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编著的这本《忧思--生命中的N个危机》的精神在于“置之死地而后生”,从生命绝境的反思中,挖掘、感知、创造生命的潜能、信仰和希望。
全书正文共分八部分:临终者的警语和启示,玛雅预言与现实危机,人生悲剧,生命迷宫,大梦初醒,信仰和梦想,面对生命的红灯,生死攸关的竞赛。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忧思--生命中的N个危机 |
分类 |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自然科普 |
作者 | 陈红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陈红编著的这本《忧思--生命中的N个危机》的精神在于“置之死地而后生”,从生命绝境的反思中,挖掘、感知、创造生命的潜能、信仰和希望。 全书正文共分八部分:临终者的警语和启示,玛雅预言与现实危机,人生悲剧,生命迷宫,大梦初醒,信仰和梦想,面对生命的红灯,生死攸关的竞赛。 内容推荐 传得沸沸扬扬的“2012世界末日”已成昨天,但这也警醒人们重视生命中现实的和潜伏的无数危机。自然资源正在枯竭,技术双刃剑恶化生态,环境污染影响生活安全……世界不时亮起生命危机的红灯。陈红编著的《忧思--生命中的N个危机》从人们当下迫切想知道的未来图景着手,反思人类发展模式,关注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挖掘生命的潜能,解析信仰和希望,将探索生命危机的科技与人文密切结合,翔实的科学现实性与引人入胜的前瞻性密切结合,以知识、智慧和情操启迪人们对生命危机进行深思,给予人们应对生命危机的力量。 目录 前言 一、临终者的警语和启示 1.从于娟的忠告说起 2.中国癌症告急 3.当代医学的无奈 4.推己及人想一想 二、玛雅预言与现实危机 1.玛雅预言 2.科学的世界末日 (1)宇宙热寂世界末日 (2)宇宙黑洞世界末日 (3)地球的熵增灾难 3.地球自然资源正在枯竭 (1)化石能源正被无度挥霍 (2)有限的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濒临枯竭 (3)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环境正在严重恶化 4.技术双刃剑在生态危机中的角色 (1)造福人类的技术以摧残生命为代价 (2)军事技术——消灭生命的技术 (3)生物技术的潜在危险 5.生命进化的残酷斗争 (1)动物弱肉强食法则和人类的种族灭绝 (2)“历史进步”的代价 (3)社会协同与利益博弈 三、人生悲剧 1.妄自尊大的人类 2.渺小的人类 (1)谁是生命世界的强者——昆虫、微生物,还是鼠类 (2)人类——不堪一击的脆弱生命 3.人生的悲剧本质 4.我们为什么活着 5.远虑与近忧 四、生命迷宫 1.生物学的成就与困境 (1)生命自然发生论 (2)生命胚种论 (3)生命力论 (4)还原论、整体论与机体论 (5)遗传学与近代生物学 2.现代科学的困惑 (1)现代科学无所不知吗 (2)物理世界创造生命的难题 (3)地球出现生命是小概率必然事件 (4)宇宙没有这样的耐性 (5)“道”的科学突破困境 3.生命之歌 (1)信息生命观所奠基的系统科学和信息理论 (2)信息区别于物质、能量的独立性 (3)生命信息对于生命载体的独立性 (4)生命信息独立性的模型 (5)信息生命观的本质——生命之歌 (6)自我之谜 (7)意识信息的层次 (8)物理主义还原论者是平面生物 五、大梦初醒 1.梦是潜在生命的天然显现 2.奇异梦境 3.人工梦境——“电梦剧” 4.人生如梦和梦如人生 5.人生的追求——信息 六、信仰和梦想 1.信仰是生命的支柱 (1)作为生命精神支柱的信仰 (2)生命奇迹由信仰的力量造就 2.未来梦想 3.不妨信仰一种广义的宗教 七、面对生命的红灯 1.吃什么和怎么吃 (1)正确理解“防癌食物” (2)防癌食物中重要营养成分的作用 (3)不可不吃的防癌食物 (4)为了防癌绝不可吃和尽量少吃的食物 (5)最好常吃的食物 (6)最好少吃的食物 (7)食物的科学采购、调配、烹调、储存 2.选择环境 (1)选择居住地 (2)监测控制居室污染 (3)尽量少接触有害化学物质 (4)关注家庭饮用水质量 (5)空气质量不好时少外出或外出戴口罩 (6)远离空气污染源 (7)积极呼吁国家完善立法强化环境保护 3.理性生活 (1)成功控制自己,不听任情绪支配 (2)利他是利己博弈的最优策略 (3)痴迷高风险利益的愚昧 (4)珍爱生命,尊重生命 (5)及时熄灭心中燃起的非理性邪火 (6)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4.科学避险 (1)平安出行 (2)居家安全 (3)小心对待电、火、水、毒气、放射五只“虎” (4)身在厂矿安全第一 (5)遭遇歹徒应智为 (6)亲人被劫持时 (7)地震海啸来时 (8)战火中平民如何自保 (9)安全科学技术 5.癌症不幸降临时 (1)以科学理性正确认识癌症 (2)采用科学的癌症治疗康复方法 (3)豁达心态是战胜癌症的利器 八、生死攸关的竞赛 1.从可再生能源突破 (1)水力能 (2)太阳能 (3)海洋能 (4)风能 (5)地热能 (6)核裂变能 (7)可燃冰 (8)核聚变能 (9)工业时代的能源家底和新能源的宝藏 (10)可再生二次能源和能量储存技术 2.地球方舟——崭新的环境改良思路 (1)海洋、地下、天空生存空间开拓工程 (2)把整个地球变为“诺亚方舟” 3.基因工程任重道远 4.人工生命工程方兴未艾 (1)仿生技术和人工器官技术 (2)天然人向“机脏人”进化 (3)智能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将进化为新的生命形式 (4)机脏人与机器“人”合一 5.走向地球之外的辽阔太空 (1)太空城工程 (2)月球移民工程 (3)太阳系近地行星移民工程 (4)太阳系空间移民工程 (5)开拓新生存空间与人口增长的竞赛 结语:重塑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1)敬畏自然,珍惜生命 (2)重塑英雄信仰,鼓起生命的风帆 (3)让孩子们的生命快乐无忧 (4)创新是人类生命进取的希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如果是身体自身引起的病(如肿瘤等),因无法区别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药物往往难以奏效,手术切除就成了医生的常用一招。 然而,正如温州老中医潘德孚所说:“躯体上的病灶,只是疾病的结果,而不是疾病的原因。” 通常说癌症的四大原因——食物、环境、遗传、生活方式,只是说,从统计的结果来看,癌症发生的概率决定于上述四类因素,至于癌症产生的具体原因、发生过程,当代医学其实是知之甚少的。尽管生物科学已经开始破解人类基因组,但是距离发现癌症的发生机制似乎还遥遥无期。 医生既不知道疾病的原因何在,更不知道如何去消除这原因,只能用手术去切除看得见的疾病的结果,而听任疾病的原因继续起作用。如此,癌切除后的复发几乎就成为必然。 医生用放疗、化疗对付癌症的复发。放疗、化疗一面杀死被认为是复发根源的“残留癌细胞”,一面杀死大量健康细胞,摧毁人的免疫系统。放疗、化疗非但没有消除身体产生癌症的原因,还实实在在地为癌的继续产生推波助澜——免疫系统受到打击就意味着癌细胞更快增长。一些医生认为放疗、化疗反而加速癌症的复发。 手术、放疗、化疗很可能加速癌症的发展,得了癌症不治疗又可能迅速死亡。患者和医生就经常处于这种两难抉择中。实际上不论治疗与不治疗,癌症的死亡率都非常高。医生对患者实施一定治疗后总是说,可以把n年生存率提高到m%,然而许多患者总是不幸地落到(1-m%)的行列中。至于那m%的生存率究竟是治疗的结果,还是身体自愈所致,没有任何人有办法确定。其实现代医学并不知道怎样有效治愈癌症,只不过一些医生不愿承认而已。 不仅是癌症,现代医学其实对人的不少疾病都是束手无策的,有时还会帮倒忙,而有能力治愈的疾病实在是相当有限。 不是说这些年医学在挽救生命、增进人类健康上没有巨大功绩。现代医学使许多原先的绝症变得能够成功治愈,斩断了不少流行性传染病肆虐的魔爪,提供了检测、治疗病症和身体缺陷的现代技术手段。世界人类平均寿命从19世纪末期的40岁,增长到1980年的61岁、2012年的67.07岁。中国人平均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前的35岁,增长到1957年的57岁、1990年的68.55岁、2012年的74.84岁。百年来人类平均寿命的显著增长,现代医学的进步功不可没。 所以,人们感受现代医学的无奈,是相对于生活水平提高,要求生命得到进一步切实保障的当代人类而言的。尽管平均寿命不断提高,但对每个人而言,医学无法提供确切的生命保障,无法使人避免莫名其妙的致命疾病,也没有能使人幸免于难的有效手段,尤其是面对发病率、死亡率都在不断增长的癌症之时。 最后一天,没有人能够救你。 平均寿命属于抽象的人类,就个人而言,每天都可能是最后一天。可悲的是,显赫的社会地位、要多少有多少的金钱,乃至医学界圣手,都没有办法让人再多活一天。 如果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患癌人数和癌症死亡人数急速增长,医学又无力阻止这一趋势,那就完全有可能终于使人类平均寿命也出现显著负增长。到那时,大概就不是哪个人的最后一天,而是人类的最后一天即将迫近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P17-19 序言 你活着,周围亿万人也都活着。你匆匆赶路上班,忙着驾轻就熟的职业操作;下班归来,听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一日三餐,夜晚酣然入睡,做一个甜美的梦,清晨迎来温暖的曙光。这样的生活无忧无虑,又是那样平淡无奇。 你回首平生,几十年的往事犹如发生在昨天,逝去的亲友好像还在身边,却已遥不可及。你不由得因“光阴似箭”而叹惋、震惊,甚至止不住泪流满面。 你瞻望前景,所有梦想的辉煌如风似电地一闪而过。你终将面对短暂人生的终点。从那个时刻起,一切人生的欢乐都永远与你无缘。每个人都无法逃脱这一天。 不要如数家珍地盘点自己有限的剩余年华,生命的终点说不定就在今天。 一位在路边等车的学生,被失控冲上人行道的飞车撞倒。 高高兴兴乘大巴旅游的一家,顷刻之间惨死在追尾事故之中。 地震、泥石流中被埋葬的生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预知这是他们生命的最后一天。 有的人一点也不知道,自己的心脏供血管道早已变得狭窄,脑血管早已变硬变脆,在心情一阵激动之后,就可能突然死于心肌梗死或者脑血管意外。 世界上存在着艾滋病毒,埃博拉出血热病毒,SARS病毒,禽流感H1N1、H5N1、H7N9病毒……还有基因实验室新制造的莫名病毒。这些难以对付的危险敌人随时都有可能突破人的控制,暴发出可能灭绝全人类的瘟疫。 然而,就发生概率而言,所有上面这些意想不到的横祸和灾难,今天都让位于一个潜行游弋着,却非常可怕的怪影——癌症。专家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癌症已成为人类排名第一的死因。 现时环境的污染,早就使致癌物质无处不在。霉变粮食中的黄曲霉素,不少腌菜、卤菜、腊味、剩菜中的亚硝酸盐,熏制油炸食物中的苯并(a)芘,蔬菜上的农药,化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家具和装修材料放出的甲醛,大量的汽车尾气,四处飞扬的PM2.5粉尘,河流与地下水中的汞、砷、镉、有毒化学物质等污染物,再加上自然界中本来存在的地层和岩石不断释放的放射性氡,穿透大气层的紫外线、宇宙射线、电磁波辐射污染等,其中的每一样,都足以要人性命。 现代人类早已身处致癌物质杀手的层层包围之中。一旦心理郁结或者身体免疫力下降,那些杀手就会给人致命的一刀,在不知不觉之中把健康人变成癌症患者。最后一天随时都可能来临。 不少亲人、朋友、熟悉的身影,一个个从癌症病房走向生命的终点。面对癌症患者的绝望,我们无法感受丝毫得免的庆幸。 谁知道下一个不是我们自己呢?临到我们自己不得不面对时,最后的一天将会从压抑的畏惧变为严酷的现实。 我们这本书,并不打算以大肆渲染死亡的阴影而令你万念俱灰。相反,本书的精神在于“置之死地而后生”,从生命绝境的反思中,挖掘、感知、创造生命的潜能、信仰和希望。在对生命的深度忧思之后,本书愿以知识、智慧、情操、审美,给予亲爱的读者们以行之有效的现实帮助和彷徨心灵升华的力量。 白云蓝天、绿水青山是那样美好。一望无际的原野葱翠清香、姹紫嫣红、蜂蝶飞舞、鸟语婉转,到处是一片盎然生机。生命是宇宙田园开出的烂漫花丛、宇宙琴弦鸣奏的华美乐章。生与死,其实都是生命流程中的耀眼辉煌。最后的一天,是终结,也是开始。宇宙在伟大轮回中生生不息。 然而,对于我等凡夫俗子,生与死之结还是那样难以解开,还是不愿意更多地去想最后一天。 陈红 2014年秋于南京 后记 穿越厚重的云海,璀璨的星河,人类的无力感自存在起就无法摆脱。软弱作为生命的属性却使之焕发出区别于其他物质的光彩。 尘世间的悲哀在冰冷的事物规律前,显得如此纤细却又如此绵长。 愚昧与文明,残酷和爱意,人们总是在苦苦挣扎中不断追寻没有痛苦的乐园。即使满身伤痕,血迹斑斑,只要眼睛还是如最初那般明亮,就能够不断前进。 愚昧的黑暗始终无法吞噬文明的火种。 残酷的厮杀和毁灭如同挥之不去的魅影,而心中怀有坚定的爱意,希望就坚实地笼罩在世上。 泯灭于死寂中的生机终有被唤醒的一天。世界的尽头弯成一个弧度,与世界的源头相连接。爱与再生站在下一个起点与我们重逢。 感谢我的先生南京大学哲学系沈骊天教授为本书提供了精妙的理论支持。 感谢我的女儿沈小寒为本书进行了后期校订。 谨此献上本书,对世界和人致以无限的思念。 陈红 2014年冬于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