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春梦北大根(北大工学1910-1952)
分类
作者 李咏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北京大学于1910年设置工科,之后几经调整、停办,历史非常波折,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北大工学并入清华等高校,北大不再有工学院。2005年,北京大学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重建北大工学院。由于历史久远,许多学生对北大工学的百年历史并不了解,也难以认识工学的悠久传统,而当年在北大工学院读书的老院友们也已处耄耋之年,因此,记录当年的历史既有必要性也有紧迫性。通过李咏梅主编的《青春梦北大根:北大工学1910-1952》,一方面旨在增进北大工学院学生和社会各界对北大工学历史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借此向为北大工学院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老院友们致敬。书中主要包括两类文章:一是对一些杰出老院友的采访,回忆北大工学院的生活;二是老院友自己写的回忆性文章。通过这些文章,并配大量图片,全面呈现当时北大工学院的学习氛围以及当时学生的生活状态,再现历史。

目录

口述◎胡启立

前言:北京大学工科教育沿革

工学事

平大工学院六年回忆

电机工程学系1933届◎向元健

长相忆永难忘——怀念母校北平大学工学院

机械工程学系1935届◎梁铭常

回忆“一二·九”学生运动

纺织工程学系1937届◎李承文

“有意栽花,当然得放”——记北京大学1948届毕业典礼

应用化学系1948届◎刘桂敏

大学期间参观工厂回忆

化学工程学系1949届◎杜发一

工学院党组织教育我成长

土木工程学系1950届◎梅祖武

忆郭沫若先生寄赠图书与“六二”图书室

土木工程学系1950届◎石亦平

王廼:乱世之中觅书桌

文◎殷晴

从“五·一八”到“五·二〇”

——“反饥饿、反内战”学生运动中我的一点经历

建筑工程学系1952届◎张贞

朱恒谱:建筑系的少年往事

文◎陈梦溪徐溶

回忆在工学院参加抗美援朝运动

电机工程学系1953届◎傅岑晖孟庆桐 张元良潘允敏

在“沙工”的学习和生活

电机工程学系1953届◎冯和洁

回忆北工剧艺社

电机工程学系1953届◎郭中元水力发电专修科1952届◎施筱仙

电机工程学系1952届◎董保申

永志不忘——我为开国大典维护扩音设备

原北大工学院教师◎陈阅德

师友情

忆恩师沈理源先生

建筑工学系1945届◎王炜钰

胡适校长与北大工学院

土木工程学系1948届◎程树德

回忆邓宵

土木工程学系1948届◎郑俊秀

忆建筑系的师生们

1950届部分同学的回忆◎沈馥芸 陈乐迁执笔

师恩难忘

机械工程学系1951届◎侯增寿

怀念杜庆华老师

机械工程学系1951届◎王廼

吴大观: “个人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国家的事业才是大海”

口述◎原北大工学院老师 吴大观(原名吴蔚陞)

记录◎化学工程学系1952届 黄文一

傅举孚老师和北京大学工学院

化学工程学系1953届◎李秉智 孙会群

北大三教授逛风味饮食摊

陈士骅教授之子◎陈浩

追忆马大猷先生

北大工学院部分校友

人生志

于敏:“我们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没有就可能受核垄断大国的欺负”

文◎高红十

宋汝棼:沦陷区北京大学地下党第一任支部书记

文◎高红十

黄仕琦:一个革命幸存者的自述

土木工程学系1945届◎黄仕琦

王炜钰:沉迷设计的一生

文◎左灿

李学智:我眼里的世界是一个系统

文◎殷晴

金国藩:一生为工

文◎沈叶龙昊

吴康铭:能温柔者最坚强

文◎殷晴

胡维行:碧海蓝天我自安

文◎殷晴祝秀

李恩元:用一生书写“实事求是”

文◎许懿方崔兰溪

张群玉:我不后悔最初的选择

文◎陈磊靳戈

郭衍莹:风雨岁月,“准星”人生

文◎何扬 陈薇

张显林:我应该还能多做一点事

文◎殷晴

周力行:兜兜转转的科学家之路

文◎吴红毓然蔡融融

董新保:一生事业的起点——北大工学院

电机工程学系1953届◎董新保

王义虎: “我没有什么遗憾”

文◎殷晴

张文青:我们这代人啊,货真价实、物美价廉、经久耐用

文◎魏玲张婷婷

附录一:北京大学工学院院友名录(1910—1952)

附录二:北京大学工学院重建后概况(2005年之后)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19: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