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理科生的作文印迹》(作者赵辕尊)是一本北大保送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全部原创作文书;这是一本“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的作文写作真经书;这是一本从家庭教育中汲取正能量的文理交融的成才书;这是一本从关注蚂蚁、田鸡、小鱼到关注社会、民生的成长书;这是一本来自课外于都、游历、大部分吧自己出题作文的体悟书;这是一本文科形象思维与理科逻辑思维对立统一的思维训练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一个理科生的作文印迹 |
分类 |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初中语文 |
作者 | 赵辕尊 |
出版社 | 安徽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个理科生的作文印迹》(作者赵辕尊)是一本北大保送生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全部原创作文书;这是一本“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的作文写作真经书;这是一本从家庭教育中汲取正能量的文理交融的成才书;这是一本从关注蚂蚁、田鸡、小鱼到关注社会、民生的成长书;这是一本来自课外于都、游历、大部分吧自己出题作文的体悟书;这是一本文科形象思维与理科逻辑思维对立统一的思维训练书。 内容推荐 《一个理科生的作文印迹》(作者赵辕尊)全书21万字,将近180篇作文,按照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逐年编排。用一个理科生真实、原生态的生活与学习经历,由浅显的道理告诉其他学生应该如何面对学习,如何面对写作文。《一个理科生的作文印迹》同时通过作者的进步过程,也让生活中的千千万万个理科生拥有写作文的兴趣与信心。 目录 一颗心,渴望燃烧——《一个理科生的作文印迹》序朱大路 上海中学高级(语文)教师范飚先生给本书作者的评语 第一辑小学 小学一年级上(2000年9月—2001年2月) 1 妈妈的生日真快乐 2 长江边上看波浪 3 保护大田鸡 4 谢谢小猴 5 我用电脑写作文 6 代表正义的艾斯 奥特曼 7 海伦公园看老头下中国象棋 8 小狮子回家了 9 狗鼻子为什么总是那么湿 10 王维深情送元二 11 地图 12 我和爸爸下中国象棋 13 我最喜欢的一件物品 14 外星人在西藏 15 不讲道理的人——爸爸 16 阿嘟和博士蛙 17 天翻地覆杀象棋 18 风流才子纪大烟袋 小学一年级下(2001年3月—2001年8月) 1 游杭州 2 纪晓岚大斗和珅 3 主持人崔永元 4 雷雨 5 我游静安寺 6 我学英语 7 甪直行 8 记亭林公园 9 游昭明太子读书台 10 虞山游记 11 我怎样写作文 小学二年级上(2001年9月—2002年2月) 1 踢足球 2 蚊虫变网虫 3 田园游记(一) 4 田园游记(二) 5 关于无作业日的父子对话 小学二年级下(2002年3月—2002年8月) 1 跳窗打老鼠 2 这真的是放生吗? 3 麻雀与鸡的争论 4 古乡游记 5 我的未来 6 时光隧道 幻想 恐龙可真多 啊!奖状 7 我爱小熊维尼 8 亲情和家 小学三年级上(2002年9月—2003年2月) 1 十年后的我 2 我真了不起 3 年号的研究 4 在高速公路上 5 蚂蚁过神墙 6 森林历险记 小学三年级下(2003年3月—2003年8月) 1 春 2 夏 3 秋 4 冬 5 我想成为这样的人 小学四年级上(2003年9月—2004年2月) 1 岳麓山 2 岳麓书院 3 南岳衡山 4 岳阳楼新记 5 洞庭湖 6 赤壁记 7 武汉游 小学四年级下(2004年3月—2004年8月) 1 实验小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2 学校的开心屋 3 美好的一天 4 爷爷传下的圆规 5 翅膀 6 草籽安家记 7 狗与鞋带 小学五年级上(2004年9月—2005年2月) 1 地图奇观 2 霍金理论研究 3 石童子 4 大卖场 5 读《说岳全传》 6 我的老师 7 女排的一天 8 中秋的荷塘 小学五年级下(2005年3月—2005年8月) 1 大年夜随感 2 战士们,我想对你们说 3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 4 我眼中的幸福 5 枯叶 6 走廊 7 敦煌莫高窟 8 我爱岩石 9 新疆大巴扎 10 一页风云——小升初自荐书 第二辑初中 初中预备班上(2005年9月—2006年2月) 好一部《水浒传》 林冲的命运 林冲的性情 林冲的结局 宋江的领导才能 宋江的责任感 景阳岗打虎的壮举 武松与大哥的情谊 鲁智深的见义勇为 花和尚的七情六欲 高俅对君主的蒙蔽 高俅对忠良的残害 一丈青扈三娘 母大虫与母夜叉 李逵所特有的勇 柴进的包容之心 后记 初中预备班下(2006年3月—2006年8月) 1 五一长假前的遐思 2 商榻烟云 3 大观园游记 4 枫泾 5 云贵之旅 大理 风花雪月 束河 “烤太阳” 丽江 石林 民族村 黄果树瀑布 6 杭州 7 火车上的见闻 初中一年级上(2006年9月—2007年2月) 1 鹊桥与月相会 2 读《品三国》 3 读《品三国》续 4 鹳山 5 我真想这样长大 6 售楼处的长龙 7 感动于父母对我的亲情 8 同龄人的心声 9 朴素的背后 初中一年级下(2007年3月—2007年8月) 1 寒冬的一抹绿 2 我读懂了这杯茶 3 原来,我也很渺小 4 汨罗江春秋——《史记选 屈原传》读后感 5 岑参诗读后感 6 读《水浒传》有感 7 读《侍卫官杂记》札记 8 丰子恺散文之《口中剿匪记》 初中二年级上(2007年9月—2008年2月) 1 冰心散文之《我做小说,何曾悲观呢》 2 冰心散文之《去国》 3 苦难后的光明——论阿 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 4 战火中的俄国——从《战争与和平》看十九世纪的俄国社会 5 朱自清散文之《荷塘月色》 6 朱自清散文之《论气节》 7 朱自清散文之《房东太太》 8 世界本来就很平凡——读路遥《平凡的世界》有感 初中二年级下(2008年3月—2008年8月) 1 站在十四岁的起跑线上 2 故乡情和故乡行 3 礼仪 4 平面镜背后的秘密 5 那一幕震撼我的心灵 6 周游天下 7 西边的夕阳 8 毒品——世间最大的丑恶 9 鼋头渚游记 10 我的一组照片 初中三年级上(2008年9月—2009年2月) 从淮河到长江 逍遥津的逍遥 走进包公祠 中山陵遥望 凭吊明孝陵 灯影虹耀秦淮河 初中三年级下(2009年3月—2009年8月) 1 滕王阁 2 读《敌后武工队》 3 读《回忆拿破仑》 4 读《伊索寓言》 5 读《苦儿流浪记》 6 读《笑面人》 7 读《外国幽默故事选》 8 读《基督山伯爵》 9 读《金银岛》 10 读《第三帝国的兴亡》 11 读《达尔文》 第三辑高中 高中一年级上(2009年9月—2010年2月) 1 军训总结 2 从托兰定理说起——Turán定理和极图理论研究 3 游后随想 4 夸夸我自己 5 天府之国行 6 韩非子 高中一年级下(2010年3月—2010年8月) 1 两个月 2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3 磁悬浮的思考 4 旧年已去,新年伊始 5 漫谈不等式 高中二年级上(2010年9月—2011年2月) 1 浅谈追星 2 生活的常态 3 从李衙内说起 4 道德失范还是规则失范 5 属于谁的富士康 高中二年级下(2011年3月—2011年8月) 1 路 2 精英的返乡热 3 课桌文化 4 在放弃中新生 5 中山故居回眸 高中三年级上(2011年9月—2012年2月) 1 祸兮,福之所倚 2 跨越——读斯蒂芬妮 梅尔《暮光之城》有感 3 老秋千架 4 孔子诞辰的去从 5 千年敦煌 公元336年三危山 公元19世纪末莫高窟 2005年8月莫高窟景区 高中三年级下(2012年3月—2012年8月) 1 另一种征服 2 世界那一边的顾城 3 何止变形——读卡夫卡《审判》有感 4 文字的阳刚 5 我那前世远邻:鲁迅 试读章节 表哥到我家做客,谈起中国足球队的出线,非常兴奋。谈着谈着,我俩坐不住了,出门去附近的健身园踢足球。 起先,我俩对踢。表哥的球技很不错,他突然踢出了一个漂亮的弧线球。我左防右防,都不管用,被他进了个球。随后,在他踢出另一个球时,我来了个胸脯顶球,顶出了一个飞球,打进了表哥的球门。一比一,打平。 不多时,来了很多小朋友观看。渐渐地,他们不知不觉地加入进来。开始,大家乱踢,拥成一团。后来,我们分为了两队,一队是五个人。双方踢得很激烈,一会儿盘球,一会儿顶球,一会儿大脚开球,球场上一片热闹。你听:“前锋打门,用力打!”我队的队员大声叫着。对方队员毫不示弱,也大叫:“边锋注意,将球传过来!”场面很精彩,一会儿组织进攻,一会儿带球过人,一会儿奋力争抢。我们踢得热不可挡,双方队员都把外套脱了,在边上堆成了一座小山。 球一共踢了两场,比分七比三,我队获得了大胜。 我队获得大胜,衷心希望中国队也能在世界杯比赛中获得胜利。 蚊虫变网虫 自人夏以来,我家天天有大群的蚊子。我们的身上时常被叮得像赤豆糕,不但难看,还奇痒无比。我们忍无可忍,决定灭蚊。 先是见蚊就拍,然而蚊子太多,根本无济于事。随即,我们改用蚊香熏,起初挺有效,但是过了些天,蚊子开始适应,效果渐渐差了。我们再改用电蚊拍,很有趣,有些像打猎,不过却不省力,要花费很多的时间。 有什么办法既可以制服蚊子,义能省力呢?我们最后想到了电蚊灯。电蚊灯采取的是诱蚊灯光和电网相结合的办法。蚊子看见蓝盈盈的灯光,如飞蛾扑火般地飞了上去,结果全被电网黏住了,变成了一个个“网虫”,“迷恋”得“不想”再下来。 蚊虫变成了“网虫”,我家恢复了安宁。 田园游记(一) 亲戚住在乡村,放了暑假,我到那里去玩。 我乘车而去,一片片田地在窗外闪过,一路有许多的风景。下车来,绿色的田地像一块巨大的绿地毯,铺在我的脚下。我想,这田地又像一本打开的绿色的书本,里面藏着植物家园的秘密。 走过田地,眼前是一条河。河里流着清清的河水,像一条长长的翡翠。河上有座桥,这桥没有栏杆,走上去,我有些害怕,走着走着,我的胆子逐渐大了起来。回头再看,这座弯弯的拱桥架在清清的河水之上,就像一轮新月架在美丽的银河上。 到了亲戚家后的事,请看田园游记(二)。 亲戚家到了,我们走了进去,跟亲戚打了个招呼,一坐下,就谈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我坐不住了,就一拍屁股,跑到田里观察起来。突然,一只天牛(一种昆虫)跳到我的眼前。我一把抓住了它,随后,将它放到了笼子里。听老农说:“天牛是害虫,会损害庄稼。”听了老农的话,我说:“既然它是害虫,就将它提起来,不要让它损害庄稼吧。”我看了看天牛,它的头上有两根须须,像黑白相间的绳子。 到了晚上,我到厨房里去。眼睛骨碌碌地往窗外看,见一只壁虎在窗纱上,爬来爬去。我知道壁虎吃虫子非常快(壁虎吃蚊子等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他虽然看起来有些丑陋,但称得上是捕蚊高手。壁虎很像蜥蜴,它们的区别是:蜥蜴是撑立着身体的,而壁虎相反,是趴着的。我看着这只壁虎,它就像捕蚊高手,在场上走来走去,寻找猎物吃。 后来,我们又去捉小蟹(农村里叫蟛蜞)。P21-23 序言 春风骀荡的季节,开卷阅读,是一件惬意的事;更何况,是展读年轻学子披露其成长历程的文字,一路上,总能与青春做伴。 这回,我读到的是:《一个理科生的作文印迹》。近200篇,十几万字,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高中三年级为止,逐年排列,整齐有序。 作者赵辕尊,如今已告别了写这些作文的时代,进入北京大学,成了数学学院的一名学生。此刻的他,正在学院里做什么呢?演绎数学公式,琢磨前后的逻辑关系?拨弄计算机,梳理某个程序? 一只学飞的小鸟,起点却不低。 自幼,赵辕尊就喜欢动笔。书中篇目,大部分是他自己出题作文,小部分是学校命题作文。 看得出来,其感受,首先来自生活。游览多,接触面广,使他的思路,远较一般学生为宽。十岁以前,他已到过不少名山大川,《岳麓山》《洞庭湖》《赤壁记》《敦煌莫高窟》《武汉游》《云贵之旅》《新疆大巴扎》等,录下了他稚嫩的足迹。《我学英语》《踢足球》《海伦公园看老头下中国象棋》《西边的夕阳》等,记下了他从日常学习、生活中捕捉的灵感。那篇《感动于父母对我的亲情》,写母亲下雨天到教室门口给他送伞,父亲晚上先辅导他做完功课再做自己的事,这让幼小的他,思绪联翩了—— “幸福是什么?幸福其实不需要豪华别墅,也不需要高级轿车,更不需要许多的金钱。其实,概括幸福只需要一句话:一个亲情永存的家。” 单有这一面,还不够。当得知美国富豪把孩子从小送去寄宿学校,参加长期野外夏令营,经受锻炼,他又反思自己—— “我绝不能永远地依偎在父母的怀抱中,整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只会使我的自理能力一步步地下滑,并且一直只是父母的‘囡囡’。反之,不断追求锻炼自我的能力与体格,才是我成长最佳的道路。”(《我真想这样长大》) 这样的弦子,人格才是完整的。 课外阅读,是赵辕尊作文素材的另一来源。纵览初中三年级下的作文,全是读书笔记。《敌后武工队》《回忆拿破仑》《伊索寓言》《苦儿流浪记》《笑面人》《基度山伯爵》《金银岛》《第三帝国的兴亡》《达尔文》……书读得真多!我注意到,他读了《外国幽默故事选》后,这样说:“我天生就是一个幽默的人”,“一切的不适意,都因为得了幽默,而变得喜气洋洋”。能用“幽默”化解人生的不如意,小小年纪,内心有点强大。 他的文字,是流畅的,音质显然属于童声。这里,没有庸俗势利,唯有天真无邪。一颗跃动的童心,漏泄在文字里,像清泉里的月光,斑斑点点,让老夫我,也遐思悠悠,回忆起远逝的童年来。 进入初中、高中,赵辕尊的目光,越过了蚂蚁、田鸡、小鱼儿,开始关注民生,对社会问题发言了。《精英的返≥热》中,他感叹:外地来沪的人才,“他们曾经怀揣着梦想与瘪着的钱包,采到一直幢憬的大城市里,最终,却拿着厚了没多少的钱包与支离破碎的梦想·离开了这里”。《磁悬浮的思考》中,他发问:“这么一小段路,坐磁悬浮能比乘车快多少?这么贵的票价,有多少本市人会去坐?这么偏僻的位置,能吸引多少游客?成本能收回百分之几?”《属于谁的富士康》指出:十三位跳楼身死的员工,以最后的搏击,撕开了厚厚的乌云,让地上的人们明白,淌着血的过去,终究只是行将结束的极夜。《孔子诞辰的去从》认为,将教师节与孔子诞辰重合,并不会使它们的现实意义或纪念意义有所增加。 一句句,少年老成的话,分明是托腮沉思的产物,意味着:灵魂从此有了担当。 这些作文的背后,一定矗立着什么。 事实证明了我的直觉:赵辕尊从家庭教育中,汲取了正能量。他爸爸是历史学家,著述丰富,十卷本《大三国》,重写了“三国,,历史;他妈妈学识也不浅,对《汉书·五行志》的研究,发前人所未发。浸润于历史的他们,也许是从史鉴中明白,父母对孩子,要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主要是“教思维”,至于具体如何学,是孩子自己的事。他们教孩子掌握观察问题的角度,比如,历史的高度,文化的深度,男人的力度,等等。 ——“你要记住十=字方针:中西合璧,文理交融,古今打通。从小确立学理科的志向,但应以最好的文科状态去搞理科。” ——“你要阅读被大家认可的一流名著,《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孙子兵法》,以及四大名著,托尔斯泰作品,雨果作品,罗素作品……” ——“你是男人,男人要自三个责:对自己自责,对家庭自责,对天下负责!” ——“你出去旅游,能乘火车,就不乘飞机;能乘汽车,就不乘火车;能步行,就不乘汽车。是苦游,不是去享受。这样,原生态的东西能看得多一些,可以接触底层群众,看他们如何生存,逼着自己去思考。” 方向明确,方法明确,责任明确。孩子向上的欲望,便自己“蹦”出来了! 请看赵辕尊的独白:“人生的每一秒都是懦夫与强者的岔路口,分别通往自内至外的腐朽与轰轰烈烈的燃烧。”(《生活的常态》) 一颗心,渴望燃烧。 四 现在,可以咂摸一下本书的书名了。 《一个理科生的作文印迹》——似乎在挑明:文科与理科之间,既对立、叉统一。文科运用形象思维、发散思维,理科运用逻辑思维、线性思维。两边的思维,是两股道上的车。但文理兼顾,可以做到;文理互补,更是不争的事实。两手硬,无疑对两者,特别是理科,更具好处。华罗庚的文学想象力,对“多复变函数”的表述,显然有用;苏步青的诗歌表现力,对“微分几何学”的描述,亦非多余。 如今有些博士、硕士,写文章不理想,本科生就更不用说了。这与他们从小不重视作文有关。赵辕尊给他们上了一课。他小学里就是金牌学生,作文水平一路领先,数学也始终是尖子,直到拿获借以保送北京大学的数学竞赛一等奖,而且活得从客,没有气喘吁吁。这本作文集,也是对“文理绝对分家论”的善意批驳。 当今社会,对教育的牢骚之声,已不绝于耳。赵辕尊说:“现行的教育,就像不合温的煅炉一般,只会压制孩子的心智和能力,最终成为奔途上的一根绊索。”(《我那前世远邻:鲁迅》)他的作文,在他来说,是,心智的解禁,能力的驰驱,文化的思考,情趣的享受。这种潇洒,是对“不合温的煅炉”的反叛。 赵辕尊留下了《一个理科生的作文印迹》。今后,会不会有其他学生,留下《一个文科生的数学印迹》《一个文科生的物理学印迹》?文理交融、突出重,最、全面发展,总是谤人的风景。 愿在此,为新芽的冒出,敲敲边鼓。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