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院子里的中国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黄其森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左边是园,右边是园。

是塔是桥,是寺是河,是诗是画,是石径是帆船是假山。

左边的园修复了,右边的园开放了。有客白海上来,有客自异乡来。塔更挺拔,桥更洗练,寺更幽疑,河更闹热,石径好吟诗,帆船应人画。而重重叠叠的假山,传至今天还要继续传下去的是你的参差坎坷的魅力。

这是苏州。人间天上无双不二的苏州。中国的苏州。

苏州已经建成两千五百年。它已经老态龙钟。无怪乎七年前初次造访的时候它是那样疲劳,那样忧伤,那样强颜欢笑。失修的心灵似乎都在怀疑苏州自身的存在。苏州,还是苏州吗?

苏州终于起步,苏州终于腾飞。为外乡小儿熟知的江苏四大名旦香雪海冰箱,春花吸尘器,孔雀电视机,长城电风扇全都来自苏州。人们曾经担心工业的浪潮会把苏州的历史文化与生活情趣淹没,看来,这个问题已经受到了苏州人的关注,还不知道有哪个城市近几年的修复复原了这么多古建筑古园林。在庆祝苏州建成两千五百年的生日的时候,1986年,苏州迎来了再生的青林。一千五百年前的盘门修复了,是全国唯一的精美完整的水陆城门。环秀山庄后面盖起的“革文化之命”的楼房拆除了,秀美的山庄复原,应令她的建造者在天之灵欣慰,更令今天的游客流连忘返,赞叹不已。戏曲博物馆,民俗博物馆,刺绣博物馆……纷纷建成。寒山寺的钟声悠扬,虎丘塔的雄姿牢固,唐伯虎的新坟落成,苏州又回来了!苏州更加苏州!

当我看到观前街、太监巷前熙熙攘攘的人群,辉煌的彩灯装饰的得月楼、松鹤楼的姿影,看到那些办喜事的新人和他们亲友,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闻到闻名海内外的苏州佳肴的清香的时候,不禁为她的太平盛景而万分感动。当然还有许许多多年的麻烦、冲撞、紧迫、危机与危机的意识,然而今天的苏州,得来是容易的吗?会有人甘心失去吗?

不,我不能再在苏州停留。她的小巷使我神往,这样的小巷不应该出现在我的脚下而只能出现在陆文夫的小说里,梦见弹词开篇的歌声里。弹词、苏昆、苏剧、吴语吴歌的珠圆玉润使我迷失,我真怕听这些听久了便不能再听得懂别的方言与别的旋律。也许会因此不再喜欢会讲已经法定了推广了许多年的普通话——国语。那迷人的庭园,每一棵树与它身后的墙都使我倾倒,使我怀疑苏州人究竟是生活在亚洲、中国、硬邦邦的地球上还是生活在自己营造编织的神话里。这神话的世界比真的世界要小得也要美得多。她太小巧,太娇嫩,太优雅,她会使见过严酷的世界,手掌和心上都长着茧的人不忍去摸她碰她亲近她。

一双饱经忧患的眼睛见到苏州的园林还能保持自己的威严与老练吗,他会不会觉得应该给自己的眼睛换上纯洁的水晶?他会不会因秀美与巨大这两个审美范畴的撕扯而折裂自己的灵魂,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和这个世界已经或者正在或者将要可能成为苏州的留园、遇园、拙政园的对立面呢?他会不会产生消灭自己或者消灭苏州这样一种疯狂的奇想呢?

更不要说苏绣乃苏州的佳看美点了。看到一个个刺绣女工的惊人的技艺和耐心,优雅和美丽,我还能写作和滔滔不绝地发言吗?能不感到不好意思吗?还有勇气或者有涵养去倾听那些一知半解的牛皮清谈、草率无涯的胡说八道吗,在苏州呆久了,还能承受那些乏味、枯燥与粗野的事情吗?P3-4

后记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散文集《院子里的中国》终于要和大家见面了。庭院与中国人传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即便是高速发展的当下,院子仍然是我们向往的“诗意栖居”。而从古至今,从南到北,庭院又与时代、地域文化关系密切。因此,有关庭院、园林的散文可谓洋洋大观。我们从中精心挑选了现当代作家具有代表性的散文名作,兼顾不同主题和地方色彩,并邀请部分知名作家写稿。对于选入的作品,我们以最大的诚意和努力找到了绝大部分著作权人,并获得了授权。但遗憾的是,限于种种原因,仍有几篇作品无法找到著作权人,我们特别委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处理相关事宜。

本书所涉部分作品版权由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代理,部分文字作品稿酬已委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转付,敬请相关著作权人联系。

目录

序言

能不忆江南

苏州赋

千年庭院

苏州园林

上海的弄堂

人造的自然

观莲拙政园

上海F

秦淮拾梦记

我的老家“横桥吟馆”

弄堂里的春光

老房子

快阁的紫藤花

移天缩地在君怀

圆明园劫灰

午门外

恭王府小记

我与地坛

国子监

陶然亭

人在胡同第几槐

四合院

超越四合院

记忆中的北京胡同

四合院札记

胡同

山西民居

中国园林建筑之美

往事知多少

老舍和丰富胡同

八道湾老屋

文学的遥远记忆

访八大山人的故居

不堪细读三坊七巷

笔墨文章满坊巷

芷江县的熊公馆

访沈园

娱园

石湖

我到了北京

弄堂深处是吾家

我的小院我的故事

那“榆荫”下的一潭

若问闲情都几许

二月兰

生活的一种

阳台上的遗憾

沙田山居

四合院的精神

屋顶上的梦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静寂的园子

想北平

我和祖父的园子

慈慧殿三号

荷塘月色

东方之灵

“院”望

序言

在风和日丽天,抑或月朗星稀夜,坐拥寂静的坊巷与围合的庭院,“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于俯仰之间参天悟地,这便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习惯了的居住方式,也是植根于他们心中浓得化不开的院落情结。

我们常说“家庭、家庭”,这个“庭”字就是指庭院、院子,有庭才有家,有家才有庭,少了哪一个,家庭似乎都是不完美的。

翻开《说文解字》:“院者,坚也。从阜,完声。”“阜”字本义为丘山,所以古代的豪门大院往往讲究依山傍水,背山面水的明堂里,占居风水之利。

风水院落,其实在西周时代便有了,战国时已初具规模。而院落发展成熟的标志,便是北京的四合院:外观规矩,中线对称,用法灵活。往大了扩,就是皇宫、王府;往小了缩,就是寻常人家的平常宅院。以四合院为母体,融合其他元素变体,产生了山西多进式的晋商大院、古徽州四水归堂的小院,还有上海的石库门、青岛的里院,客家人的土楼和围屋,以及广东开平华侨的碉楼。而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南园林则把传统院落的审美功能推向了极致。总之,在坊巷中围合,在围合中躲进小院成一统。在一统的小世界,可以修身齐家,也可以闭关禅定。因为有家有院,才是身心放松的港湾。

我的港湾在人文荟萃的福州。福州有著名的“三坊七巷”。在那片坊巷里,朱门阔院,白墙灰瓦,让人流连忘返,备感中国文化的深厚博大与灵动之美。地灵人杰,出将入相,众多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从这里走向辉煌,深刻影响了中国近现代历史格局,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徽因、冰心、林纾、郁达夫,这些响亮的名字,如今依然闪耀在坊巷的上空。这片充满人文价值和灵性才情的坊巷,是我作为一个福建人的骄傲,也正是泰禾院子系最早的灵感来源。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全国各地的建筑都长成了同一副面孔,欧式建筑开始充斥每个城市。我总是在想:为什么当今的中国建筑,难以唤起国人的文化情感,更别提能让外国人从中领略中国建筑、园林的博大精深?这其实是一种不自信——文化上的不自信,导致崇洋媚外,迷失自我。

在全国两会期间,我也曾跟记者朋友们交流:如果遍地是“罗马小镇”、“托斯卡那”、“加州水岸”,我们到哪里去寻找中国人自己的“乡愁”呢?睡在罗马小镇,又如何做出美妙的“中国梦”?

所以,我们不能妄自菲薄。

当然,院子也是需要现代语言的。保留传统内核,输入现代元素。既不割裂历史,又不仅仅将目光停留在已有的套路上。师古而不泥古,在保留中突破,在突破中展示和谐与个性,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只要这种挑战能够让中国人更加诗意地栖居,便是泰禾矢志不渝的方向。

除了建造有形的院子,我们还要建设抽象无形的院子。那就是梳理全国各地的庭院文化,编选这本别开生面的散文集。我们选取了五十五篇以院子、园林文化为主题的名家名作,其中不乏大师、巨匠。从江南到北国,从叙往事到抒闲情,从皇家气象到百姓民居,说院子,谈感悟,聊人生,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及情怀。

如果说窥一斑而知全豹,那么从大江南北不同院落的设计、陈设,乃至主人的性情爱好,则可以见微知著整个的中国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也就浓缩在这一方方或大或小的院子里。是为《院子里的中国》。

斯为序。

内容推荐

黄其森主编的《院子里的中国》是第一本描绘中国各式院落的书籍本书通过梳理全国各地的庭院文化,选取了五十五篇以院子、园林文化为主题的名家散文,其中不乏大师、巨匠。从江南到北国,从忆往事到抒闲情,从皇家气象到百姓民居,说院子,谈感悟,聊人生,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及情怀。如果说窥一斑而知全豹,那么从大江南北不同院落的设计、陈设,乃至主人的性情爱好,则可以见微知著整个的中国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也就浓缩在这一方方或大或小的院子里。

编辑推荐

当然,院子也是需要现代语言的。保留传统内核,输入现代元素。既不割裂历史,又不仅仅将目光停留在已有的套路上。师古而不泥古,在保留中突破,在突破中展示和谐与个性,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只要这种挑战能够让中国人更加诗意地栖居,便是泰禾矢志不渝的方向。

除了建造有形的院子,我们还要建设抽象无形的院子。那就是梳理全国各地的庭院文化,编选这本别开生面的散文集。我们选取了五十五篇以院子、园林文化为主题的名家名作,其中不乏大师、巨匠。从江南到北国,从叙往事到抒闲情,从皇家气象到百姓民居,说院子,谈感悟,聊人生,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及情怀。《院子里的中国》由黄其森主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9: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