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编著的《世界大历史(1689-1799)》记述了18世纪世界历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并阐述其对今日世界格局的影响,包括:彼得大帝对俄国的改革,西班牙爆发的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的王位继承战争和7年战争,欧洲的启蒙运动,农业革命,美国革命,南太平洋的开发,第一次工业革命,亚当斯密、埃德蒙伯克和现代保守主义的建立,大西洋的奴隶贸易,法国大革命爆发等,并阐述了其对今日文明及世界格局的影响。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世界大历史(1689-1799)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 |
出版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编著的《世界大历史(1689-1799)》记述了18世纪世界历史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并阐述其对今日世界格局的影响,包括:彼得大帝对俄国的改革,西班牙爆发的王位继承战争,奥地利的王位继承战争和7年战争,欧洲的启蒙运动,农业革命,美国革命,南太平洋的开发,第一次工业革命,亚当斯密、埃德蒙伯克和现代保守主义的建立,大西洋的奴隶贸易,法国大革命爆发等,并阐述了其对今日文明及世界格局的影响。 内容推荐 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编著的《世界大历史(1689-1799)》是“世界大历史”系列丛书的第三本。时间跨度约为17世纪末期至18世纪末期(1689—1799)。 经历了“动荡时期”,17世纪末,沙皇俄国终于在逐渐复苏中迎来了又一位传奇式的统治者——彼得大帝,他带领俄国人取得了多次战役的胜利,进行了多项大刀阔斧的改革。俄国迅速崛起之时,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绝嗣,为了维持欧洲大陆的权力平衡,法国和奥地利之间爆发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欧洲其他国家亦纷纷卷入其中。18世纪百年内的商业扩张、奴隶贸易及向殖民地迁徙的爆炸式增长,将已经积累数个世纪的不列颠推向了帝国的巅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结束后带来的和平未维持多久,奥地利哈布斯堡绝嗣以及欧洲列强对殖民地的争夺便让欧洲大陆战火重燃,英国获成为最大赢家,获得加拿大地区;战争造成的经济危机为法国大革命埋下伏笔;俄国和普鲁士一跃成为欧洲大国。 18世纪中叶,启蒙运动带来的新思想不断涌现,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族等思想深入人心,为人类近现代一系列改革和争取自由的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受荷兰先进耕作技术的启发,英国农学家研发了大量农业新技术,英国粮食产量大幅提升,人口大量增长,推进了英国工业化的进程。七年战争结束后,美洲殖民地的人民不满乔治三世的新经济政策,矛盾迅速激化,1775年,美国革命爆发,经过长达二十年的努力,美国终于实现了国家的独立。18世纪60年代,库克船长三次的远航,开始了欧洲人对南太平洋岛屿的殖民,全球贸易的触角延伸至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夏威夷群岛。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以及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标志着史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人类进入第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18世纪后半叶,在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中,亚当·斯密和埃德蒙·伯克脱颖而出,分别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缔造了现代保守主义,其理论影响延续至今。贯穿于整个18世纪的大西洋黑奴贸易终于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愤怒,在废奴主义者的不懈努力下,残忍的黑奴贸易终于在18世纪末退出历史舞台。 1789年,由于经济危机造成的国内矛盾终于激化,法国大革命爆发,路易十六及其王后被推上断头台,法国君主制土崩瓦解。虽然充满血腥和恐怖,这次革命对法国、对欧洲以及对整个世界,都是一次振聋发聩的冲击。也正是在这次革命中,法国历史上最具魅力、广受崇拜的拿破仑·波拿巴脱颖而出,在他的领导下,法国即将步入一个不平凡的时代。 目录 第1章 俄国彼得大帝改革1689一1725 概述 专家点评 波尔塔瓦会战(1709年) 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约1684—1727) 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1682—1718) 大北方战争(1700—1721) 俄国沙皇伊凡五世(1666—1696) 旧礼仪派 近卫军 俄国沙皇西奥多三世(1661—1682) 文献 彼得大帝创立的官衔登记表(1722年) 第2章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4 概述 专家点评 大不列颠安妮女王(1665—1714) 布伦海姆战役(1704年) 马尔伯勒公爵约翰·丘吉尔(1650—1722) 欧根·萨伏伊(1663—1736) 西班牙国王腓力五世(1683—1746) 文献 《乌得勒支和约》(1713—1714) 第3章 大不列颠第一帝国 1701—1763 概述 专家点评 英国贸易委员会 罗伯特·克莱武(1725—1774) 罗伯特·沃波尔(1676—1745) 文献 奥尔巴尼联盟计划(1745年) 罗伯特·克莱武关于普拉西战役的一封信 第4章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1740—1763 概述 专家点评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六世(1685—1740) 法国国王路易十五(17l0—1774) 神圣罗马帝国女皇玛丽亚·特蕾西亚(1717—1780) 威廉·皮特(1708—1778) 詹姆斯·沃尔夫(1727—1759) 文献 《艾克斯-拉·沙佩勒条约》(又称《亚琛和约》)(1748年) 第5章 启蒙运动约1750年 概述 专家点评 德尼·狄德罗(1713—1784) 大卫·休谟(17ll—1776) 夏尔·德·塞孔达,布雷德_孟德斯鸠男爵(1689—1755) 让·雅克-卢梭(1712—1778) 伏尔泰(1694—1778) 文献 伏尔泰的《哲学通信》(1778年) 第6章 农业革命约1750年 概述 专家点评 欧洲农业革命 杰斯罗·塔尔(1674—1741) 文献 农学家亚瑟·杨论18世纪法国的贫困(1792年) 第7章 美国革命1763—1783 概述 专家点评 阿比盖尔·亚当斯(1744—1818) 腓特烈·诺斯勋爵(1732—1792) 文献 塞缪尔·亚当斯的《殖民地人民的权利》(1772年) 《夏洛特镇决议》(1775年) 第8章 南太平洋的开辟1760—1790 概述 专家点评 “邦蒂号”叛乱(1789年) 詹姆斯·库克(1728—1779) 夏威夷卡米哈米哈一世(约1758—1819) 夏威夷卡米哈米哈三世(1814—1854) 毛利人 文献 怀唐伊条约(1840年) 第9章 第一次工业革命约1760—1780 概述 专家点评 理查德·阿克赖特(1732—1792) 马修·博尔顿(1728—1809) 亨利·科尔特(1740—1800) 亚伯拉罕·达比(1678—1717) 汤玛斯·纽科门(1663—1729) 詹姆斯·瓦特(1736—1819) 文献 利兹毛纺织厂工人请愿书(1786年) 《工厂法》(1833年) 第10章 亚当·斯密、埃德蒙·伯克和现代保守主义的 基础1776-一1796 概述 专家点评 英国保守党 埃德蒙·伯克(1729—1797) 自由贸易 亚当·斯密(1723—1790) 文献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关于学徒法规的摘录(1776年) 埃德蒙·伯克关于处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演讲(1793年) 第11章 大西洋黑奴贸易 约1730一1807 概述 专家点评 非洲黑奴贸易 恩津加·姆班(约1582—1663) 威廉·威尔伯福斯(1759—1833) 文献 约翰·巴伯特对非洲奴役状况的描述(1732年) 非洲黑奴贸易备忘录(1839年) 英国政府针对与非洲酋长谈判的指南(1844年) 第12章 法国大革命1789一1799 概述 专家点评 法国国王路易十六(1754—1793) 让-保罗-马拉(1743—1793) 玛丽·安托瓦内特(1755—1793) 马克西米连·弗朗索瓦·马里·伊西多·德·罗伯斯庇尔(1758—1794) 文献 托马斯·潘恩的《人的权利》(1792年) 主编及各章撰稿人简介 附录一:术语和人物 附录二:大事年表 人名、地名、专有名词对照表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毋庸置疑,彼得大帝是一位重要的民族领袖和改革者。他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在民族的现代化进程中功不可没。一种广泛持有的观点将彼得大帝描述为一名进步的思想家。然而,我们必须考虑到的是,对他的解读应该建立在何种基础之上。应当参照18世纪的标准,还是按照今天的标准来评判他?是否应当以民主为准绳来衡量他呢?他作为俄国统治者的身份使我们不能把他与普通俄国民众同等看待。但是,将他与俄国历史上的其他统治者相比,我们又能够得出怎样的结论呢?他的性格是否值得我们投入如此多的注意力呢? 尽管彼得大帝声名在外,环绕着英雄般的光环,但如果按照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和期待来衡量,他也许相当普通,甚至可以说非常典型。他对一些事物固守传统观念,甚至表现出无知、粗鲁和暴力的一面,以至于使其名誉受损。他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其文化程度仅能让他掌握最简单的读写。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充满悖论。正因为如此,在后代观察家和读者眼中,他的声名和他所起到的作用变得更加引人人胜。彼得大帝从而成为丘吉尔所说的“谜中之谜”。 要想客观地评价彼得大帝,我们无法不立即求助于阐释性的方式。关于彼得和俄国的研究数量庞大,研究者不仅来自俄国国内,还遍布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自彼得所处的时代开始,就已经出现了大量关于他的研究记录。直到今天,对彼得大帝的研究著述仍层出不穷。关于彼得大帝的统治对俄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各派学者均持有自己的意见,达成一致的希望十分渺茫。可能有人会问:“‘彼得大帝’的头衔是否实至名归?”根据提问情景、参考资料以及评价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对彼得的统治和政策做出不同的评价。尽管有些人可能认为,对彼得的评价已经盖棺论定,但实际上,历史并非已成定局。相反,历史可供人们讨论,甚至可以更改。回顾历史、解读过去能够引发争论,产生质疑,激发灵感,丰富原有知识。历史永远是一个鲜活的话题。历史学家们喜欢细细品味历史,探索和发现其中的奥秘;他们非常享受在教室里或在出版物中与别人唇枪舌剑地探讨问题。 大多数历史学家坚信“彼得大帝”的称号实至名归。彼得凭借强大的领导力对俄罗斯民族的发展方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风起云涌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即便如此,彼得大帝的举措却鲜有独创性,其改革计划、目标和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前任统治者的延续。不同之处在于,彼得大帝的改革举措在他当政的三十年中产生了空前强大的影响力。 一些历史人物同时扮演着两种截然不同却又相互补充的角色,彼得大帝便是一位典型人物。在他身上,我们可以同时读出“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对他的评价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人手。西德尼‘胡克(SidneyHook)的《历史中的英雄》(The Hero in History)一书阐述了上述观点,同时提供了一套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理论。他在书中写道,一些人在对的时间出现在对的地点,从而造就了时势。即便没有他们,也会出现另一些人改变历史。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便是一例。如果没有他,16世纪还会出现新教改革(the Protestant Reformation)吗?多数学者断定,在所有条件均已成熟的前提下,无论如何新教改革都会发生。从这一层面上看,时势造就了路德。他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引发的一系列事件,均带有偶然性质。相反,胡克指出,“造时势”的英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对周围环境具有很强的操控性,从而可以决定历史的走向。列宁和希特勒对各自的国家乃至整个欧洲产生了独特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应被归为“造时势”的典型代表。那么,彼得大帝应被归为哪一类型呢?总的来说,彼得大帝是典型的“时势造英雄”。然而,他领导俄国在18世纪步入欧洲政治强国之林,展现了鲜明的个性,对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彼得大帝的个性特点来一窥他的全貌。彼得天资聪颖,但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教育,因此文明社会的礼节对他来说毫无约束力。他从小便比同龄人长得高,成年之后身高超过了六英尺五英寸,远远超过他的朋友和下属。少年彼得经常和朋友一起纵情饮酒。他还曾指挥自己组建的一支小型军队参与假想的战斗。西欧人眼中的这位俄国统治者衣着随意,举止粗鲁,行为野蛮,印证了他们亲眼所见或观念中的落后文明。在同代人及后世研究者笔下,成年彼得头脑简单,充满好奇心,喜欢恶作剧,对不切实际的想法抱有很高热情,是个颇具孩子气的人物。他的期望很高,要求严苛,常常令不敢违拗命令的手下丢掉乌纱帽。彼得兴趣广泛,喜爱户外运动,对宫廷礼仪不屑一顾。他常饶有兴趣地观察经济行业中的某项工作和军事器械的操作方式,手工劳动使他的双手变得强壮而且布满老茧。他还与密友一同工作、一同休息,一同组织和参与人声鼎沸的聚会活动。他喜爱狂喝豪饮,其放荡不羁的行为在许多资料中都有记载。 彼得大帝性情多疑而暴躁。毫不夸张地说,他的坏脾气随时可能爆发,无论敌人还是朋友都因此遭受了致命的伤害。现有资料表明,彼得大帝很可能深受羊痫疯的困扰。疾病不仅影响了他的健康状况,还导致其行为变化无常。彼得早年在莫斯科居住时,只不过充当了家族权力斗争中的一枚棋子。这段经历可能造就了他多疑的性格。彼得大帝高大魁梧,貌似一位无所畏惧的统治者,但是,他竟然因害怕黑夜而不敢单独睡觉。彼得的个人生活中充斥着巨大压力和各种紧张与不愉快的事件。年纪轻轻的彼得在家族权力斗争中迫于政治考虑而不得不联姻。这段政治婚姻很快恶化。在第一个孩子出生之后,他便把元配妻子送进了修道院,让她在那里孤独地度过余生。他的长子阿列克谢成了俄国王位继承人。彼得一生有许多孩子,但多夭折于襁褓之中,或未及成年便离开人世。唯一长大成人的阿列克谢与彼得形同陌路,他们多次发生争吵并相互指责,直到彼得认定自己的亲生儿子意图叛国,下令将其逮捕并严刑拷打。1718年,阿列克谢惨死狱中。虽然彼得可能没有亲眼目睹致使儿子死亡的施刑过程,但他对用这种残酷的方式,除排除潜在对手的做法以外,并没有感到良心上的丝毫谴责。P8-10 序言 《世界大历史》系5卷本历史研究著作,旨在通过对14世纪至今数百年间发生的62件具有世界性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史学考证和理论分析,使读者认识到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意义。除第5卷由14章组成外,第1~4卷均由12章组成,每章均为某一特定历史时期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并具有最为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各卷具体历史时期划分如下: 第1卷:文艺复兴至16世纪 第2卷:1571一1689 第3卷:1689--1799 第4卷:1799—1900 第5卷:1900至反恐战争 本套丛书为《缘何如此?塑造美利坚历史百科》(What Happened? AnEncyclopedia ofEvents That ChangedAmerica Forever)(该书详细考证了美国历史和美国社会发展史)的姊妹著作。 此外,本书之所以能够写成,也源于各部分作者在开班授课过程中的共同经历。他们在对数千名学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们不但历史知识匮乏,而且对当代世界的认识也存在着极大局限。为了弥补这个缺憾,并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当今世界,我们决定编著一套对学生(同时也对普通大众)有益的书,即把最为重大的世界历史事件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汇编成册,以飨读者。此外,我们还想抛砖引玉,引导读者对我们择选出的历史事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并对历史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因为毕竟人们如果不了解世界历史演进过程的话,那么就一定无法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 此套丛书的研究样式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各章编者会通过概述的形式对本章讨论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简明扼要的论述。概述之后是篇幅较概述长一些的点评。这些点评均由精通此段历史的历史学家所撰写,他们从更为广阔的历史语境下对这些历史事件产生的深远影响做出详细分析。点评之后附有参考文献,这些参考文献均为研究各章所关注历史事件最重要的研究著作。参考文献之后便是数篇专门论述各章关注的历史事件中所出现的重要人物和事件的短文。各章通常还附有其关注事件中所出现的一些重要的原始历史文献。此外,每卷著作不但设有各种虽然在概述和分章论述中有所提及,但却没有展开说明的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组织机构和专有名词等专业术语附录,而且还有各卷所涵盖的历史时期中所发生的大事年表。此外,我们为了读者检索方便还特别准备了一份索引。 此套丛书选择重大历史事件的标准均基于我们长期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经验。除此之外,我们的史学同行和其他曾帮助过我们的人也为我们提出过很有价值的建议,在此我们对他们给予我们的支持和建议表示由衷的感谢。这里我们要说的是,虽然其他著者也许会得出与我们不尽相同的结论,但是我们还是坚信本套论丛所论述的历史事件是改变早期西方现代世界样貌的真正原因。 书评(媒体评论) 令人惊叹的写作阵容!大量备受尊敬的各领域学者为这套丛书的撰写做出了突出贡献。 ——《纽约时报》 本书汇集了颇具可读性的各项内容,以一个广阔的视角来展示改变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历史上的那些大事件。 ——《华盛顿邮报》 阅读这套丛书可以让专业人士或非专业人士都受益匪浅。 ——《出版人周刊》 这套书的内容聚焦政治事件的同时也大量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领域相关事件,极大地扩展了阅读的层次,提升了阅读的趣味。 ——《星期日泰晤士报》 每一卷都可以在一个与之匹配的时间轴上进行拓展和延伸。 ——亚马逊读者书评 对每个历史事件的分析都受到大量当今著作的启发。 ——亚马逊读者书评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