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作为一个古老的政治学概念,虽然在历史上经历多次内涵上的变更,但在任一时期,它都不仅指向一套控制政府行为合法性的立法技术和制度,还体现为一种人文理念,反映人们对宪法应具有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的价值追求。
国际宪政治理的思潮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终在二战后迎来了复兴。当代国际宪政学者主张,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共有的不是宪法结构,而是核心的宪法价值;国际法体系中一些基础性的规范已经发挥着事实上的宪法功能;国内国际宪法共同构成一个松散网络式的多重宪法体系正在形成中。WTO这个现代最富有创造力的新型国际组织,其宪政的实现似乎更具期待可能性。尽管WTO体现的贸易自由并不具有超越其他非贸易价值的法律价值上的高位阶,但在维护国家主权、个人权利的基础上,更大限度的实现正义、平等、秩序这些法的基本价值,并维护国际法的权威,WTO“宪政”可能是最有效的突破口。国际“宪法”规范是否存在、其内容、含义、价值等都还处于纯理论探讨中,事实上,国际法宪法化理论同WTO宪政理论都是为了处理国际政治合法性和国际法合法性的问题,并希望求助于宪政话语,实现两者的同步统一。
“宪政”作为一个古老的政治学概念,虽然在历史中经历了许多次内涵上和观念上的变更,但在任何一个时期,它都不仅仅指向一套控制政府行为合法性的立法技术和制度,还体现为一种人文理念,反映着人们对宪法应当具有的正当性和合法性的价值追求。
本书首先通过对国际宪政主义的哲学基础、历史发展和当代思潮进行透视,力图对作为WTO宪政基础的国际法宪政问题作出恰如其分的梳理。在国际社会中,康德的世界公民权利理论为国际宪政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尽管国际宪政治理的思潮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摧残,终于在二战结束后迎来了复兴。当代的国际宪政主义学者主张,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共有的不是其宪法结构,而是核心的宪法价值,诸如保护个人权利、维护自由市场经济秩序;国际法体系中一些基础性的规范(funddmental norms)已经发挥着事实上的宪法功能;国内国际宪法共同构成一个松散网络式的多重宪法体系正在形成中。在这个跨国宪法结构之中,国际组织的宪政理论与实践无疑为验证该体系的可行性,推动该体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将研究焦点集中于现代国际法体系的中心部门,即WTO法体系之上。作为对国际宪政学说深化研究最成功的国际法部门,同时作为现代国际法体系中最富有创造力的新型国际组织,WTO宪政的实现似乎更具期待可能性。因此,学者不遗余力地贡献着聪明才智,并发展出以构建宪法性制度为宪政目的“制度建构”学说、“规范承诺”学说和“司法宪法化”学说;以WTO争端解决机构发挥“司法能动性”,以发展出一系列类似国内宪法规则的“司法造法”学说。其后,本书深入到WTO诸宪政理论的幕后,透视对WTO规范是否具有宪法功能,并体现对宪法价值持不同态度的学说观点。
无疑,国际法学者对现存国际法规范,包括WTO规则,以及整个国际法体系中仍存在具有极大干扰的政治性因素产生极大的担忧,认为正是因为缺少国内宪法式的宪法权威,才使得作为类似国内一般法律的国际法与国际政治冲突不断,需要引入国际宪法权威,成为控制国际政治的上级法。尽管WTO体现的贸易自由并不具有超越其他非贸易价值的法律价值上的高位阶,但是,在维护国家主权、个人权利的基础上,更大限度地实现了正义、平等、秩序这些法的基本价值。并在维护国际法的权威,实现国际法律体系的宪法化方面,WTO“宪政”可能是最有效的突破口。如何理解WTO法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优先性,如何完成宪政要求之下的WTO制度建构,保证适用于该组织内部的“宪法性”规范的正当性,则应当成为焦点问题。
在最后部分,本书将目光投向国际宪政理论的解构分析。毫无疑问,现有的国际层面是否具有“宪法”规范,其内容、含义、价值等都还处于纯理论探讨中,事实上,国际法宪法化理论同WTO宪政理论都是为了处理国际政治合法性和国际法合法性的问题,并希望求助于宪政话语,实现两者的同步统一。
中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国际法体系“宪法化”理论解读——WTO宪政研究的相关理论背景
第一节 国际法体系“宪法化”理论的哲学基础——“世界主义”哲学思想
一、康德世界主义哲学思想的产生
二、康德国际法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评析
三、康德国际法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新发展
第二节 国际法体系“宪法化”若干理论研究之述评
一、国际宪政主义思想的历史回顾与评价
二、当代国际法宪法化理论观点的综述
三、关于当代国际法“宪法化”理论的初步思考
第二章 国际法体系“宪法化”理论基本概念之探究
第一节 宪法及相关概念的再认识
一、对于宪法概念的再思考
二、对“宪法化”和“宪政”的理解
三、“宪法”和“宪政”在国际法“宪法化”学术探讨下的特定含义
第二节 国际法“宪法化”理论与传统宪法学理论之辨析
一、国际法“宪法化”学术探讨的主要内容及其评析——与传统西方宪法学理论的不同之处
二、微观层面的国际法体系“宪法化”——如何理解国际组织的“宪政”问题
第三章 关于WTO制度“宪法化”问题的理论之争
第一节 “制度建构”学说
一、“制度建构”学说的主要理论观点及代表性学者
二、对于该学说的理论构建基础:“制度”和“宪法”的思考
三、该学说实用主义立场产生的论证悖论
第二节 “规范承诺”学说
一、“规范承诺”说的主要理论观点及代表性学者
二、对该学说的分析和评价
第三节 “司法宪法化”学说
一、该学说的核心观点——WTO争端解决机构能够通过司法解释发展出宪法体系
二、该学说的主要内容——WTO争端解决机构创设的宪法性规则
三、与欧洲法院司法能动性对比下的反思——WTO争端解决机构不可能发挥类似于欧洲法院建构“宪法”性框架的作用
第四节 WTO争端解决实践与WTO制度“宪法化”问题
一、涉及WTO“机构平衡”问题的案例及其评析
二、WTO争端解决实践与WTO规则“宪法化”理论
第四章 关于WTO规则“宪法”功能和“宪法”价值的理论之争
第一节 关于WTO规则“宪法”功能的若干理论学说
一、“支持论”:WTO规则能够发挥一定的宪法性功能
二、“反对论”:WTO不具有也不应当具有“宪法”功能
第二节 理论与实践:WTO规则的“宪法”价值问题及理论反思
一、WTO规则之“宪法”功能与“宪法”价值的关系——传统西方宪法学理论下的透视
二、WTO是否应当促进人权保护等非贸易自由价值目标的实现——WTO宪政学说在现实下的反思
第五章 WTO“宪政”问题和国际法“宪法化”问题——对比思考下的理论解构
第一节 理论研究的共同现实动因
一、国际法与国际政治
二、国内宪法的“政治”性与“法律”性
三、宪政秩序与国内政治
四、应对现行国际制度面临的危机:民主和合法性障碍
第二节 对比思考下的理论解构
一、关于WTO宪政理论的理论解构
二、国际法“宪法化”理论的理论解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