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安利(红与黑)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魏玉祺//汪莉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它以独立特行的姿态“感动”中国。

安利,一个爱憎交加的名词,理想、事业亦或魔教、妖化了脑袋,都以无声的力量抗争与呐喊。不要歧途吧,给你红色的光明。请你相信吧,拒绝黑暗的奋斗。教化,百姓,法律,这是一场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易。

本书通过记录与安利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群,通过他们真实的语言,来呈现安利带给世人的红色与黑色的冲击。

内容推荐

消费者为什么要选择42元的安利丽齿健多效含氟牙膏,而舍弃只有2.4元的高露洁氟钙牙膏呢?实际上,安利直销公司的产品,其功能并不见得比市面上的同类产品明显胜出,那么,如果把他们同时放在超市的货架上,让消费者比来比去自己选择,结果会什么呢?

安利,这个特殊的名词,它究竟代表了什么呢?代表了哪些人最直接、最触动心弦、最紧密的利益呢?

本书对安利产生的这些现象不做任何专业的、非专业的评价,而是通过记录更多的与安利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群,通过他们真实的语言,来呈现安利带给世人的红色与黑色的冲击。

目录

安利之红

 口自尊——一个聋哑女人的安利情结

 专家观点:关于直销的三点“冷思考”/12

 口理想——一个项目经理的安利理想

 专家观点:直销——梦想的励志教材/20

 口生活——一位大学老师的安利自白

 口延伸阅读:安利:拿什么“赢”销

 口美容——一位美容师的安利事业

 专家观点:直销人员的“拉客艺术”/50

 口分享——讲述一位下岗工人的飞翔梦

 专家观点:安利让我疏远了朋友/61

 口失败——一位丈夫不需要理由的失败借口

 专家观点:安利的无品牌发展/72

 口延伸阅读——直销产品“中国造”

安利之黑

 口培训师——“出走”安利

 专家观点:安利,真实的谎言!/88

 口大学生——拿什么规划我的未来

 市民声音:扰民的安利行销/98

 口律师——安利需要“名分”

 专家观点:安利的后中国时代,模式能否放弃?/108

 口延伸阅读——假如安利进超市

 口自由者——安利“围城”

 专家观点:安利模式不可安然得利/124

 口经理——安利“攻略”

 专家观点:安利的“脑”管理/140

 口明星——“倒卖”安利

 专家观点:红与黑的较量/151

 口延伸阅读——安利变局

试读章节

我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妈妈是退休会计,爸爸是干部,总的来说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家庭。我初中毕业那会儿,由于中专比高中热门,所以只身一人来到了北京读师专。本来以为毕业后分配在离家不远的小学里当老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读到第二年时就决定还是要回去读高中考大学,希望能继续深造。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湖南科技大学终于圆了我的大学梦。

我很早的时候就希望有一天能过上相对自由的生活,我也曾憧憬以后能成为一名高薪白领,可踏人社会后才知道高薪没那么容易拿,而且它与工作强度、压力是成正比的。我现在工作的这家公司也算是外企,待遇一般,真害怕在不久的将来,薪水停滞不前,而自己的斗志和希望也被慢慢磨灭掉。我不想一辈子都稳稳当当地待在8小时工作制的环境中,尤其是随着薪水的增加,工作压力会越来越大,加班更是家常便饭,那时,工作也将成为我生活的一种负累,生活品质从何谈起?

初次接触安利应该是2004年,当时我还在上大学,而我男友(现在的老公)已经在厦门工作了。他突然有一天和我说要去听安利的课,当时我对安利没什么了解,并且担心他会花太多时间去听课而耽误正业,于是劝他安心工作就好了,别胡思乱想、搞七搞八。他很尊重我的意见,后来零星去听了几次课这事就搁浅了。

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感觉自己的前途实在渺茫。尤其结婚后,各方面开支一笔笔增加,而工资却只是缓慢地增长,如果过了三五年我和他还是要这样拿工资过日子,就等于一辈子要为房子按揭,以后小孩出生、读书等一系列物质需求也会进一步困扰我们。后来,我老公的一个朋友又请他去听课,从那时候起,我就对安利这个品牌好奇起来。为了给自己另外一个发展事业的机会,我开始搜集关于直销的资料,我衡量各个直销公司(安利、立新世纪、如新、天狮等),具体了解了它们的奖金制度,在同等情况下安利的更合理、更科学,并且安利的产品品种更全面,尤其营养产品是很有市场的,所以,我最后选择了安利。我庆幸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2)

从张颖的话语中我能感受到她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而安利真的都能给予她吗?

我选择安利,是因为它倡导人们拥有积极的心态。虽然在安利事业中成功的人永远只有20%,但那20%就是我们的榜样,我们不能消极地只去看失败的例子,如果老用失败的阴影来折射一个行业,那所有的传统行业就会没法做下去。安利给大家提供的只是一个可以成功的机会,而不是保证成功的天堂。虽然很多人从先天性格上来看并不适合做安利,但是当他们看到安利的美好前景时,也许会愿意努力克服心理障碍,同时在专业的培训和指导下,通过认真的学习,积极吸取别人的经验,同样是能成功的。工作激情是建立在希望上的,我一直做职员可能也会晋升、加薪,但是普通企业的性质就决定了拿多少钱就要做多少事,当我想休息、生病或生小孩时,公司决不会给我工作时同样的待遇,而工资水平也是有限度的。如果我一直打工,真的很难有创业的机会。长此以往,没了希望,自然也就没了工作激情,等待我的也终将是庸庸碌碌的一生。

我选择安利,也是因为它能让我享受弹性的工作时间。虽然在初创阶段,我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来发掘需求,积累客户资源,有时候超出了8小时工作时间,但是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我现在的付出是为了以后能过上轻松、自由的日子,而在传统行业中,恐怕越努力换来的将是越大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我们有一个台湾的老师,他也是做安利的,同时自己也办了诗刊,不出售,只是出版送给朋友,他每期都会寄给我,他现在既有钱也有时间,还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另外,他不光喜欢写作,还喜欢画画,安利事业不仅没有影响他的爱好,反而为他能更好地享受爱好创造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我也蛮喜欢写东西的感觉,就像林清玄,品一杯清茶荡漾在茉莉香片中的感觉。

说到这里,张颖流露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那种悠然自得的感觉,大抵是每个文化人都渴望拥有的!

总而言之,我选择安利,是希望给自己多一个实现愿望的机会。它并非遥不可及,我坚信通过我的坚持和努力,终能到达幸福的彼岸,并且愿意把我的这份快乐传递给我所有的亲人和朋友。

(3)

理想和愿望是绚丽的,而脚下的路却是实实在在的。当张颖被问及在从事安利事业的过程中是否同样遭遇许多挫折和阻挠时,她表现出了一种异常的洒脱。

我刚开始做安利的时候,也是不好意思跟朋友说,因为他们一听就觉得是在推销东西。于是,我做好了面对一切困难、挫折的思想准备,没想到之后就真的有各种困难接踵而来,包括没有那么多朋友资源,朋友不理解我为什么要做安利,甚至不愿意去了解这个品牌,业绩压力等。由于我从来不在亲戚朋友耳边没完没了地说安利,所以也并没有因为做安利而让自己陷入亲情危机和友情危机。经过一段时间,我逐步克服了心理障碍。向别人介绍安利产品的时候也不会不好意思了,慢慢地我也不再主动向别人介绍安利,只是有恰当的机会才自然地引出这个话题,相信这样大家也会更容易接受。通过我周到的服务,很多人向我买东西后还会主动说“谢谢”!我感觉能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到目前为止我从安利没赚很多钱,加起来还不到一万块钱,现在还只是铺垫期,并不指望现在就获利,当然在工作之余还是能赚点零花钱的。我老公看到我在安利事业上取得的进步,为了和我共同面对困难以及分享快乐,主动成为我的好帮手。他利用较为松动的工作时间,负责送货、进货的任务。其实他比我付出的还多,在这里我很想好好地谢谢他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

从张颖的话语中我能看出,安利事业的确给予了她一定的个人满足感和社会认同感。

P15-17

序言

安利:究竟代表了什么

今天,当我们重新捧起安利的书本,来解读这一仍然在国内外颇具争议的特殊商业群体的生存状态时,被炒得神乎其神的悟本堂据说已歇业了。从谨小慎微到疯狂蔓延,从非理性疯狂到各地市门店的理性疯狂,从网络、电话、地下刊物以及口口相传对于安利不得不的选择时,作为局外人一直冷眼旁观的我,一直在思考:安利,究竟代表了什么?!

安利,一个颇具争议的名词,是我一个很好的朋友五年时间来不厌其烦地灌输给我的。五年前,我正在寻找国内营销产业模式的变革,也正在为国内家电产业惯有的价格屠杀感到困惑。我曾就中国体系营销为一些媒体撰写过不少所谓的宏文,赖以赚取一点稿费,满足酒色之欲。但真正对安利来关注的,还是在与一位一直关注于直销法的律师朋友的一席常谈之后,我认为我是该真正了解这一在国内还没“真正合法的合法化”模式,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内营销变革与国际接轨的一种表现,而这一表现更介乎在直销与传销的边缘而备受争议。尽管不久的后来,安利顺应了很多疯狂拥护着的“粉丝”的要求,合法地拿到了直销牌照。

尽管后来的安利,变得相对散漫而严谨了,我身边的一大批安利的疯狂追捧者,后来不得不选择了其它的职业赖以生存,与他们而言,或许明白安利不是适合每个人的梦想;但还有一些人持之以恒地坚持了下来,与他们而言,拥有了乐观、自信和健康,或许是最大的欣慰。而我,尽管也在尝试着接触不同行业的商业变革,并为之摇旗呐喊的同时,我还把自己努力作为一名安利的记录者和观察者,从搜寻自己在记录和观察安利时所发的一些感慨和认知,寻找安利属于人们的元素,激情、梦想、团结亦或错位、失落、绝望。

音乐、掌声、投影仪、一群奇怪的人,一场号为“安利营销”的讲座就这样开始了,意料之外的是,讲授课程的不是某一个专家,也不是安利厂家的代表,而是几个自称为是“属于安利的人”,这是笔者在参加一个位于某市某写字楼里的场景。

说他们是“属于安利的人”,因为他们感谢安利带给了他们最可靠最直接的金钱和享受,2003年度安利在全国近百亿元的销售额里,有着他们的辛劳和成功!但是,在各个厂家和商家为分销渠道而大感头痛的今天,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安利究竟拿什么“安”然赢“利”市场呢?

这是2004年作者在一位朋友的盛情邀请下,我在认真倾听安利的课程后,采访了大量的“安利人”,并查阅了相当可观的安利资料后所写的文章——《安利:拿什么“赢”销》开篇的一段文字。后来这段文字成了各个网络传媒描述所谓直销培训课堂的“经典”表白。

尽管这篇文章还没能深刻剖析安利事业的结构,而只是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分析些小的问题,但是自文章刊登和网络转载以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笔者在一个月内接到各类电子信笺、电话和留言达2000千余条,关注程度遍布国内17个省市。更多的是“讨教”如何从安利“沼泽”中成功“解救”自己的亲人:一位来自山西的好心婆婆,看到成为安利人的儿媳妇在给自己不到九岁的孙子长期服用安利产品后,发现孩子的喉结开始突出,而且嘴唇上开始长出了长长的绒毛,她在作者刚进入写作状态的晚上11点的时间,用急切、压抑的声音询问;一位大学的年轻女教师,用一段长长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的弟弟远在广东沉迷“安利事业”后的消极表现,他自己打工积攒下的6000多元已全部打了水漂,只到向做教师的姐姐寻求援助“补仓”时才被姐姐发觉,但这是的他已是很难回头;一位在江西读书的大学生,由于女朋友迷上了安利,使得自己压力增加不少,他在迷惑自己还未走向创业的阶段,农村出身的他如何背负女朋友漫长而无底的安利创业;……

这些问题想来让笔者汗颜,因为笔者在写这篇文章时,确实是出于一种感性的感知,而没有对安利做任何的深入研究,至于如何“解救”,则是惭愧的很!但是,是这样一群需要宣泄的群体,是他们对安利无奈的、无知的辩白,才使得我有信心在专业的工作之余去关注安利,关注国内直销。一位对安利、对直销法颇为期待的律师在给笔者的函件中说,安利之于直销,是必然的正统标杆品牌,直销之于安利,是颠覆性的营销变革。

事实上,如很多对于笔者的观点回复的读者而言,我们都一直在掩耳盗铃式地谈论直销,谈论安利,而实际上我们在国内任何品牌的产品都未获得直销牌照的时候,我们谈论的本质都是传销。直销与传销之间的区别在外表看来,非常的相似,它们之间的唯一区别在于组织的层级结构。国内盛行的直销,甚至包括安利,并不要求直销人员寻找到多少终端消费者,而是要求直销人员更多地发展下线。由于每个直销人员也是厂家产品的终端消费者,所以变相的相当于厂家有了更多的终端消费者。

有些所谓的安利人,给笔者的观点大都是一致的,他们对于笔者和众多读者提出的问题,回答如出一辙,这充分看出安利的培训是到位的。作为国内行销学的专家,我想应该是学习这一点的。

有位安利人发表了如是的回复,大概能代表这些人的共同心声:

魏玉祺,您好!

读了你写的“安利:拿什么“赢”销?”给我感觉是,太好了。因为你还没有了解安利,你还是安利未来的顾客。

对发展如日中天的事物,人们总是喜欢指指点点,大多数以门外汉的角色评论——陋习!安利的模式是否行得通,不是1-2个人说了算的。而是消费者认可的。如果安利的模式走不通,为何走到这么多国家?你的企业有像安利在世界上这么有影响力吗?

你说安利产品价格与价值不符,其实,难道要现在每个行业都只能微利吗?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就说明名符其实了。在传统行业里,有哪个企业不希望自己的产品卖个好价钱?谁希望降价?但为何安利可以保持高价格呢?质量能保证吧。你问问自己,你用的日用品,从80年代到现在,有哪个牌子还在用呢?

你在文章中提到的例子,是你的朋友不懂做安利。你问一些门外汉,他们的放弃也就成为你对安利所谓的评论,也未免荒唐了。你要了解一个行业的内涵,从失败的例子里,你只看到负面。哪个行业没有失败者?难道每个行业都是夕阳行业吗?——开玩笑!如果你得病了,在你面前有一个医生,一个司机,请问,你选择哪个为你看病呢?找对人,做对事!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上帝创造我们,2只耳朵,2只眼睛,而只有1个嘴巴。为何?就是要我们多看,多听,少讲。

对你的文章,我抱着“无常”的心态对待。如果人人都看得懂安利的价值,就没有人扫大街了。看懂安利是要智慧和眼光的。

但是,更多的时候,笔者还是接到了关于对于安利的“声讨”,很多人用笔者的语言,诠释了自己对于这一特殊现象特殊群落的见解。现摘录一部分见解如下:

魏先生:您好!

我看到了您写的《安利:拿什么“赢”销》,感触挺多的,分析的很好、很全面。虽然我没做过安利,但我也曾经被朋友拉去。给我灌输了一个下午的安利思想。说的我当时真的很心动。感觉安利真的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行业,整个思想好象都是跟着安利的思维在转。可能就是所谓的洗脑吧。也同样向您文章里说的那样做了一系列的实验(牙膏、去味的液体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了,先把大蒜汁涂在你手上再用那种液体涂在上面大蒜的气味立刻就没有了。)我记得当时我还跟他们争辩说你们这个不就是和传销一样吗?那个所谓的主任当时就说了你现在有这种想法。对听完我的讲解以后你就不会有这种想法了。说实话我听他说完之后我真的觉得我开始的想法是错误的,感觉他们安利的行销制度实在是太好了(按照他们的说法用不了一两的时间肯定衣食无忧了),后来我还是借机走了。现在我的那个朋友好象也没做了。记得刚开始还满怀信心的跟我说要把一切的精力都投入到安利里去。要把安利当成自己的事业。

还有一次。我被同事拉去见一个刚认识的朋友。等见了面之后。聊了一两句。他就说带我们到他住的地方去玩。直接就把我们带到了安利的课堂里了。每个人还要交5元的场地费。里面坐着几十个人。好象全都疯了一样。情绪很激动(好象他们已经是个百万富人了),我们看到不对赶快给溜了。还有一次。我在车上听到一个女孩子在给他的朋友电话说安利的事情。好象是要把他的朋友拉来做安利。说的那些话我突然觉得很可笑了。也很庆幸我没去做安利。

魏先生,非常赞同仁兄见解,安利公司太坏了,鼓动公司的员工兼职做安利的事业,但这些员工却拿国内公司的工资福利,又不努力工作,如果这样下去中国的企业不是更加没有创造性性和更加没有竞争力;并且安利的产品实在是太暴利了,但这些被洗脑的同胞却是一边贬低国货,一边骗我们的同胞.希望有良知的中国人能一起抵制安利操作手段。

魏先生,你好!

在网上拜读了你对“安利:拿什么赢销”之后,获益非浅,我没有做过安利,但身边很多人用他,他的产品无可厚非,好,但他的价格定位好像并非是以中国人群来定的,高了,他的那套制度让一批人先富起来了。

我是一位毕业不久的学生,好多人都想介绍我做安利,向我介绍那套制度,说实话我真的很心动,但我又对自己怀疑那么多人做了,我现在才开始,我的市场空间还有多大呢?我可能上银章吗?太难了。

后来我在一次展会上看到了“旋希”,(www.sensebio.com),他们也有类似的制度,不过我个人感觉更完善,公司是刚起步的,发展空间较广。

看到文章后你的介绍,知道你是这方面的专家,所以希望你有空可以浏览一下这个网站,对这个公司做个了解,帮我分析一下这个选择是否适当。谢谢!

在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有人选择了安利最为典型的安利丽齿健多效含氟牙膏和高露洁氟钙牙膏进行对比,在牙膏的品牌与专业性上,在产品的性能上,在包装、色彩和设计上,在独特卖点上,在权威认证上,在价格上,这些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上,安利丽齿健多效含氟牙膏都要比高露洁氟钙牙膏差一大截,而且在宣传含独特洁亮成分sylodent上,却让更多的消费者(包括大部分经过培训的安利人)都不知道安利丽齿健多效含氟牙膏的sylodent为何物?而唯一的中国南北极考察队唯一指定专用产品,大多做过策划和行销的人都知道,这有着更多免费赞助的嫌疑。那么,消费者拿什么来选择42元的安利丽齿健多效含氟牙膏,而舍弃只有2.4元的高露洁氟钙牙膏呢?

实际上,安利直销公司的产品,其功能并不见得比市面上的同类产品明显胜出,那么,如果把他们同时放在超市的货架上,让消费者比来比去自己选择,结果会什么呢?作者的《假如安利进超市》,也分析了这一问题。

安利,这个特殊的名词,它究竟代表了什么呢?代表了哪些人最直接、最触动心弦、最紧密的利益呢?

本书对安利产生的这些现象不做任何专业的、非专业的评价,而是通过记录更多的与安利有着直接或间接关系的人群,通过他们真实的语言,来呈现安利带给世人的红色与黑色的冲击。

2010年6月于瘦心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