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分类
作者 杜林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没有一朵花儿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但也没有一个孩子不摔跤就能学会走路,因此,教师的职业光荣而神圣,教师的劳动艰辛而繁重。教师工作的本质其实就是为这些如花般的孩子们搭建一个可以自由翱翔的舞台。

杜林编写的《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告诉你如何教育好学生。

内容推荐

校长巧治小马虎;场内突然起“风暴”;我的课,他上也行;我对补课有意见;两种导入,两种风格;热门的篮球赛;研讨会;坏了,也高兴……杜林编写的《亲近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告诉你如何教育好学生。

目录

前言

第一辑 人多力量大

 人多力量大

 校园清晨之行

 六年级的篮球赛

 杨老师,过来!

 成长袋

 球场一隅

 《为国旗敬礼》

 不说的理由叫喜欢

 中老年教师的楷模

 仲梅老师

第二辑 即兴作文

 即兴作文

 校长巧治小马虎

 场内突然起“风暴”

 我的课,他上也行!

 我对补课有意见

 两种导入,两种风格

 热门的篮球赛

 研讨会

 坏了,也高兴!

第三辑 玩课

 玩课

 旺的读书体会

 这个人是我!

 忙起来,竞忘了自己

 一次英语交流活动

 校长助理

 小绵球

 一份情怀

 节日来临前的日子

第四辑 校长唱《军港之夜》

 校长唱《军港之夜》

 教师联谊

 墙里开花墙内香

 幸福,就是这么来的

 来自“教育在线”的声音

 此刻,我很无奈

 颁发奖学金

 “嫁师”之行

 代二十节课的贾校长

 不要工资上课,行吗?

第五辑 眼中,始终要有学生

 星期三

 新面孔小霞

 回娘家

 一位体育老师的博客素材

 麻烦来了!

 窗户,我来擦!

 我想您了!

 听课小记

 头饰之谜

 眼中,始终要有学生

第六辑 石头,剪子,布!

 石头,剪子,布!

 耀眼的通知

 大胆的一步!

 欣赏《与朱元思书》

 重心在哪里

 好事多多的帆

 怕再来个“刘校长”

 校长,您叫什么名字?

 也谈“一堂没有结尾的课”

 专家团队远航了!

第七辑 梨和苹果的故事

 梨和苹果的故事

 反着“支教”也精彩

 渴望

 我的课,怎么样?

 值周表又亮了

 刷子断了

 我会更努力

 山外传“情”

 天使回声

 “耍”课

 身兼双职的老校长

第八辑 不和谐的调子

 不和谐的调子

 新的目标:和谐班级

 小时迁,雷子

 中年教师的困惑

 一份令人鼓舞的答卷

 甜甜的笑声

 庆六一活动

 “叛逆”的班主任,笑了

 插班生,娟子

 走马观花看活动

 定格在校长脑海中的五个镜头

 孩子,请勇于承担责任

 失利的原因

试读章节

放在东面,将球架搬回到场地的两边,影响到平时的两操和活动。而西面那个地带,偏僻一些,正好成了海峰选中的最佳位置,虽然小点儿,但做个篮球场地还是够的。

“校长,现在就是要将篮球架搬回来啊。这事儿,你要牵头。”惠依然笑着,接着说。

“好,这事儿由我来协调。明天课间操时间,全校男教师一起来搬。”

转眼间,到了今天的课问操时问,操毕,男教师们聚集在了操场。

校长、书记、副校长齐上阵,先将篮球架下两块水泥板抬起来。好家伙,这是一块建筑楼房用的水泥平板,重约五六百斤。八九名教师齐心协力,喊着号子,一点一点将水泥板向操场西头移去。这一刻,大家似乎有无尽的力量。没一人松手,没一人偷懒。老陈校长更为卖力,不能松不能松,一定要安全,一定要安全。到了地点时,校长喊,一,二,大家一起松手。一块庞然大物,乖乖地停立于指定位置。

人多力量大啊!校长笑着说。这边一拨队伍,搬运石板,那后边另一路大军,将篮球架也平移过来。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引来无数学生观看。那边根平一声大吼,将学生逐出十几米开外。

短短十分钟时间,两个篮球架,四块水泥板稳稳地安全运到操场西头,行军近百米。其间,任务量重,难度大,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擦破手皮等轻伤行为。由于老师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又加上合理正确的指挥,任务安全高质量完成。这是值得可贺的事情啊!

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老师们不肯散去,围着场地指手划脚,献言献策。有的说,唉,把这个篮环再整整,挂上一幅新网子。有的说,那背后木板松动了,找个锤子钉一下。有的说,唉,再用油漆刷一刷,岂不更好?

校长看着,只是乐,只是笑。政教处的祥走了过来。下午我找工具,钉,这点活儿,还在话下?

大队部的惠看着,说,不用了,不用了,刷漆的事儿,我包了。

惠站在旁边,其实早在边观看,边想办法。男教师搬运的时候,她也没闲着,跟着跑前跑后,指挥着将架子放到更合适的位置。

这下子,她可高兴了。看到亲自经营策划的篮球场地像模像样,她幸福地瞅着,分享着这里的快乐和收获。

短短十分钟的劳动结束了。全校除了两三位教师没有参加之外.其余都参加了劳动,受到了锻炼,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次劳动,事儿虽小,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能量,岂能用十分钟表达清楚?

一到校,校长到校同里巡视的时候,孩子们,老师们,已在教室里坐一大片,读书,辅导,批作业,背课文,讲习题。各有各的功课,各有各的任务,各有各的目标。

校长首先去校园一楼西侧的平房看看。

第一间教室是九一班,班主任锦慧双手紧抱,胸有成竹,眼睛看着正在读书的孩子们。或英文,或中文,或数学上的概念、公式。

第二间教室是九二班,班主任旺呢?一板一眼,一声一腔,正在黑板上写着,又不时转过头来,用眼神瞅着下面的同学们,专注地讲解着习题。接下来是七一班,七二班,孩子们大都在自习,有的还在走动.去组长处交作业。校长从窗户里瞅瞅,孩子们向窗外看看,一声笑,校长也是,笑笑,看看孩子们都在忙碌,便不去打扰。

上了楼,东头,第一间是六二班。班主任芸,一遍又一遍地检查孩子们的读书笔记。第二间是四一班,教室里多了两个大人的身影,一个是班主任玉,提着笔,一个个面批着孩子们的家庭作业;第二个身影是英语老师霞,正站在那个穿红上衣的小女孩子面前,盯背英语单词。校长去了四二班,这个班的班主任是年轻教师佳怡,开学初,她曾立下雄心壮志,要大刀阔斧,在班级实行自主管理,如何呢?校长进来的时候,孩子们果然静悄悄地,自读着课文。校长转眼,找找班主任佳怡的影子,果然无。看来,教师不在,学生依然有序读书,好样的。从表面看,自主管理的效应已经产生。校长再看看,门口的墙壁上,整齐地张贴着校园文明十大公约、本班学生文明用语公约。这个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文明用语月,这个班,看样子,有目标,有要求,有宣传,效果嘛?不错。

过了夹道,便是西面的一片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二一班。那罩的班主任是老教师华。他正一笔一划,在黑板上的四线格里写着什么。

“校长,我把文明用语抄到黑板上,让同学们再抄到本子上,行不行?”P3-5

序言

序言:接到“六七”编辑的任务后,一直感觉压力重大。要我为“读书人”博客写一篇综合评述,听说博主还是一位校长,这更让我提笔维艰了。自己的博客才经营一年之久,算是个初出茅庐的黄毛丫头,怎敢对一位领导妄加评论,万一遣词有偏颇,那怎么办,自己内。也过意不去。但是接了任务,只好硬着头皮去试试。

初次见面:心灵充满童趣

不看其博,只听其名,满以为打开博客,会出现一幅“书香园地”的画面。几沓厚厚的书本,外加一支“犀利”的笔,或者一杯香茶和几株长青藤,给人一种“深沉、博远、厚实”的感觉。但是恰恰相反.进入“读书人”博客,一个可爱的孩子手举小星星,扑面而来。那橘黄色的背景,犹如冬日里的暖阳,照得人心里暖暖的。这是一幅“星语”图,看来“读书人”还是个童心未泯的顽童,小孩子气十足。教师就是和孩子们打交道的,有了一颗不老的童心,才能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真实心声,我想这是“读书人”,也是我们这些老师的责任所在吧。不知这样的理解对不对?

走进小屋:教育充满真情

再仔细打量他的房间,并没有像其他博主那样有一个个精致的小屋分门别类,只有一间大而空旷的房子。或许这就是领导的风范吧,不喜欢约束,喜欢思绪自由翱翔,心中装得下任何事情。不要多,只要一间就够了。从2007年1月的第一篇《学生为什么欢迎老师去听课》开始,到2008年1月7日为止(也就是今天这个日子),短短的一年时间里,213篇文章见证了“读书人”这一年里思索的脚步。想想自己从2006年5月建博到现在,还只有165篇,很是惭愧,可见他是位很用心、很敬业的校长。一口气拜读了十几篇文章,那一个个真实而有思想,能给人启迪的文章,深深吸引了我,也震撼了我。这里没有其他文章的转载,没有长篇的理论,有的只是对孩子的真切关爱,对老师的殷切期望,对教育的热切关注,每一件都是实实在在发生在身边的事,又是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去思考、去解决的事。

最吸引我的还是他的那些“这一路,我们这样走来”的文章。有点像电视连续剧,每一集都是写关于一位老师的听课情况记录。听课记录也并不是像我们平常的那样记录上课的教学过程,而是像散文一样,情节动人,语句优美,语气在沉稳中又不乏幽默。从2007年8月31日开始,读书人一路走来,一路听来,又一路写来。有教一年级的语文老师芳,像个挥刀舞枪的指挥员,把一年级这帮淘气鬼制得服服帖帖。有开朗、活泼、勤思的英语老师香。有用英语单词high来解释为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高用“h”来表示的数学老师红。还有上课紧张得要命的郭老师,自信执著的小丽老师等等,一个个鲜活的一线教师形象跃然纸上。看到这里,从心底里由衷地产生对“读书人”的钦佩之情。一名校长,几乎天天进教室听课,做笔记,写感想,这需要付出多大的精力呀。而他的这一举措,好比是给每一位教师写了一部成长史,见证着每一位教师的点滴进步。或许过了多年以后,连老师们自己都忘记了曾经上过的课是怎样的,而他却能清晰地从记忆的匣子里打开来,细细回味自己的成长轨迹。

读后感想:教育需要我们努力做一件实在事

文章应该接近尾声了,就像一部电影,到了结局的时候,应该给观众留一点思考,留一点启发。脑子里不断闪现着这样一个词:实在。教育不需要花哨的点缀,空虚的吹捧,教育需要真实,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努力地做好一件实在事。只要每人做好一件实在事,那我们中国这么多教师就有这么多实在事,那么中国的教育不就有希望了吗?而“读书人”就是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每件事情都发生在我们周围,短小精悍,耐人寻味。做为一名校长,他正是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地做着一件教育事实。我想在这样的领导下工作,应该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没有见过“读书人”本人,对他的情况一无所知,只是通过那一张照片,篇篇真文,有了初步的印象。“读书人”,知识分子的形象,干练果断、沉稳睿智、幽默风趣、敬职敬业、民主平等、和蔼近人,不是奉承,我想那些学校的老师应该是最好的证明者。

花了一节课的时间阅读,又花了一节课的时间写出了这篇拙文。在这短短的一个小时里,我或许不能很全面客观地表述清楚,如果有不当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6: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