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林华所著的《墨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论》首先梳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的历史,阐明墨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间所存在的重要关联,其历史依据是近代以来一些思想家在较长历史时期内将墨学等同于西学和社会主义学说;其次是论证墨家思想与中国革命的关系,通过分析近代墨学复兴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关系,说明“尊墨抑儒”潮流所起的思想解放作用,以及“墨学救国”思潮对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并以毛泽东及其他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墨家思想的扬弃,以及延安精神与墨家思想的联系为事实依据,指出墨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对中国革命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再次,指出墨家思想的历史局限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执政实践的影响,主要是墨家作为中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遭遇重大挫折所产生的影响;最后,就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实现墨家思想的现代转型进行探讨。
郑林华所著的《墨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引论》从墨家思想这一新视角初步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与马克思主义相融合:源自墨家的大同思想是近代中国人接受社会主义学说的重要民族文化因素,墨家——大同——社会主义,这是一条比较清晰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路径;其次是通过分析近代墨学复兴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关系,说明“尊墨抑儒”潮流所起的思想解放作用,以及“墨学救国”思潮对以毛泽东、蔡和森等为代表的中共早期领导人的影响,指出并论证了墨家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联系及其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和执政实践的深刻影响。
绪论
第一章 墨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儒道墨三家及其文化导向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还是孔老墨
二、从显学到衰落:儒道对墨学的吸收
三、墨家思想:中国农民革命的文化导向
第二节 大同传统源自墨家思想
第三节 尊墨抑儒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一、近代墨学复兴与“墨学救国”思潮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诸健将的尊墨抑儒
三、尊墨抑儒何以能解放思想
四、墨学复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墨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融合
第一节 墨家社会理想与社会主义传入中国
一、大同传统与社会主义思潮
二、科学社会主义传入中国时与墨学相融合
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墨家思想的融合
第二节 毛泽东及党的早期领导人与墨家思想
一、墨家思想对毛泽东的影响
二、党的其他早期领导人对墨家思想的借鉴
第三节 延安精神中的墨家思想因素
一、延安时期党对墨家思想的重视与研究
二、延安精神中的墨家思想因素
第三章 墨家思想的历史局限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
第一节“空想社会主义的一些理想,我们要实行”
一、毛泽东对《张鲁传》的两次长篇批示
二、《五七指示》与“建设新世界”
三、毛泽东空想社会主义的传统文化来源:墨家思想
第二节 以“大民主”方式“继续革命”
一、“窑洞对”与“大民主”
二、“走资派”:“逃墨归杨”的历史假想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的墨家元素
第四节 毛泽东的艰辛探索留给后人的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确实需要革命
二、文化问题需要用文化手段去解决
结语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