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民主编的《城市史研究(第31辑)》由“市政管理与规划建设”“区域体系与经济发展”“空间结构与环境变迁”“社会阶层与文化教育”“学术综述”“海外研究”六大板块组成,全书共计收入论文15篇。所撰论文均围绕城市史展开,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对中国近代城市发展史上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既有宏观考察,也有微观分析;既有专题研究,也有学术综述,展现了当前中国城市史研究的现状与最新成果。
市政管理与规划建设
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1949年前后中国共产党关于城市建设方针的提出过程及原因 李国芳
论抗战胜利前后重庆的城市功能转型 孙明理
浅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城市房屋租赁纠纷与应对——以天津为例 尹学梅 王静
区域体系与经济发展
渐远渐失:近代保定和北京城市的关系 张慧芝 徐蕊
近代天津与京杭大运河山东段沿线城镇间商品流通初探(1860~1937)——以德州、临清、聊城、济宁为例 熊亚平 安宝
空间结构与环境变迁
清末天津卫生事业的发展与市民卫生观的初步确立——以《大公报》为中心的考察 张海荣
“回到现场”:日常生活视野下的空间秩序与城市社会变迁——评杰拉姆《街头生活:沉默的20世纪欧洲史》 王静
社会阶层与文化教育
清代天津的士绅慈善家述论 任云兰
唾骂声中的改革——试析港督麦当奴的治赌实践 毛立坤
海外研究
赢得地盘:天津运输工人 〔美〕贺萧 著 许哲娜 喻满意 译 刘海岩 校
天津的朝鲜人 〔日〕幸野保典著 万鲁建译 郑颖校
1920年代后半期至1940年代天津义务教育的进展及其背景 〔日〕户部健 著 刘凤华 译 户部健 校
学术述评
斯人已去,事业永续——隗瀛涛先生城市史学理论刍议 毛曦
“三生有幸”——“中国史上的日常生活与地方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 许哲娜
三十而立:中国近代城市史研究的门户与路径——以“首届中国城市史年会”为例 丁芮
Abstracts
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