大使;《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分为哲学社会科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和技术科学部三册,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各学部第一批学部委员;《共和国首任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收录新中国成立初期六大行政区,现存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20世纪80年代后新建海南省、新增直辖市重庆市)党政首任主要领导。
本书为《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
刘少奇:从工运领袖到共和国第一任委员长
宋庆龄:孙中山事业的继承者
林伯渠:跨越两个世纪的革命家
李济深:肝胆常相照风雨共扶持
张澜:立德、立言、立功
罗荣桓:国有疑难可问谁
沈钧儒:民主人士左派的旗帜
郭沫若:共和国文人的代表
黄炎培:热爱祖国 与时俱进
彭真:公仆本色 党员楷模
李维汉:统一战线工作的卓越领导人
陈叔通:强烈的爱国主义者
达赖喇嘛·丹增嘉措:从签订“十七条协议”到分裂祖国
赛福鼎·艾则孜:维吾尔族人民的优秀儿子
程潜:成为革命干部
王昆仑:著名的政治活动家
王维舟:忠心耿耿 为党为国
古大存:一面斗争的旗帜
司徒美堂:美洲洪门爱国老人
吴玉章:一辈子做好事
吴耀宗: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会主席
李书城:共和国第一任农业部部长
李雪峰: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李烛尘:实业家和爱国者
邢西萍:无产阶级的忠诚战士
林枫:丹心铁骨 为党为国
周建人:著名的生物学家和教育家
周纯全:坚定信念战斗一生
竺可桢:共和国气象事业的奠基人
邵力子:民主战士和平老人
南汉宸:共和国金融事业的奠基人
胡乔木:党内杰出的理论家
胡愈之:与人照肝胆见义轻风浪
胡耀邦: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
柳亚子:爱国诗人民主战士
施复亮:早期的青年领袖
高崇民:可使寸寸折不作绕指柔
徐向前:越是艰难越向前
徐特立:毛泽东的老师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爱国爱教维护祖国统一
韦国清:杰出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
马明方:从黄土高坡走出来的财贸部长
马叙伦:思想每随时代进坚贞不为大风挠
马寅初:英雄不惧孤独
张邦英:党在西北地区的重要领导人
张治中:蒋介石称他为“共产党代表”
张云逸:将军也能当财神
张闻天:曾在党中央负总责
张难先:刚直不阿的怪才
张苏: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
许广平:鲁迅的学生、爱人和战友
许德珩:为民主和科学而奋斗
陈劭先:著名爱国民主人士
陈嘉庚:爱国爱乡,无私奉献
陆定一:宣传思想战线的卓越领导人
程子华:名利淡似水战斗写春秋
黄火青:共和国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
黄克诚:敢讲真话写忠诚
黄绍竤:从爱国主义者到社会主义者
彭泽民:中国农工民主党领导人
杨明轩:卓越的民盟领导人
叶剑英: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廖承志:一门忠烈模范党员
熊克武:识大体顾大局
刘伯承:中国军神
刘长胜:中国工人阶级的坚强战士
刘格平:优秀的民族工作领导人
刘宁一:工运领导人和人民外交家
刘澜涛:党务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的杰出领导人
蔡廷锴:捍患守土,救国保种
蔡畅:战士的榜样女性的楷模
邓颖超:中国妇女运动的领袖
赖若愚:工会工作的领导人
龙云:一代风云,情殷救国
聂荣臻:共和国第一任代总参谋长
蓝公武:从研究系成员到共产党员
罗隆基:中国民主同盟的重要领导人
谭平山:写满传奇的坎坷人生
陈其瑗: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之一
邓初民:知识分子的可贵榜样
谭政:共和国军队建设的政工师
陈铭枢:毕生爱国不断进步
周叔弢:著名的民族实业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华罗庚:数学大师科学巨匠
茅以升:中华桥魂
谢扶民:党的民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
陈其尤:中国致公党的卓越领导人
季方:农工民主党的卓越领导人
汪锋:统一战线工作的杰出领导人
陈垣:山河八载忆沦胥,闭户西涯苦著书
唐生智:“为国为民,当乘愿再来”
梅龚彬:优秀的统战工作者
工人运动的领袖
1898年11月24日生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炭子冲。1919年参加了五四运动。1920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转为中共党员。1922年夏初,刘少奇从莫斯科回到上海,参加劳动组合书记部(即工会秘书处)工作,从此开始了他的工运生涯。
1922年8月,刘少奇受中共中央的派遣,到长沙任中共湘区委员会委员,与毛泽东等一起指导湖南工人运动,参加和组织了长沙工人和粤汉铁路工人的罢工斗争。同年9月,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刘少奇受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的委托来到安源,与李立三等一起,领导了安源路矿13000多名工人声势浩大的罢工运动。五卅运动爆发后,刘少奇回到上海,同李立三、刘华等领导上海20余万名工人进行了3个月的反帝大罢工,推动了全国各地的反帝斗争。刘少奇参与领导了轰轰烈烈的省港大罢工和广州工人运动,在广州创办了劳动学院,并亲自担任教员。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刘少奇于1926年10月由广州到达武汉,参加武汉地区工人运动的领导工作。为了培训干部,加强工会的组织建设,刘少奇在武汉创办了工人运动讲习所。1927年1月,刘少奇参加领导了武汉工人群众收回英租界的斗争,取得反帝外交斗争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刘少奇先后在中共顺直省委、中共满洲省委担任领导工作,领导了中国东北铁路失业工人的复工斗争,发表了许多指导白区工人运动的文章和指示。1930年6月,刘少奇作为中国工会代表团团长,赴莫斯科出席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曾担任赤色职工国际执行局委员。1931年秋回到上海后,任中央职工部部长、全国总工会组织部部长,九一八事变后,指导了上海和全国工人的抗日救亡运动。
1932年冬,刘少奇进入中央苏区,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委员长,中共福建省委书记,既领导苏区工运,也领导全国工运。1933年2月到1934年10月间,蒋介石调集重兵,先后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第五次“围剿”。这期间,刘少奇在领导苏区职工运动方面,着重号召全体工人行动起来,加入红军,为保卫中央苏区、苏维埃政权而战。在他的主持下,健全了全总在苏区的领导机关;成立了中国农业工人工会、中国店员手艺工人工会、苦力运输工人工会、苏维埃国家企业工人工会等产业工会;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工人师。在刘少奇的正确领导下,苏区工会成为苏维埃政权最重要的群众柱石,成为发动和引导工人群众参加苏维埃和红军建设的组织者,对粉碎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的围剿和支援革命战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刘少奇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担任过红军第八军团、第五军团中共中央代表和第三军团政治部主任。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他坚定地支持毛泽东所代表的正确路线。同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后,他继续领导工会工作,担任中华全国总工会西北执行局委员长。1935年12月,北平(今北京)发生一二·九学生运动,掀起了全国人民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实现抗日的爱国运动的新高潮。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举行政治局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会后,刘少奇接受党中央的派遣,到天津任中共中央驻北方代表,负责在华北贯彻瓦窑堡会议的决定,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开创华北、发展华中根据地
1936年3月,刘少奇到达天津,主持中共中央北方局工作。刘少奇到华北之后,为反对和肃清关门主义、冒险主义,坚决地进行了斗争。这个时期,他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适时地提出党在华北的中心任务是:准备与积聚力量,为武装保卫平津、华北而战。
刘少奇在宣传抗日统一战线新策略的同时,积极地进行了统一战线的实际组织工作。比如,争取国民党上层及其军队的统一战线工作。国民党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原来镇压过一二·九学生运动,北方局通过分析,认为在日军进逼、全国救亡运动高涨的形势下,宋哲元有转向抗日的可能。于是,根据刘少奇的指示,把“打倒卖国贼宋哲元”的口号改为“拥护宋哲元将军抗日”的口号。口号的改变,对于争取国民党军队参加抗日,尤其是二十九军转向抗日起了重大的作用。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刘少奇赶赴抗日前线太原,重新组建北方局领导机构,出任中共北方局书记。国共两党在联合抗日问题上达成协议,9月22日,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抗日根据地。1937年11月太原失守前夕,刘少奇率中共中央北方局迁移到山西临汾坚持抗日。
P2-3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为缅怀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而英勇奋斗的革命先辈的光辉业绩,我们特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编写了《共和国人物档案》丛书。
本丛书共分九册。《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收录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和常务委员;《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成员》收录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选举产生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成员》收录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副总理、政务委员、秘书长、各部部长、各委主任、各院院长、各署署长、各局局长;《共和国全国政协第一届常委》收录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选举产生的全国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委;《共和国第一批外交官》收录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部长、副部长、主要职能司正职人员和第一任驻外大使;《中国科学院第一批学部委员》分为哲学社会科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和技术科学部三册,收录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各学部第一批学部委员;《共和国首任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收录新中国成立初期六大行政区,现存省、直辖市、自治区(不含20世纪80年代后新建海南省、新增直辖市重庆市)党政首任主要领导。
本丛书具有鲜明特色。一是主要人物都是在新中国建立前后,为建立和建设新中国作出卓越贡献的各方面杰出人物,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二是截取人物经历的某些片段进行描述,主要是对其任期内或其在所领导地区内作出的贡献进行实录,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三是有些人物,如科学家主要描述其科学贡献,在保证体例统一的前提下突出了个性;四是针对主要人物同一时期在许多部门任职,为避免内容重复,在介绍时各有侧重,如中央人民政府成员主要描述其在建设新中国中的贡献,全国政协常委主要描述其在创立新中国中的贡献:五是个别后来犯有严重政治错误或违反党纪国法的人物,对其曾经所作的贡献和所犯错误或罪行作客观介绍。
本书部分图片由新华社供稿。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体例特别,其中错误、缺点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共和国人物档案》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