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成为中国城乡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阈中研究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问题意义重大。《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与制度创新》由张应良、王晓芳、官永彬等所著,《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与制度创新》在制度创新理论和关系治理理论框架内,立足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从“有效供给”到“供给有效”的逻辑转换,以制度创新为主线,在揭示我国现行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缺陷基础上,通过对政府(行政方式)和私人(市场方式)提供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非合作博弈分析,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供给制度新框架,分别从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供给决策制度、公共筹资制度、成本分摊制度、监督管理制度,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偏好显示机制、组织动员机制、累进效应机制和他律制约机制,以及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公共民营合作”的运行模式、“股权出让”的实践模式、“政府职能再造”的监管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阐释,并提出保障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有效的机制建立与政策建议。
《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与制度创新》由张应良、王晓芳、官永彬等所著,该著作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政府诱导、社会参与”的以民营化配置为基本理念的“公导民办”供给制度框架,内含富有理论价值的观点将丰富和完善福利经济学理论、公共物品理论,推动和促进现代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同时也对公共经济学、公共财政学的学科建设起到积极作用。其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对指导我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实践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结论将对我国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财权的划分、推动我国财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有重要的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