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原道》的第16辑,包括儒教问题、思想与学术、欲与仁、对话与评论等四个栏目。本辑收录了几篇对民间信仰的考察和对一贯道建教和传教模式予以思考的文章。此外,本辑还收录了两篇从西方社群主义思想出发和从基督教思想出发,对中西思想进行比较的文章。本辑中对纯学术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对原典的解读上。《论六家要旨》不仅具有学术史的意义,其中更蕴含着一种基于生存关注的方法论,而这种方法,其实是具有普遍意义和价值的。而陈明对胡宏思想之逻辑与意义的解读,不仅在于学理的探讨,更在于点明儒家思想的生命哲学基调和经世致用指向,而这背后的意蕴指向,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另外几篇讨论儒家思想中欲与仁之关系、封禅中的政治哲学内涵的文章,也都颇能启发智慧。
儒教问题
儒臣与神明:儒教视域里的萧太傅信仰研究
中华教:当代儒教的三种实践形态
孝道与儒家的超越概念
殷商中叶上帝宗教之困境与人文德性之初现——《尚书·盘庚篇》的思想史考察
前孔子时代之“德”观念——中华民族“德”观之起源与演变
思想与学术
儒家与民主宪政——从1958年《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谈起
书牟宗三《中国数十年来的政治意识——寿张君劢先生七十大庆》文后
面对问题本身:问题、方法与效用——《论六家要旨》的启示之一
欲与仁
封禅传统:政治天命观及其前景——《纪泰山铭》解读
胡宏思想的逻辑与意义——从朱子对《知言》的批评说起
对话与评论
“八十年代”是怎样被“重构”的——若干相关论作简评
左右开弓:近期儒学思维的经世之彀——以贝淡宁的论述为个案
当代中国自由主义者的宗教迷思
中西哲学真理观比较:孰是孰非?
作为立法者的政治儒学?——《政治儒学——当代儒学的转向、特质与发展》读书札记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评《儒学的时代价值》
文化:洞见与困惑——评陈明《文化儒学:思辨与论辩》
陈明批判——《文化儒学:思辨与论辩》札记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