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阳情韵——彭阳文史资料选编》进一步整理挖掘彭阳历史文化资源,着重记述彭阳发展史上的诸多仁人志士,他们有历任领导、革命先锋和致力彭阳建设的异乡志士以及有关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他们都是生长生活在彭阳或在彭阳工作过的开拓者、建设者、见证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彭阳情韵(彭阳文史资料选编)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邓万儒//陈剑 |
出版社 | 宁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彭阳情韵——彭阳文史资料选编》进一步整理挖掘彭阳历史文化资源,着重记述彭阳发展史上的诸多仁人志士,他们有历任领导、革命先锋和致力彭阳建设的异乡志士以及有关战线上的先进人物。他们都是生长生活在彭阳或在彭阳工作过的开拓者、建设者、见证者。 内容推荐 彭阳县年轻而历史悠久。古称朝那,境内周山簇拥,红河、茹河横穿东西,孕育了灿烂的黄河文化和华夏文明。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这方热土上的各族人民,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繁荣昌盛作出了杰出贡献。战国时期秦惠文王“投文视楚”,魏晋时期皇甫谧“悬壶济世”,使彭阳闻名遐迩。进入近现代以来,富有革命传统的彭阳人民为民族的独立、解放和振兴英勇奋斗,谱写了一篇篇浓墨重彩的华章。 《彭阳情韵——彭阳文史资料选编》力求体裁灵活,秉笔直书,以哲学的思想、真实的史料、文学的语言,注重从个性特点印证历史,以“鲜活的历史经验”,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行业,全景式展示了上世纪40年代以来彭阳的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历史进程。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亲切关怀 陡坡春意浓——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彭阳侧记 领导风采 政声人去后丰碑在人间 治山治水无私无畏 受命重任奠基创业 奉献彭阳无怨无悔 统揽全局描绘蓝图 政府八年维民唯实 励精图治铸造精神 殚精竭虑强县富民 革命先锋 威慑敌酋心系穷人 ——追忆罗炳辉将军在彭阳 不能被遗忘的革命者 一个老兵的自述 我在朝鲜战场的经历 彭阳县流落红军略记 无悔年华 我的父亲耿全仁 教坛良师学界楷模 艰苦创业的十四年 我的父亲蒋明华 怀念父亲 教泽永存——怀念牛鳌同志 耗尽心血无怨无悔 我和丈夫在彭阳 彭阳教坛十七年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第二故乡的二十年 我与彭阳中学 恩师郭自强 我的工作简述 曲折人生 彭阳中学工作点滴 难忘彭阳那八年 情洒山区育桃李 我的工作回顾 我的父亲 无怨无悔 扎根山区献身山区 清清白白人生路 回忆父亲 风雨兼程四十年 母亲与螺丝帽 彭阳,我的第二故乡 五十年中医情结 平凡的工作默默的奉献 无愧人生 父亲的一生 不知疲倦的鸿雁 平凡人的不凡事 父亲的供销生涯 风雨无悔彭阳情 柜台上的“一口清” 吴占山同志二三事 我的农机情缘 四十年水利建设足迹 科研撷英 薪炭林实验课题在彭阳 山区人心中的名人——宁夏农林科学院研究员张一呜印象 我在彭阳的科研工作 我与洞子俭旱作农业试验示范推广 忆彭阳 和谐典范 回忆恩师——马明春 用执著走完一生 史料摭拾 彭德怀司令过孟塬 王兆璜同志1964年写给张书记的一封信 红旗漫卷青石嘴 1936~1949年中共地下党支部活动在彭阳 中共红河地下党支部活动记录 杂咏集录 三十一年重访彭阳 袁伯诚老师的彭阳情结 哭恩师 彭阳人之歌 无题 重游彭阳有感 劳务考核有感 老兵怀念大野炮 彭阳赞 诗两首 杏花盛开的地方 秋登长城白马台 题朝那古今战场 说彭阳(快板) 后记 试读章节 杨柳绽绿,桃杏着花。2007年4月12日,对于彭阳人民来说,永远是一个记忆犹新的日子。这天,人们起了个大早,穿戴整齐,自发地站在街道两边翘首等待。原来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要来彭阳视察。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喜事,人们比过任何一个节日都兴奋。大家聚集一起,根据电视上看到的有关总书记的镜头猜想着,拿着报刊上刊登的有关总书记的照片激动地谈论着,目光像着了磁力似的被城西方向的柏油公路吸引过去。时间好像故意放慢了脚步,跟人们的耐心较起劲来…… 彭阳县地处六盘山东麓,犹如一块绿色宝石,镶嵌在宁夏东南部。1983年分设建县,现辖1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总人口2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3万,回族人口7.3万。总土地面积2528.65平方公里。属黄土高原干旱丘陵沟壑残塬区。境内山多川少,沟壑纵横,干旱多灾,自然环境恶劣,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扶贫重点县。建县以来,历届县委、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方针不动摇,团结带领全县人民发扬“勇于探索、团结务实、锲而不舍、艰苦创业”的“彭阳精神”和“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作风,坚持不懈地改土治水,治穷致富,走出了一条改善生态环境的成功路子,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先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县”“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等荣誉。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对中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和大力扶持。 上午9时10分,在彭阳人民热切的期盼和等待中,一支七八辆规模的车队缓缓驶过彭阳县城。不鸣笛,不闪灯。 “总书记来了,来看我们了,您辛苦了!”人们打心底里暗暗发出一阵阵呼唤,偌大的县城立刻静穆下来,庄严起来。人们忘情地挥手致意,似乎看到了缓缓而过的车窗里闪动着一双时刻关注他们的眼睛。总书记不顾旅途疲劳,立即前往白阳镇陡坡村阳洼流域考察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情况。 阳洼流域——总书记的脚印与战天斗地的彭阳人民的脚印紧紧重叠!交融!相拥!总书记十分欣慰地说:“彭阳虽小,但生态环境治理保护成效明显.实践证明,治理和不治理确实不一样;像这样扎实的工作和明显的效果,国家投点钱是十分值得的。” 阳洼流域是彭阳县机关干部义务劳动基地,属于水利部重点小流域,是彭阳人民治山治水、治穷致富、改善生态壮举的一幅缩影。在治理中坚持把水土流失防治与扶贫开发紧密结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夯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取得了显著效益。2003年被水利部、财政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自1983年建县初,彭阳县就确立了生态立县之路,坚定了愚公移山的信念。24年来,历届县委、政府带领全县人民,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代接着一代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海纳百川的力量,修出的“88542"(挖深、宽各80厘米的水平沟,筑高50厘米、顶宽40厘米的外埂,回填后田面达到2米)整地工程长度加起来可以绕地球赤道三圈!彭阳的成功做法在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被宁夏代表团提为第1798号建议:把彭阳县作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将其成功经验在全国黄土高原类型区全面推广。然而,自强不息的彭阳人民更加“咬定青山不放松”,又确定了“813”生态提升工程(即用3年至5年时间,全力抓好8个生态乡、100个生态村和3万个生态户的建设),使彭阳的生态建设步伐再次加速1 9时30分,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王刚,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自治区主席马启智,固原市市委书记何学清,固原市市长马夫的陪同下来到阳洼流域。总书记把他到彭阳的第一个脚印留在了这块劳动者脚印最密集的地方。总书记的脚印与战天斗地的彭阳人民的脚印在这一刻紧紧重叠!交融!相拥! 在此迎候的县委书记刘文英同志随即向总书记汇报了彭阳的工作。内容涉及彭阳的县情、生态建设、小流域治理以及“三苦”作风、“彭阳精神”等。尤其是向总书记汇报了历届县委、政府班子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为后人和后任拓宽发展空间,几十年如一日,改土治水,治穷治愚,初步取得了“山变绿、地变平、水变清、人变富”的效果。在听完汇报后,总书记问:“你们退了多少地,还需要退耕多少,粮食产量有多少,农民人均纯收入有多少?” 刘文英一一作了汇报:“彭阳在退耕75.6万亩的情况下,粮食产量达到1.2亿公斤,是建县初4400多万公斤的2倍多,农民人均纯收人由1983年建县之初的50元增加到去年的1978元,从固原市的倒数第一变为正数第一。这得益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得益于89万亩水平梯田。水平梯田由3.7万亩增加到89万亩,水土流失治理率从11.1%增加到69%,森林覆盖率由3%提高到20.3%。建县以来,干部职工义务劳动已坚持了20多年,被治理过的83条小流域中干部就治理了10条,均做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阳洼流域既是干部义务植树样板点,也是小流域综合治理点。”P3-5 序言 山的气度,山的厚重,山的包容。 水的灵秀,水的睿智,水的进取。 这部由政协彭阳县委员会编辑出版的《彭阳情韵——彭阳文史资料选编》,洋洋洒洒数十万言,无不饱含着情深、情重、情趣、情韵,编著者要我们为之作序。首先是感佩、感激,还有感动、感奋。特别是在中国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之际,读此书稿就像是和一位深交多年的亲密朋友在一起回首往事,促膝晤谈,让人感慨万千,意味悠长。 彭阳这片土地,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在这本书中记录的便是这山水之间群英创业的情景,也记录了曾在这里挥洒过汗水的离退休领导和外籍英才对这里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及他们的真知灼见。况且文章的作者大都是当事人和见证人,他们所撰述的往往是旁人难以了解的细节和时代背景,弥补了史志之略和遗漏。虽然有些撰稿人已经逝去,但他们根据亲身经历而留下的资料是十分珍贵的,为研究彭阳的发展史提供了别人无法提供的资料,也提醒我们注重抢救和挖掘“活资料”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资政存史,继往开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时代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尊重历史、记载历史、再现历史、宣传历史,不仅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而且有利于传播优秀文化遗产、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在传承人文精神、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科学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翻开这部书稿,以“亲历、亲见、亲闻”的特点,掬取了政治经济、商业卫生、科技教育、社会历史等诸多方面的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彭阳一个时期的革命史和创业史。尤其是书中选编了76位人物的不同事迹,一同构成了彭阳亮丽的现代人文风景线,这必将对彭阳走出一条符合县情、特色鲜明的“富民强县”科学发展之路,起到启迪和激励作用。 曾经筚路蓝缕,方惜春华秋实。看今朝,彭阳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绘制新蓝图的伟业已潮涌云动。全县上下正在努力“把生态建设成果转化为经济优势,把党建创新成果转化为政治优势,把平安创建成果转化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力支撑,把‘彭阳精神’转化为自觉行动”。诚心告之,当前我县强力推进“四个转化”,就是对《彭阳情韵——彭阳文史资料选编》一书中所收录人物奉献精神的肯定与发扬,就是对他们所系情怀的慰藉和交代。 携手新起点,迈步从头越。我们衷心希望所有关注彭阳、情系彭阳的人们,一如既往地将那份眷恋之情与关爱之心常留故地,与我们相偕峥嵘岁月。因为做好彭阳这篇“富民强县”的大文章还需你们最真诚的提示和鉴赏。 历史是现实的积累,而现实是历史的积淀和延续。这部《彭阳情韵——彭阳文史资料选编》就是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架起的一座智慧之桥,通过它我们可以了解历史,点燃雄心,坚定信念。正如全国政协原主席李瑞环指出:“文史资料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以史为鉴,鉴往知来,使人们了解掌握许多不太被人们重视的史实。”客观地说,在这部书稿中编入的人物和事迹,只不过是挂一漏万,可这是弥足珍贵的”“沧海一粟”已根植此土,一定会枝繁叶茂。读罢此书,或许对于我们寻找答案,进一步做好面临的中心工作,不乏史鉴,不无启发。 过去,人们对彭阳“山秃水浑、地瘠民穷”的认识已成记忆;如今,彭阳正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为核心,实施“特色产业富民,能源工业强县”战略,发展前景灿烂光明。政协文史工作既大有可为又任重道远,希望文史工作者要积极适应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发挥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作用,多出一些像《彭阳情韵——彭阳文史资料选编》这样精辟博丰、雅俗兼备的新文史资料,以其独特的色彩和格调,促进政协文史工作再上新台阶、新水平,为推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是为序。 后记 文史资料工作是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具有统一战线和“三亲”特色并有着广泛社会影响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更是一项与时俱进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延伸的长期任务。因此,做好文史资料工作任务艰巨而光荣。 《彭阳情韵——彭阳文史资料选编》一书,从2006年春开始至2009年秋,经过精心谋划、广征博采、潜心整理、认真编辑、数易其稿,终于撰而编成,付梓问世。这里凝聚着文史资料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是有言而难以尽之的。 《彭阳情韵——彭阳文史资料选编》一书在资料征集、整理、编辑时,我们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文史资料“三亲”特点,注重挖掘彭阳人文资源,以追忆先贤、沾溉世人,启迪后人。本书中的人物大部分是非彭阳籍的,但他们把美好的青春年华甚至于毕生精力奉献给彭阳这块热土,可以说,彭阳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的人生旅程给彭阳留下了无数令人深思不已的话题。在征集他们的史料时,有的老同志因历史原因,不愿追溯过去。对此,文史资料工作者通过多种渠道与他们联系,或写信或走访,使他们认识到政协文史资料有“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重要意义。老人们深受感动,觉得彭阳还记着他们,表示尽其所能,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尽绵薄之力。正是有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彭阳情韵——彭阳文史资料选编》一书内容的征集、整理才得以顺利进行。在此,对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忱! 《彭阳情韵——彭阳文史资料选编》一书在编辑中,彭阳县第六届政协主席陈剑曾多次专门召开会议,研究确定征集内容,落实征集任务,还筹措工作经费,确保了征集资料的初步完成。第七届政协成立以来,邓万儒主席对该书的出版高度重视,多次召开编委会人员会议,安排部署,补充、完善、修订编辑工作,并向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彭阳情韵——彭阳文史资料选编》一书编撰出版情况。该书分为《亲切关怀》《领导风采》《革命先锋》《无悔年华》《科研撷英》《和谐典范》《史料摭拾》《杂咏集录》8个栏目,共38万字。本书选编的76位人物史料,涉及彭阳各个领域部分代表人物的主要经历和业绩,虽然不是全部,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主人公或悲或喜的人生经历。透过他们的人生经历,从而达到以尽事、以尽意、以尽情、以尽其言、更以尽其神;透过他们的人生经历,进一步增强我们对彭阳这片热土的眷恋和热爱;透过他的人生经历,能使读者受到启迪和教益,能为彭阳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些许参考。如是,我们则甚感欣慰。 《彭阳情韵——彭阳文史资料选编》一书,在征集、整理、编辑过程中,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彭阳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自治区十届政协主席任启兴和十一届政协主席项宗西在百忙之中为本书题词;县委书记张佑昌、县长张隽华为该书作序,并对本书的栏目、内容进行了科学的审定;第六届政协主席陈剑和第七届政协主席邓万儒也为该书作序。这里特别要提的是彭阳县第一中学教师、县第六届和第七届政协委员牛德生同志,在本书资料的征集、整理、编辑过程中付出很多的精力,牺牲了无数休息日。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本书在征集、整理时,由于客观原因等多方条件限制,谨对现征集到的文史资料进行整理和选编,还有曾在彭阳工作过的领导干部、专家、学者等志士仁人,因未能联系到或未收录本书中,特表歉意。政协文史工作者将会继续努力,不断更新观念,拓宽工作空间,进一步显示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特点和优势。 因时间仓促,加上文史资料工作者的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文史资料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多提宝贵意见,以利于文史资料工作者借鉴。 政协彭阳县委员会副主席张志禄 2009年10月26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