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公诉运行机制实证研究--以C市30年公诉工作为例/检察理论新探索
分类 人文社科-法律-中国法律
作者 王昕
出版社 中国检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公诉运行机制实证研究》一书运用历史的方法,对审查起诉制度在主要历史阶段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考察分析,论述审查起诉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时代性特征,而这些特征背后无不折射出其所在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立法及司法制度乃至社会人文心态等各种因素的差异,较为深刻地揭示了审查起诉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把握这种规律性对于我国当下审查起诉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务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内容推荐

本书从实证角度针对审查起诉司法实践的各个阶段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全景式考察,并以成都市近三十年实际的公诉工作为考察对象,从司法的实践出发,将从实践中归纳出的各种普适性的规律上升到立法建议的高度,使之成为我国审查起诉制度改革的现实基础,成为一种交融于中国司法传统并真正扎根司法现实的法律渊源。这种探索为我国审查起诉制度的完善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的资料。

目录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1.1.1 研究的缘起

1.1.2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当前研究成果综述

1.2.1 当前研究的主要成果

1.2.2 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

1.2.3 取得的研究成果及不足

 1.3 研究方法与材料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材料

 1.4 文章结构与相关说明

1.4.1 文章结构

1.4.2 相关说明

第二章 公诉案件的受理与分配

 导语:考察案件受理与分配的意义

 2.1 案件的受理

2.1.1 案件受理启动的前提:确定管辖

2.1.2 案件受理在制度性规定上的历史沿革

2.1.3 案件受理的实践操作

2.1.4 案件受理阶段的检警关系

 2.2 案件的分配

2.2.1 案件分配模式的历史变迁:一种随机性分配机制的确立和完善

2.2.2 案件随机分配机制的实践操作

2.2.3 案件被分配后的再次调整:报送与交办

2.2.4 案件分配中的权力因素

 2.3 小结:审查起诉制度规范化运作的发萌

第三章 审查起诉中的阅卷

 导语:考察审查起诉阶段阅卷行为的制度意义

 3.1 检察官如何阅卷——从制度变迁到实践运作的全景展示

3.1.1 审查起诉阶段阅卷工作的制度变迁

3.1.2 阅卷行为:从简单到复杂,从散乱到规范

3.1.3 阅卷中心:全面审查,排除疑点

3.1.4 阅卷的时间成本:从访谈得出的结论

 3.2 阅卷方式下的审查起诉制度目标实现状况

3.2.1 从打击犯罪角度的分析与评价

3.2.2 从人权保障角度的分析和评价

 3.3 冲突与妥协:以律师阅卷制度改革为视角的考察

3.3.1 立法层面的冲突与妥协

3.3.2 实务运作的无奈与困境

 3.4 阅卷制度可能的改革路径

3.4.1 检察官对案卷材料的形成过程会予以规范

3.4.2 从侦查模式的改变促进案卷形成制度的优化

第四章 审查起诉阶段的讯问

 导语:审查起诉阶段讯问程序的制度意义

 4.1 讯问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4.2 审查起诉阶段讯问活动的全景展示

4.2.1 讯问前的准备

4.2.2 讯问内容:对案件事实的进一步厘清

4.2.3 讯问次数与时间

4.2.4 如何对待讯问(笔录)——以嫌疑人翻供为中心的考察

 4.3 小结:案件事实的抽象与检察官内心确信的形成

第五章 审查起诉中的案件讨论

 导语:作为一种常态的案件集体讨论决策模式

 5.1 案件讨论制度沿革

 5.2 实践中的案件讨论方式

5.2.1 主诉检察案件讨论模式——以主诉检察官案件讨论制度为标本的实证分析

5.2.2 检委会案件讨论模式

 5.3 小结:对案件讨论制度的正当性反思

5.3.1 现实需要的应然选择

5.3.2 案件处理责任的分担机制

5.3.3 对检察官行为的控制机制

第六章 审查起诉运作的期限

 导语:效率、权利与审查起诉期限

 6.1 法律变迁三十年之比较分析:审查起诉期限的法定化、制度化历程

6.1.1 期限观念的初步建立:1979年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

6.1.2 制度的发展与完善:1996年刑事诉讼法对1979年刑事诉讼法的继承与发展

6.1.3 效率提高与权利保护的初步完善:1979年刑事诉讼法与1996年刑事诉讼法之比较分析

6.1.4 效率低下与权利保护的匮乏:域内外法律之横向比较分析

 6.2 实然对应然的偏移和背离:三十年来我国审查起诉期限实际运作之概况

6.2.1 波浪式的趋势变化:各时期审查起诉案件花费时间的实证调查’

6.2.2 期限变化趋势的背后:应然对实然的反馈、修正及程序改革与权利保护

 6.3 审查起诉制度运作的时间耗费构成:历时性纬度的考察

6.3.1 “分段式”的考察:审查起诉运作期限的具体耗费状况

6.3.2 分析与评价:合理与不合理的两端

 6.4 审查起诉期限制度的完善:制度与理念的双重完善

6.4.1 “比例性原则”观念与制度的确立:充分保护起诉期间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权利

6.4.2 羁押期限的独立:树立程序公正理念

6.4.3 完善程序,严格控制审查期限的延长

6.4.4 试行侦诉联动机制,缩短审查起诉期间

6.4.5 优化内部办理制度与程序,提高办案效率

第七章 审查起诉中的起诉决定

 导语:起诉标准(条件)、起诉决定与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7.1 对审查起诉的总体情况:一个历史性的考察

 7.2 实践中的起诉条件与起诉决定

7.2.1 从起诉条件“证据要件”角度的考察

7.2.2 从起诉条件“必要性要件”角度的考察

 7.3 起诉标准的考察:撤回起诉的角度

7.3.1 刑事案件撤回起诉的基本情况

7.3.2 撤回起诉后的处理情况

7.3.3 检察机关撤回起诉在实践中的缺陷

 7.4 总结:基于起诉法定条件的制度意义的评述

7.4.1 实践标准的形成: 司法场域内外的双重解释

7.4.2 实践标准的形成:应对多因素影响的简化策略

 7.5 小结:实践起诉法定标准偏离的“现代性”原因

第八章 审查起诉的不起诉决定

 导语:问题的引出

 8.1 不起诉制度的整体考察

8.1.1 不起诉制度的历史考察

8.1.2 不起诉案件的整体考察

8.1.3 审查起诉阶段侦查机关撤回案件的实证考察

 8.2 宽严相济政策视野下的酌定不起诉:以裁量权为核心的考察

8.2.1 酌定不起诉在司法实践中的现状

8.2.2 将隐性不起诉纳入视角的起诉裁量权行使实况

8.2.3 酌定不起诉在实践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8.2.4 酌定不起诉实践状况的形成:基于历史和现状的解释

8.2.5 完善制度、科学行使起诉裁量权的建议

 8.3 不起诉制度制约机制

8.3.1 我国不起诉权制约机制的现状

8.3.2 我国不起诉权制约机制存在的问题

8.3.3 我国不起诉权制约机制的完善

第九章 结语

 9.1 当下审查起诉制度理性与不理性因素并存的实际状况

 9.2 中国审查起诉制度的未来:在“整合”与“立法”之间

主要参考文献

校园乌托邦之梦(代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2: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