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平常心(简约是福)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一诚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的一生,收获的季节只有一季,大部分时间应该都是属于孕育、生长和蕴藏的季节。所以,大部分时间都需要等待和忍耐,需要持平常心,一步一步,慢慢前行。无论在前行的道路上,遇到了多少困境,出现了多少叫人难以忍受的失败,也不必灰心,因为只要你的每一步都没有偏离,都用心地去走了,收获的那一季就总会到来。

《平常心:简约是福》内容涉及修心修身、为人处世、身心的静定安稳,以及对幸福的追求,囊括了人生由内而外的各个方面。书中,一诚法师以返璞归真的智慧,结合人们在工作、事业、生活、为人处世等方面遇到的诸多困惑,用温存朴实的语言将人生的道理娓娓道来,为世人开出了一剂安顿身心的良药。

内容推荐

《平常心:简约是福》由一诚法师编著。

在《平常心:简约是福》这本书中,一诚法师以参佛者的淡定、安然,为内心苦闷的人指点迷津,用最温存的文字助人于烦扰纷杂的世间安住一颗平常心,重新获取内心的能量,并告知人们最简单易行的幸福法,让读者在静心阅读中幡然领悟。

目录

多向内看

 把心收拢起来002

 让内在的声音引导你007

 总看别人,会丢了自己011

 心定了就是禅015

 若能言下契斯旨,何必添泉月入瓶019

 内心通达,噩梦就会少一点023

 既然皆己心,何用他人说027

心中无事一床宽

 大智慧与小聪明032

 无杂虑挂心头036

 想多了,身体就不会健康040

 知道太多,会放不下044

 人的心污染了,环境才污染了048

 事多妄想多,佛也会变众生052

 不快乐是因为活得不坦荡 056

 放下身心原无我 061

 即生死而超越生死 065

平常之道,凡心走路

 念头多不要紧,不乱就好 070

 别总是想东想西,一心二用 075

 全身心去做一件事,就不会觉得累 080

 心明月满天 084

 遇到不如意的时候,如如不动 089

 出去走一走,才知道有没有定力 094

 吃饭不要当饭吃,穿衣不要当衣穿 098

 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胡思乱想 102

 笑着别离,死是回家 106

无常世间,如何心安

 与无常和解 112

 超越苦的法门 116

 面对艰难岁月,如何不起烦恼 120

 了解无常,遭遇打击就不会踌躇 124

 苦是种选择 128

 面对自己的生老病死 133

 呼吸间领悟生命 137

 铁锤不惮巨石坚,斫方凿圆总随缘141

 生活再艰难也不生抱怨心145

 而今撒手归西去,霁色清秋月一轮149

吃饭,睡觉,祥和就在掌中

 这里就很好154

 饥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158

 得无喜,失无忧162

 不生抵触心166

 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成170

 不挑肥拣瘦174

 对一切生命保持平等和爱恋178

 入俗化俗,而不是入俗流俗182

 拥有时珍惜,失去了就不再执著186

 飞跃心里的鸿沟190

工作里好好修行一生

 行住坐卧都是禅196

 禅是直接去体验199

 闲暇时也不费时光203

 忙碌就是调养208

 在日常生活中修行212

 别忘记春季的耕耘215

 事业的修行 219

 切莫分心散乱,空过光阴 223

怎样说到,做到

 时刻提醒自己,荣誉已成过去 228

 放下半调子聪明 232

 一步一步,不能乱走 237

 别因懒惰浪费了天生的本钱 240

 指望结果,本身就是一种烦恼 245

 光讲不行,要靠实际功夫 249

 求快不求深,成不了大器 254

 什么造就了我们去世时的模样 258

失之无碍,得之不喜

 富者不骄,贫者无乏 262

 讲排场,摆阔气,是在糟蹋福气 266

 别花钱买烦恼 269

 心里始终要有善的念头 273

 为什么没有善报 277

 起善心,动善念,是布施自己 281

 没有福德的人,无法与财富相随 285

 福分的源头 289

朴素安然的法门

 有道就有钱294

 有,也要珍惜297

 要朴素,不然消不了灾301

 如何摆脱痛苦305

 人爱拾黄金,我爱刹那静309

 用平和的心抵御财富313

 即使花了钱,也应该感谢社会318

 为什么物质越丰富,精神越空虚321

 细水长流的生活325

试读章节

念头多不要紧,不乱就好

有一回在广济寺,很多人围绕在身边,我提及“照顾心念”的话题,说了一句:“多心好。”身旁一人问:“和尚以前不是说多心不好吗?”我点头,道:“心多不乱就好。”

很多时候,我们都没办法把起心动念控制得那么好,谁有可能一丝念头不起呢?念头起来了,你去压制它,反而适得其反。所以,重要的不是不起念头,而是不去追逐念头。一个念头起来了,就让它起来,当它消失时,也不要去挽留,随顺自然,这样念头就不会来困扰你,成为你的烦恼。

现代人烦恼大,因为要操心的事情实在太多,父母子女、工作事业、人际感情,物质精神,什么都要抓在手里,这样一来,每天从早到晚,心里头的想法、念头层出不穷,自然就难以保持身心的静定。

大家都被五颜六色的名利迷住了心智,总认为功名利禄、光鲜的成就,都是非得到不可的东西,所以把人生的价值,全都维系在这些容易破灭、终要成空的肥皂泡上。实际上,非得获得名利,才能同时获得幸福感吗?并非如此。真正的幸福感是从静定安稳的心境中获取的。

即使一无所有,只要心灵富足,不起执念、欲求,生活也可以过得平常安然。那些时时忙于追逐、占有的人大概并不知晓,心境安然,过平常生活是多么大的福分。因为在这样的生活中,你不用去惧怕什么,担忧什么,也不必承受过大的压力,为过分的欲望所苦,你拥有的只是一种淡看岁月来去的从容不迫,一种笑言苦难生灭的透彻安定。

只可惜我们静不下来,那些追逐和苦恼,时时刻刻占据着我们的心。想要的太多,可是无常总在破坏,于是心里的念头一面追逐着不可挽回的失去,一面又记挂着尚未得到的一切,生活和心情就在这样时悲时喜的状态中沉浮不定。

和尚见过两类人,一类人很有才华,脑子里想法很多,同时他们也能够把这些想法付诸实践,所以这些人通常经营着多项事业,人际的圈子很广,每日要做的事很多,但做得很有条理,还经常能抽出时间去做慈善事业,甚至时有余暇来我这里喝茶;另一类人也很有才华,脑子里想法也很多,可是他们工作做得不尽如人意,想开创事业,却迟迟开不了头,人际关系问题多多,整日忙来忙去,到头来却忙得心力交瘁,满腹抱怨。

造成这样截然不同的结果,究其原因,和尚认为有两点。第一点,这两种人的做事方法有别。前者循序渐进,按部就班,做好了一项,再去做另一项,他们脑子里想法虽多,却不杂乱,事情虽然做的多,却不急于求成;后者却想一出是一出,这一件事还未做好,又想着去做另一件事,太过急功近利,结果哪件事也静不下心去做。

第二个原因,就是这两类人的心境不同。前者有平常心,做事情不论好坏,皆能欢喜,而且不把事业得失当作衡量自我价值的标准,他们所求,唯有身心的安顿,故而琐事不萦于怀,不纠结于心;后者却很浮躁,做事好高骛远,拈轻怕重,做不好时觉得压抑,做好了却又忧心于新的问题,他们对一丁点得失都看得很重,所以遇事心念纷乱,做事没有章法,遭逢挫败则容易灰心丧志。

所以说,整理好自己的念头很重要,你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自己的能力能够获得什么,同时还得知道自己应该放下些什么,这样才不会在生活的洪流里丢失这颗不乱不躁的平常心,才能在任何遭遇下稳住自己。

一开始,你得学会梳理情绪,掌控情绪。人易被情绪主宰,有时明明是很简单的事情,情绪一上来,理智一抛,旧的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增加了新的问题。所以说,千万别被急躁的心情牵着鼻子走,要了解每一段情绪的来龙去脉,将它们分门别类安放好,这样才能让内心纷杂的念头安定下来。

接下来,还要懂得收摄自己的心。心像一只猿猴,四处攀援,我们要学会把向外追求的心念收回来,不要四处贪求,为了得不到的东西徒生烦恼。

再者,专注于眼前。当你想太多,内心不得静定的时刻,不妨试着用心留意此时此刻的呼吸,顺着它的节奏,让杂念在一呼一吸间逐渐沉淀。

有时候,人需要用心念来控制行为,不过有时候,行为也可以对心念造成影响。所以很实在的一个方式就是,在做事的时候,要明确最根本的目的,制定计划,细分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循序渐进达成目标。

在追逐得累了,或者发现占有并不能带来轻松快乐的时刻,不妨停下来,反思自己的生活。在和尚看来,能够停下来,这很好。因为在奔忙中,少有人会去关注自己的内心状态,太忙的时候,你会看不清自己。停下来,让念头沉淀下来,好好地将它们理顺,问题就会一一呈现。脑子清明了,问题清晰了,解决的办法自然也就出来了。

P70-74

序言

好日不过百天,花红不过千日,事事并无恒常之理。有生有灭,有得有失,有成有败,有乐有苦,才不失为一场完整人生。然众生只贪恋生,只喜于得,只愿有成,只接纳乐,却厌恶灭,忧于失,拒绝败,排斥苦,于是烦恼缠身,一颗心常在起伏波动,没有半刻安然。

乐生恶死,趋福避祸,离苦求乐,这本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在社会之中,大家活得身心维艰,也就更易于选择逃避痛苦。只可惜,任你如何逃避痛苦,痛苦仍然跟在身后,分秒不离。佛说,人生的现实便是苦,真是叫人避无可避,即或避得了一时,也避不了一世。不如只是平常看待,将生死苦乐看作自然,不与之对抗,亦不与其纠葛。如此,苦便只是苦,不会成为人心底的伤口。心无挂碍,人的执著也就不会往伤口上撒盐。

这一场人生,活得满心烦恼,叫苦连天是一类,活得自在安乐,身心康宁又是一类。世上恐怕没有人愿意当第一类人,可现实却是大多数人都活成了这样,原因在于,心里眼里没有智慧,活得不够清明。

若有智慧,就把宇宙人生看作一条广阔的时空之流,此生的生老病死,悲喜苦乐,风云变幻,像水流一般,都从眼前脚底流过去,而人的心在其中,岿然不动,不慌不乱,淡然安详,如此这般,何苦之有?

人生的际遇能好到什么地步呢?生命不过如一场触摸不着的梦幻,终有一日月沉西天,暗夜梦醒。反过来想一想,人生的际遇再坏,能有多坏呢,最多不过向命运拱手献上这条性命。此生本就是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有什么关系。只要命还在,每天就都是好日子。

一切都是自然的过程,万物不过来来去去,亘古如此。既然如此,凭借只手,岂可扭转自然的大规律?不可扭转,那就接纳。任外物、人生如何流转变化,人于其间,都可以不急不缓,活出身心的轻安。

如何不急不缓?无非得不喜,失不忧,有了名誉不骄,受到责谤不恼,不去想太多,也不去求太多,一切遭遇皆能从容以对。

和尚活了数十年,诸般遭际皆已逢着,各种苦乐亦已尝过,不敢说达到这般境界,至少也已知晓行走于世的从容之乐。世事在和尚面前,早已变幻了万般面貌,而从容之心不改,欢喜之心不改。能够从容,就有了心胸,有了信心,有了智慧,生活不起烦恼,心境常在平顺。

一诚法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3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