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与中国人(图文版)/新华史海镜鉴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美)倪维思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在最大的中国地图上所能发现的地名,都是筑有城墙的城市名称。因为空间不足,许多第三级别城市没有列出来。所有城镇的总数超过了一千七百座。假设它们的方圆平均四英里,那么上述城市的围墙总长度将会达到六千八百英里,几乎相当于地球周长的三分之一。如果我们再加上将中国本部与北部鞑靼地区隔开的、绵延一千五百英里的长城,这个估算长度会增加到八千英里以上。

雕刻于一段北京城墙上的图案,生动诠释了中国城镇的通常外观。从远处就能看到它们的瞻望塔和岗哨台,以及墙外的护城河。在中国南方,几乎看不到图案中描述的骆驼。读者也可以发挥想象力,将骆驼所在位置替换为北方大多数城市中的驮骡和驴子,以及南方城市中的挑夫和轿夫。

读者根据中国城市的数量和规模大小,也许会推测说它们接纳了帝国人口的大多数。不过事实并非如此。中国人基本上属于一个农业民族,主要生活在帝国肥沃平原上星罗棋布的无数村庄之中。无论在哪里,你几乎看不到一座独立或者隔离出来的农舍。为了便于交往和互相保护,村民都要住到乡镇里或村庄上。所有的城市,即使其中最小的那些,也管理着上千座这类村庄。在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你通常会发现方圆三四英里之内,村庄数量就能有一百五十到两百。其中一些较大的,人口及财富都可与小规模的筑墙城市相媲美。

与中国人口相关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兴趣,这并不令人奇怪。我们在这方面得到的最可靠信息,是1812年的官方普查,其准确性毋庸置疑。普查数据显示,18省的人口为3.6亿。

仅仅列出这个数据,并不能使读者头脑中形成它所陈述事实的清晰印象。也许通过对比,我们对中国人口可以有更好的认知。中国一国就几乎承载了全人类的三分之一。其居民人数大约相当于欧洲所有王国及南北美洲人口的总和。十八省中任意一个人口稠密的省份拥有的人口数量,与欧洲最大的国家或者美国几乎相等。初看起来,这些结论似乎让人无法相信,但稍加考虑就会清楚,这在中国并非不可能。而以我个人的观察与调研,倾向于确认上述说法的正确性。

上文提到的中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每平方英里土地上大约生活着三百人,当然英格兰和比利时的人口密度要更大一点。不过,也许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比中国土地更肥沃,并能供养更稠密的人口。每一块可利用的土地都得到了开垦,并且几乎所有土地都被用来为人们提供食物,人们对牧场几乎全然不知。中国百姓很少以动物为食。他们的肉食,大部分是猪肉和家禽,原因在于饲养它们很少占用耕地,或者根本不用。在中国能够看到的马、牛和羊数量不多,它们通常被圈养于厩棚中,或放养在山坡上,亦或拴在渠岸边。考虑到这些事实,一个领土广阔、物产丰饶,文明程度又很高的国家,正竭尽其所能去满足一个勤劳朴素民族之需要,对我所说的它每平方英里人口达到三百,也就不必心生好奇或难以置信。

基于城市居民数量,我们可以对中国人口做一个独立的、大致准确的估算。几年之前,两个来自宁波的传教士连续走访了十九个相邻的城市。其中一个有三十万人口,十个有五到十万;另外八个则有一万到两万。每个城市的平均人口大约是六万。如果二人的旅程再向北延伸几天,很可能就将造访绍兴与杭州。前者大约有八十万居民,后者则有一百万,这样一来,所调查城市的平均人口数量将会有很大提高。不过,将六万作为浙江城市人口的平均数量,并将整个帝国的这个数据从六万减到四万,我们就能估算出,中国城市人口仅有六千八百万。但我们会发现,每个城市所管辖下的众多大村镇,其总人口与城市不相上下。如果假设占全部村镇数量十分之一的未筑墙大村镇,容纳的人口是城市的两倍,我们就能估算出,城市及这一小部分大村镇的人口大约为两亿。如果认为这些几乎无法统计的村庄,其包含人口仅仅与城市和大村镇大致相等,我们就能得出中国总人口为四亿的结论。我并不自诩这个估算很精确,只是力图说明,中国的人口普查与事实相当符合。

在中国所能看到的一切,都会给人留下同一种印象:这是一个人口负担过重的国度,不管走到哪里,都有潮水一般的人群。无论何处的田地里,都满是辛劳的农民;在山区你可以看到大量的梯田,一片接一片地升高到五百至一千英尺;在许多地方,山上最高处都被开垦为农田;大路小道处处都是行人,众多江河及运河上挤满了船只,在城乡各处的喧闹街市上,数量极多的手艺人忙碌地展示着他们的绝技。

P6-8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中华帝国概貌

第二章 中国及其居民概貌

第三章 孔夫子及儒家思想

第四章 科举及学校

第五章 中国政府的组成

第六章 中国宗教

第七章 佛教

第八章 佛教(续)

第九章 道教

第十章 国家的宗教仪式及信仰

第十一章 中国各宗教体系共存

第十二章 迷信观念与风水 占卜

第十三章 种类繁多的占卜术

第十四章 中国的语言

第十五章 中国的慈善机构

第十六章 中国的善书

第十七章 社会风俗

第十八章 节日 风俗及娱乐

第十九章 对中国人性格及文明的总体评估

第二十章 西方国家与中国的交往

第二十一章 在中国的传教生涯

第二十二章 中国的罗马天主教士

第二十三章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十四章 中华帝国的现状与展望

序言

中国与美国并不遥远,特别是中国使团最近的访问,已唤起了国人对这个帝国的新兴趣。昔日我们两国完全隔膜,现在突然有了密切交往,这种情况甚为少见。在中国时,一些饱学之士曾经问我:“贵国是否也有书院?”长久以来,中国人都将我国视为蛮夷之地,当他们发现我们一定程度上也能证明自己的精神文化,并且熟知他们的语言与文学时,这些学者不免心生疑问:“他们可是在中国接受教育,或他们自己国家并无学堂?”当被告知美国的学院非常普及时,他们很可能会有这般推测:“那么,贵国人民是否也熟悉孔夫子的经典?”他们认为,不管世界何处的学校,教科书理所当然地一定是儒家经典,只有少数人才会意识到,一种教育体系可以有其他知识源头。

中国人对其他国家的一无所知,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但在西方国家,许多人提及中国时也是茫然不知。在美国,也曾有学者问我:“中国人难道不是一个明显迟钝又无趣的民族吗?他们能学会表达爱慕及感激吗?你能发展他们的心智,培养他们的道德观念?并使他们中的任何个体,成为真正可信赖的基督徒?”

中关之间存在的相互误解源于缺少可靠的信息,而这种匮乏则源于彼此的巨大隔膜,以及相互交流不够频繁,并缺乏效率。

我们曾一直认为中国位于东方尽头,它与我们的交往会被中间的欧亚大陆国家所切断,但现在它已经成为美国的东方近邻。我们熟悉其国民,与他们之间培养相互尊重与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并应当成为描述这两个伟大国家关系的特征。在未来,两国的利益与命运将会紧密联系在一起。

本书的首要目的,即在于促进这种令人向往的目标。如果拙著对这一如此重要的目标有任何推动,我也无需为其出版再做任何辩解。

笔者旨在对中国及中国人做出概述,而非就某些特殊方面进行详细论证。不过,本书将对中国人的宗教状况与信仰需求,以及传教士布道的特点与后果,给予特别关注。  笔者偶而会参考有关中国的其他著作,但大部分时候,我依据的是自己的亲身观察与经历。过去十余年间,本人与这个民族的各个阶层都有密切交往,他们遍布帝国的各个省份。

本书一些章节涉及在中国普遍流行的宗教。其中大部分内容出自我在中国所写下的书信。它们刊发于《国内外传教士档案》及《海外传教士》。

本书第三章所引用的中国经典,笔者采用的是香港理雅各牧师的出色译本。

笔者一直试图注意避免对未经验证的情况发表评论。

约翰·L·倪维思

奥维德,纽约,1868年8月

内容推荐

《中国与中国人(图文版)》一书以作者倪维思独特的视角,介绍了他在中国传教过程中了解到的社会多个方面,包括科举、学校、语言、慈善机构、社会习俗、以及太平天国运动等。

编辑推荐

倪维思著的《中国与中国人(图文版)》是一本一百多年前,西方人看中国的经典作品。

本书涉猎之广不但包括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制度、法律、教育、宗教、哲学,也包括了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的方方面面:占卜、赌博、和尚、文字、迷信、礼节、娱乐、新年、鸦片、风水、打油诗、妇女的地位、不同时代的风俗习惯、与其他古老民族的异同等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4: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