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教育的分寸
分类
作者 梁常芳
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木可雕,而病于越度;金可铸,而病于越冶。木越度,金越冶,虽有良工,巧将安施?”教育要掌握分寸,要把握尺度,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们的共识。

怎样才能掌握好教育孩子的分寸和尺度呢?本书从爱、赏识、批评、期望、独立、亲子交流、消费、异性交往、社会适应九个方面引导家长深刻认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掌握家庭教育微妙的分寸与尺度,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内容推荐

教育的艺术就是分寸的艺术。教育成功的父母部是善于把握教育分寸和尺度的人。为什么同样是批评孩子,有的做法能够让孩子心服口服,有的做法没有效果,而有的做法引发孩子的强烈反抗?为什么同样是爱孩子,有的做法让孩子对父母怀有强烈的感恩之心,有的做法让孩子忽略了父母的辛劳,而有的做法甚至让孩子心生埋怨?……本书从爱、赏识、批评、期望、独立、亲子交流、消费、异性交往、社会适应等九个方面引导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分寸与尺度,提高家庭教育的技巧,取得教育的成功。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藏起一半的爱——爱的分寸与尺度

 1.过度爱不是爱

 2.爱要讲究方法,不要随心所欲

 3.爱要有教育导向,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

 4.爱孩子,不要用利益诱导他

 5.爱孩子要索取回报

 6.爱孩子,就要善待有缺点的孩子

第二章 赏识不是万能的——赏识的分寸与尺度

 1.过分赏识“绊倒”孩子

 2.赏识要因人而异

 3.赏识要出于真心,要真实

 4.赞扬要具体,要恰如其分

 5.赏识教育要讲究表扬的技巧

第三章 批评要讲究艺术——批评的分寸与尺度

 1.唠叨式批评会伤害孩子

 2.不要以自己的喜好批评孩子

 3.批评时,小心语言上的伤害

 4.保护孩子自尊心是批评的前提

 5.让孩子接受的批评才有效

第四章 适度期望——期望的分寸与尺度

 1.过高的期望会压垮孩子

 2.不要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

 3.对孩子的期望要适当

 4.引导孩子确立合理的自我期望

 5.让期望成为孩子成长的魔法

第五章 让孩子成为他自己——独立的分寸与尺度

 1.独立是每个孩子的必经之路

 2.尊重孩子的选择是让孩子独立的前提

 3.信任孩子,让孩子大胆前行

 4.放手而不放纵

 5.知止——要让孩子知道什么不能做

 6.允许孩子失败,让孩子在失败中成长

 7.让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负责

第六章 和孩子成为朋友——沟通的分寸与尺度

 1.不要居高临下,考虑孩子的感受

 2.不要以爱的名义侵犯孩子的隐私

 3.父母要学会倾听

 4.要沟通,先接纳孩子的情绪

 5.与时俱进,采用多元化的沟通方式

 6.勇于向孩子低头认错

第七章 捆住消费的手——消费的分寸与尺度

 1.父母要学会拒绝

 2.杜绝孩子的攀比行为

 3.控制孩子的消费欲望

 4.让孩子学会花钱的本事

 5.一定让孩子过过“穷日子”

第八章 谁在偷吃禁果——与异性交往的分寸与尺度

 1.莫做孩子异性交往的绊脚石

 2.“堵”不如“疏”,小心“禁果效应”

 3.引导孩子把握交往的分寸

 4.鼓励有异性交往障碍的孩子

 5.如何对待已经早恋的孩子

第九章 有扶有放——走入社会的分寸与尺度

 1.让孩子认清自己生活的环境

 2.父母要帮助孩子“社会化”

 3.利用“社会”的力量改变孩子

 4.让孩子以更好的心态融人社会

 5.教会孩子保护自己

 6.让孩子坚强地面对生活

试读章节

1.过度爱不是爱

俗话说得好:“天下哪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最大且最普遍的错误,或许就在于坚定地相信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出于爱孩子。

爱孩子没有错,但是,爱孩子以什么为目标?以什么为准则?这是很多父母没有考虑的问题,也许我们可以从自然界中得到最简单也是最明确的答案。

非洲草原的王者——狮子。在小狮子出生之后,母亲除了给它食物和保护它的安全以外,最主要的就是训练它独立生活的能力。很小的幼狮就跟随母亲练习捕猎,否则长大后,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下,就可能因寻觅不到食物而死去。

天空中的王者——鹰。在小鹰孵化出来后,母亲开始是喂食,然后鼓励它飞出去,稍大一点后,双亲会亲自把它赶出自己的领地,让它自谋生路,但是老鹰会时不时地把杀死的猎物丢到小鹰的栖息地。动物学家发现:老鹰在树梢和悬崖上筑巢时,先衔一些荆棘放在底层,再叼一些尖锐的石子铺在荆棘上,最后才衔枯草放在上面,做成巢。小鹰长大后,老鹰让巢露出石子和荆棘,小鹰只好飞走。

一则俄国寓言记录了人与鹰的对话——

“我儿子刚刚出生,从现在开始,我要一直保护着他,让他吃饱,永远不让他受冻,我要满足他的一切需要,每天为他遮风挡雨,我要保证他不受敌人伤害,永远不必为任何事伤脑筋。作为父亲,我会像熊一样强壮,用我有力的臂膀护着他,我会将他抱在怀里,永远不让任何人任何事使他烦恼。”人对鹰这样说。

鹰一脸惊愕地听完了人的这一席话,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说:“你仔细听好了,好心人,当我接到大自然要生育子女的指令时,同时也接受了另一项使命,那就是要建筑一个安全舒适的巢,让它们免受攻击。但我在巢里还放了一些有刺的树枝。你知道为什么吗?逼它们飞翔。如果我像熊一样将它们搂在怀里,就会压制它们的理想和埋没它们的愿望,破坏了它们的个性,会使它们变得懒散,没有斗志,也没有生活的乐趣。如果这样,总有一天,我会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而痛哭。”

作为孩子的父母,读完这则寓言,应该从中领悟出一些道理。爱孩子,首先要以有利于孩子成长为原则。我们无论是给孩子提供物质生活条件还是守护他们的安全,无论是让他们接受各种教育还是丰富各种经历,都要以孩子健康成长为目的,否则,不管我们花费多少力气去爱孩子,都不会得到我们期望的结果。教育孩子要学鹰式教育——逼孩子飞翔。

中国父母所面临的问题是给孩子的爱太多,很多孩子不是被父母的爱淹死,就是被父母的爱压死,到了最后,父母再感叹自己的爱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孩子天生需要爱,父母或长辈爱孩子本来天经地义、无可厚非,可是父母却不知道,对孩子过度的爱最终却不是爱他们而是害他们。

《后汉书·仇览传》中有“孤犊触乳,骄子骂母”的故事:有一个人因为是独子,所以受到母亲的娇惯,但他由撒娇而顶嘴,由顶嘴而骂母亲,最后竟打母亲。一天,他见一头母牛的奶子鲜血淋淋,原来是被小牛的犄角触伤了,有人说:“干脆把这头小牛杀了,它竟这样对待它妈妈。”也有人说:“牛是畜生,可是有的人连畜生都不如。”这个人觉得大伙是在说他,后来才改过。这个故事说明,对孩子娇惯不得,孩子的不孝往往是娇生惯养的结果。

长辈过度的爱会养成孩子的自私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会给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带来极大的障碍。而且,长辈们在生活中事事“包办”,导致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自立能力差,等孩子大一些时,在群体生活中,他们会因为这些能力的缺失导致自卑等不良心理。

马卡连柯谈到这种情况时直截了当地说,对孩子的爱“需要有一定的限度,就像奎宁和食物一样,谁也不可能吃下10千克的面包并为自己的好胃口自豪。爱也需要有尺度,有分寸”。

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它能创造奇迹,创造新人。但是,爱超过了限度就成了溺爱,会“制造废品”,也会成为“造就拙劣的人”的原因。马卡连柯尖锐地指出:“这是家长所能给予自己的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关于这种可怕的礼物可以这样说:如果您想毒死您的孩子,给他大剂量地喝您自己的幸福吧,他就会被毒死。”

所以,父母在爱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怎样爱才是有利孩子成长的,怎样爱才有利于孩子将来的生存,一定要避免好心酿恶果。

分寸艺术

第一,不要过度爱护。

有的父母生怕孩子吃不好、穿不好,在物质条件上受委屈,对孩子百般关爱,围着孩子团团转。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也不做。孩子想干什么,也要由大人陪着。这样的孩子永远离不开父母的怀抱,有百害无一利。

第二,不要过度干涉。

父母为了孩子的安全,处处干涉、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许做,结果不仅禁锢了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束缚了孩子个性的发展。

第三,不要过度教育。

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顾儿童的年龄特点,强迫孩子学习很多东西,外语、绘画、钢琴、奥数……还美其名日“早期教育”,造成许多孩子还未上学就对学校充满了恐惧。结果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却输在了终点线上。

第四,不要过度营养。

父母对孩子饮食不加任何节制,造成孩子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偏食、挑食严重,饮食缺乏规律性,进食不定时,不能一日三餐正常进食,饥饱无度,爱吃零食。夏季吃冷饮过多,喜食甜食或长期以甜食为主,平时不吃或少吃蔬菜,喜食高蛋白、高脂肪的食品,如巧克力、奶糖、奶油蛋糕。这些都造成幼儿消化功能紊乱,也影响了儿童发育所需营养的摄入。

第五,不要过度顺从。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你知道怎样使得你的孩子备受折磨吗?这个方法就是百依百顺。”父母对孩子过度施爱,其中一个突出的表现便是百依百顺,这样造成了孩子的任性、自私,并且有逆反心理,认为父母的爱是很廉价的,是当然的。

P2-6

序言

据说,夏朝末年,贤士伊尹见夏王桀暴虐,知夏朝气数已尽,又见汤是个贤德的君主,便向他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一次,伊尹借汤询问饭菜的事,说:“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作料才行;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商汤听了,很受启发,当即任命伊尹为“阿衡”(宰相)。在商汤和伊尹的经营下,商汤的力量开始壮大,最终打败夏王桀,建立了商朝。

做菜要拿捏好火候,掌握好分寸;教育孩子也要善于把握教育分寸和尺度。

比如:同样是批评孩子,有的父母能够让孩子心服口服,有的父母批评后却没有任何效果,而有的父母刚一批评,就引发孩子的强烈反抗。都是关爱孩子,有的父母让孩子在关爱中积极上进,有的父母则让孩子在关爱中养成了坏毛病,而有的父母却让孩子心生埋怨……这些就是教育的分寸问题。

适可而止、恰到好处、过犹不及等词语所表达的意思,早已为人们熟悉,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行事的准则之一。其实,这个准则用在教育孩子上,道理亦然。合理把握教育中的尺度,掌握好教育行为的分寸,将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要掌握分寸,要把握尺度,这是古今中外教育家们的共识。宋朝林防在《田间书》中写道:“木可雕,而病于越度;金可铸,而病于越冶。木越度,金越冶,虽有良工,巧将安施?”就是说,木头可以雕刻成工艺品,而雕刻的失败一般都是因为用力过度;金属可以铸冶成各种物体,而铸造的失败一般都是由于冶炼时的火候掌握不好。如果不能控制雕刻的力度和冶炼的火候,再好的工匠也雕刻不出精美的工艺品,铸造不出合格的物体。这里讲的是雕刻工艺品和铸造物体,教育孩子亦与此理相通。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认为:孩子是我生的,我的教育动机是好的,不管对与错,孩子都要无条件地接受。在这种观念影响下,家长过高的期望,过严的要求、过分的爱都给孩子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这种错误的教育观念使得家长与孩子陷入相互埋怨与对立的怪圈。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家长没有掌握好教育孩子应有的分寸与尺度。

那么,怎样才能掌握好教育孩子的分寸和尺度呢?本书从爱、赏识、批评、期望、独立、亲子交流、消费、异性交往、社会适应九个方面引导家长深刻认识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掌握家庭教育微妙的分寸与尺度,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必须有勇气改变自己,挑战自己。希望本书能够给天下父母们一点实际的帮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8: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