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心中的佛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路全国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路全国编著的《我心中的佛》记录作者大半辈子经历和所遇到的难忘的人和事,是想弘扬一种奋斗精神和淳朴、善良、孝亲、教子、友爱的情愫。圣人、伟人,大约都有上述精神和情愫。他们也是凡人,为什么会超凡人圣?因为他们有高于凡人的很高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其实很简单,就是修行。

内容推荐

路全国编著的《我心中的佛》是一部乡土散文集,俱是作者经历和阅历之作,以孝亲、教子、友爱为主线,《我心中的佛》重点记述二十世纪五十年问随历史走过的故事,对当时的风情风貌、人的品格和生活环境给予深刻描述。

目录

引子

我与干姥姥

望父石

往日那喊街

回乡记

荒路行

磨砺

滂沱路上行

岳父母大人

孝女

三炷香

清明思

晚成的裁缝

稚子之事

哭娃

我儿我先教

车厢里的风景

我的视圈看字多

我心中的佛

我这个人

买房记

雪中树

放开那小树

想起燕子筑巢

会计两上任

吃土的小女孩

他的名字叫棋子

蝉变

我的“小气”朋友

印象

老人心

攀比

说钱和借钱

后记

试读章节

我在奶娘那里断奶后,便被干姥姥接去。为什么称干姥姥呢?因为老人是奶娘的母亲。我的姥姥,据父亲说,在我出生前就去世了。后来我明白,我既无亲姥姥,也无亲娘,娘的罹难,使我幼年和童年备受孤单。

刚到干姥姥家时,我还认知模糊,在感觉上,不能分清抱着我的是奶娘还是干姥姥。在我渐次长大些时,只认得干姥姥的面孔,好像奶娘的情愫没有干姥姥那样浓重似的。所以,干姥姥是我生活的依赖,也是我的第一位老师。

我的干姥姥,出身城里大商家庭,嫁于我村的富户,只可惜在民国初年就家庭破落,最后沦落为雇农。她生于清光绪年间,裹小脚。那脚小得可怜。她清瘦而坚挺,耐劳而勤俭。她生有一男二女,直到一九六。年去世前,也没卸下那母亲、奶奶、姥姥的三种角色。她那舐犊之情,犹如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热烈,秋天的富有,冬天的冷静。她最重视的是儿孙学文化。

我幼时,干姥姥对我宠爱有加,背着拉着,总是追寻卖糖果的串街小贩。我就是能自己玩时也难丢掉干姥姥的影子,都说干姥姥对我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旁人说,这比亲的还亲。

自上学,我对学习很淡漠,放荡游玩兴趣极浓。学与玩本不能画等号,自然就觉得,教室是如此的冷清、沉寂、枯燥、单调和乏味。所以“人在曹营心在汉”,勾起的是在校外戏耍、顽皮、游荡的留恋。逃学,一而再地逃学。放学时,我佯装成上学的样子插到队里,以避逃学之嫌,脸皮比墙厚。只不过这一切,都没逃过干姥姥的眼睛,只是她没当面戳穿我的伎俩而已。

干姥姥开始寻思培养我上学的兴趣。我很仰慕干姥姥的聪明、睿智。她说我,你是该拴住的时候啦。她认为,马驹不栓,不能驯,人不栓,不能学,只不过人与畜拴的形式不一样罢了。干姥姥说,不上学,就干活吧。我说,上学。干姥姥寸步不让,下学也得干活儿。我不得已尊重而服从了这种约束。从此,放学或星期日,我就有了另一个课程:打猪草、拾柴禾,玩也只能在劳动的间隙,却不敢任意恣行了。

劳动确实能培养求实的品格,亦可以给人安上想象的翅膀。高尔基说:“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当时的干姥姥不可能说出高尔基的话,她拴住我以劳动开始入学的思维方式,正是应了伟人的论断。

P1-2

序言

我的这本散文集,之所以名为《我心中的佛》,不仅仅是因为集子中有一篇文章题为《我心中的佛》,更有一层深意在。这个深意就是:我记述自己大半辈子经历和所遇到的难忘的人和事,是想弘扬一种奋斗精神和淳朴、善良、孝亲、教子、友爱的情愫。

圣人、伟人,大约都有上述精神和情愫。他们也是凡人,为什么会超凡人圣?因为他们有高于凡人的很高境界。要达到这个境界其实很简单,就是修行。

修行,即修正自己的行为。修行,心中要有佛。这个佛,不是迷信,而是你自己心中的智慧、哲理,就是你自己的觉悟。

我愿读者能在阅读这本集子时,和我共同深悟其中意境。

后记

当我未提笔写这些散文的时候,便复想复问自己多日。我为什么要写?写些什么?写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连自己亦不能有确切的回答,那写还有什么意义?即便挥毫于纸亦不免文无主题,题材混乱,信笔涂鸦,贻笑大方。

当我把主题定在孝亲篇、教子篇、友爱篇之后,思路和文路顿时明晰起来,在我写出第一句之时,笔耕之勤便一日不歇。两年的写写改改以至定稿,幸有六万字的散文得以问世。

这本集子共载人我三十二篇散文习作,多以写我的经历和家事为主。我经历了上个世纪的五个年代。那些年代特别是六七十年代,时代和环境、生活和条件,较之当今不可同日而语,当年是穷点儿、苦点儿,自然也尝到苦辣酸甜的滋味。但亲情并不是随时代亦苦亦冷,并非与时代同步,也并非忽高忽低,忽冷忽热,亲情总像春天般的温暖飘溢在我的周围。我自幼丧母,失去母爱,但有父爱。幸喜的是奶娘和干姥姥补给我母爱,待至我成家,岳父母又对我疼爱有加。我岂能忘记慈祥的父辈,老人们的有生之年,我捧之以孝心侍奉于堂前。对他们的思念;久之便成为握笔成书之举,以此告诉世人永远记住生养我们的父母大人。我的所写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冷与暖的碰撞,助与济的相接,我对孝亲的认识渐次有了深层次的感触。我在写《磨砺》一文时深悟孝亲源于亲情,亲情孕育孝亲,忠与孝相连,忠孝密不可分,这是党和国家培养我懂得的大道理。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亲,只有共产党才把忠孝的含义推到一个更高的境界,诠释了忠孝的真谛。

我还写了我的儿女。我有三个儿女,皆乖巧可爱。当他们幼学之时,我秉承父辈的教诲施教于他们。我欣赏并赞成古人的《三字经》、《弟子规》,常以其名句作为他们的启蒙教育,要他们幼小就懂得孝亲相传,悌重相依,亲亲相惜,尊老爱幼的为人之道。数年之后,他们在渐学渐进之中,考上大学,读到研究生,均有报效国家的岗位和事业,我很欣慰。我分别写了他们童年的两三件事,写他们的成长,写他们的进取的趣闻。我写他们的主线是学以明志,学以立身,学以尽忠保国,学有成就即是大孝。我的本意是为儿女留些纪念,当他们读这些篇章之时,寄希望他们能想些什么,悟些什么,能理解父辈一点心意,若能如此就足够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8: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