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雪编著的《财务分析禁忌124例》结合财务分析者的实践需求,从财务分析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成本费用分析、企业财务的综合分析、财务分析报告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财务分析者在利用财务会计报告分析、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过程中碰到的法律约束、技术陷阱、思路缺陷及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本书贴近实务,视角独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并配以大量实例,是会计实务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银行从业者的首选用书,也可供大中专院校财会专业学生参考阅读。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财务分析禁忌124例 |
分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 |
作者 | 张小雪 |
出版社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张小雪编著的《财务分析禁忌124例》结合财务分析者的实践需求,从财务分析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成本费用分析、企业财务的综合分析、财务分析报告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财务分析者在利用财务会计报告分析、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过程中碰到的法律约束、技术陷阱、思路缺陷及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本书贴近实务,视角独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并配以大量实例,是会计实务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银行从业者的首选用书,也可供大中专院校财会专业学生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张小雪编著的《财务分析禁忌124例》结合我国企业财务分析实际,以提出问题、案例讲解和防范技巧为财务分析体系。 《财务分析禁忌124例》囊括124个禁忌,每一个禁忌辅以案例深入介绍,让财务分析者不再困惑。以会计准则和税法为导向,与经济、管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深入探究企业财务状况变化的脉络和缘由。 目录 禁忌1:进货不做入库确认,直接转销/1 禁忌2:往来账目多计提坏账准备/3 禁忌3:虚增非经常性损益/4 禁忌4:伪造亏损,私吞利润/5 禁忌5:隐瞒真实的财务信息/7 禁忌6:利用虚假运输发票抵减增值税/29 禁忌7:销售商品不按比例结转成本/31 禁忌8:违规摊销股权投资差额/32 禁忌9:销售人员伪造单据,进行虚假交易/33 禁忌10:发生频率低的项目现金没有正确入账/35 禁忌11:截留劳务收入不做入账处理/37 禁忌12:利用“其他应付款”和“应收账款”隐瞒投资收益/39 禁忌13:利用高科技偷逃税款/42 禁忌14:涂改凭证金额,贪污差额/43 禁忌15:涂改收账金额,私吞差额/44 禁忌16:身兼会计、出纳两职/46 禁忌17:变相购置固定资产违规抵扣税款/48 禁忌18:少付款多记账,私吞差额/50 禁忌19:以白条替代发票,截留收入不入账/51 禁忌20:购买发票入账,增加成本/53 禁忌21:虚开增值税发票,骗取出口退税款/55 禁忌22:截留出售资产所得/57 禁忌23:多计业务招待费,不进行纳税调整/59 禁忌24:通过资产评估虚增资产/59 禁忌25:利用“其他应收款”,动用公款/61 禁忌26:虚假编造子公司利润/62 禁忌27:销售原材料不作收入确认/64 禁忌28:多设银行账户,款项转入企业内部/66 禁忌29:乱收取费用,转入“小金库”/68 禁忌30:收款挂在往来账户偷逃税款/71 禁忌31:少提或不提固定资产折旧,虚增利润/73 禁忌32:职务划分不清,支票乱用/74 禁忌33:期间费用计入待摊费用,虚增利润/76 禁忌34:收款、借款不入账,私吞款项/77 禁忌35:存货核算,编制假账/79 禁忌36:销毁有效票据,私吞款项/81 禁忌37:计受关联方资金占用费/83 禁忌38:多列工资开支范围,偷逃税款/85 禁忌39:赠货物不作销售收入确认/87 禁忌40:截留投资收益,纳入“小金库”/88 禁忌41:隐瞒威胁企业持续经营的因素/90 禁忌42:私吞受赠资产/98 禁忌43:随意改变存货的计价方法/99 禁忌44:少摊无形资产/100 禁忌45:继续发放应核销的工资,据为己有/102 禁忌46:开票、收款职务不分离/103 禁忌47:向关联方出售不良资产,虚构收益/105 禁忌48:没收逾期包装物押金,不计入收入/106 禁忌49:往来账款项目混乱/108 禁忌50:截留财政性罚没收入,纳入“小金库”/110 禁忌51:利用废品收购站虚报存货,抵扣进项税额/112 禁忌52:会计政策变更,随意改变坏账计提方法/114 禁忌53:出差人员改写发票,私吞差额/115 禁忌54:发生进货折让不抵扣进项税额/116 禁忌55:少结转在产品完工程度,增加销售成本/118 禁忌56:利用会计差错调整变更收益/119 禁忌57:财会人员不实行岗位轮换/122 禁忌58:私设黑户,截留收入/123 禁忌59:多提固定资产折旧/125 禁忌60:取得商业回扣纳入“小金库”/126 禁忌61:随意扩大完工的程度/129 禁忌62:谎报来料加工业务,偷逃增值税/130 禁忌63:违规摊销费用/131 禁忌64: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费用/133 禁忌65:收款不及时入账/135 禁忌66:多次复写收据/137 禁忌67:隐瞒投资收益/138 禁忌68:私吞销售账外资产收入/140 禁忌69:截留转回的已核销坏账损失/143 禁忌70:罚没损失违规计入期间费用/144 禁忌71:无法收回的坏账不确认坏账损失,长期挂账/146 禁忌72:财务定期清点制度不健全/148 禁忌73:内外串通,开具虚假汇票/150 禁忌74:以旧换新进行销售,却以差价确认收入/153 禁忌75:隐瞒房屋租金收入,偷逃税款/154 禁忌76:发出商品反而进行长期挂账/155 禁忌77:关联交易不是关联化/158 禁忌78:购入资产以原材料入账,偷逃所得税/162 禁忌79:存款利息不计入收入/164 禁忌80:委托代销商品售出后依然长期挂账/165 禁忌81:截留保险赔偿/166 禁忌82:关联交易调整利润/168 禁忌83:变更存货计价方法,增加成本/171 禁忌84:虚增出口销售收入,偷逃税款/173 禁忌85:隐瞒真实的流动性以及收益指标/174 禁忌86:以物抵债不计提增值税/190 禁忌87:提前确定销售收入,虚增利润/191 禁忌88:金融企业虚设账户,重复多列利息/193 禁忌89:随意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少计费用/195 禁忌90:截留单位的各种罚没收入,私吞款项/197 禁忌91:截留营业外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199 禁忌92:隐藏真实账簿,隐瞒真实收入/201 禁忌93:向预付款单位发出产品不确认收入,偷逃税款/203 禁忌94: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编造潜亏/205 禁忌95:谎报坏账,私吞货款/206 禁忌96:营业收入计入营业外收入,偷逃税款/207 禁忌97:不结转进项税额,少交税款/208 禁忌98: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间的关系发生改变/209 禁忌99:大头小尾开具发票,偷逃税款/221 禁忌100:大肆赊销,私吞款项/222 禁忌101:伪造工资单/224 禁忌102:利用“其他应收款”,私设“小金库”/225 禁忌103:投资性支出计入期间费用,偷逃税款/227 禁忌104:减少出口销售收入,偷逃税款/229 禁忌105:出借或出租账户,套取不合法现金/230 禁忌106:利用假发票,挪用备用金/231 禁忌107:投资损失不确认收入/233 禁忌108:年底虚增销售,年初转回/234 禁忌109:收款不开发票,截留款项/235 禁忌110:内外两套账隐瞒真实销售收入/237 禁忌111:伪造假合同,虚构业绩/239 禁忌112:盗用凭证,肆意侵吞/239 禁忌113:少列总额,私吞现金/241 禁忌114:正常销售收入不作账务处理/242 禁忌115:分期收款发出商品,少结转当期应确认成本,虚增利润/245 禁忌116:私自简化收款手续,私吞公款/246 禁忌117:收购业绩好的子公司提升利润/2417 禁忌118:谎报人数,骗取工资/249 禁忌119:公款私存,私吞利息/250 禁忌120:重复报账,骗取公款/252 禁忌121:以虚假单据报账,骗取采购款项/253 禁忌122:多报车票,冒领公款/255 禁忌123:存货毁损不及时确认/256 禁忌124:关联企业压价销售,偷逃税款/257 参考书目/261 试读章节 4.随意变更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方法 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必须前后各期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会计政策的变更,必须是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的要求,或是这种变更能够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由于在同一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中,人们通常很难判断哪一种会计政策更能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于是一些企业就利用会计政策变更的这一特征随意变更会计政策,今年这种会计政策对企业有利,就采取这种会计政策,明年这种会计政策对企业不利,就换一种会计政策。在会计实务中,运用会计政策变更来粉饰财务报表主要包括以下四种形式。 (1)折旧政策变更。这是常见的一种会计政策变更。例如,丁企业在某会计年度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由加速折旧法改为一般折旧法,使综合折旧率下降3%,此项变更增加税前利润约96万元。如果没有此项变更,该公司在变更会计政策当年可能是亏损的,如果以后两年继续亏损就有可能被暂停交易。 (2)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改变。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或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均会对企业的利润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某集团公司在2008年持有被投资企业10%的股权,采用成本法核算,2009年年末,新股东参股被投资企业,该集团公司持股比例降为7%,却采用权益法核算,使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收益多计80多万元。 (3)合并政策的改变。在合并政策中,最为重要的是合并范围的确定。如果合并范围改变,将大大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基于这一点,一些公司便通过改变合并范围来粉饰财务报表。 正确界定合并范围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重要前提。会计规范如何界定合并范围,对完善合并会计理论体系、避免合并报表实务中的主观随意性、提高合并财务报表信息的相关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关文件规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 ①控制的含义及其认定。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与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力。可见,控制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决策权,二是获益权。在判断是否存在控制关系时,应当运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控制通常具有如下特征: 控制的主体是唯一的,不是两方或多方。也就是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提议不必要征得其他方同意,就可以形成决议,由被投资单位执行。 控制的内容是另一个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的财务和经营政策,这些财务和经营政策一般是通过表决权来决定的。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法定程序严格限制董事会、受托人或管理层对特殊目的主体经营活动的决策权,如规定除设立者或发起人外,其他人无权决定特殊目的主体经营活动的政策。 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包括增加经济利益、维持经济利益、保护经济利益,或者降低所分担的损失等。 控制的性质是一种权力,是一种法定权力,也可以是通过公司章程或协议、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授予的权力。这种权力可以实际行使,也可以不实际行使。当然,有权力实施控制力并不一定意味着有能力实施控制力。 ②控制标准在确定合并范围时的具体应用。投资方在判断一个被投资单位是否纳入合并范围的依据是该被投资单位是否属于子公司,而被投资单位能够被认定为子公司的标志是“控制”关系的存在。换句话说,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比例是否达到半数以上,不是决定是否纳入合并范围的根本标准,决定被投资单位是否纳入合并范围的根本标准是“投资方实质上对被投资单位的有效控制”。在此,显然遵循的是“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例如,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上的表决权的被投资单位应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下情况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下的表决权的被投资单位也应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表决权;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 (4)会计估计的变更。会计估计的变更是因为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者由于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更多的经验以及后来的发展。会计估计的变更无疑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由于会计估计往往需要运用个人的经验和判断,对会计估计进行修订第三方很难说是对还是错,所以,会计估计变更也很容易用来粉饰财务报表。比较典型的会计估计变更是折旧年限的变更,有不少企业运用折旧年限的变更来粉饰财务报表。 P19-21 序言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状况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 本书结合财务分析者的实践需求,从财务分析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分析、成本费用分析、企业财务的综合分析、财务分析报告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财务分析者在利用财务会计报告分析、评价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过程中碰到的法律约束、技术陷阱、思路缺陷及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本书贴近实务,视角独特,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并配以大量实例,是会计实务工作者、企业管理人员、银行从业者的首选用书,也可供大中专院校财会专业学生参考阅读。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其中不乏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