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鹰主编的《阜新史话》是阜新地区8000年的开发史,也是阜新人民的革命斗争史、艰苦创业史和改革开放史。它包括市情概览,历史沿革,史海钩沉,地方文化,自然、人文景观及展馆,现代风貌,共六章,真实地展现了阜新古老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以及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本书是弘扬传承中华区域历史文化的形象载体,是广大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阜新的普及读物。同时,也为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乡土史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阜新史话/中国史话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张海鹰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海鹰主编的《阜新史话》是阜新地区8000年的开发史,也是阜新人民的革命斗争史、艰苦创业史和改革开放史。它包括市情概览,历史沿革,史海钩沉,地方文化,自然、人文景观及展馆,现代风貌,共六章,真实地展现了阜新古老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以及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本书是弘扬传承中华区域历史文化的形象载体,是广大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阜新的普及读物。同时,也为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乡土史料。 内容推荐 阜新地处辽西北,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东北蒙古族民间文化的发源地,是新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阜新人杰地灵,是大辽诗人皇后萧观音、武当始祖张三丰故里;是中国玛瑙之都,阜新玛瑙雕刻和蒙古族乌力格尔、蒙医药“血衰症疗法”、阜新东蒙短调民歌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查海遗址、懿州和成州东塔山辽塔、关山辽墓、阜新万人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棠山、瑞应寺、大清沟等旅游景区独具特色。张海鹰主编的这本《阜新史话》把阜新的悠久历史、璀璨文化和神奇景观一一展现给广大读者。 目录 序 一 市情概览 1.地理位置 2.地势地貌 3.自然资源 4.行政区划 5.人口、民族 二 历史沿革 1.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2.夏商至隋唐时期少数民族游牧地 3.从辽代的头下军州到明代的屯卫 4.土默特左翼旗与阜新县 5.从大清皇家牧场到彰武县 6.阜新市因煤而立 三 史海钩沉 1.大辽诗人皇后萧观音冤案之谜 2.火烧雁翎城 3.大玄真宫祖碑背后的故事 4.从阜新走出的武当始祖张三丰 5.阜新人民的反清武装斗争 6.阜新地区第一个党组织彰武铁路党小组 7.共产国际情报员朋斯克 8.抗日义勇军血战阜新 9.阜新煤矿“特殊工人”抗日暴动 10.八路军接收阜新 11.创建阜新北部农村革命根据地 12.国民党阜新市市长韩梅村将军起义 13.双枪红司令乌兰和她领导的蒙民革命武装 14.解放阜新 四 地方文化 1.阜新玛瑙雕 2.蒙古族乌力格尔 3.蒙古勒津蒙医药 4.阜新东蒙短调民歌 5.蒙古勒津祭敖包 6.蒙古勒津安代 7.蒙古勒津马头琴音乐 8.阜新诗词 9.彰武农民画 五 自然、人文景观及展馆 1.查海遗址 2.辽城、辽塔、辽墓 3.海棠山 4.瑞应寺 5.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 6.阜新万人坑纪念馆 7.大清沟 8.温泉旅游新城 六 现代风貌 1.新中国重要能源基地 2.在改革开放中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全国第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位于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塔营子镇的懿州古城至今巍然屹立着一座青砖辽塔,塔身保存完好,可塔檐上的铜铸惊雀铃却一个也不见了。问起缘由,当地老人都会提起“火烧雁翎城”的事。 相传在1000多年前的辽朝,懿州城里住着一位才貌双全的公主,名叫雁翎。因此,懿州城也叫雁翎城。为了防御外敌侵犯,雁翎公主在懿州城筑起了一道宽三丈三、高九丈九的城墙。城外的大道上,传递信息请求援兵的烽火台一个连着一个。 雁翎公主很受父亲宠爱,不断调来能工巧匠,修建楼台殿阁,又在城内发展手工业和商业,雁翎城兴旺繁华。可是好景不长,公主的后代奢侈无度,大兴土木,耗资无数。他们终日轻歌曼舞,饮酒作乐,狩猎打鱼,却不体恤民生。 当时,黑龙江一带的女真人建立了金国,他们骑马背箭一直杀到雁翎城。此时雁翎城的统治者是雁翎公主的六世外孙郎根。他生性凶狠残暴,整日花天酒地。女真人来犯的消息传来,郎根惊慌失措,赶快找来部下商讨守城大计。他们点燃了烽火,可等了两天也不见援兵的动静。原来,沿途的烽火台早已被女真人占领,消息传不出去。 女真人围住雁翎城。他们满以为几日内就可以攻下这座城,可郎根坚守不出,展开了持久的战斗。女真人把城围得水泄不通。殊不知,城东三里有个运粮城,城内储备粮草无数。一条地道连通城内和运粮城,贮藏的谷子可以通过地道神不知鬼不觉地运进城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内人饥渴无忧,而女真人却粮草不足,进退两难。 有一天,女真人的统帅猛安来到一座小山丘上,向城里眺望,看见有商贩出入,他忽然灵机一动,赶紧回到营房,唤来军师,定下攻城妙计。猛安派几个士兵,装扮成山货小贩,用各种漂亮山雀的羽毛与出城的商贩换活着的麻雀、小燕和鸽子。这些商贩回城后,走街串巷,不出几天,就为女真人收购了三千多只活鸟。一切准备好后,当日落西山之际,女真人躲在密林深处,将线香截成一寸多长,一头蘸上硫黄,一头用火点燃,绑在那些鸟的腿上、尾巴上,然后将其全部放出。小鸟被放飞后,直奔雁翎城里的鸟巢。工夫不大,这些鸟雀身上绑着的线香便着到了有硫黄的部位,硫黄起火,引发火源。顿时,每只鸟雀都变成了一个小火球。三千多个小火球飞起来,整座城变成了一片火海。这场大火足足烧了七天七夜,整个城变成了一片废墟,连一个惊雀铃都没剩下。 虽然“火烧雁翎城”只是个民间传说,但历史上的懿州城的确毁于战火。 辽天祚帝耶律延禧斥逐忠良,任用佞臣,沉湎游猎,不理朝政。辽天庆五年(1115),女真人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天祚帝统率十万大军,御驾亲征,但被金兵击溃。金兵占据辽东,造成大批辽东的溃兵逃入辽西。辽东的百姓为躲避战乱,也大批西渡辽河进入辽西。 辽国天祚帝认为辽东难民会怨恨女真,于是授镇守南京(今北京)的燕王耶律淳为大元帅,招募难民组建“怨军”,分为前宜营、后宜营、前锦营、后锦营、乾营、显营、乾显大营、岩州营,共八大营,又选河北禁军(守卫辽南京的警备部队)五千人,民兵两千人,征民夫三千人,计三万人。这支杂牌军主力驻扎在蒺藜山。这蒺藜山,就是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阜新镇与旧庙、哈达户稍三乡镇交界处的东骆驼山。辽军统帅耶律淳是天祚帝的叔父,从小就由其祖母辽兴宗的仁懿皇后萧挞里抚养,萧挞里也是阜新人,是萧观音的叔伯姊妹。耶律淳决心在蒺藜山与金兵决一死战。 怨军实为一支以汉人难民为主体组建的农垦兵团,缺乏训练,装备极差,多以枪刀、毡甲充数,弓弩、铁甲很少;时至寒冬,朔风凛冽,却无棉衣。怨军又无机动权,一切军事行动统由天祚帝和几位昏庸的老臣决策。当时流传的民谣称:“五个翁翁四百岁,南面北面顿瞌睡。自己精神管不得,有甚心情杀女真。” 金兵由完颜娄室率领,此人作战勇猛,被女真人誉为常胜将军,另一名将军斡鲁古也是金国悍将。金兵近万人都是骑兵,装备精良。50人为一队,前20人全披挂重铠甲,而且在战马的要害处也有精铁护甲,手持长矛或狼牙棒,腰挎利刃。后30人着轻甲,操弓箭。每名骑兵都配3匹战马,交替使用,具有很强的连续作战能力。 P33-35 序言 《阜新史话》是大型历史文化系列丛书《中国史话》的组成部分。阜新市的区域历史文化图书能够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是一件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阜新市位于辽宁省西北部。1940年设市,市名寓“物阜民丰,焕然一新”之意。全市总面积10355平方公里,总人口193万,其中城镇人口95.5万。全市少数民族人口29.8万,其中蒙古族22万,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3.83%。 阜新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阜新是红山文化的源头之一,距今7600多年的查海古人类遗址被誉为“玉龙故乡,文明发端”。在辽代,这里是契丹民族的主要活动区域。在清朝,阜新是东北藏传佛教文化中心,由康熙、乾隆、道光皇帝钦赐匾额的瑞应寺、普安寺、佑安寺、积庆寺声名远播。阜新蒙古勒津文化已有400多年历史,在东北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阜新被誉为“中国玛瑙之都”,所产玛瑙与大连水晶、岫岩玉石并称“辽宁三宝”。 阜新人民创造了辉煌的现代文明。“一五”时期国家156个重点项目中的4个煤炭和电力工业项目建在阜新,使阜新成为共和国最早建立起来的能源基地之一。阜新发电厂是当时亚洲第一大电厂,投产发电时毛泽东主席曾来电祝贺;海州露天矿是当时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其景观曾被用作人民币和邮票图案。60多年来,阜新累计生产原煤7亿多吨,发电3000多亿千瓦时,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阜新史话》是阜新地区8000年的开发史,也是阜新人民的革命斗争史、艰苦创业史和改革开放史。它包括市情概览,历史沿革,史海钩沉,地方文化,自然、人文景观及展馆,现代风貌,共六章,真实地展现了阜新古老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以及雄浑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阜新史话》是弘扬传承中华区域历史文化的形象载体,是广大读者全面系统地了解阜新的普及读物。同时,也为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乡土史料。 当前,阜新正处于转型振兴的重要时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希望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真阅读本书,做到“知我历史,爱我家乡”,发扬优良革命传统和改革创新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为实现转型振兴的宏伟目标,把阜新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本书付印前,承蒙《中国史话》编辑委员会专家学者惠予审阅、悉心指导。在此,谨致深切的感谢! 张铁民 2014年9月 后记 《阜新史话》一书,是《中国史话》系列丛书,由阜新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指导下组织编写。全书由阜新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张海鹰和原阜新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王紫晨,按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要求设计提纲,由王紫晨,阜新市旅游局副局长韩丽杰,阜新市艺术创作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张可娟撰稿,其中第一章市情概览、第二章历史沿革、第三章史海钩沉、第六章现代风貌由王紫晨撰稿;第四章地方文化由张可娟撰稿;第五章自然、人文景观及展馆由韩丽杰撰稿。阜新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名誉主席、阜新高等专科学校教授艾荫范审阅了全部书稿,并提出修改意见。书稿征求了潘志曼、王金瑛、李墨、暴风雨、张志勇、胡健、石金民、石俊儒、汤福忱、李志文、何立明等专家学者的意见,最后由王紫晨统一修改,张海鹰审定。 编写《阜新史话》,得到中共阜新市委、市人民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张铁民亲自任编委会主任,并为《阜新史话》一书作序;市委副书记、市长杨忠林,市委副书记王东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本刚审阅了书稿,给予具体指导。市委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史志办公室、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旅游局、市档案局等部门密切协作;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领导和编辑鼎力支持,为本书的编写和顺利出版创造了方便条件。在此,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编写《阜新史话》,是一项思想性、科学性、知识性很强的工作。由于我们水平有限,疏漏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 编者 2014年9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