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曾几何时
分类
作者 王祯宝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澳门众多的写作人,从语言与生活的密切关联里,坚守着文学,坚持文学书写,使文学的重要性在心灵深处保持不变,使澳门文学的亮丽风景得以形成,从而表现了澳门人的自尊和自爱,真是弥足珍贵。

《曾几何时》是作者王祯宝在《澳门日报》上的撰稿选辑而成,主要分为走马人生、自作多情和曾几何时三部分内容。

内容推荐

《曾几何时》是作者王祯宝在《澳门日报》上的撰稿选辑而成,主要分为三部分,起首是“走马人生”,是作者脱离公职,重返个人艺术生活的自主时期,行文飘忽,多的是旅途上风花雪月的所见所思;之后是结婚成家的“自作多情”,写的往往是家中絮事及女儿成长的喜乐,充满住家男人的气息,很受妇女读者欢迎:最后一部分“曾几何时”,是离婚后所起的栏目,缘来缘去,笔底下的人生百态又转换了另一种冷暖自知的颜色。

目录

走马人生

 常巢钉书

 真理不为谁死谁活

 洋葱片

 天气闯的祸

 谈情说爱

 边度有爱

 扰人春梦

 明日世界终结时

 便宜行事

 小礼物

 白蝴蝶的心情

 老缪的生存状态

 毕加索的酒杯等不了

 蓝色的男孩

 可怜

 新年好梦

 可以走得很快的桥

 中秋故事(上)

 中秋故事(下)

 感情保险箱

 万圣的疑惑

 不快乐的人

 徘徊到尽头的人

 他也走了

 那两杯饮剩的奶茶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好死赖活

 英伦短讯

 老地方小登科

自作多情

 狂躁里的抑郁

 世事难料

 恐怖的辩证法

 食死罢就!

 那一包还未曝光的腊肠

 刀锋里的血性

 想起了那条斜路

 仅供参考

 养命

 黑道

 梦里昙花堪细看

 蓝天里的忧思

 三点三的热度

 念一下那难念的经

 首席馋虫

 就是要这样才有意思

 新年思古味

 狗哥

 天国快车

 狗仔多莉

 情人过节

 水果刀与旅行箧别注

 非人作孽

 太多要还的清白

 出窍值得留恋

 好好的梦

 坏到入骨

 刹那间的爱就够了

 小教训

 就差一杯水

 什么?

 放弃

 瘦骨成仙大法

 雕花屏风

 生路

 创什么意?

 病态

 永别了炜恒兄

 法式情趣

 早起早睡

 灭声器

 面纱添了泪痕

 面纱

 我们都盖了面纱

 从心开始

 烟史

 蒸蛋入门

 见一下世面

 发瘟了

 戒

 可疑

 味之素

 探月

 小人大事

 都是难以置信(上)

 都是难以置信(下)

 平安小食

 海底的针

 小小的铁塔

 找来一试管的记忆

 苦命红萝卜

 弹性回乡

 避年散手

 功夫蛋

 化骨龙补身入门

 给人间一年的机会

 奶粉症候群

 拜几个山

 快餐

 换回来的心事

 炸木乃伊

 山水冤仇

 分裂入门

 自在

 衣柜里的女子

 圣罗兰升仙记

 过节

 南瓜有益

 都是钱作怪

 夏日串烧

 风的缘故

 宠物当家

 疗伤的猪脚

 究竟还有什么

 上帝的叹息(上)

 上帝的叹息(下)

 食息

 小关口

 小鱼的北海凄风

 抵

 鱼手指

 当鱼不单变成手指

 零钱零食零脂肪

 常巢走了

 戏迷(上)

 戏迷(下)

 梅兰芳自来

 竹

 奇幻逆缘

 带病延年

 饭盒的疑惑

 日有阴晴圆缺

 土法天葬

 高难小炒

 坐食山崩

 仙奴

 萝卜的悲哀

 风炉

 备课

 高锟的好事

 短暂却悠长的那年中国

 当初

 拜别小桂花

 白球

 数字游戏

 菜后感

 十年生聚

 自助又一餐

 阴阳火路

 养不大的寿司

 冬老霜寒

 异犬报恩

 给老虎开年

 退役帅丐

 等死

 暑期作业

 马尔他的艺术行动

 失恋时节

 除非他们变了

曾几何时

 谁给春风吹倒

 李老师有点儿抑郁

 我在这里刚好缺了谁?

 想起了辣妹曾根

 怕食,最好

 鬼月

 天外来客

 短聚

 早走的幽灵

 失魂

 多事干先生走了

 小孩与狗

 然后所以

 那些回不去的年头

 团结吧!

 那些女声独唱

 狗命

 物性

 阿镖

 拖手游戏

 末日了吗?

后记

试读章节

中秋故事(上)

中秋,最多故事,因为月光的颜色最惹人怀念。也有人觉得那是一份团团圆圆的记挂。如果这也算是一种感情的话,显然是来自圆月夜里的银光招摇,红的绿的,看在眼里,夜凉如水,月光下的世界,一年总有那么几天,特别有感觉,特别心情荡漾。

如今又如何了?很多人只剩感情,因为感觉早已荡然无存了。

常宗豪教授迎月饭聚吃至尾声,店东敬上月饼祝节,他老人家嗜甜如命,可惜想添食半口也给老伴半空拦截了,呜呼!健啖不再,唯有高谈,他说的是今时不同往日,社会富裕,人害怕的事却愈来愈多。尤其是“怕食”,以前吃个月饼都斤两十足,现在连饼皮也改了花生油顶替猪油,形神俱灭,吃也无谓。教授说得也是,很多本来美妙的事,如今只能望月缅想,旧日滋味梦里寻。

旧时明月,照亮的东西可不少,林中英大姐原来也看了文化广场举行的“澳门中秋文化展”,追回许多往昔情味。笔者幼时吃过月饼的亏,肚痛肚泻得天崩地裂,差点没给嫦娥召了去斩柴,所以对其他展品比较有兴趣。尤其那几张令人看得津津有味的“南湾游乐场”的传单,怀旧之情,骤然涌满心头。

看那些发黄发亮的传单,惊觉原来“南湾游乐场”在自己出世之前很多年早已运作多时。展品中有一张该是游乐场开幕的招纸,当是五十年代某年的八月十六,那日的下午5时正“澳督伉俪莅场,,揭幕剪彩。传单说这游乐场“是澳门唯一最高贵最舒适的纳凉和消遣胜地”、“节目繁多,不能尽录”,可够各位神往?

他们有“捉鸡鹅游戏、捉曹操游戏、雪姑七友游戏、泵波拿游戏、打风枪游戏”之外,还有一个名叫董守经的“水怪”,他可以“当场饮几加仑水,喷水成瀑,生吞金鱼……”。打枪是少时玩过的,可惜一直未能遇上“雪姑七友”,即使他们再重临旧地,如今也只会集中精神玩葡京的泵波拿吧。

中秋故事(下)

“到了中秋,南湾一带都灯火荧荧,风声浪声,月亮印在波涛起伏的海中心。吃过晚饭,一家大细走到榕树下的堤矶小坐,感觉真好。”那老人在“中秋文化展”场里巡了一圈之后,喃喃自语。他不知这古老的灯影暮色经他如此沉吟,会很惹人追思。

从旧大桥出口左转那条直路,路中心以前是一列由大树围成的露天茶座,周边站着很多水泥铸模的巨大汽水樽;墨绿的可乐、橙红的芬达、黑色的沙士,还有一身粉白的白柠,是每个儿童的夏日甜梦。直到深秋,小予们仍会离远就挣脱大人的掣肘奔前拥抱那些“大汽水”。面颊贴到巨樽上的冰凉,也是无以尚之,这感觉大约亦无人轻易淡忘。

有年中秋,早己挂得满树的灯笼不知给哪个迟来的台风吹得支离破碎,露天茶座黄昏过后仍无法把电力修复,老板找来手臂般粗的洋烛实行烛光晚会,贵客惠顾一律奉送小胶笼套着的“猪仔饼”。大人开心这份洋化得很的烛火摇红,小子们不明白这种忽然浪漫,全都傻乎乎地拖着兔仔灯笼围住茶座打转,算是笔者童蒙时代第一次参与的大型艺术行动了。今时今日,你很难想象澳门城中会有哪一条大街可以让几百只兔仔灯笼黑灯巡游了,说给那阿伯听,他只是笑眯眯,眼中冒着异样的神往。都不可能了,对不对?

不再可能的,当然不单南湾的露天茶座,还有新马路一带的“中秋牌楼”。那些巨如拱门的“八仙过海”、“齐天大圣闹天宫”、“三英战吕布”一路由白鸽票一关关攻到入内港码头。那时节的街巷车辆稀疏,人家也爱饭后散步消食,举头望明月之余,天阶夜色与路旁灯饰各具雅致,我们的童年节兴就是在守旧的老辈坚持下过得缤纷无限,甚且耐于回味。

这个中秋,天文台预测是有云有雨。佳节怀人,已骑鹤西归的中学国文老师“璐璐”孤寡一生,他最不喜欢月明星稀中秋夜。因为有乌云盖月,不能得见,大家才会缅怀、追思。

P37-40

序言

值此“澳门文学丛书”出版之际,我不由想起1997年3月至2013年4月之间,对澳门的几次造访。在这几次访问中,从街边散步到社团座谈,从文化广场到大学讲堂,我遇见的文学创作者和爱好者越来越多,我置身于其中的文学气氛越来越浓,我被问及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也越来越集中于澳门文学的建设上来。这让我强烈地感觉到:澳门文学正在走向自觉,一个澳门人自己的文学时代即将到来。

事实确乎如此。包括诗歌、小说、散文、评论在内的“澳门文学丛书”,经过广泛征集、精心筛选,目前收纳了多达四十八部著作,暂分两批出版。这一批数量可观的文本,是文学对当代澳门的真情观照,是老中青三代写作人奋力开拓并自我证明的丰硕成果。由此,我们欣喜地发现,一块与澳门人语言、生命和精神紧密结合的文学高地,正一步一步地隆起。

在澳门,有一群为数不少的写作人,他们不慕荣利,不怕寂寞,在沉重的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下,心甘情愿地挤出时间来,从事文学书写。这种纯业余的写作方式,完全是出于一种兴趣,一种热爱,一种诗意追求的精神需要。惟其如此,他们的笔触是自由的,体现着一种充分的主体性;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对于社会人生和自身命运的思考,也是恳切的,流淌着一种发自肺腑的真诚。澳门众多的写作人,就这样从语言与生活的密切关联里,坚守着文学,坚持文学书写,使文学的重要性在心灵深处保持不变,使澳门文学的亮丽风景得以形成,从而表现了澳门人的自尊和自爱,真是弥足珍贵。这情形呼应着一个令人振奋的现实:在物欲喧嚣、拜金主义盛行的当下,在视听信息量极大的网络、多媒体面前,学问、智慧、理念、心胸、情操与文学的全部内涵,并没有被取代,即便是在博彩业特别兴旺发达的澳门小城。

文学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花朵,一个民族的精神史;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品位和素质.一个民族的乃至影响世界的智慧和胸襟。我们写作人要敢于看不起那些空心化、浅薄化、碎片化、一味搞笑、肆意恶搞、咋咋呼呼迎合起哄的所谓“作品”。在我们的心目中,应该有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苏轼、辛弃疾、陆游、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曹雪芹、蒲松龄;应该有莎士比亚、歌德、雨果、巴尔扎克、普希金、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罗曼·罗兰、马尔克斯、艾略特、卡夫卡、乔伊斯、福克纳……他们才是我们写作人努力学习.并奋力追赶和超越的标杆。澳门文学成长的过程中,正不断地透露出这种勇气和追求,这让我对她的健康发展.充满了美好的期待。

毋庸讳言,澳门文学或许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甚至或许还显得有些稚嫩,但正如鲁迅所说,幼稚并不可怕,不腐败就好。澳门的朋友——尤其年轻的朋友要沉得住气,静下心来,默默耕耘,日将月就,在持续的辛劳付出中,去实现走向世界的过程。从“澳门文学丛书”看.澳门文学生态状况优良,写作群体年龄层次均衡,各种文学样式齐头并进,各种风格流派不囿于一,传统性、开放性、本土性、杂糅性,将古今、中西、雅俗兼容并蓄,呈现出一种丰富多彩而又色彩各异的“鸡尾酒”式的文学景象,这在中华民族文学画卷中颇具代表性,是有特色、有生命力、可持续发展的文学。

这套作家出版社版的文学丛书,体现着一种对澳门文学的尊重、珍视和爱护,必将极大地鼓舞和推动澳门文学的发展。就小城而言,这是她回归祖国之后,文学收获的第一次较全面的总结和较集中的展示;从全国来看,这又是一个观赏的橱窗,内地写作人和读者可由此了解、认识澳门文学,澳门写作人也可以在更广远的时空里,听取物议.汲取营养,提高自信力和创造力。真应该感谢“澳门文学丛书”的策划者、编辑者和出版者,他们为澳门文学乃至中国文学建设,做了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

是为序。

2014.06.06

后记

我不知道率性处世是否可以成为人生的一份追求,但我相信那绝对是一种值得向往的境界。

王祯宝

2013年7月 澳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0: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