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一书,通过对“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荣衰的描写,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视野,森罗万象,囊括了多姿多彩的世俗人情。人称《红楼梦》内蕴着一个时代的历史容量,是封建末世的百科全书。全书的结构,新颖而奇巧,开篇就用了五个回目,以神话故事,“假语村言”掩去内容的实质,将作品置入扑朔迷离的雾色之中。在《红楼梦》中,除却著名的金陵十二钗,其它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这众多的人物如“过江之鲫”,纷繁多姿,个性鲜明,生气勃勃,决无重复,囊括了世间各色人形,即便在同一个人的塑造上,也是一人千面,令人叫绝。
《红楼梦》原名《石头记》。作品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批判。作品语言优美生动,善于刻画人物,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现实主义的高峰。
《红楼梦》以其包罗万象的内容,博大精深的思想,精湛完美的艺术,丰富生动的语言,不仅稳占中国小说的榜首,而且成为中国文学的典范和骄傲,并屹立于世界文学之林。对于如此伟大的作品,任何宣传、广告和评论都是多馀的,它的不胫而走,家传户诵,以及“红学”的形成并长盛不衰,便是明证。
这天正值中秋,甄士隐趁着月色到葫芦庙中来邀请雨村一起喝酒。当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酒酣耳热之际,雨村情不自禁,对月高声吟咏。甄士隐听了,大声叫好。然雨村叹自己如今落魄潦倒,连进京赶考的路费都无力筹办。士隐听了,便道:“你何不早说!路费我帮你准备,也不枉我们相识一场。”当即就叫书童拿五十两白银和两套冬衣给雨村,又嘱咐道:“十九日就是黄道吉日,你乘船西上,等到你金榜题名时,我们再一起喝酒!”雨村收了银子和衣服,客套一番,仍然喝酒谈笑。直喝到半夜,二人方散。次日,甄士隐想起昨夜的事情,准备再写两封荐书,拜托京里的朋友照顾雨村,于是叫人往庙里去请他,无奈雨村已经走了,士隐只得作罢。
光阴易逝,倏忽又到元宵佳节。甄家叫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烟火花灯,半夜,霍启去了趟厕所,等他出来,哪里有英莲的踪影?甄士隐夫妇得知,苦苦寻找,但毫无音讯。夫妻二人只有这一个女儿,如今丢了,伤心欲绝。不到一个月,就因思女成疾,病卧床上。
祸不单行,到了三月十五,隔壁葫芦庙失火,甄家全部家产化为灰烬,只逃出甄家夫妇和几个家人,只得投奔岳丈封肃。甄士隐是读书人,根本不会经营,加上那封肃又哄又骗,弄得甄家越发捉襟见肘,家中艰难。封肃见状,反倒抱怨他们好吃懒做,甄士隐见遇人不淑,心中悔恨,加上思念女儿,抑郁成病,渐渐地落魄不堪。
这一天,甄士隐拄了拐杖挣扎着到街边散心,看见一个跛足道人,疯癫腌媵,衣着破烂,口内念着:“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士隐听了,便问道:“你满口说些什么?只听见些‘好’‘了’‘好’‘了’。”那道人笑道:“你如果听见‘好’‘了’二字,还算你明白。可知世上万般,好便是了,了便是好。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我这就叫《好了歌》。”士隐一闻此言,心中大彻大悟,就笑着说:“我将你这《好了歌》注解一下,如何?”道人笑道:“你解,你解。”士隐便说道:“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那疯跛道人听了,拍掌笑道:“解得切,解得切!”甄士隐便跟着疯道人飘然而去。甄士隐的妻子封氏听闻,哭得死去活来,只好依靠着父亲封肃度日。
一天,那甄家丫鬟娇杏在门前买线,巧遇见本府新太爷贾雨村到任。当晚,便有公差到封家请了封肃去衙门问话,次日,雨村又遣人送了两封银子,四匹锦缎,答谢甄家娘子,又寄了一封密信给封肃,要娶娇杏做妾。封肃巴不得奉承新任太爷,连夜就用一乘小轿把娇杏送进了贾雨村府中。原来娇杏便是当年回顾雨村的那个丫鬟,贾雨村在甄士隐赠银之后,上京赶考,一举得中进士,如今已升了本府知府。见了娇杏,以为甄士隐移居到了此地,故此叫人来请,封肃便把英莲丢失、甄士隐出家之事说了,雨村叹息了一回。
这贾雨村虽有才干,素日却贪污钱财,滥用酷刑,不得人心。不到一年,就被革了职。雨村心中虽然悔恨,脸上却不露出,交代过公事,将历年搜刮的钱财和家人一起送回原籍,自己却担风袖月,游览天下胜迹去了。P10-11
谭旭东,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博士后。-曾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团委副S记,现为北京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目前中国最活跃的新锐文学批评家、青年儿童文学学者、少儿出版研究专家和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已出版8部童诗集、8部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主编、翻译童书近200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家媒介曾撰文评价其创作成果和学术研究成果。曾获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学术奖一等奖、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儿童文学》杂志“十大魅力诗人”奖等。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首批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说起《红楼梦》,只要识字的人都知道它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而且从事文学创作与研究的人,几乎没有不读《红楼梦》的。记得有一位大怍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读过《红楼梦》的人,是写不好长篇小说的。”这话看似有些绝对,却是对《红楼梦》艺术价值的肯定。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最初的《红楼梦》以手抄本形式流传,只有前八十回。此后,《红楼梦》续作纷纷出笼,最为红学界关注的版本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现通行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即从家族命运和青年的爱情生活两个角度来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红楼梦》给现代和当代小说创作提供了两种叙事模式:一种是家族叙述模式,另一种是宏大叙事模式。此外,《红楼梦》在人物塑造和社会文化内涵有机融人方面,也值得后来者学习。因此,不熟读《红楼梦》就做不了大作家也是很有道理的。
这是一套适合青少年朋友阅读的中外名著。丛书立足原著,忠实原著,比原著更具有平易性与亲和力,其文学色彩与阅读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是一套让广大青少年朋友能真正接触文学、接触经典的好书。四位名家的联袂导读,让读者更深入了解原著写作背景与特点;其中的插图也是本丛书一大亮点,把名著的精髓深深融入于现代画风,相得益彰。
——曹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