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朱汉民主编的《原道(第23辑)》在坚持儒家立场和情怀的前提下,还呈现出两个新的特点。一个是作者学科视野的多样性,本辑作者既有广义的儒家学者,更有众多来自法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作者。《原道》认为,当代中国是开放的中国,当代儒家也应当是开放的儒家,唯有因应现代学术发展,兼收各科新知,并蓄不同声音,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另一个就是作者的年轻化,本辑和今后一段时间,已经并且将继续拿出相当的版面支持年轻学者(在读博士、博士后、青年教师等)发表创见。《原道》专注阐扬儒学文化长达20年之久,不仅对古籍经典有深入探讨,更为关注当下社会的现实问题。
“儒教建构与儒耶关系”专题
儒教作为“国民宗教”的向度考察/任文利
世俗主义的中国之路:“教”的分化与重构/汲结
早期儒家的宗教哲学运动:基于经典文本的考察/邹晓东
原始儒教:从“道原于一”到“神道设教”/张宏斌
心灵秩序的重构:论近代条约与宪法中的信教自由/李富鹏
天主教人之尊严观与现代性处境下中国天人思想之亟变/张薇薇
从西方“自由主义”到中国“自由传统”:一个基督徒儒家的三十自述/时亮
思想与学术
特殊性与普遍性的融合:湖湘文化精神特质的历史建构/朱汉民
儒家生死观之研究/程思徐春林
国制灵魂:先秦“天命一革命”观及其法哲学意涵/吴欢
古今之变:顾炎武王道思想特点的历史考量/郭敬东
《论语》:继受信托制度的中国文化土壤/陈赤
“义利之辨”与孟子的社会分工观念/韩德民
亲亲、尊尊、贤贤与中国式管理的基本路径/陆丹陈彦军
月岩悟道:月岩自然景观与《太极图》关系试探/朱雪芳唐厚裕
张九成与大慧宗杲的交游/郑翔高
读书与评论
中国哲学的建构:经典诠释与义理体认/朱汉民
真儒何在?——再评蒋庆/黄应全
从经济学理解儒家——盛洪访谈/盛洪杨万江 宋大琦
小历史的多种可能——读《王氏之死》/刘陈皓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