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昆虫记(名师1+1导读方案小学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分类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小学语文
作者 (法)法布尔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著名作家与语文教育专家为广大学生精心制定名师1+1导读方案!

以著名作家肖复兴为代表的作家编委会+以《语文报》小学版主编闫银夫为代表的语文教育专家编委会组成强大的名师1+1团队,紧扣新课标精神,精心制定名著阅读方案,教你轻松阅读名著,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昆虫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是法布尔以毕生的时间与精力,详细观察了昆虫的生活和为生活以及繁衍种族所进行的斗争,然后以其观察所得记入详细确切的笔记,最后编写成书。

内容推荐

《昆虫记》不仅仅浸溢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某种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求真,即追求真理,探求真相。这就是法布尔精神。如果没有这样的精神,就没有《昆虫记》,人类的精神之树上将少掉一颗智慧之果。

《昆虫记》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它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昆虫记》被译成几十种文字,一百多年来,激发了一代代青少年对自然科学、生物学的兴趣。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目录

名师1+1导读方案

 一、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二、积累好词好句好段

 三、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四、感受语言的优美

 五、有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我的荒石园

螳螂——挥舞着镰刀的斗士

蝉——用生命歌唱生活

蟋蟀——小心翼翼的歌者

蝗虫——追逐阳光的歌手

天才的纺织家

万能的几何学家

聪明的电报学家

随意的旅行家

蜣螂——神圣的甲虫

迷宫蛛——最慈爱的母亲

西西弗——一个好父亲

凶残的步甲

凌厉的猎手——绿蚱蜢

寄生虫狡猾的行猎

用毒高手狼蛛

萤火虫的另一面

斑纹蜂——勤劳和不幸

采棉蜂与采脂蜂

土蜂——蜂族中的巨人

孔雀蛾的一生

萤火虫的魅力

参考答案

试读章节

有一次,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跳了过去。后者,也就是那只螳螂,立刻表现出异常愤怒的态度,接着,反应十分迅速地做出了一种让人感到特别吃惊的姿势,使得那只本来什么也不怕的小蝗虫,此时此刻也充满了恐惧感。螳螂表现出来的这种奇怪的面相,我敢肯定,你从来也没有见到过。

螳螂把它的翅膀极度地张开,它的翅竖了起来,并且直立得就好像船帆一样。翅膀竖在它的后背上,螳螂将身体的上端弯曲起来,样子很像一根弯曲着手柄的拐杖,并且不时地上下起落着。不光是动作奇特,与此同时,它还会发出一种声音。那声音特别像毒蛇喷吐气息时发出的声响。螳螂把自己的整个身体全都放置在后足的上面。显然,它已经摆出了一副时刻迎接挑战的姿态。因为,螳螂已经把身体的前半部完全都竖起来了,那对随时准备东挡西杀的前臂也早已张了开来,露出了那种黑白相间的斑点。这样一种姿势,谁能说不是随时备战的姿势呢?

螳螂在做出这种令谁都惊奇的姿势之后,一动不动,眼睛瞄准它的敌人,准备随时上阵,迎接激烈的战斗。哪怕那只蝗虫轻轻地、稍微移动一点儿位置,螳螂都会马上转动一下它的头,目光始终不离开蝗虫。螳螂这种死死的盯人战术,其目的是很明显的,主要就是利用对方的惧怕心理,让对方的惊恐一点一点加深,造成“火上浇油”的效果,【成语: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刻画螳螂采用“心理战术”的效果。】给对手施加更重的压力。螳螂希望在战斗未打响之前,就能让面前的敌人因害怕而陷于不利地位,达到使其不战自败的目的。因此,螳螂现在需要虚张声势一番,假装成什么凶猛的怪物的架势,利用心理战术和面前的敌人进行周旋。螳螂真是个心理专家啊!

看起来,螳螂这个精心安排设计的作战计划是完全成功的。那个开始天不怕、地不怕的小蝗虫果然中了螳螂的妙计,真的是把它当成什么凶猛的怪物了。当蝗虫看到螳螂的这副奇怪的样子以后,当时就有些吓杲了,紧紧地注视着面前的这个怪里怪气的家伙,一动也不动,在没有弄清来者是谁之前,它是不敢轻易地向对方发起什么攻势的。这样一来,一向善于蹦来跳去的蝗虫,现在,竟然一下子不知所措【成语:突出蝗虫被螳螂的“心理战”吓到之后呆痴的样子。】了,甚至连马上跳起来逃跑也想不起来了。可怜的小蝗虫害怕极了,怯生生地伏在原地,不敢发出半点声响。生怕稍不留神,便会命丧黄泉,在它最害怕的时候,它甚至莫名其妙地向前移动,靠近了螳螂。它居然如此的恐慌,到了自己要去送死的地,步。看来螳螂的心理战术是完全成功了。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重重地、不留情面地击打对方的颈部,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没有用了。【形容词:“可怜的”、“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重重地”、“不留情面地”形象地描绘出蝗虫和螳螂交锋时的情态,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在一顿猛烈地痛捶之后,再加上先前万分的恐惧,蝗虫的运转能力逐渐下降,动作慢慢地迟缓下来。也许是已经被打蒙了的原因吧。这种办法既有效又非常的实用。螳螂就是利用这种办法,屡屡取得战斗的胜利。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不过,最让人感到奇怪的,就是这么一只小个儿的昆虫,竟然是一种十分贪吃的动物,能吃掉这么多的食物。

那些爱掘地的黄蜂们,算得上是螳螂的美餐之一了,因此常常受到螳螂的光顾。螳螂经常出没于黄蜂的地穴附近。因此,在黄蜂的窠巢禁区看到螳螂的身影屡屡出现,便不足为奇了。螳螂总是埋伏在蜂巢的周围,等待时机,特别是那种能获得双重报酬的好机会。为什么说是双重报酬呢?原来,有的时候,螳螂等待的不仅仅是黄蜂本身,因为黄蜂的身上常常也会携带一些属于它自己的俘虏。这样一来,对于螳螂而言,不就是双份的俘虏,双重报酬了吗?

不过,螳螂并不总是这么走运的,也有不太幸运的时候。有时,它也会常常什么都等不到,无功而返。主要原因是,黄蜂已经开始怀疑,从而有所戒备了,让螳螂失望而归。【拟人: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描绘出螳螂捕捉不到猎物时的沮丧样子。】但是,也有个别掉以轻心者虽已发觉但仍不当心的,被螳螂看准时机,一举将其抓获。这些命运悲惨的黄蜂为什么会遭到螳螂的毒手呢?因为,有一些刚从外面回家的黄蜂,它们振翅飞来,有一些粗心大意,对早已埋伏起来的敌人毫无戒备。当突然发觉大敌当前时,会被猛地吓了一跳,心里会稍稍迟疑一下,飞行速度忽然减慢下来。但是,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螳螂的行动简直是迅雷不及掩耳。于是,黄蜂一瞬间便坠入那个两排锯齿的捕捉器中——即螳螂的前臂和上臂的锯齿之中了。螳螂就是这样出其不备,利用速度制胜的。接下来,那个不幸的牺牲者就会被胜利者一口一口地吃掉,又成了螳螂的一顿美餐。

记得有一次,我曾看见过这样有趣的一幕。有一只黄蜂,刚刚俘获了一只蜜蜂,并把它带回到自己的储藏室里,正在享用这只蜜蜂体内的蜜汁。不料,正在它吃得高兴的时候,遭到了一只凶悍的螳螂的突然袭击。它无力还击,便束手就擒了。这只黄蜂正在吃蜜蜂储藏的蜜,但是螳螂的双锯,在不经意中,竟然有力地夹住了它的身子。可是,就是在这种被俘虏的关键时刻,无论怎样的惊吓、恐怖和痛苦,竟然不能让这只贪吃的小动物停止继续吸食蜜蜂体内的蜜汁。P18-22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0: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