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主编的《第八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新世纪电影表演论坛(上下)》收录了“英雄主义也需要泪水”、“影剧表演与生活的对话”、“一个角色的塑造”、“电影表演杂谈”、“朴素真诚是最美”等文章。
电影表演艺术起源于戏剧。而戏剧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时代。戏剧最早分为悲剧和喜剧(现分为正剧和喜剧),而戏剧最早起源于悲剧。
而戏剧有三大表演体系的说法。即:体验派,表现派,梅兰芳表演体系。电影表演中有一个电影表演的“移情法”,即我们看到的演员虽流泪,但不是剧情所至,而是正想着自己的初恋或失去至爱至亲的人而伤心呢,也就是正在“借情”呢!但你却并不知道内情。还有一种,就是全力投入剧情,去体会,去品味,因入戏很深而自然流泪。这才是表演中的上流水准。
在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在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大会上的讲话
我的创作小结(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获奖者)
我演刘世杰
我塑造的珊妹——是白雪云的珊妹
我演张大民
把影片“配”得更亮
我的一些创作感受
扮演陆涛的一点体会
我演盲女丁力华
扮演当代历史人物创作谈
在《长征》中扮演毛泽东的创作体会
演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一点体会
《天字码头》——我演艳萍
《爱情麻辣烫》拍摄随想
影片《半生缘》拍摄心得
我演齐白石
神似第一
一点体会——在电影《安居》中扮演角色的心得
表演体会
’99电影表演艺术学术研讨会(1999年5月12日,山东济南)
发言顺序:刘诗兵 濮存昕 孙 敏 傅学诚 涂们
唐国强 白雪云 葛存壮 陈 强 张瑞芳
江 澄 王人殷 张丰毅 于 蓝 许还山
专题发言:
用真诚、平稳的心态对待创作
市场化对电影及电影表演的影响
会员创作园地
关于大伟
质朴的追求——从《黄沙·青草·红太阳》中的牛二说起
《金色的草原》随笔
《大雪峪》中哈森老人的塑造
饰演魏宝财的一点体会
《挺立潮头》中徐振海的塑造
为了蓝天下的永远的绿色
我演“科学怪人”的一点体会
从琐碎到完整
我演札木合的体会
《无言的界碑》与《白骆驼》的创作随想
《周恩来——伟大的朋友》创作感受
我的“舒心”之旅
角色,我为你哽咽
——主演《良心》随感
《阳光小巷》拍摄小结
成长
张瑞芳表演艺术研讨会
(1998年6月,上海)
张瑞芳表演艺术研讨会暨八十华诞祝贺活动在沪举行
在“张瑞芳表演艺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在“张瑞芳表演艺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在八十寿辰去好八连官兵座谈会上的讲话
热力、震撼力和魅力
——为瑞芳同志表演艺术研讨会作
张瑞芳——探索社会主义工农新人物创作的一代先驱
——对张瑞芳电影创作的思考
瑞草芳华德艺双馨
——张瑞芳表演艺术研讨会暨八十华诞纪事
谢添电影表演艺术研讨会
(1999年12月10日,北京)
“谢添电影表演艺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谢添艺术简历
名誉会长张瑞芳,顾问孙道临、田华等的
贺信、贺电
在“谢添电影表演艺术研讨会”上的录像发言
“谢添电影表演艺术研讨会”部分专家发言摘录:
于洋、谢铁骊、黄宗江、胡宗温、陈强、凌元、林汝为、方成
父亲二三事
谢添早期的电影表演
我爱谢老
向谢老祝福
略谈谢添塑造的形象
学习他、尊重他——可爱的谢添老师
生命与艺术共融,心灵与艺术同美
——祝贺谢添老师表演艺术研讨会召开
好人才,好品格
会员表演评论园地
我对“德艺双馨”的理解
论谢晋电影表演美学
广阔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
——新时期电影表演美学的发展与变迁
第四代电影导演电影表演美学观念特征浅探
李苒苒点评表演(六篇)
林洪桐点评青年演员
成龙表演艺术的发展轨迹
附录:
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评委评选工作会议纪要
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评委会名单
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获奖演员名单及评语
第七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颁奖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