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任正非(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易云
出版社 文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任正非并非天生就是卓越的企业家和领导者,他也是经过了披荆斩棘、披星戴月的奋斗,历尽艰难困苦,才成就辉煌。我们的时代需要越来越多的任正非,他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界的一座丰碑,值得我们仔细研究、深入领会,值得我们细心借鉴和揣摩。我们每个人,不论现在正在从事哪一种行业,都应该在这样的学习中不断提高自我、突破自我,培养自己的各种专业素质与企业家精神。易云的《任正非(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通过分析他所做、所说,告诉大家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

内容推荐

任正非的成功并不仅仅依靠着“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这一句话,关于任正非为什么能够成功的探讨也一直没有中断过。易云的《任正非(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则主要针对任正非的经典讲话进行深入剖析,对核心精神进行总结归纳,为创业途中感到迷惘、工作途中感到困惑的年轻人提供了一套可以借鉴的工作思路,让平时的奋斗不再成为一个空泛的概念。

大批企业的成长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中国的未来则需要更多的优秀企业来支撑,这也就需要更多的“任正非”式人物快速成长起来。

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就怕不敢出发,不敢坚持走下去。

目录

第一章 华为没有绝招,任正非没有绝招

 华为荣耀之——优质品格

 ◎年轻无极限

 ◎跟随黑暗中的微光勇往直前

 ◎没有人是一贯正确的

 ◎居安思危从来不是危言耸听

 ◎超越才有前途

第二章 做一个合格的华为人

 华力荣耀之——精英员上

 ◎从没得到过授勋也是英雄

 ◎落后者等待机会,优秀者创造机会

 ◎尊重员工但绝不迁就人才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低重心战略”造就人才

 ◎在集体主义背景下谈个人主义

 ◎板凳要坐十年冷

第三章 下一个倒下的不会是华为

 华为荣耀之——艰舌否斗的精神

 ◎今天的华为是用“垫子”垫出来的

 ◎艰难创业:华为的艰苦你无法体会

 ◎死磕:华为的灵魂就是艰苦奋斗

 ◎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下一个倒下的不会是华为

第四章 经得起千锤百炼的华为精英们

 华力荣耀之——最有责任心的干部

 ◎最有责任心的人才能承担最重要的职务

 ◎干部也得与员工同甘共苦

 ◎能力是激励出来的

 ◎和风细雨般的改革才有成效

 ◎不做昙花一现的英雄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第五章 创新就是在超越自己

 华为荣耀之——有价值的创新

 ◎治大国若烹小鲜,成大局要做小事

 ◎领先竞争对手半步,恰到好处

 ◎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创新可以缔造传奇

 ◎创新是改造旧东西,而不是创造新东西

 ◎高端的核心技术引领华为走出国门

第六章 构建均衡、有活力的管理体系

 华为荣耀之——完备的体系

 ◎华为的标准就是让客户满意

 ◎节约不该省的钱就是在浪费

 ◎按模板做事就是最好的优化

 ◎解决系统中的“短木板”

 ◎末位淘汰是对其他员工的负责

 ◎健康休闲,开卷有益

 ◎文化传承:让奋斗成为一种习惯

第七章 华为的企业高效管理与华为的兴衰逻辑

 华为荣耀之——高效的管理

 ◎向着美好愿景进军

 ◎烧不死的鸟就是凤凰

 ◎公司不是天堂

 ◎成为战略专家:读书读人,作势做实

 ◎自动降薪:向太平意识宣战

 ◎有质量就有市场

 ◎不会控制成本,就只能在生存线上挣扎

 ◎繁荣的背后就是萧条

第八章 奔跑中的危机和博弈

 华为栗耀之——顺应市场的变革

 ◎不当将军的英雄不是好干部

 ◎来去自由:华为不搞终身雇佣

 ◎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以恒变应万变

 ◎明哲保身的领导一定会丢掉自己的位子

 ◎除非非改不可,否则不要改革

 ◎市场是未来的唯一导向

第九章 接轨国际,做领先企业

 华为荣耀之——长期的企业发展战略

 ◎强者生存:“深淘滩,低作堰”

 ◎管理体系必须与国际化接轨

 ◎合作才有永恒的优势

 ◎“本地化”商机无限

 ◎低头做事,抬头做人

 ◎相互的承诺,共同的契约

 ◎有“双重保暖”不怕过冬

 ◎警惕成功后的失败

第十章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华为秉耀之——企业的传承又化

 ◎做人像山,做事像水

 ◎岁月铸诚信,修身赢天下

 ◎华为的接班人定会继续荣耀华为

 ◎唯有文化生生不息

 ◎小家不爱何以爱天下

试读章节

跟随黑暗中的光辉

勇往直前

要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

我们公司也存在泡沫化,如果当年我们不去跟随泡沫也许当时就会死掉,跟随了泡沫未来也可能会死掉。我们消灭泡沫化的措施是什么?就是提高人均效益。

队伍不能闲下来,一闲下来就会生锈,就像不能等到打仗时才去建设队伍一样,不打仗时也要建设队伍。不能因为现在合同少了,大家就坐在那里等合同,要用创造性的思维方式来加快发展。军队的方式是一日生活制度、一日养成教育,就是要通过平时的训练养成打仗的时候服从命令的习惯和纪律。虽然我们不是军队,但也要有这种日常练兵的教育,越是困难时期,越要锻炼我们的队伍、磨炼我们的队伍。当市场下滑的时候,我们不加大对队伍的教育、管理和帮助,一旦将来有新的机会的时候,我们的员工怎么能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向新的市场?!

我认为“冬天”对我们来说不一定是坏事,因为我们没有走到恶性化的边缘。相反,这可以使我们冷静下来,好好调整我们的队伍.调整我们的结构,抓住这个提高人均效益的好机会。确保“冬天’’过去.“春天”到来时,我们的组织结构和战略队形不乱。

所以,虽然受行业环境影响,整个市场销售下滑,但队伍的士气不能衰退,还要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前线,越在困难时越要看到光明的前途。如果大家把今天的困难都看成是很大的困难,那红军在长征中怎么会想到未来会胜利?在卫国战争中,卓娅和舒拉被德军包围的情况下还能想到胜利?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中有一句很著名的话:“要在茫茫的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带领着队伍走向胜利。”战争打到一塌糊涂的时候,高级将领的作用是什么?就是要在看不清的茫茫黑暗中,让自己发出微光,带着你的队伍前进;就像希腊神话中的丹科一样把心拿出来燃烧,照亮后人前进的道路。越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们的高级干部就越要在黑暗中发出生命的微光,发挥主观能动性,鼓舞起队伍必胜的信心,引导队伍走向胜利。所有的领导一定要像丹科一样,一定要像克劳塞维茨所形容的高级将领那样,在茫茫的黑暗中,鼓舞精神,激励斗志。大家鼓舞士气,高唱着歌向前,最后活下来的可能就是华为。克劳塞维茨的这句话对我个人的鼓舞是非常大的。大家都知道,在“文革”中,我个人受到的挫折比别人大得多,当时根本就看不清楚未来的前途,也看不清楚光明……不管是来自家庭的社会影响,还是个人的努力奋斗,还是来自社会。但是那个时候我是靠自己把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自学完的,虽然我那时看不到任何光明。我家人也开玩笑说,没什么用的东西也这么努力学,真是很佩服、感动。由于结交了一些西安交大的老师,这些老师经常给我一些油印的书看。我也是从那个时代熬出来的,如果我没有在那个时代看到光明,荒废了时间,我就不可能在今天这个时代站起来。所以,正因为我们对未来的胜利有一定的信心和把握,我们才会坚持不懈地拼搏。目的是希望通过这一轮艰难困苦的奋斗,锻炼培养一批好干部。面对这场艰难困苦的斗争,我们的高级干部一定要振奋起来,不要有太多的悲观情绪。

——摘自《任正非:在研委会会议、市场三季度例会上的讲话》

延伸阅读

在泡沫化严重的年代,任正非迎难而上,通过艰苦奋斗带领华为冲破一个又一个难关。

1991年12月,华为通过了新型用户程控交换机全部的基本功能测试,高温及链路老化测试整机性能稳定,电话打出接入畅通、音质良好。公司正式宣布出厂8台,产值100万元。首批BH-03(24/224)3台于1991年12月2日包装发货出厂。1991年12月31日晚,公司在蚝业村工业大楼三楼开了一个庆功会。全部员工聚集“乡下”,隆重庆祝第一个有华为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产品出厂。简单的自助餐,加上啤酒,开了一个简单而又热烈的庆功会。然而事后才知道,公司在1991年收到的订货预付款已经全部用完了,公司账上已没有什么资金了,如果没有发出这批货,公司就要破产了。1991年这一次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胜利,成为华为崛起之路上关键的一步。1992年,华为的产品大批出厂,进入市场,首次产值突破1亿2千万元,利润上千万,华为活下来了!这为华为在1993年研制生产出C&CO8数字程控交换机,为进一步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1999年,华为进入山东省菏泽地区,举目四望,已是朗讯和西门子的天下,自己连电信局的门都进不去。前两个月,华为打着解决老产品(如华为电源)问题的旗号,设法和客户接触,绝口不提销售,有机会就讲华为的企业文化和过往的华为人与事。到第三个月,电信局高层终于答应到深圳参观华为,此时毕为仍绝口不提销售。第四个月开始,华为分批将电信局从中层到基层所有相关人员50多人请到深圳参观。半年后,菏泽新一轮整网招标,华为胜出。

……

P6-8

序言

2014年是华为颇具纪念意义的一年。根据华为公司最新的财报显示,华为2013年度的销售收入达到了2390亿元(约合395亿美元),净利润为210亿元(约合34.7亿美元),这是华为在销售收入和净利润两方面首次同时超越爱立信,跻身为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商。从最初仅仅8个人的销售代理商到全球最大的通信设备商,华为这条发展之路走了27年。这27年既是华为的发展史,也是任正非的创业经营史。华为今年取得的成就或许是给任正非最好的贺岁大礼,因为今年恰好是任正非的70岁大寿。

任正非创造了华为,并且创造了中国企业史上的一大奇迹,任正非更是被誉为这个时代的英雄、了不起的民营企业家,《中国企业家》杂志更是授予任正非“终身成就奖”。然而,不仅仅是中国的企业家将其视为泰斗,国际上的诸多经济学家也对其敬重有加。《福布斯》将其评为“最受国际尊重的中国企业家”,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他创办的企业是“外国跨国公司的灾难”,美国《时代》周刊评价他具有“晾人的企业家才能”……一连串的光环下,任正非似乎被赋予了传奇的色彩。然而,这位英雄却不这么看。

任正非将华为的成功归结于“艰苦奋斗”。这种奋斗从1987年创业之初一直持续到今天都不曾改变。27年的坚持看上去有些偏执,但正是这股偏执劲儿让华为从不计其数的民营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方霸主。对此,任正非本人也毫不避讳地坦言道:“唯有偏执才能成功。”

“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这句话是对任正创业过程最好的写照,也是对千千万万设想创业、准备创业、正在创业的人的最好鼓舞。成立华为的那一年,任正非43岁,而华为的创立,完全是迫于生计。1983年,任正非从部队复员转业之后,到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然而整个工作的过程并不顺利,以至于让任正非在1987年的时候放手一搏,成立了华为。一直以来,人们都习惯性地认为,创业史年轻人的事情,到了三四十岁,人就应该趋于平稳,“不惑之年”成为了顾家守家的代名词,“心有余而力不足”成为了搪塞自己的最好借口。事实上,人们从来不缺想法,缺的是务实的行动。缺少了行动,壮志未酬的志士也就只能感慨“英雄迟暮”了。  迟到的出发也让任正非有了更多的优势,思想的成熟让华为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保障。“惶者才能生存”的思想在华为根深蒂固,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发展中的危机意识,才能让华为有更多的机会来思考“如何活下去,寻找我们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价值”这一类的问题。华为并非没有遭遇过困境的考验,但每当华为步入一个迷茫的发展阶段时,任正非总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为华为做出正确的指导,使得华为一次次安然地渡过难关。任正非并非天生就是卓越的企业家和领导者,他也是经过了披荆斩棘、披星戴月的奋斗,历尽艰难困苦,才成就辉煌。诸如奋斗、务实等再朴实不过的发展管理理念,看似平淡无奇,却在持之以恒的坚持下焕发出了神奇的色彩。

当然,任正非的成功并不仅仅依靠着“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这一句话,关于任正非为什么能够成功的探讨也一直没有中断过。本书则主要针对任正非的经典讲话进行深入剖析,对核心精神进行总结归纳,为创业途中感到迷惘、工作途中感到困惑的年轻人提供了一套可以借鉴的工作思路,让平时的奋斗不再成为一个空泛的概念。

大批企业的成长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中国的未来则需要更多的优秀企业来支撑,这也就需要更多的“任正非”式人物快速成长起来。

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就怕不敢出发,不敢坚持走下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8: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