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19世纪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该书发表于1876年,描写了在南北战争前美国南方一个小镇上,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烂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进行了种种冒险,干出了许多令人捧腹的趣事。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文学史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被誉为“真正的儿童小说,不朽的儿童读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汤姆·索亚历险记(少年版)/传世经典必读文库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美国)马克·吐温 |
出版社 |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19世纪美国文学大师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该书发表于1876年,描写了在南北战争前美国南方一个小镇上,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天真烂漫的生活。他们为了摆脱枯燥无味的功课、虚伪的教义和呆板的生活环境,进行了种种冒险,干出了许多令人捧腹的趣事。小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世界文学史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作品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被誉为“真正的儿童小说,不朽的儿童读物”。 内容推荐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根据他自己童年时期的经历写成的。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他调皮捣蛋,常常带着伙伴们搞一些恶作剧,是个十足的淘气鬼。他和人打架,上课的时候打闹,听牧师布道的时候捣乱,骗伙伴们为他干活,拿校长恶作剧,三更半夜溜进墓园,到荒岛上做海盗。同时,他善良、勇敢,有正义感,做事光明磊落。在穆夫·波特被诬指为杀人凶手,受到众人唾弃的时候,汤姆·索亚却对他充满了同情并冒险为他作证。贝基在学校不小心撕坏了校长的书,汤姆·索亚挺身而出替她受罚。后来他和贝基被困山洞,他更是表现得勇敢、镇定而又机智。追踪印第安人乔和找到宝藏的过程中,他的机智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带领伙伴们玩游戏、当海盗、挖宝藏、成立汤姆·索亚帮,是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孩子,他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让自己的童年过得丰富而有趣。 目录 第一章 汤姆在家耍花样、出门和人斗 第二章 逍遥的粉刷工 第三章 忙于打仗和恋爱 第四章 在主日学校大出风头 第五章 铁钳甲虫和它的手下败将 第六章 汤姆遇见了贝基 第七章 扁虱和伤心事 第八章 大胆地做了海盗 第九章 墓地里的惨剧 第十章 不祥的狗吠声 第十一章 良心受到折磨 第十二章 给猫灌了止疼药 第十三章 海盗们扬帆出海了 第十四章 在海盗营地逍遥快活 第十五章 偷偷溜回家 第十六章 初学抽烟——我的小刀不见了 第十七章 海盗们回去参加自己的葬礼 第十八章 泄露梦的秘密 第十九章 “没想到”的后果 第二十章 代贝基受过 第二十一章 期末考试和被捉弄的校长 第二十二章 哈克·费恩信了教 第二十三章 穆夫·波特获救 第二十四章 白天风光,晚上担惊受怕 第二十五章 寻找地下宝藏 第二十六章 真强盗发现了金币 第二十七章 壮着胆子跟踪 第二十八章 在印第安人乔的巢穴 第二十九章 哈克救了寡妇 第三十章 汤姆和贝基被困在山洞里 第三十一章 找到又丢了 第三十二章 快出来啊,找到他们了 第三十三章 印第安人乔的命运 第三十四章 找到了一大堆金子 第三十五章 体面的汤姆加入强盗帮 试读章节 玛丽给他端来了一盆水,拿来一块肥皂。他走到门外,把脸盆放在门口一把小椅子上,将肥皂在水里浸了一下,放到一边,卷起袖子,悄悄地把水倒掉,然后走进厨房,拉着门后的洗脸巾用力地擦脸。但是玛丽把洗脸巾夺了过去,说道: “你不知道害臊吗,汤姆?你不能这么顽劣了。水又不会把你怎么样。” 汤姆被说得有点不好意思。脸盆里又装满了水,这一回,他像下了大决心似的在脸盆前站了一会儿,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开始洗脸。再进厨房的时候,他两个眼睛都闭着,伸出手摸索着洗脸毛巾,脸上还挂着光荣的水和肥皂泡,水还在往下滴。但是放下毛巾后,他的脸还不能让人满意,因为洗干净的地方仅到他的下巴那里,看上去像个面具,那片地方以外,脖子以下,前后都还是一片滴水未沾的黑土地。玛丽把他拉过来帮着他收拾了一番之后,他看上去才像个男子汉,像个哥哥的样子了,脸上不再黑一块白一块的,湿淋淋的头发也梳得整整齐齐的,短短的卷发被梳成了漂亮的中分式。(他曾经费过很大的劲偷偷地将这些卷发弄直,让它们服帖,因为他觉得卷发让人显得女气,而他的卷发让他的生活更充满了苦难。)然后玛丽给他拿了一套衣服来,那套衣服两年来他只在星期日才穿——他们都只叫它“那套衣服”——它的大小我们可想而知。玛丽让他自己穿上衣服,给他收拾停当,又帮他把短外套的扣子整整齐齐地一直扣到下巴那儿,把宽宽的衬衣领子翻好,拍拍衣服上的灰,然后又给他扣上了一顶带斑点的草帽。他现在看上去好看极了,但也不舒服极了。他自己感觉也不舒服极了,所有那些衣服都束缚着他,那样的干净也只能让他感到难受。他但愿玛丽能忘了他的鞋,可他的愿望落空了,她照例仔细地给他的鞋涂了一遍油脂,然后拿出来叫他穿上。他终于发脾气了,说自己总是被逼着去做所有他不想做的事情。但是玛丽劝说道: “乖,汤姆——要听话。” 汤姆不得不嘟嘟囔囔地穿上鞋子。玛丽很快就准备好了,三个孩子一起出发去主日学校——一个汤姆深恶痛绝、但希德和玛丽却很喜欢的地方。 主日学校上课时间是九点到十点半,然后就是做礼拜。三个孩子中有两个总是自愿留下来听布道,另外一个也总是会留下来——但却另有原因。教堂里可以坐得下三百人,里面的长椅有着高高的靠背却没有坐垫。不过,从外面看,它却只是一幢再普通不过的小房子,屋顶上用一个松木板做的类似盒子的东西充当尖塔。在门口的时候,汤姆放慢脚步和一个同样礼拜天打扮的伙伴搭话: “嘿,贝利,你有黄票么?” “有啊。” “用什么你肯把它换给我?” “你肯出什么?” “一块糖加一个鱼钩。” “拿出来瞧瞧。” 汤姆把东西拿出来给他看了。双方都很中意,于是那些东西就都换主人了。然后汤姆又用两个白石弹子换了三张红票,用其他一些小玩意儿换了两张蓝票。接下来的十到十五分钟里,他继续拦着往这边过来的其他男孩询问,从他们那里换各种颜色的票。然后,跟着一大群打扮得干干净净但吵吵嚷嚷的男孩女孩一起走进教堂,走到自己的位置旁边,随便逮着旁边的一个男孩吵了起来。他们的老师,一个严肃的老头,制止了他们。但是他刚转过身去,汤姆就又拽了前排男孩的头发,等那个男孩转过身来时,他又装着在专心看书。没过一会,他又用大头针扎了另一个男孩,害得那个男孩“哎哟”地叫了出来,惹得那位老师又训斥了他一顿。汤姆的整堂课就这么过去了——吵吵闹闹,麻烦不断,没一刻消停。开始背课文的时候,没一个人能听明白他在背什么,但还是不得不不停地给他鼓掌。不过,受罪归受罪,每个人却都得到了报偿——那些蓝票,每张上面都有一段《圣经》,每背两段诗就能得到一张蓝票。也可以用蓝票换红票,每十张蓝票可以换一张红票,十张红票又可以换一张黄票,凡是得到十张黄票的学生,总管都会发给他(她)一本简易本的《圣经》(在过去可值四毛钱)。读者们中间有多少人能有这份勤奋,敢自告奋勇地来背诵这两千多节诗呢,即便是多尔版的《圣经》?不过玛丽还是通过这种方法拿到了两本《圣经》——那是两年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有一个德国籍的男孩甚至拿到了四五本。他曾经不加停顿地背了三千节诗,不过,因为那次大脑承受的压力过大,从那天之后他就跟个白痴没什么两样了——这对学校来说也是极大的不幸,因为以前但凡重要场合,总管(汤姆这么称呼他)总是叫那个男孩出来,在众人面前“展现才华”。只有高年级的学生才能攒到足够的票,把这种单调乏味的工作坚持到底,赚到一本《圣经》,所以这些奖品的颁发是很难得,也很引人注目的事。成功的学生在那天备受注目,风光无限,那常常会激起每一位在场的学生的雄心,但他们的雄心往往只能持续一两个星期。汤姆心里也许并不稀罕那些奖:品,但这许多天以来他打心底里渴望随之而来的那种荣耀。 总管到了时候就站到布道坛前面,手里拿着一本合着的赞美诗集,手指夹在书页中间,叫大家安静下来。当一个总管做他惯例的短小演讲时,手里的赞美诗集就像音乐会上站在舞台上独唱的歌唱家手里的那张写着曲谱的纸一样不可或缺——但是没人知道其中的原因,因为无论是赞美诗集还是写着曲谱的纸,那个受罪的人都从来不会用到。这位总管是个瘦子,三十五岁,留着沙土色的山羊胡子和短短的沙土色的头发;他穿着立领的衣服,硬挺的领子几乎触到他的耳朵,尖尖的领角突兀地伸向他的嘴角——像道围墙,逼得他只能朝前看,实在需要看旁边的时候,就得把整个身子都转过来,他的下巴托在一个像银行支票一样宽长的领结上,带着花边,他靴子的前端高高地翘起,是时兴的样式,有点像雪橇——是年轻人不辞劳苦地坐在那儿将靴子前端抵在墙上好几个小时的成果。沃尔特先生是个态度诚恳,为人正直真诚的人,他对宗教的事物和场所如此虔诚,将它们同世俗事物分得如此清楚,以至于潜意识里觉得他在主日学校讲话时也应该用一种完全不同于平时的语气。他用那种语调开始讲了: “孩子们,我希望你们都能笔直地坐好,认认真真地听我讲一两分钟的话。对了——就是这样。乖孩子就该这样。我看到还有个小女孩在看着窗外——恐怕她以为我在外面什么地方呢——也许就在外面的某棵树上给小鸟们讲话呢。(一阵哧哧的哄笑。)我想说的是看到这么多明媚干净的小脸蛋聚集在这么一个地方学规矩、学道理,我感到非常高兴。”都是些诸如此类的话,根本就没有必要坐在这听完接下来的演讲,千篇一律的都是这些,没有变化,听得大家耳朵都起茧了。 P26-29 序言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根据他自己童年时期的经历写成的。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都有相应的原型,汤姆·索亚是马克·吐温所认识的三个孩子的结合,波莉姨妈和作者的母亲有许多共同之处,玛丽的原型是他的姐姐帕梅拉,而希德的原型则是他的弟弟亨利,甚至连哈克贝里·费恩、道格拉斯寡妇和印第安人乔也都是有原型的。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叫汤姆·索亚的小男孩,他调皮捣蛋,常常带着伙伴们搞一些恶作剧,是个十足的淘气鬼。他和人打架,上课的时候打闹,听牧师布道的时候捣乱,骗伙伴们为他干活,拿校长恶作剧,三更半夜溜进墓园,到荒岛上做海盗。同时,他善良、勇敢,有正义感,做事光明磊落。在穆夫·波特被诬指为杀人凶手,受到众人唾弃的时候,汤姆·索亚却对他充满了同情并冒险为他作证。贝基在学校不小心撕坏了校长的书,汤姆·索亚挺身而出替她受罚。后来他和贝基被困山洞,他更是表现得勇敢、镇定而又机智。追踪印第安人乔和找到宝藏的过程中,他的机智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他带领伙伴们玩游戏、当海盗、挖宝藏、成立汤姆·索亚帮,是个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孩子,他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让自己的童年过得丰富而有趣。 小说也为读者展现了密西西比河流域当时的生活图景。小镇落后、闭塞,那里的人生活贫困,愚昧无知,孩子们只有星期天做礼拜的时候才有鞋穿,一个法官就是他们见过的最了不起的人物,波莉姨妈用各种土方给汤姆·索亚治病,出了一点芝麻大的小事全村的人都去看热闹……对镇上的大人们,马克·吐温当然没忘挖苦一番,大人们所谓的善恶根本没有确切的标准,不过是人云亦云而已。 和它的姐妹篇《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相比,《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对社会的讽刺含蓄柔和,也许正因如此,《汤姆·索亚历险记》并没有像《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那样受到人们的争论和非议。因此,《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最受欢迎、读者最多的一部作品。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