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独家访谈企业领袖,企业2.0管理实践巅峰对话!
本书中收录的巅峰管理对话,融合了中西式管理思想的精华,堪称一部中西结合式管理实用宝典。19位访谈嘉宾,毫无保留,将他们炉火纯青的管理大法全盘托出。在这19位中国最顶尖的企业家中,相信总有一位的管理思想对你的口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全球企业管理高端访谈--与丕宏面对面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陈丕宏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新浪网独家访谈企业领袖,企业2.0管理实践巅峰对话! 本书中收录的巅峰管理对话,融合了中西式管理思想的精华,堪称一部中西结合式管理实用宝典。19位访谈嘉宾,毫无保留,将他们炉火纯青的管理大法全盘托出。在这19位中国最顶尖的企业家中,相信总有一位的管理思想对你的口味。 内容推荐 《全球企业管理高端访谈——与丕宏面对面》节目自2008年6月起,每月在新浪网上固定开播,至今访问了张亚勤、俞敏洪、王石、冯军等20余位中国顶尖的企业家,讨论的议题从一开始就设定要以“高端企业管理”知识之分享以及“提供EMBA课堂上学不到的实战经验”为基础,根据来宾的背景与专长,结合当前的经济情况和国际局势,做深入的探讨与交流,因此许多内容都极具参考价值。 本书为此次节目的书面材料,19位顶级企业领袖畅谈管理秘籍,感悟真实人生。 目录 自序 中国管理先行者必有我师(推荐序) ——新浪网总裁曹国伟 一、爱国者企业的发展之路 ——华旗资讯公司总裁冯军访谈 二、分众传媒“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 ——分众传媒CE0谭智访谈 三、深入探讨如何整合全球资源以应对全球挑战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访谈 四、分享王石“放手策略”使企业越做越好的管理之道 ——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访谈 五、全球金融危机是中国企业进军欧美市场的一个良机 ——大自然保护协会北亚区总干事长张醒生访谈 六、升级中国软件产业研发及管理能力协助企业抵御经济寒冬 ——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访谈 七、如何成功攻占国际服装舞台 ——诺帝卡品牌创始人朱钦骐访谈 八、危机之下蕴含中国企业的发展良机 ——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陈宏访谈 九、产业转型中,软件外包行业的发展机遇 ——软通动力董事长兼CE0刘天文访谈 十、从咨询角度透视中国企业在危机时期的管理之道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集团创始人王璞访谈 十一、最出色的管理不在照搬,而在融合 ——新一佳连锁超市总裁何经华访谈 十二、更新机制为企业常青之根本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访谈 十三、成功的技术创新需要市场接受与消费者认可 ——中星微电子公司创始人邓中翰访谈 十四、提升软实力 走出人才困局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王辉耀访谈 十五、餐饮业的品牌战略——俏江南 ——俏江南集团创始人张兰董事长访谈 十六、跨国制药公司经营之道 ——诺华中国区总裁李振福访谈 十七、多彩的跨国女企业家——李亦非 ——阳狮锐奇集团大中华区主席李亦非 十八、借创新扬中国企业品牌之帆 ——信中利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及总裁汪潮涌 十九、人才投资家邓峰:寻找未来世界级中国企业家 ——北极光创始人董事总经理邓峰 试读章节 主持人:在国外呢?知道爱国者在国外也有发展。 冯军:机会更大,现在中国人的外语比较吃亏,只要把外语这关过了之后,真的海外是怎么说呢?中国的人均GDP摆在这儿,现在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是我们的七八倍,甚至是十几倍。 主持人:消费水平高很多。 冯军:所以在我们这里价值一二千块钱的数码产品,在海外算成英镑才几十英镑,对于几千块钱收入的人来讲,买个几十块钱的东西根本不在乎,根本不拿它当回事,不用商量就买了。只要我们真的能够赶快把外语这关过了,中国企业在全世界了不得。为什么全世界现在有点对中国产品看不起?我们永远是在国内广交会等着老外挑我们,然后打着他们的品牌,整个价值链的高附加值都被他们拿走了,使劲压中国的价格,把中国人压得苦得一塌糊涂,最后搞不好压着压着没利润了,就开始出质量问题,出质量问题,其实是它导致的,但是全部反过头来说中国的质量糟糕,都是Made in china,好事归他们,坏事归咱们。这次借助奥运会,全世界2万家媒体来到中国,可以为后奥运时代中国企业走出去打好一个非常好的宣传平台,这时只要我们把外语这一关过了,奥运之后集体走出去,就像1964年之后,冬季奥运会之后,日本人集体走出来。1988年汉城奥运会之后,韩国人到全世界到处创业,争取那个高附加值的外销的利润,又把品牌树立起来,还赚了全世界高端人群的利润,全世界高端人群还特高兴,说这个国家的品牌不错,很棒,服务也好,为其他来自这个国家的产品继续走出去打好了基础,这样就进入良性循环了。 主持人:对,我们看到其实像比如日本经历的经验我们刚才提到,六七十年代他们刚开始出口的时候,在国外只要是日本制造就是最烂的东西,没想到1964年奥林匹克之后大逆转,产品质量大量改善之后,再加上品牌,索尼、丰田这种品牌变成全世界觉得是质量最好的品牌。这一方面,因为您对国内环境很熟,国外经验也非常多,您觉得国内的其他成果为什么没有太多? 冯军:历史惊人地相似,1964年之前日本品牌在全世界跟垃圾似的,是同样一个代名词。1964年之后,整个日本民族惊醒了,只有整个民族团结起来互相支持,才有可能取得全世界的成果和尊重。所以,首先在1964一年之后,整个日本民族开始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你想想作为一个民族品牌企业里的一个工作人员,精神压力要比别的商业企业精神压力要大。为什么?因为商业企业东西没做好,对不起的是老板。如果是一个民族企业,对不起的不单单是老板,你对不起的是祖宗,对不起的是民族。这么多人支持你,拼命要帮助你,即使你可能暂时跟其他的国际品牌有差距,大家也帮你,这时人心都是肉长的,别人在这种情况下帮你,你再不好好对待你的事业,控制好你的质量,你对得起你的祖先吗?你对得起你的良心吗?所以像现代汽车在1988年之前,实际上是韩国品牌里面应该是质量比较烂的,当时基本上现代汽车送给很多亚运会,送给中国很多车,大家都认为那跟垃圾车没什么区别,但是整个韩国民族拼命地支持现代,导致现代的质量控制,所有员工的意识非常有凝聚力,非常抱团,所以质量做得越来越好,以至于现在北京出租车全是韩国现代,质量并不差,并不比雪铁龙差,不要看不起韩国品牌,韩国品牌在民族的凝聚力之下,整个民族团结起来相互支持,首先1988年之后汉城街头就没有日本车了,全部都在支持起亚、现代这种韩国民族品牌。虽然一开始他们有点烂,但是随着支持随着他们共同的努力,越做越好,以至于现在现代车在全世界范围内取代很多原来的一些国际大牌,越做越好。所以,中国品牌来讲,可能过了奥运之后,我们是否能够珍视自己整个全民族给我们的支持。现在奥运快来了,包括这次火炬,包括虽然中国今年遇到了很多灾难,但是有一点,咱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非常可贵,整个中华民族在困难面前没被压倒,而且越来越团结,包括这次赈灾,真的反应非常快,从总理就带头,当天就飞往灾区,然后昨天晚上参加《同一首歌》赈灾义演,真的很感动,现场捐款箱前面就没有空过,一直是大家往里投,完全是发自内心。包括昨天早上我们公司献血,公司只是请红十字会派一辆献血车过来,我们只是搭了一个平台,并没有鼓励大家献血或者是要求、强迫大家献血,什么都没有,只是提供了这么一个机会,结果因为献血车上存储血液的空间有限,第一天来,他们没想到我们会有这么多人捐血,因为一下子北京总部才800个同事,居然报名有五六百个,一下子他们也没想到,我们每个人也都很感动,最后他们由于存储原因,第一天来的车只能接受50个名额,大家为这50个名额快挤破公司了,大家在争,今天我要献,虽然早晚能献,但是我争取第一天就要献。没有任何人去强迫他们,没有任何人去鼓励他们,就是完全发自内心的一种希望帮助灾区的同胞能够渡过难关。这种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凝聚力一旦发挥出来,13亿,加上2亿华侨,这15亿是全球最大的一个经济体,这个时候如果能够经过奥运的洗礼之后,中华民族能够共同觉醒,能够中国人帮助中国人,了不得,真的了不得。 主持人:你刚才提到我们如果再探讨一下经济可能遭遇的挑战,当然整个奥运的带动会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但是以你的经验,在国际市场上打拼,挑战你刚才提到是语言上的问题,可能有些行销上的问题。能不能给我们一些比较清晰的指标,比如说我们要解决语言上的问题或者是行销上的问题、品牌上的问题,从一个学习的角度来看,您这边的经验能不能给大家分享一下,怎么样能够改善或者是提高水平。 冯军:中国的学生挺可怜的,我们学了20年英语,考试成绩都特高,拿托福、GRE都没问题,但是糟糕的是从小的听力和口语没有得到培训。可能最早毛主席让我们学英语的主要目的是抄国外的技术资料,并不需要跟海外沟通,那时比较闭关锁国j但是小平同志改革开放之后,包括这几任领导人都是OPEN的思想,但是教育体制可能没转过这个弯,都是以考试英语,每天在四个答案里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换句话说每天在。750A,的错误答案里混来混去,越考试越糊涂,越考试越不敢说,因为一考错,旁边挑错的人越来越多,说错了马上站出来指出。爱国者理想飞扬现在请了一个美国CEO,因为我们希望奥运之前教大家学英语,奥运之后教全世界的好朋友学中文,我们专门请了一个美国CEO。按他的话讲,英文就是一个弱智语言,就跟咱们的拼音一样,是对付扫盲班,对付学龄儿童,特简单,老外3岁的小孩都会学英文,中国人太尾巴了,哑巴英语硬是能跳过口语、听力,考试成绩那么高,全世界人太佩服了,但是我们冤不冤,把听力、口语学了,非常简单。让我最感动的是我们上次妙笔送给北京市盲校的盲童,本来我们是帮助弱势群体,这些12岁的盲童很可怜,我们把我们教英语的这些东西送给他们,帮帮他们,结果过了22天,我们再见面的时候,吓了我们一跳,其中有几个盲童,只用了22天的时间,拿着妙笔英语,居然现在英语水平超过我了,真的不骗你,英语水平真的比我好。我们很吃惊,本来我们是帮助弱势群体,但是我们发现在这些可爱的盲童面前,我们这些有眼睛的人挑花眼了,我们反而是弱势群体,在某些学习方面,其实这些盲童没有视力,就靠听力。而英语实际上就是会听就会说,会说就会写,太简单了。但是咱们中国人跳过了听和说,直接考试。当然考试成绩也很重要。所以,如果要考好试,这一点还是应该找新东方,找俞老师,因为他们确实非常优秀,做得非常好,包括现在大学的教育、学校的教育都是应试英语,不要丢掉,考试成绩也很重要,让他拿奖学金必须有考试成绩。但是除了考试成绩之外,除了提高实用英语,比如中国企业国际化,中国的人才要国际化,这时需要的是实用英语。而且我自己个人的体会,我原来考试成绩也挺高,但是就是说不出来,就是听不懂,特郁闷,看CCTV—9,知道大概说什么,里面那些单词能听懂一些,就是连不在一起,搞不懂说的内容是这个意思还是那个意思,搞不懂。今年春节的时候我用妙笔加上奥林匹克大逆转,用了12天的时间,出去陪家人旅游的时候拿这个妙笔学英语,当然我底子比较好,我也很吃惊,12天回北京之后,看CCTV_-9,电视机是不是坏了,怎么说话这么慢? 主持人:等于拿自己当一个实验品。 冯军:听力过关之后很莫名其妙口语就带出来了,我没有留过学,学校毕业之后原来学土建,毕业之后就创业,天天忙得一塌糊涂,昨天晚上因为参加赈灾义演,把一个公司的会议推迟到11点开始,昨天晚上2点半才散会。今天有一个技术骨干早上7点的飞机,没办法,急着和他见面,昨天晚上我是3:48分闹钟起来,4点钟出发,5点钟到酒店,接他,然后去机场,7点钟的飞机。忙得一塌糊涂,天天根本忙得四脚朝天,根本没时间学英语,我就利用坐飞机的时间学飞机,我就利用寒假陪家人出去玩的时候学英语,不但听力过关了,口语莫名其妙能说了。原来讲英语必须拿着稿子念,不敢脱稿,脱稿害怕,现在一点都不怕了。 P10-13 序言 中国管理先行者必有我师(推荐序) 我与丕宏相识有年。在美国硅谷,他是一位成功的创业家、企业家,是无数人崇拜的创业偶像,更是当年海外中国留学生努力学习的榜样。于我来讲,丕宏是良师也是益友,他是新浪资深董事,新浪快速的发展,他功不可没;每次与他聊天,他在企业管理方面的诸多见解,都能给我很多的启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谈起中国企业管理话题,探讨应该多一些管道,将优秀的管理思想,尤其是一些优秀企业家的管理精髓传播出去。作为一个媒体人,我也一直在思考,中国的企业家留给世界的印象,除了在时代机会背景下创造财富之外,还有什么?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每每谈起中国的企业家,彷佛更愿意用结果肯定其价值,如成功的收购了某国际知名企业、如填补了国内某项技术空白、再如成为纳斯达克最为追捧的中国元素。结果固然重要,但不能忽略在取得这一结果的过程中,我们的中国企业家充满智慧的企业管理思想所发散出的神奇力量。 何不开设一档高端管理访谈节目,以谈话的形式探讨管理话题,将企业家的管理精髓保留并传播?新浪与丕宏一拍即合,2008年6月,这档《全球企业管理高端访谈——与丕宏面对面》节目便与新浪网友见面了。丕宏是一位国际级企业家,他关注中西企业管理思想,由他主持非常合适,而他丰富的管理经验,更能激发嘉宾探讨的欲望,将节目带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丕宏是个十足的空中飞人,每年他四次到访中国,每次停留少于一周,我们两人也曾担心这一节目会因为忙碌而搁浅。但令我佩服的是,无论多繁忙,他定会安排时间录制节目,有时开完会匆匆赶去录制问,有时要录到很晚。有一次在新浪开董事会的间隙,我看到丕宏正利用休息时间埋头研究访谈嘉宾的资料,他的坚持让我感动,正是他的坚持,让我们有机会读到这本书,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学习中国企业家自成体系的管理思想。 最棒的企业管理哲学,也不是万能的,我们可以崇拜彼得·德鲁克,可以学习杰克·韦尔奇,但完全追随彼得·德鲁克与韦尔奇,不见得在中国玩得转,所以常常可以看到很多跨国企业在中国水土不服,管理是其中不可回避的因素。中国的管理思想,早在夏、商、周时期,便开始萌芽,经过历代管理思想大家的千锤百炼,早有一套系统的管理之道,当然我们也不否认,中国的管理思想在一些方面,散发着陈旧的味道,与整个企业发展时代背景有些格格格不入。 将中西管理精髓融合是最好的解决之道,这也是我读完本书,最大的感受。中国人很擅长拿来主义,“有选择的拿,为我所用的拿,不亢不卑的拿。”我看到很多访谈嘉宾拥有资深的海外管理背景,他们大多在学生时代漂洋过海,但他们既可以畅谈正统西式的目标管理与战略规划云云、也可以跟丕宏聊上一段儒家之道与人治主义;而我也更欣喜的看到,一些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家,将融合式的管理做得天衣无缝,令人拍案叫绝。 在我看来,这本书中收录的巅峰管理对话,融合了中西式管理思想的精华,堪称一部中西结合式管理实用宝典。19位访谈嘉宾,毫无保留,将他们炉火纯青的管理大法全盘托出,我不仅仅将这本书推荐给中国的企业管理者,在这19位中国最顶尖的企业家中,相信总有一位的管理思想对你的口味。同时我也相信,这本书将会出现在西方企业管理者的书桌上。我记得,资深外交家吴建民在接受白岩松专访时说:“中国已经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心,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倾听中国的声音。”随着中国经济大国地位的奠定,中国的企业家会越来越受到关注,而他们的管理哲学也会随之成为别人研读和崇拜的管理财富。这本书便是一个证明,一个开端。 丕宏邀我为本书作序,甚为荣幸,略谈感悟,是为序。 曹国伟 2010年1月18日于中国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