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迁与媒体转型(大公报1902-1966年)》采用比较分析以及经济学的方法,通过对特定历史时期经济领域里的新闻媒体进行个案分析,揭示计划经济时期媒体的改造情况以及媒体的作用;同时,辅之以历史学和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依据大量文献资料和以往的研究基础,多角度地研究计划经济时期媒体改造的宏观背景、微观基础以及路径依赖,探讨新闻媒体对经济建设的监督和校正价值,探索由计划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的模式选择和经验教训。该书在1902~1966年这个相对长时段的历史视野里,考察《大公报》的起起落落、风云变幻,不仅具有历史学的求实价值,而且具有经济学的理性思考。本书由肜新春著。
不同的时代折射不同的价值,知识分子和文化载体的出版物均面临着时代的考验和安排,曾经活跃于历史舞台的媒体和新闻人经历了怎样的风云际会,国内外学者对此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时代变迁与媒体转型(大公报1902-1966年)》以《大公报》为例研究一个媒体在新旧时代的命运和变迁,从微观层面解构《大公报》,为时代变迁提供一个注解。书中首次披露了1966年前《大公报》的构成、组织及其在中外关系问题上的地位和作用。《时代变迁与媒体转型(大公报1902-1966年)》对于国内外读者了解这一时期中国媒体乃至中国经济社会大有裨益。本书由肜新春著。
绪论
第一章 文章报国:半个世纪的理念和追求
第一节 国家兴衰与民族救亡
第二节 小人物与大时代:新旧交替中的《大公报》
第二章 两个23年:经营与存续
第一节 初露峥嵘:1902~1925年《大公报》的发展
第二节 新人新气象:1926~1949年《大公报》领导舆论
第三节 第三只眼:1902~1949年《大公报》的变迁
第三章 转型与定位:《大公报》重新上路
第一节 吐故纳新:新中国成立后《大公报》的改组与转型
第二节 财经旗手:《大公报》的发行与影响
第四章 纳入计划:《大公报》新闻传播新体验
第一节 新的路:《大公报》新闻传播的强制性变迁
第二节 自上而下:《大公报》新闻的获取渠道
第三节 得失之间:小议《大公报》的转型
第五章 脱胎换骨:《大公报》经营管理体制之变
第一节 企业所有制:从民营到国有
第二节 激励机制:由股份制转向工资制
第三节 组织结构:由社长负责制转为党委负责制
第四节 人员构成:从无党派到注重党团员比例
第五节 几点思考:变与不变的价值和意义
第六章 融入洪流:《大公报》在几个经济发展时期的作用
第一节 “一五”时期的《大公报》(1953~1957年)
第二节 “大跃进”时期的《大公报》(1958~1961年)
第三节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大公报》(1961~1965年)
第四节 探索现代化经济理论时期的《大公报》(1962~1966年)
第七章 放眼世界:《大公报》国际问题报道的变迁
第一节 《大公报》国际问题报道的体制变迁
第二节 《大公报》国际问题报道的旨趣变迁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大公报》国际问题报道的特点
第八章 远去的背影:《大公报》停刊考察
第一节 《大公报》从改刊到停刊
第二节 《大公报》停刊的多重变奏
第九章 媒体与国家:《大公报》作用和价值再审视
第一节 《大公报》参与新中国经济建设
第二节 《大公报》尊重新闻传播的规律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大公报》媒介功能辨析
第四节 媒体、舆论和国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