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的知识没有太多用处
知识可以被开发。这对于人类自不用说,对于动物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可能的。
其实乌鸦也是很聪明的。东京的乌鸦就比山里的乌鸦更聪明一些。狗能学会自己开门进屋。但是锁门这一项活动对于狗来说就没有用处了,因此狗没有学。如果你训练它表演,它有可能学会,但它不会主动去学。
话说回来,再怎么训练,猫也学不会吃完东西后收拾桌子。它自己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吃完就跑到一边玩去了,完全不管桌子到底有多脏乱。
也就是说,动物只能记住对自己有用的知识。
在这点上,人类却连无用的知识也要学习。多么奇怪的生物啊!
然而,人类拼命想要掌握的知识,真的有用吗?
让我们站在最原始的“动物”这个角度来想一想,无用的东西是不是太多了昵?
为了增长知识,我们浪费了多少时间。因为知识,我们多么痛苦。为了考试,为了工作,我们那么努力地学习,这些辛苦真的是必要的吗?
举个最极端的例子——哲学。多艰深晦涩的科目啊,再怎么努力学,也只不过使自己头昏脑涨而已,结果反倒落得跟周围的人都无法融洽地生活了,跟家里人也没法正常交流。
妻子对丈夫说:“刚才在超市碰见了朋友,交流了一下打折信息。”可是对于整天研究康德的丈夫来说,这简直太过庸俗了,一点意义也没有。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炸猪排确实要比康德有意义得多。每天只考虑这些事情的妻子才是对的。这样的知识才是与生存直接相连的。与康德比起来,炸猪排更重要。哪怕你根本没听说过康德,对过日子也没什么影响。
而俗世间的真理,往往都是这种与生存不相关的东西。
世间的知识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人类通过研究、探讨、试验、考察、观察,不断地扩大着自己的知识范围,而世间的“真理”也随之变化、发展。十年前、五十年前、一百年前被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如今不少已经不再是真理了。
这样一来,通过新发现,那些过去曾经被认为是真理的东西变成了错误的、片面的东西。在新事实面前,旧事实被毫不犹豫地抛弃。今年的真理,也许到了明年就不再是真理了。
总之,就像上面所讲的那样,世间的真理没有最终的定论。
世间的真理总是这样,不断更新换代。今天的你也许信誓旦旦地说:“我掌握了真理!”可说不定到了明天,你就不得不更正道:“昨天我说的是错的。”
追求世间的真理,会陷入追求真理的恶性循环中,甚至终生都没有机会看见真理的曙光。因此,我们可知,过去的知识到了现在就成了错误的,那么现在的知识到了将来也会成为错误的。
“知识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这种现象根本不可能出现。
也就是说,我们永远生活在谬论中。
这样的知识就算丢掉也无妨。将来的人也许会纠正我们现在的知识,说“这是个大错误”。对这样的知识太过执着又有何意义呢?
但是,如果那位妻子把购物的知识扔掉就不得了了。在哪儿才能买到便宜的东西?怎样区别好东西和坏东西?怎样才能做出美味的土豆炖肉?这些都是生活必备的知识。相反,如果你不知道康德是谁,对生活一点影响都没有。
世间的知识也会导致痛苦
世间的真理,也就是“知识”。
知识有时很有帮助,而有时却有害处。我们会因为知识而痛苦。没有时间、没有空闲、压力过大、心虚胆怯、不满现状、前途晦暗……这些都是知识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
举个例子。有个酒馆联盟组织,募集了一笔资金。而这笔资金却被酒馆联盟组织的负责人私吞,一分都不剩。
在这个例子中,这个酒馆联盟组织就是依靠知识组建起来的。管理者的知识不完善,误以为加盟者的钱就是自己的钱。把这种不称职的人安排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也是知识运用的错误啊。
如果一个人欠下巨债,那么这个人也许到临死的那一刻也会一直被人追讨。而我们却常听到,一个企业欠债累累,最终却不予追究,诸如此类的事情。这样的经济体系并不健全。
然而,世界上这种事情却并不少见。
政治体系是这样,法律体系也是这样。当然也有好的例子。科学的发展有有利的一面,但科学的部分成果有害。
大规模的破坏,大面积的杀伤,正是因为有武器,才使这一切成为可能。如果没有科学家将武器发明出来,就不会有诸如此类的伤害。
P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