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说说无常(阿鲁老和尚开示)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斯里)阿鲁老和尚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世间的知识没有太多用处

知识可以被开发。这对于人类自不用说,对于动物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可能的。

其实乌鸦也是很聪明的。东京的乌鸦就比山里的乌鸦更聪明一些。狗能学会自己开门进屋。但是锁门这一项活动对于狗来说就没有用处了,因此狗没有学。如果你训练它表演,它有可能学会,但它不会主动去学。

话说回来,再怎么训练,猫也学不会吃完东西后收拾桌子。它自己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吃完就跑到一边玩去了,完全不管桌子到底有多脏乱。

也就是说,动物只能记住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在这点上,人类却连无用的知识也要学习。多么奇怪的生物啊!

然而,人类拼命想要掌握的知识,真的有用吗?

让我们站在最原始的“动物”这个角度来想一想,无用的东西是不是太多了昵?

为了增长知识,我们浪费了多少时间。因为知识,我们多么痛苦。为了考试,为了工作,我们那么努力地学习,这些辛苦真的是必要的吗?

举个最极端的例子——哲学。多艰深晦涩的科目啊,再怎么努力学,也只不过使自己头昏脑涨而已,结果反倒落得跟周围的人都无法融洽地生活了,跟家里人也没法正常交流。

妻子对丈夫说:“刚才在超市碰见了朋友,交流了一下打折信息。”可是对于整天研究康德的丈夫来说,这简直太过庸俗了,一点意义也没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炸猪排确实要比康德有意义得多。每天只考虑这些事情的妻子才是对的。这样的知识才是与生存直接相连的。与康德比起来,炸猪排更重要。哪怕你根本没听说过康德,对过日子也没什么影响。

而俗世间的真理,往往都是这种与生存不相关的东西。

世间的知识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人类通过研究、探讨、试验、考察、观察,不断地扩大着自己的知识范围,而世间的“真理”也随之变化、发展。十年前、五十年前、一百年前被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如今不少已经不再是真理了。

这样一来,通过新发现,那些过去曾经被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变成了错误的、片面的东西。在新事实面前,旧事实被毫不犹豫地抛弃。今年的真理,也许到了明年就不再是真理了。

总之,就像上面所讲的那样,世间的真理没有最终的定论。

世间的真理总是这样,不断更新换代。今天的你也许信誓旦旦地说:“我掌握了真理!”可说不定到了明天,你就不得不更正道:“昨天我说的是错的。”

追求世间的真理,会陷入追求真理的恶性循环中,甚至终生都没有机会看见真理的曙光。因此,我们可知,过去的知识到了现在就成了错误的,那么现在的知识到了将来也会成为错误的。

“知识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这种现象根本不可能出现。

也就是说,我们永远生活在谬论中。

这样的知识就算丢掉也无妨。将来的人也许会纠正我们现在的知识,说“这是个大错误”。对这样的知识太过执着又有何意义呢?

但是,如果那位妻子把购物的知识扔掉就不得了了。在哪儿才能买到便宜的东西?怎样区别好东西和坏东西?怎样才能做出美味的土豆炖肉?这些都是生活必备的知识。相反,如果你不知道康德是谁,对生活一点影响都没有。

世间的知识也会导致痛苦

世间的真理,也就是“知识”。

知识有时很有帮助,而有时却有害处。我们会因为知识而痛苦。没有时间、没有空闲、压力过大、心虚胆怯、不满现状、前途晦暗……这些都是知识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

举个例子。有个酒馆联盟组织,募集了一笔资金。而这笔资金却被酒馆联盟组织的负责人私吞,一分都不剩。

在这个例子中,这个酒馆联盟组织就是依靠知识组建起来的。管理者的知识不完善,误以为加盟者的钱就是自己的钱。把这种不称职的人安排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也是知识运用的错误啊。

如果一个人欠下巨债,那么这个人也许到临死的那一刻也会一直被人追讨。而我们却常听到,一个企业欠债累累,最终却不予追究,诸如此类的事情。这样的经济体系并不健全。

然而,世界上这种事情却并不少见。

政治体系是这样,法律体系也是这样。当然也有好的例子。科学的发展有有利的一面,但科学的部分成果有害。

大规模的破坏,大面积的杀伤,正是因为有武器,才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如果没有科学家将武器发明出来,就不会有诸如此类的伤害。

P32-35

目录

前言:佛陀祝愿大家幸福

第一章 人生是痛苦的循环

 变或不变,都是痛苦

 世间的知识也会产生痛苦

第二章 世人对无常的理解大多是错的

 世间的无常只是暂时的

 世人对待无常的态度十分主观

 世界是由无常构建的

 世间的知识是主观的集合

第三章 无常是人生的必修课

 无常是个积极的话题

 世间的无常是一种偏见

 认识无常,坦然接受变化

 世界在变化,我也在变化

 无常是无上的智慧

 懂得无常,受益无穷

第四章 无常能预知未来

 为什么想预知未来

 三种无常的错误观点

 无常是因缘相生的过程

 佛教的预测术

 修行者的计划是解脱

第五章 理解无常,正视死亡

 世间的幸福就是非常辛苦

 无常的幸福观

 正视现实,坦然接受现在

 因果法则是人生的指南

 正视无常,重视现在

 发现生命的无常

 敢于承认死亡的人才能成为智者

序言

佛陀祝愿大家幸福

在开讲之前,我首先想让大家弄清楚一点——谁在为我们讲法。

我是阿鲁老和尚,即将为大家传达生命的尊师——佛陀的教诲。

那么,大家应该首先了解佛陀是谁。

佛陀,本名悉达多·乔达摩,是距今约二千六百年(公元前566年),北印度(现尼泊尔)释迦族小国的王位继承者。他二十九岁舍弃一切出家修行,六年后觉悟成佛。公元前486年,释迦牟尼八十岁寿终。在他有生之年,一直坚持赤足化缘,周游各国传法说教。

对于世上一切有情众生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比聆听佛陀教诲更幸运了。无论此时此刻你正经历着怎样的痛苦、磨难,只要你有机缘接触佛法,那就是极大的幸运。

释迦牟尼告诉大家的都是真理,是以“超人的智慧发现的客观事实”。佛陀的真理并不神秘,它是一种超越文化、时间、空间,客观而正确的事实。因此无论是谁,此时此刻都可以验证这些真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你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可以同时验证这些真理是否正确了。

佛教要求你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实践佛法,而不是盲目信仰和盲从。从某种层面上说,佛法就是“佛陀的教诲”。

佛教是引领大家走向幸福道路的“心灵科学”,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佛教既可以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行动指南,也可以成为通往终极幸福的道路。

体验真理的过程即是开悟的过程。“开悟”并非纸上谈兵,此时此刻你就能做到。而开悟的珍贵方法,佛陀已经为我们留下了。

佛陀的智慧无人能比;然而,尽管佛陀讲述的是无上智慧,但他所使用的语言却极尽朴素、简单,任何人都可以理解。所以,阅读这本书,不需要你具备高人一等的智商,也不需要你拥有佛教领域的专业知识。慈悲的佛陀为世间有情众生祈福,他对世间众有情的感情,如同父母对待子女。他所使用的语言简单易懂,他讲述的道理能让我们获得幸福。

尽管如此,但我还是希望大家在聆听佛陀的教义之前,首先端正自己的行为举止和思想态度。我要求大家带着诚恳的心,聆听佛陀之言。在佛陀释迦牟尼面前,人人皆为愚者。请大家抛开一切怀疑、猜忌,带着学生般的谦虚、诚恳的态度来聆听。

佛教抛开了一切既有的观念和思想,连同哲学、宗教、文明也一同舍弃了。因为佛陀认为那些概念与生命的幸福没有关系、没有价值。想要进入佛陀的智慧世界,那些既有知识反而会成为我们的绊脚石,阻碍我们追求终极的幸福。

祝愿大家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幸福。

阿鲁老和尚

内容推荐

佛说世事无常,就是说,无论愿不愿意,有些事总会发生;无论喜不喜欢,有些事总会到来。世人总不能理解这个道理,每逢困难、挫折和失意之时,便怨天尤人,以为自己的人生之中,大部分时候都是失败。

阿鲁老和尚是日本影响力最大的佛法大师,是亿万信徒的心灵导师。阿鲁老和尚的说法深入世俗生活,能够运用佛法帮助现代人解决日常生活的压力,获得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阿鲁老和尚在《说说无常》中开示,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所有生命中的快乐、痛苦、得意、失意,都只是生命的瞬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若能明白缘起缘灭,人生无常的道理,用平和的心态面对生命的一切挑战,就能否极泰来,始终拥有当下的美好时光。

翻开《阿鲁老和尚开示——说说无常》,以佛法笑对人生的得失,让生命重归宁静、安详的自然状态。

编辑推荐

全日本最受欢迎的佛法励志读本。作者阿鲁老和尚是当今日本影响力最大的佛法大师。

《阿鲁老和尚开示——说说无常》围绕“无常”这个佛教词语展开,阐述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阿鲁纠正世人对于无常的偏见,认为无常就是不好的、悲观的观点;另一方面,阿鲁讲解佛教中无常的真正含义,并且告诉读者,”无常”其实无处不在,避开不见或者选择忽略都是没有用的。佛教认为,无常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只有真正懂得世事无常这个道理的人们,才有真正的幸福,才会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3: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