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华宁卷)
分类
作者 吴才龙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华宁卷)》由吴才龙主编,这里集结着散落于民间的故事瑰宝,它们是:

☆对我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

☆对日益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级抢救

☆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

☆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

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我们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岁月砥砺,口耳相传。让这些美好的故事流传下去,成为世代相承的永恒记忆——

向热爱讲故事、听故事、写故事的人们,致敬!

内容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云南玉溪华宁卷)》由吴才龙主编。

◎世界著名作家马尔克斯,童年时期随外祖母生活在哥伦比亚的一个小村庄,每天从博古通今的外祖母那里听到大量神奇鬼怪的民间故事,这种良好的民间文化的熏陶和农村生活的经历成为他日后进行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

◎恩格斯曾经说,民间故事还有这样的使命:同圣经一样培养他的道德感,使他认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权利、自己的自由,激起他的勇气,唤起他对祖国的爱。

◎给孩子讲故事,几乎是全世界每一个家庭的教育传统。民间故事对一个人思想、性格、观念、理想的形成,影响不可估量,这种影响有时候甚至远远超过了学校里所接受的正规教育。

曾记否,我们在故事中睡去,吮吸着梦中的美好甜蜜……

目录

神话

观音造海

海伯与太阳(苗族)

传说

 人物传说

龙宫招亲

维止案翰林院学士遭殃

文字狱董翰林避祸回乡

为争水盘溪农民大械斗

会宁州临安知府说真情

中秋节人间赏明月

听琴音龙女坠江心

老渔翁长街卖龙鱼

肖翰林解囊救知音

报恩典龙女诉衷肠

放龙女戏语成佳话

问佳期老龙访董府

董翰林代弟定婚期

肖翰林招亲七犀潭

董翰林重修龙潭埂

四姐霸夫(苗族)

美女怀胎山

尼姑与龙王

火龙和她的三个女儿

龙女和张昀

仙姑架桥

向仙的故事

石头变芋头沙土变米饭

粗糠花变金花

治牛病的铁链

白日升天

阿苗(苗族)

王元翰的传说

曲法柯的传说

登楼老爷的传说(彝族)

慈光和尚的传说

刘大绅的传说

张藻中解元的传说

刘官的传说

郭大老爷

刘真人的传说

刘真人和姐姐

刘真人出家

刘真人接龙造桥

沙锅煮芋

姐替弟剪指甲

真人葬坟

京城抬腐

进贡皇帝

魂转人世

兄弟连封

 风物传说

塘子传奇

龙潭借碗(彝族)

二龙箐分碗窑村

疯龙潭的来历

螃蟹山与九个半陷塘

锁水塔与拴龙链

紫马龙

金锁桥的传说

金娃娃洞的传说

大小龙潭的传说

中寨的传说(苗族)

恩永泉

文笔塔的传说

慈光寺的传说

二龙山的传说

石公鸡的传说

虎乳泉(彝族)

吗达的由来(彝族)

西沙映月的传说(彝族)

葡萄井的传说

十八学士

文笔塔与文昌宫

回祖树

黄羊岗山龙潭(彝族)

右所的来历

西林寺的传说

董家山的来历

冲麦的来历(彝族)

关圣宫的传说(彝族)

刹马坪的来历(彝族)

龙亩的来历

广化寺的传说

打水龙潭的传说(彝族)

热水龙潭

龙洞泉

红石岩龙潭

冲麦古驿道的传说(彝族)

水阁的来历

马鞍山的传说(彝族)

六百余个潭泉的传说

慈云寺的传说

碗窑村的来历

象鼻温泉的传说

上村的来历

上村寺的传说

青龙潭村的由来

通京井的由来

仙人井

上村井

飞来寺

浣江桥的传说

仙人碑

宁寿寺的传说

阿赫和飞来寺

阿咱尼与小水井

白塔与迎春桥

报恩坊

开化寺的由来

玉泉山的由来(彝族)

张家花园

刘官府传说

茶庵香魂

散气波河上的散气桥

 其他传说

黄龙奔江

龙井湖里的姊妹龙

蛇仙与药神

水牛为什么会犁田

鱼仙大战哮天犬

禄改豆的传说

独眼鱼的传说

火把节的来历(彝族)

露水节的由来(彝族)

苗族服饰里的故事(苗族)

雷的传说(苗族)

故事

 人物故事

腰斩胡翰林吓死李进士

三百文钱算个命

十变九化

仁义与财白

邝娘娘

观音洞(回族)

苗王阿三(苗族)

千里马和万里羊(苗族)

两家人(苗族)

神医孙尊仁(苗族)

应山哥(苗族)

刘官了心愿洞中吊悬棺

会长的庙基土(彝族)

朱家鱼塘(彝族)

建文皇帝来临安(彝族)

丫头寨(彝族)

邑格冲与疯龙潭(彝族)

翠屏龙山

窑子吓破敌军胆

姑娘智斗野毛人

巧修恩永泉

神童施介曾

过目成诵

才思敏捷

断案公道

鸡不在鸟

金丝猫

包公断案

箭箭射屁股

赵大力气

红头发顽童(回族)

水淌花红(回族)

阿理芝(苗族)

宙爪(苗族)

李打雀和张打鱼(苗族)

 其他故事

小牛救母的故事

宁州坝的老鹰

千两白银与银马

吃鬼的人

尔梭圣人复活枯骨(回族)

白龙马的故事(苗族)

笑话

懦夫骑虎(苗族)

包姑爷回门

包姑爷祝寿

谎张三

杨状元的故事

砸玉桶

吃屎

巧运金砖

巧回碧鸡关

来瞧我的东西

试读章节

观音造海

采录:范学友45岁干部高中

2004年3月采录于华溪镇文化站

位于华宁县境内西南部的华溪河谷,自古就是一个人神共同向往的好地方。

奔流不息的华溪河从谷地流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河谷中造就了不少美景奇观。看两岸青山逶迤莽莽,听林中猿声此起彼落;轻风卷起稻浪,送来阵阵清香;村落冒出炊烟,绕就平安吉祥。

华溪河北岸悬岩峭壁上有个观音洞,洞中供奉着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谷中百姓对菩萨十分信仰,观音洞里经常有人上香,或求福求子,或消灾免难。一年四季,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一年,华溪河谷洪水泛滥,淹没了田地,毁坏了村庄。水患过后,暴发了瘟疫,成百上千的人死于疫病。

村民们结伴前往观音洞,诚心祈求观音菩萨救苦救难。他们的诚心感动了观音菩萨,她从南海出发,亲临河谷察看。

远道而来的观世音以蕉叶做成轻舟,漂流在华溪河上。她真没想到美丽的河谷会被洪水糟蹋成这个样子。恻隐之心让她决定移山堵水,在华溪河谷再造南海碧波,在青山绿水之间重建田园村落。

但是,观音知道工程浩大,仅凭自己一人难以实现。

第二天一大早,观音就去天庭见玉帝,把自己看到的灾情和救灾的设想对玉帝言讲,请求玉帝派天兵天将帮忙。

听完观音的陈述,玉帝欣然同意借给观音三千天兵天将,由观音统领,广施佛法,在华溪河谷移山造海。

当夭晚上,南盘江以南的马耳朵山顶上,三千天兵天将各施法旨,直把个马耳朵山闹得山摇地动。电光闪处,兵将们手执法器,驱赶着山上的巨石,像牛羊回村一样滚滚向前飞奔,整个山道上烟尘飞扬,雷声阵阵。他们紧跟在观音法座后面,经燕窝、各纳甸村后的尚田山,转过小龙潭村后山直奔华溪河畔。

此时,护卫观音前来察看华溪河谷灾情的善财童子突然走到观音大士面前,战战兢兢地说:“菩萨善心可敬,救苦救难理所应当,但只恐移山造海后,华溪河谷面貌全然变样。滔滔的河水将变成一片汪洋,莽莽的森林将被淹光;谷中猿猴、鸟兽将搬家流落他乡;炎热的天气将变得寒冷异常,田中瓜果将不再飘香。村落改到山头上,道路崎岖不便前往,所以,我恳请大士再仔细端详。”

听了善财童子的一番话,观音菩萨想到上天造物之不易,想到百姓流离失所、背井离乡,想到她移山造海的善举不太周详。想啊想,她自己也觉得移山造海的决定有些不妥当。

于是,她立即命令三千天兵天将停止奔忙。天兵天将得令,收拾法器回天庭交差去了。

这时的观音菩萨并未忘记华溪河谷的苦难。她叫善财童子回南海取来“宝瓶圣水”,用柳枝把圣水洒在华溪河谷上。

圣水洒处,污脏的水井、泉水变得甘甜清香;那些害人的蚊虫、苍蝇、毒蛇被管住,瘴气瘟疫一扫而光。华溪百姓过上了平安幸福的生活。

后来,人们发现华溪河畔堆放着两堆像小山一样的巨石,小龙潭村西的尚田山岭上则到处屹立着形态各异、大小不同的石头,每块石头都好像要滚下华溪河谷似的。谁也不知道一夜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海伯与太阳(苗族)

讲述:王文学苗族70岁农民

记录:龚培生65岁干部高中

1987年5月采录于华溪镇拉咱村

苗族最崇敬的是太阳神。太阳给苗家温暖,太阳给苗家生命。古时候。苗家不会种庄稼,靠打猎和采野果过日子。

有一年,洪水朝天,滚滚洪水淹没了坝子,吞没了山地和丘陵,村庄淹没了,田原荒了。淹死了许多野兽,冲走了不少野果。苗家逃上高山,在大森林里安家,风餐露宿,无吃无穿,连火种也灭绝了。躲在大森林深处的山鬼也趁机出来作祟,害得很多人生了重病,死亡威胁着苗家。就在这时,苗家的儿子,苗族人民的英雄海伯挺身而出,为苗家解脱了灾难。

海伯年轻力壮,箭射得又远又准,苗家个个佩服。为了拯救苗家的危难,他走到大森林边沿,面对苍天,向太阳祷告,请太阳神帮助苗家。祷告了三天三夜,太阳神终于睁开了慧眼,千万道祥光照亮了黑暗的大森林,一个个苗家得到了温暖,千万束金针刺瞎了山鬼的眼睛,一个个苗家得到了安宁。紧接着,太阳神从高空丢下一支长箭,箭头带着一团火,箭尾拴着一包包谷和荞子种。海伯拿着火与种子回到苗族人民中,但是大家都不会用火和粮种,一个个看着发呆。

海伯特别聪明,他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懂得了火与粮种的作用。于是,他教大家用神火烧掉荒草,烧死了山鬼,开出了肥沃的山地,再把包谷和荞子撒在山地里。

第二年春天,荞子收割了,秋天包谷丰收了。苗家吃上了荞粑粑,吃上了包谷饭,从此不再挨饿受冻。

山鬼烧死了,苗家不再生病,广阔的森林成了苗家世代生息的地方。苗家世代安居乐业地住在山上。

今天的苗家山寨仍然保留着“喷油火烧山鬼”的习俗。

P3-5

序言

人类不能没有故事(序一)

罗杨

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记忆,它记叙和传播着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古老中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那些“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奇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作为先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民间故事中充满了民族的智慧和生命的记忆,它传承了朴素的文化血脉,是民族文化得以认同的载体。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生命尊严的守护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上学读书带来的影响力还要绵久和强大。民问故事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理想信仰、价值观念、情感道德、生活知识等丰富内容,具有精神娱乐、知识传播和教化启蒙三重作用,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史,我们的祖先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愚公移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有故事的人生是辉煌的人生,一个有故事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故事,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民族走向成熟,也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向强大。

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那些美妙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世代的传承中,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融入到中华儿女的品格中。然而,在文明更迭、社会转型的年代,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把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抢救下来、保存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对民间故事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并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常抓不懈。

除了中国,哪个国家还能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并有如此众多的故事传承人和听众?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和娱乐方式,民间故事或许会被人们冷落,但我相信,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民间文化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亿万人民的血液里,它的根不会断。

人类没有故事将会平淡无奇,世界没有故事将会索然无味。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让我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世世代代地讲下去,让中国的崭新故事向人类倾诉更多的精彩。  2014年4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0:2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