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校园模拟企业的研究视角
一 研究视角的界定
二 学生本位的视角
三 可持续发展的视角
第二节 校园模拟企业的研究框架
一 校园模拟企业的研究问题
二 校园模拟企业的研究假设
三 实验设计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创业教育的概念框架
第一节 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一 教育理论的内涵
二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三 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四 苏联教育理论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
第二节 创业教育的概念框架
一 教育理论与创业教育的逻辑关系
二 创业教育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 关于创业教育对象的客观性假定
四 关于创业教育目标的客观性假定
五 创业教育的内涵
第三章 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第一节 国外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 各国创业教育现状
二 基于教育主体、受教育者、教育环境的创业教育分析
第二节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一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三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归纳
第四章 校园模拟企业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人力资本理论
一 人力资本理论形成的理论脉络
二 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 人力资本理论的价值分析
第二节 人本管理理论
一 人本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脉络
二 人本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三 人本管理理论对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二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容
三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高等教育
第四节 蒂蒙斯创业理论
一 创业理论概述
二 校园模拟企业的理论基础——蒂蒙斯创业理论
第五节 教育学课程理论
一 课程与创业教育课程的概念界定
二 现代课程理论的三大流派
第五章 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模型
第一节 创业素质内涵
一 素质概述
二 创业素质内涵
第二节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现状
一 创业知识素质状况
二 创业者特质素质状况
三 创业能力素质状况
四 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状况成因分析
五 创业素质与成功创业
第三节 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模型
一 基于创业过程的创业者素质分析
二 基于创业过程的创业者素质模型框架
三 基于创业过程的创业者素质模型应用
第六章 高校大学生可持续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校园模拟企业
第一节 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现状
一 创业能力培养模式释义
二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典型模式分析
第二节 基于不同实施主体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分析
一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五种模式
二 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比较分析
第三节 高校大学生可持续创业能力培养新模式——校园模拟企业
一 校园模拟企业概念界定
二 校园模拟企业框架模型
三 校园模拟企业在高校创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价值
四 校园模拟企业培养模式的优势特点
第四节 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发展趋势
一 高等院校——规划创业教育、培养创业潜能
二 政府部门——制定创业政策、营造创业环境
三 社会团体——培训创业技能、降低创业风险
四 学生个体——强化创业精神、修炼创业特质
第七章 校园模拟企业运行的资源条件
第一节 创业资源概述
一 创业资源的概念
二 创业资源的类型与内容
三 创业资源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
第二节 新创企业资源开发过程分析
一 资源识别
二 资源获取
三 资源配置
四 资源利用
第三节 高校大学生创业资源分析
一 高校大学生创业主体资源
二 高校大学生创业客体资源
第四节 校园模拟企业运行的资源条件
一 校园模拟企业运行的人才资源
二 校园模拟企业运行的环境资源
三 校园模拟企业运行的资金资源
四 校园模拟企业运行的场地资源
五 校园模拟企业运行的教育资源
六 校园模拟企业运行的项目资源
第八章 校园模拟企业案例分析
第一节 校园模拟企业典型案例评析
一 大智汇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报告
二 信诚咨询策划公司
三 潮邦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第二节 校园模拟企业实验活动体会
一 体会
二 体会二
第三节 典型案例综合评析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 高校大学生创业低成功率源于可持续创业能力不足
二 可持续创业能力培养需以学生为本位
三 校园模拟企业是高校大学生可持续创业能力培养的新模式
四 校园模拟企业可在高校创业能力培养实践中推广应用
第二节 研究创新
一 研究视角创新
二 研究内容创新
三 研究理论创新
第三节 研究未尽问题与未来研究规划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