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倒众人推。银行得知他们陷入危机,便派职员来催贷款。李嘉诚只得赔笑接待,恳求银行放宽限期,因为银行掌握着企业的生杀大权,李嘉诚负责的工厂处于清盘的边缘。
思索再三,李嘉诚准备坦诚地承认自己的错误。第二天,李嘉诚召开全体员工大会,他表示,自己这样做不但让工厂一天天被拖垮,而且也让工厂的信誉不保,同时也使员工们受到连累。为此,他向这些天被他无端训斥的员工们赔礼道歉,同时,他向员工们保证,一旦工厂的经营发生转机,就将请回辞退的员工,从今往后,一定坚定不移地与员工同舟共济,绝不为了保全自己而损及员工的利益。
紧接着,李嘉诚开始逐家地拜访,银行、原料商、客户都成了他拜访的对象,他向这些合作伙伴诚恳道歉,请他们原谅,并保证在放宽的限期内一定偿还欠款,对该赔偿的罚款,一定如数付账。在李嘉诚这股子诚恳劲儿的感召下,业务伙伴们大多给予了谅解。
尽管如此,李嘉诚却不敢松一口气,银行、原料商和客户只给了他十分有限的回旋余地,事态依然十分严峻。
在这种情况下,李嘉诚专门派了员工对积压产品进行了一次普查,要求他们把这些产品归为两类:一类是有机会做成正品推销出去的;一类是款式过时或质量粗劣的。李嘉诚不想因为产品积压而把工厂拖累太久,于是就低价出售,但是在产品的质检卡片上,他要求工作人员一律盖上“次品”的标记。通过低价售卖,李嘉诚获得了一些小额营收,他用这些钱分头偿还了一部分债务。
一段时间过后,李嘉诚召集员工聚会。会上,李嘉诚先是向员工深深地鞠躬,以此感谢大家的精诚合作。然后,李嘉诚用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宣布:“我们厂已基本还清各家的债款,昨天得到银行的通知,同意为我们提供贷款。这表明,塑胶厂已走出危机,将进入柳暗花明的佳境!”
不难看出,李嘉诚用诚信赢得了员工们的理解和尊敬,大家齐心协力帮他渡过了这个难关。这样的领导恐怕没有人会不喜欢。也没有人会在他处在困境中时选择一走了之。
必须承认,一个人只有学会了讲诚信、念恩情,并付诸实际行动,那么他的人生必然是坦荡的,他的道路必将是宽广的,他的未来也必将是光明的。
我们再来看一个发生在古时候的事例。
在我国古代,有一个叫查道的人,一天早上,他和仆人一起去看一个远房的亲戚。到了中午,他们还没有赶到亲戚家,两人都感觉饿了,仆人建议从给亲戚带的礼物中拿一些来吃。
查道却不同意,他说:“那怎么行呢?我们带的这些礼物都是要送人的,既然要送给人家,那这就是别人的东西了。我们要讲信用。可不能偷吃。”结果两人只好饿着肚子继续赶路。
走着走着,他们发现在路边有个枣树,这时候正是枣子饱满而又没有落杆的季节,看起来甚是诱人。查道饿得饥肠辘辘,就打发仆人去树上采些枣来吃。
两人吃完后,查道却拿出一串钱,挂在被他们采过枣的树枝上。
仆人看了,感到奇怪,就问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查道说:“我们吃了人家的枣,就该付给人家钱,岂有白吃之理?”
仆人又说:“可是枣园的主人不在这里啊,也没有其他人看见,您何必这样认真呢?”
查道却严肃地说道:“诚实是一个人起码的品德,虽然枣园的主人不在,也没有别人看见,但我们毕竟吃了人家的东西,就应该给钱,不给钱就是偷人家的东西,就是不道德。”
听了查道的话,仆人默默地点点头,似乎明白了查道的想法。
其实。为人诚信不但能让我们在待人接物方面坦荡无私,而且还会使我们内心坦然;相反,如果说谎、弄虚作假、欺瞒,则会让我们的良心遭受折磨,使我们无时无刻不处于一种灰暗的、忐忑不安的状态。如果长期被这种情绪笼罩,那么我们的心还能够安宁吗?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此话旨在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不讲诚信、言行不一就无法立足于世,也无法行而为人。作为管理者,他在部属心目中就是一个官,要为好官,先要为好人,要为好人,首先要诚信。所以,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是讲诚信之人,这样才能让部属相信自己、信赖自己、接近自己,与自己共事共心,同舟共济。
在此,需要提醒的是,管理者要做到讲诚信有必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重点工作,该抓的要抓牢抓实,不说空话,不放空炮,对员工强调布置过的工作,一定要适时适当地加强检查督办,决不允许留尾巴。二是对于突出问题,也要做到该管的一定管住,不留空隙。同时,还要让自己克服“只打雷,不下雨,雷声大,雨点小”的不良倾向。当一个管理者具备这样的行事风格的时候,那么他所带领的团队必将是团结的、向上的、充满健康与活力的!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