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城乡基层组织体系重构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徐汉国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首先是对高井村的深入调查和研究,得出结论后,又到广东地区调研,然后对照,找出其共同点,把前人已经研究的四分五裂的观点系统化,先分析再综合。书中通过一个亦城亦乡的典型的村庄社区作为案例进行剖析、归纳,提出一个理想模型(idealtype),然后对这个理想模型的公共治理结构进行演绎,分析其特征。本书还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把集体组织作为分析的单位和分析起点,分析其在人民公社情形下、市场情形下和理想情形下不同的治理模式及其治理效果。

内容推荐

乡政村治格局的确立和集体企业改制导致城乡基层公共领域扩展,而原有的基层公共组织并没有多少改进,致使所耗费的社会资源不足以弥补私人价值的损耗从而出现基层公共治理的内卷化。其原因是城乡社区公共组织并不是一个协作的系统,而是个连体婴。这个连体婴只有一个身子却长了两个脑袋。既是政治组织,也要靠市场来度量。这样就形成了一种以城乡基层党组织为主体的组织体系,这种组织的权力边界并不严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产生过变异,要么是公共企业性质的人民公社,要么是营利性的公司结构。

因此,必须对基层公共组织做外科手术,使它的边界清晰地分为两个相互关联但又不从属的组织,一是执行公共管理职能的公共组织,二是发展和管理经济的合作经济组织。这是解决公共管理内卷化的根本出路。

目录

1 导言

 1.1 静悄悄的革命

1.1.1 基本事实

1.1.2 城乡社区公共领域的扩展

 1.2 公共管理的内卷化

1.2.1 内卷化的内涵

1.2.2 公共管理内卷化的具体表现形式

 1.3 城乡社区是一个利益相关者的有机集合

1.3.1 城乡社区的构成

1.3.2 城乡社区的性质

 1.4 公共管理在于创造公共价值

1.4.1 失地农民和“无农”村如何发展

1.4.2 如何有效引导和管理流动人口

1.4.3 如何重塑社会资本与信任

 1.5 分析单位

1.5.1 李培林的疑问

1.5.2 公共组织和私营组织的区别

1.5.3 组织的边界

1.5.4 基层组织的涵义以及它的变迁

1.5.5 基层组织是个连体婴

1.5.6 基层组织作为研究单位

 1.6 方法与资料

1.6.1 研究方法

1.6.2 资料来源

2 从村庄自治到社区发展

 2.1 村庄自治的研究

2.1.1 乡政村治的研究与探索

2.1.2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研究途径

2.1.3 张静的反驳

2.1.4 制度主义的视野

2.1.5 治理和善治研究

2.1.6 小结

 2.2 社区发展研究

2.2.1 社区研究

2.2.2 小结

 2.3 理论模型

3 公共组织理论研究与实践

 3.1 西方公共组织理论与实践

3.1.1 传统公共组织理论

3.1.2 政府再造理论与实践

 3.2 我国的政府改革实践与理论

 3.3 小结

4 基层组织的公共治理结构

 4.1 引言

 4.2 社区公共组织的目标

4.2.1 公共产品的定义

4.2.2 社区公共产品的分类与特征

4.2.3 社区公共产品的判断标准

 4.3 社区公共组织的治理结构

4.3.1 社区组织的内部结构

4.3.2 委托一代理问题: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4.3.3 公共治理结构:一种象征性契约

 4.4 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4.4.1 “一事一议”的困惑

4.4.2 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缺陷

4.4.3 建立合作经济组织

 4.5 小结

5 对两种社区公共组织体系的分析

 5.1 作为公共企业的人民公社

5.1.1 人民公社的组织目标

5.1.2 人民公社的治理结构

5.1.3 人民公社的基本特征

5.1.4 人民公社的绩效

5.1.5 南街村的未来

 5.2 作为营利性公司的社区组织体系

5.2.1 基本概况

5.2.2 市场情形下的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消费

5.2.3 市场情形下的组织结构和绩效

6 中国城乡社区组织体系的重构

 6.1 城乡社区管理的目标模式

6.1.1 城乡社区管理的目标定位

6.1.2 建立社区体制的依据和原则

6.1.3 社区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

6.1.4 城乡社区内部结构与职能

 6.2 目前城乡社区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6.2.1 目标定位不明确

6.2.2 城乡社区组织并不是一个协作的系统

6.2.3 目前存在的社区管理模式没有突出基层组织的主动性

 6.3 重构城乡社区的组织流程

6.3.1 重塑社区组织流程的基本思路

6.3.2 重构后的社区组织机构和职能定位

6.3.3 核心问题是处理乡镇(街道办)与村委会(居委会)之间的关系

6.3.4 实现社区党政权力对接

6.3.5 探索社区公共治理的分权与制衡机制

6.3.6 建立和形成新的社区管理理念

7 高井村社区管理实践的剖析

 7.1 高井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7.2 高井村社区管理的主要内容

 7.3 高井村社区管理的基本特征

 7.4 高井村社区管理的成功经验

8 高井村组织业务流程的转换与组织体系的重构

 8.1 原有村组织的优化

8.1.1 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

8.1.2 原有职能的转化

8.1.3 新职能部门的设立

 8.2 NGO的兴起

8.2.1 非公经济企业协会

8.2.2 老年志愿者协会

8.2.3 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8.3 小结

9 创造公共价值

 9.1 安置失地农民就业

9.1.1 “50米路60人扫”

9.1.2 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供给因素

9.1.3 影响失地农民就业的需求因素

9.1.4 高井村安置失地农民就业的实践

9.1.5 高井村安置失地农民就业的两大特色

9.1.6 高井村安置失地农民就业的启示

 9.2 有效引导和管理流动人口

9.2.1 引子

9.2.2 高井村辖区流动人口特点

9.2.3 高井村有效管理流动人口的实践

9.2.4 高井村流动人口管理的启示

 9.3 社会保障

9.3.1 失地农民最需要什么

9.3.2 高井村建立社会保障的实践

9.3.3 高井村社会保障模式的启示

 9.4 现代公共卫生

9.4.1 高井村卫生公共体系现状

9.4.2 高井村构建公共卫生村的思路和实践

9.4.3 高井村建设现代公共卫生村的启示

 9.5 拆迁及拆迁后的管理问题

9.5.1 拆迁现象引人关注

9.5.2 两种不同的拆迁方式及其后果

9.5.3 小结

10 社会资本的重塑

 10.1 社会资本的内涵

 10.2 高井村重塑社会资本的实践

 10.2.1 信任是社会资本的本质

 10.2.2 正式组织是构筑社会资本的桥梁

 10.2.3 民间组织是社会资本的根基

 10.2.4 社会资本需要潜移默化来实现

 10.3 社会资本所体现的公共治理理念

10.3.1 社区组织管理所形成的价值理念

10.3.2 社区居民整体行为的价值理念

10.3.3 制度理念

 10.4 小结

11 政策建议

 11.1 加快城乡基层组织改革,理顺基层管理体制

 11.2 强化社区公共管理和服务

 11.3 建立社区建设的经费投入机制和多元合力机制

 11.4 积极引导和培育民间组织,重塑社区社会资本

 11.5 发展和培养社区管理人才

 11.6 树立城乡社区管理新理念

 11.7 深入探索中国特色城乡社区有效的管理模式

结束语:历史能倒转吗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22: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