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明俊编著的《感动中国的100位爱国科学家》中入选的100位爱国科学家在科学知识上推动了学科的进步,在科学方法上促进了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科学精神上激励着后人向未知的领域探索,他们用“科学”感动着中国,通过了解这些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提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感动中国的100位爱国科学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读本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龚明俊 |
出版社 | 花山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龚明俊编著的《感动中国的100位爱国科学家》中入选的100位爱国科学家在科学知识上推动了学科的进步,在科学方法上促进了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在科学精神上激励着后人向未知的领域探索,他们用“科学”感动着中国,通过了解这些科学家的生平事迹,提升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水平。 内容推荐 龚明俊编著的《感动中国的100位爱国科学家》讲述了: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探索追求和辛勤工作,推动祖国母亲发展的巨轮;他们的生活却平凡朴实,甚至很多人的名字都不被世人知晓。他们中的每一位都有着一颗火热的爱国心,他们就是最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伟大的爱国科学家。 科学家的贡献是伟大的,更伟大的是他们百折不挠、无私奉献,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紧相连的爱国主义精神。阅读《感动中国的100位爱国科学家》,成长中的我们,不仅要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把前辈们的精神代代传承,发扬光大,为中华更辉煌的崛起而努力奋斗! 目录 第一辑 深深赤子情 中国近代植物学的开拓者——钟观光 近代生物学的主要奠基人——秉志 中国人民优秀的农业币斗学家——丁颖 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人——李四光 卓越的地理学和气象学家——竺可帧 近代植物分类学的开拓者——陈焕镛 我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侯德榜 第一位现代数学博士——胡明复 我国函数论研究的开拓者——陈建功 动物遗传学的创始人——陈帧 小麦大王——金善宝 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 微循环障碍研究的先驱——钱潮 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吴有训 我国心理学界的圣人——潘菽 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张孝骞 物理学界的一代宗师——叶企孙 一生追寻“币斗学之光”——严济慈 一代建筑宗师——梁思成 第二辑 拳拳爱国心 中国人口地理学的创始人——胡焕庸 一生为了妇女儿童的健康——市市巧稚 电子学币斗奠基者——朱物华 美国两次都留不住的币斗学家——傅鹰 中国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张钰哲 中国的“克隆之父”——童第周 中国核物理事业的先驱——赵忠尧 桃李满园的一代宗师——周培源 分子光谱研究的奠基人——吴学周 “数学王”——苏步青 我国真菌研究的奠基人——又日叔群 “长寿院士”——贝时璋 我国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汤佩市公 中国市市才学的开拓者——唐耀 中国X射线晶体学的创建人——陆学善 应用光学事业的开拓者——龚祖同 充满传奇色彩的水声学家——汪德昭 中国催化币斗学的奠基人之一——张大煜 中国胸腔外币斗奠基人——黄家驷 自称“候鸟”的鸟类学家——郑作新 微生物学的“忠实牧童”——方心芳 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王淦昌 第三辑 不朽铸丰碑 中国冶金物理化学的奠基人——魏寿昆 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王应睐 神经科学泰斗——张香桐 以身殉职的两弹元勋——郭永怀 为国为民,献身币斗学——张文裕 一代数学宗师——柯召 只有初中学历的数学巨匠——华罗庚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钱伟长 “娃娃教授”——时钧 “肝病的克星”——关幼波 中国原子能币斗学之父——钱三强 中国孢粉学的奠基人——王伏雄 第一个揭开原子弹秘密的人——卢鹤绂 中国“群表示论”的奠基人——段学复 石油能源专家——朱亚杰 声学泰斗——马大猷 “毛估大师”——卢嘉锡 第四辑 殚精绘华谱 太空翱翔领航人——任新民 中国大气物理研究的奠基人——叶笃正 卫星测量、控制技术的奠基人——陈芳允 “伯乐院士”——钱令希 中国声学事业的开创者——魏莆爵 无机化学学币斗的奠基人——申泮文 矢志不渝报效祖国——谈镐生 国之大医——吴阶平 中国第一代地质学家——池际尚 火箭和导弹专家——屠守锷 无机材料科学的奠基人——严东生 中国现代控制理论的开拓者——关肇直 中国半导体科学的奠基人——王守武 从零分起步的数学家——吴文俊 情系祖国,造福人类——高小霞 固体物理学的一代宗师——黄昆 “红色币斗学家”——涂光炽 红外物理和技术的奠基者——汤定元 大地的女儿——郝诒纯 高分子市才料币斗学的奠基人——徐僖 币斗学界的女劳模——沈天慧 第五辑 赤诚写丹心 “两弹”元勋——又日稼先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全身心投入科学事业的——王业宁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 中国教师节的首倡者——王梓坤 激情于数学王国——王元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误入”地球物理学——马在田 中华“神光”的重要缔造者——邓锡铭 激光元老——干福熹 “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陈景润 中国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高庆狮 “嫦娥之父”——欧阳自远 谱写观察宇宙的新篇章——苏定强 中国计算机先驱——孙钟秀 拓扑学大师——姜伯驹 中国地震学泰斗——陈运泰 立志“精忠报国”的科学家——白以龙 从放牛娃到气象学家——黄莆辉 机遇垂青有准备的人——朱清时 试读章节 钟观光(1868~1940),字宪鬯(chang),浙江镇海(今属宁波)人。植物学家,中国第一个用科学方法广泛研究植物分类学的学者:近代中国最早采集植物标本的学者:近代植物学的开拓者。 他早年中秀才,1911年任教育部参事:1915年后历任湖南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副教授和北平(今北京)研究院副研究员。1918年起,历时4年收集蜡叶标本15万号(标本的数量单位);1924年创建了北京大学植物标本室:1930年在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北平研究院任教授,对我国古代植物学进行了系统地研究。 钟观光自幼聪明勤奋,曾随镇海名士虞澹圆先生学习古文。为了抑制自己的好动性格,学习时他常自己把手脚绑在桌脚上,17岁时已精通古诗词,,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考取秀才,乡人戏称“缚脚秀才”。当时,清廷腐败,外患严重,年轻的钟观光认为要不受外国侵略,必须发展科学,兴办实业,以谋求中国的振兴。 为了弥补自然科学知识的不足,钟观光和同乡好友克服重重困难,在故乡镇海创办“四明实学会”,学习研究并进而逐步普及理化、博物等方面的知识。他们先设法购置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译的理化书籍,买来后潜心攻读,并按书上所介绍的方法动手做理化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时常遭到挫折,衣服上被酸类化学物质所烧的小洞很多,常因此受到一些人的讥笑。但他们几个血气方刚、胸怀大志的年轻人没有屈服,经过反复探索、研究。终于扎实地掌握了所学知识。为及时了解国外科技新进展,钟观光等又自学日文,购买日本新出版的理化书籍研读,开拓知识面。 不久,“四明实学会”迁到宁波市区,他们在已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尝试着制造磷,经过反复实验,他们终于获得了成功。1900年,钟观光等自行设计、自筹资金,在上海创办了灵光造磷厂,经当时商务大臣盛宣怀派员考测,写下“制造得法,不让外洋”的赞语,并准许专利15年。1901年,钟观光在上海首创了科学仪器馆,1903年又创刊《科学世界》。 1905年钟观光因患病,离开上海去杭州的西湖疗养。在病榻上,他仔细阅读了我国著名科学家李善兰和英国韦廉臣合译的《植物学》,并看了不少有关植物学知识介绍的书刊,丰富了这方面的知识。病情好转后,他就到野外采集标本,认真制作,开始进行探索研究,从此走上了“绿色之路”。 1911年,应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之邀,钟观光出任教育部参事,由于当时北大生物学系尚未设立,钟观光的主要精力就放在考察各地植物上。他自带干粮,常步行数十里,到山中采集标本,在此期间他几乎走遍了北京周边所有的山川。他的同事蒋维乔曾回忆道:“遇休假日,蔡元培约余等游圆明园,先生(钟观光)挟参考书,远足经行,俨然学校师生,殆忘其为长属也。元培佩采集筒,维乔携轻便压榨器,共行郊野,觅取新种。进园则登万寿山,徜徉竞日而回。” 钟观光在北京大学任教期间开始专心研究植物,进行了系统的植物标本采集、研究工作。他曾立下“欲行万里路,欲登千重山。采集有志,尽善完成”的誓言。在1914年前后的4年时间里,钟观光的足迹遍布中国11个省区,行程万里,采集蜡叶植物标本16000多种,共15万多号;海产、动物标本500多种;木材、果实、根茎、竹类标本300多种。历时4年的考察活动,获得了丰硕的成果。1927年,年届花甲的钟观光又先后去浙江天台山、天目山、雁荡山等地采集植物标本,创设了浙江大学植物标本室。 钟观光不仅建立了植物标本室,而且开创了我国学者自己采集和制作标本并进行分类研究的新时代,发现了不少新种属。在现代植物分类中,木兰科植物的观光木属和马鞭草科的钟君木属,就是以他的姓名命名的,这在世界植物分类学中也是极为少见的。钟观光在采集制作大量标本的基础上,悉心厘正,辨其类属,订正学名,使种类繁多的植物有系统可循,这为我国植物分类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纪元。 P2-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