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
《列子臆说(中册)》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列子》的讲记,共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以《列子》的内容为研究重点,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入,要我们从一切自没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南怀瑾,(1918—2012),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出生于浙江温州书香世家,自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就已读遍诸子百家的各种经典。他精研儒、释、道,将中华文化各种思想融会贯通。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80年在台湾创办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南怀瑾先生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数年,2004年落脚上海。2006年,他定居于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授课,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怀瑾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著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老子他说》等近六十部作品,并曾译成多国语言。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名典,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深受海内外各层次读者的喜爱,半世纪以来影响无数中外人士;而南怀瑾先生融会东西精华、重整文化断层的心愿,亦将永续传承下去。
出版说明
中册
第二十六讲
(三)力命篇
力量与命运
你认不认命
好人苦命坏人得意
穷通贵贱皆自造
第二十七讲
条件相同际遇不同
作风不同的结果
非作风也是命运也
真正的朋友
相知相友相合作
前无古人的管鲍之交
第二十八讲
善用善交的问题
不得已的局面
管仲临终之言
领袖人才的心胸气度
第二十九讲
不得不做的天下事
可生可死不可生不可死
生死可以掌控吗
第三十讲
杨朱歌颂生命之主
普通医生诊病
良医诊病
神医诊病
第三十一讲
自生自死的生命
命的定义
人活着为了什么
信命信理信心信性
第三十二讲
黄老与道家
脱离力与命的控制
不同类型的四友
巧佞的秦桧
不同类型的人们
第三十三讲
一样米养百样人
被命运支配的人l
悟道人迷糊人
无二心不怨尤
第三十四讲
成败得失自然现象
看江山无恙
晏子说人生历史哲学
有上就有下
第三十五讲
你做不了主的事
(四)汤问篇
万物开始之前如何
天地有边际吗
四海之外又如何
女娲补天的故事
第三十六讲l
三山五岳海川江河
漂流的仙山
小人国大人国奇鸟异物
谁能听到最小的声音
第三十七讲
地气形气的影响
愚公移山金石为开
第三十八讲
夸父为什么追日
日月星辰时间空间
神灵是什么生命的动力
第三十九讲
圣人也不知道的现象
大禹到过的奇俗异土
周穆王与齐桓公北游
第四十讲
生活风俗的形成
各地奇风异俗
孔子被小孩难倒
第四十一讲
平均的道理
垂钓射猎与治国
外貌与内心的矛盾
第四十二讲
弹琴的秘诀
绕梁三日的歌声
伯牙和他的知音
周穆王见机器人
第四十三讲
外人眼中的中国古老科技
奇妙的射击学习法
急中生智乱世求生
恩将仇报幻化人性
第四十四讲
学技术有步骤
神奇的学驾驶方法
心物合一的驾御
统御学领导学驾驭学
第四十五讲
一个杀不死的人
三把神剑
借剑报仇
天下奇物
第四十六讲
(五)仲尼篇
孔子之忧
乐天知命也有忧
未知改革之道而忧
孔子传道给颜回
子贡参禅
第四十七讲
鲁陈二国的圣者
亢仓子的四步修行
继续修行的成果
三王五帝及三皇是否圣人
第四十八讲
谁是圣人
孔子评论弟子
列子与南郭子相会
无言与不言无知与不知
第四十九讲
列子学道三年时
五年七年的修行
修行九年
列子谈出游
壶子批评列子
第五十讲
龙叔得的什么病
判断病情
医生开的药方
回光返照物极必反
《列子臆说(中册)》:
在《力命》这一篇,提到历史上有名的、真正朋友交情的一个榜样,就是管鲍之交。本篇的宗旨,是讲一个问题、一个趋势,也就是大势所趋的这个势。以佛家来讲就是业力,是现实的一个力量,属于人生禀受的命运的作用,因此提到管鲍之交。重点不是专讲历史上的管鲍之交,不过管鲍之交这一件事实,在《列子》这里说得最清楚。善用善交的问题
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然实无善交,实无用能也。实无善交实无用能者,非更有善交,更有善用能也。召忽非能死,不得不死;鲍叔非能举贤,不得不举;小白非能用雠,不得不用。
上次讲到管子后来做了齐国的宰相之后,说了两句名言,“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我们从小读书,这些名言都记得很牢的,后人则会运用到各方面去。下面是对历史哲学的评论,“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这个世就代表历史上每一世、每一代,我们文化里所讲的管鲍之交,和齐桓公善于用能的事实。小白是齐桓公的小名,列子说齐桓公看起来是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霸主,“善用能者”,当领袖的,只要这个人真能干,能够治天下国家,有帮助于他,他就会用。因为管仲本是他的仇人,最后因鲍叔牙的一番话,要治国家、治天下,要想当一个一世的霸主,万代留名,你非用管仲不可。他就把过去情结抛弃了,所以是“善用能者”。
其次说到“善于交者”的问题。善交很难,所以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另外一个齐国名宰相晏子。晏子名叫晏婴,是有名的矮子,高不满三尺。所以出使楚国时,楚国故意侮辱他,开了一个狗门,要他进来。他就站在外面不进来。他说“使狗国者,从狗门入”,如果我要到狗国去做大使,我当然走狗门啊,不晓得你这个国家是狗国还是人国。楚国人没有办法,只好打开大门。
晏婴跟孔子交情很好,管仲年代比孔子早,所以《论语》中有一句话,“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我们普通读《四书》,读到“善与人交”,就是说交朋友要像晏平仲一样,很难得,够朋友。下面四个字最难,“久而敬之”,跟他做朋友越长久,越发现他的长处,对他越起恭敬心。恭敬心很难,朋友交久了以后,等于男女两个人恋爱时,彼此客气得要命,彼此能够原谅,明明知道他是错误的,也觉得很可爱。结了婚以后,明明是长处、很可爱的地方,反而非常讨厌。这个就不是“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了。时间越长久,越能够起恭敬,这个“敬”字还不止指恭敬,而是关系越来越好,这个太难了。所以以孔子的经验,只有晏子能够做到这样,这是讲善交的问题。
另外,历史上记载,本来齐景公准备请孔子到齐国去,把政权交给他,但是晏子反对,给齐景公讲了一句话,齐景公就不请孔子来了。看起来,好像晏子对孔子很不好,仔细研究啊,这就是孔子佩服他的地方;因为当时齐国已经很乱,孔子如果到了齐国,后果不堪设想,恐怕自己和学生弟子们的命都会送在齐国。所以晏子为了爱护他的领袖,也爱护孔子这个朋友,他宁可让邀请孔子这件事情办不成功。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就发现晏子的了不起,这就是所谓的善交。管仲也是一样,这是谈到善交的问题。
回过来再看本文,“然实无善交”,这一句话是说,其实不是真正的善交,鲍叔牙跟管仲也不能说善交;“实无用能也”,齐桓公也不能说真能够用能者。为什么?
……
《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
《列子臆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列子》的讲记,共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以《列子》的内容为研究重点,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人,要我们从一切自设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本书原由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出版。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复旦大学出版社将老古公司二〇一一年一月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
复旦大学出版社
二〇一七年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