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放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王天水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放下》是一本诗集。诗集收录作者王天水的诗歌百余首,包括80年代诗歌写作之初的作品,绝大部分是2013年以来新写的。这些作品有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希冀。诗人认识之透彻,感悟之鲜明,很可以见出其对世界、人生的认识,见出诗人的阅历之广和思索之深。此外,也有游学经历和宗教感受付诸诗篇。

内容推荐

王天水编写的诗集《放下》中的这些诗篇源于天水君的生活经历,包括他“一个人”的形而上之求索;是他生活形态中的一个精神向度,也是一种精神上的“瘾”。无关于人们惯性思维上的成名成家,更无关乎哪个界什么坛。

目录

序:知否知否诗与人

第一辑 诗的唤醒

 一个人

 飞机失联了

 我们

 我的忏悔

 跟团旅游

 今生

 虚假

 别人的爱情故事

 隔壁家的外来妹

 不期而遇

 无处可逃

 我是一个外星人

 自闭

 黑夜

 放下

 男人

 上帝的故事

 眼睛老花了

 老去

 发情篇

 沉默

 鸡蛋的遐想

 我在想

 一走了之

 困惑

 等待

 污染

 忙碌

 承诺

 灵感

 过年

 这一刻

 陌生

 逃离

 上帝与人

 睡眠

 夏天来了

 连续剧

 眼睛与光明

 终于忙碌

 安顿

 老朽

 父亲

 记性

 告别

 写诗

 不可告人的缘由

 渴望安宁

 挑灯夜读

 无题

 两个世界

 爱情

第二辑 诗的启蒙

 妒忌

 冬天的池塘

 初恋

 秘密

 老乌龟

 童年

 孤岛

 醒

 童心

第三辑 诗的朦胧

 采荷

 围墙内的突破

 幼儿园里

 归

 爱河

 雨中

 握别

 有过这么一回

 再别

 分手

 囡囡的泪

 盼

 烟酒爸爸

 不是中秋节

 父子

 小小办事员

 走私感情

 水洼

 雕塑

跋:我的写诗历程 王天水

试读章节

发情篇

母狮一年发一次情

一次发情持续一个星期

母狮每隔二十分钟做一次爱

一天做爱六十次

最强壮的雄狮也会在母狮面前

酥软瘫倒,气喘吁吁

人没有发情期

随时随地可以发情

动物发情为了生育

为了繁殖

为了种群兴旺

为了子孙万代

人发情是为了爱情

为了寻欢作乐

为了升官发财

为了金钱

动物只会和异性发情

人会和异性发情

也会和同性发情

有时还会和自己发情

随心所欲地发情

尽情生育

动物越来越少

避孕,节育,绝育

生育越来越少

人口越来越多

动物靠斗艳,靠体力,靠比拼

赢得发情

人靠诱奸,强奸,轮奸

赢得发情

为了不发情

把自己逼得出家做和尚

为了发情

把别人逼得阉割当太监

只要有钱

一个男人可以和无数女人发情

为了挣钱

一个女人可以和无数男人发情

动物的爱情是发情后的好离好散

人的爱情是发情后的长相厮守

婚姻是人的专利

是对发情的法律

动物没有婚姻法

他们不懂人还有婚外情

动物也会爱得死去活来

人却会爱得赶尽杀绝,倾国倾城

动物的发情来自本能,无非好坏

人的发情会变成爱情,变成纯洁,变成

高尚,变成传奇,变成永恒  人的发情也会变成罪恶,变成肮脏,变

成耻辱,变成唾弃,变成遗臭万年

动物发情是个人隐私

人发情牵涉到亲朋好友

牵涉到尊严名誉

牵涉到国律家法

牵涉到江山社稷

发不发情不重要

重要的是谁发情

和谁发情

火山喷发

地震海啸

这个世界疯狂变态

亿万年来

最雄伟的莫过于

太阳对地球的情有独钟

喷发那永无止境的欲火中烧

孕育出无数颗星星

广袤的宇宙

才有生机勃勃熠熠生辉

绵延不绝

2014.5.4

沉默

人多的时候

轮不到我说话

左右前后的火舌网

和他们的淋漓

封住了我的口

有人说我木讷

所有的话都是说给别人听的

自己的话没人说出来

争先恐后的滔滔不绝

像酒桌上的满汉全席

堆积如山

教堂的墙上只有一行字

“上帝的话语是真理”

一部《圣经》

让所有的基督徒

学会了倾听

这个世界是上帝的话语创造的

我没有口吃,也不是结巴

把自己的话封存起来

让别人的话满屋飘香

我选择做一个默默的清道夫

清理每一次酒足饭饱后

别人留下滔滔不绝似的残羹剩饭

以及牙缝间意犹未尽的

残渣余屑

让这个世界清静  2014.5.5

鸡蛋的遐想

画家把鸡蛋描绘成一个彩色的生命

文学家把鸡蛋描写成一部爱情故事

生物学家把鸡蛋浓缩成一个生命过程

音乐家把鸡蛋谱成一曲孕育生命交响曲

神学家把鸡蛋当作生命的创造

达尔文把鸡蛋写进了进化论

雕塑家把鸡蛋塑造成没有生命的真实

摄影家把鸡蛋逼真得完美无缺

导演在拍一部鸡蛋背后母爱的电影

诗人把鸡蛋想象成生命的全部意义

哲学家还在争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古老

话题

超市货架上的人造鸡蛋已经真假难辨

雄鸡绝唱般引吭高歌

母鸡躲在角落里

默默地下了一个蛋

咯咯叫了几声

一脸羞红

2014.5.6

我在想

总有人爱面子

一会儿要显富

一会儿要哭穷

没有人在乎你

在乎你的只有你自己

你不会任人使唤

你只会听任自己

同年同月同日生

不是你的敌人

同年同月同日死

也不都是你的朋友

你的第一个生日是哭出来的

在你的死期大家都哭给你看

你却默不作声

每个月领的工资

大部分都得付出去

存在银行里的钱

别人在用

路不是为你而筑

尽管走就是了

买了车

再买一笔养路费

你买的死亡保险

根本不保险

当你死的时候

是赔付给别人的  一天天过吧

顺其自然

不要把好日子都过完了

也不要把好日子都留到最后

这世界什么都是你的

你可以一个一个国家去旅游

这个世界什么都不是你的

二次世界大战

希特勒占领了那么多国家

最后一个也没有归他

自己打死自己的那把枪

也没能带走

只要活着

你不会一无所有

不要斤斤计较

没人能抢走太阳和月亮

抢走春天和鲜花

上帝说

让太阳的光辉照在好人身上

也照在坏人身上

上帝是万能之神

万物都是他的

可是他都不用

留给我们用

2014.5.7

一走了之

你一走就杳无音讯

手机换了住址也换了

床的半边我还为你空着

几根长发粘在枕头上拿也拿不走

想你有什么用

画饼充饥和望梅止渴

一样自欺欺人

把鼠标想象成你的手

QQ上热聊的那个人

还是不是你

你的美丽和微笑

已经成为舞台上的出色表演

我在观众席上哭得伤心欲绝

你也不会走下台

你走下台

也不会走到我身边

2014.5.8

困惑

喜欢你

是因为你什么都不是

什么都是的人

我常常避而远之  能耐与生俱来

包括后天的努力

狮子并非没有植物

才吃动物

人不是因为老了才会死

人的最大不是就是自以为是

造了原子弹人造卫星

以为就可以造地球造太阳

甚至可以造自己

人对上帝最大的不满

就是没有把人类造得

完美无缺,心满意足

就是没有把人造成上帝

我什么都不是

什么都一无所获

不知为什么生在此时此地

不知上帝把我造成这样

是故意还是疏忽

2014.5.8

等待

出生时

上帝对我说

你会死的

我等了一生

这是我最漫长的等待

2014.5.10

P40-55

序言

知否知否诗与人——天水和他的诗歌写作

郁郁

去年九月的尾上,天水兄以他一惯的风格不动声色地开了个博客,起先我也只是将其当作芸芸众生的微博、微信之类,仅于晨起或就寝之时,不太经意地上去瞅上几眼。新浪例行公事为他辟了个“王天水暮年”的博名,头像却是一尊满脸肃穆的证件照,他好像也太不在意诸如此类,只顾连篇累牍地写呀贴呀,如同一个闭门营造永动机的家伙。博文的内容大抵是些情窦初开的追忆和天伦之苦的感慨,以及他这些年周游列国的零星记载;而皈依宗教后的点滴感悟,则甘露般挂满他博文的字里行间。

时间跨入了马年,天水兄埋头博客的劲头陡然加速,恍惚间有一丝回光返照的迹象。不会出啥事吧?我的心里不免有些发怵,莫非果真一语成谶。伴随着“马航失联事件”的发生,天水兄好像吃错了药发疯般地写诗,一日一首,一日两首,有时甚至一日三首。短短的三个月,他如痴如醉一口气写下了四十余首诗篇。这不禁让我想起法国作家萨德侯爵,他因写作《于斯丁娜》、《于丽埃特》,极大地“伤风败俗”了那个时代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先后被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关押,但萨德侯爵禀持自己的理念且继以生命的力量,不管巴士底狱还是疯人院,逮着什么便挥手涂鸦,至死也不放弃那支蘸满血汁的鹅毛笔。写作到了这份上,当属“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不过,我是肯定不愿意天水君也步入此途此尘,即使罢笔为文盲。

今年五一节的一个黄昏,在吴淞江畔的一家咖啡馆我遇见了天水兄,他胡子拉茬一脸皱褶,灰白相间的头发杂乱无章,浑身上下除了那副小眼睛尚炯炯有神外,其余部分均可用灰头土脸枯枝败叶来形容,活脱脱一派已然暮年的“颓废诗人“之模样。事到如今,作为与天水兄交往多年的老伙计,瞠目结舌了半天焉能无动于衷。

说吧!说人,天水兄现乃写作之人;说诗,天水君则从未自诩诗人。那就说说一些记忆犹新的故事和相随于间的诗篇吧。

1996年秋,西藏自治区省政府宾馆,天水兄因兴奋过度,飞抵拉萨的当晚便高原反应得一塌糊涂。入夜,看着他辗转难眠一脸愁容的样子,倒水递烟根本无济于事,真叫人一筹莫展。折腾了半宿,天水君从日记本里抖抖索索翻出一页泛黄的纸片(要命,不会是遗书吧?我头皮一阵发麻),屏气打开一看,原来是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天水兄满脸苦笑。1978年天水兄好不容易从讨嫌的大集体饮食服务公司,考上了一所外地大学,却无奈父亲严重的担惊后怕(毕业后恐再也回不了上海)。忠孝不能两全,时年才过二十的天水君只好快快放弃。

我的心里满是苦涩,掠过一丝徒劳的敬意。

父亲出生的时候

父亲的父亲已经不在人世了

没了父亲的父亲

要承担起父亲的责任

很小的时候

父亲常常给我讲做人的道理

父亲的故事和母亲的奶水

一同喂养我们慢慢长大

父亲是农民工

后来坐进了厂里的办公室

父亲的生活极有规律

吃饭睡觉几乎是用秒表来掐算

小时候生病住院

我叫唤的常常是父亲

竞记不得这世界还有母亲

这几年父亲老得很快

睡着的时间越来越少  睡不着的时候

睁眼睡在床上

父亲表面很坚强

内心却很脆弱

眼泪全部蓄在水库里

再干旱的季节

也不肯轻易打开闸门

——选摘自《父亲》

我能感同身受么,即使深深浅浅难得要领。

……

在我不太遥远的记忆中,曾多次听得天水兄由轻到响,一遍遍拉开他的破嗓子“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你说过的那样爱我”。余音绕梁,回味再三,他真是敢了,敢得无怨无悔敢得如痴如醉。或许是从难以言说的情爱开始,或许是自厘毫得失特别是生死感悟中逃遁、脱颖而出的人,才会“知苦才是苦不知焉知苦”。天水兄在这两者间的经历与体会当比我辈多出许多。

我是地上之人。“小说乃自慰,散文系遗精,写诗为射精。”此言是我常挂于嘴边应归属非文明人的戏谑之语。天水兄听闻之后,是若有所思还是不置可否,或者不能苟同。他不说,不等于没反应。

你看,天水君借《发情篇》抒发了对生命力的惊奇感叹;又借《鸡蛋的遐想》生出了情感和思想的一枚枚“彩蛋”。他说“一个人来到这世界/离开时/也是一个人”(《一个人》);他觉得“我失联了/要不了多久/这个世界也会失联”(《飞机失联了》);他惊愕于“翻开家里的户口本/再也找不到自己认识的人/我也自闭了”(《自闭》);他认为“没有生命目标/放下放不下顿失意义”(《放下》)。胡风曾为他的那句“到处都是生活”吃尽了苦头。天水君却以雷厉风行的作风体现了“到处皆可诗歌”。诗歌向前进,日子无所谓。真想玩笑一声“天水伯爵,高卢雄鸡为你举杯!”以解我对天水君的欣然感佩之情。

明年是我与天水兄相识相交三十年的日子。从前似苦海,往后亦茫然。值此阅读天水君这叠呕心沥血的诗稿,审视近乎心若止水的自己,缅怀无言作答的过往岁月,我的心里五味杂陈。诗是可遇不可求的尤物,上帝才是万能的。那么子民的命运,上帝知否,知否。

2014年6月端午节

干上海苏河北岸

后记

我的写诗历程

王天水

一般地来说,到了我这个年纪,已经不太适合写诗了。

这是一个没有诗意的年代。

这是一个行尸走肉、及时行乐的年代。读诗人越来越少,写诗的恐怕也愈发稀少。现实生活中,人们唱歌,表演,纷争着登台亮相,人们渴望一夜成名。财富和权贵成了人生的终极追求。诗人,曾经的崇高、鲜亮的声名已经黯然褪色,那桂冠上的羽毛也被残酷的现实拔得所剩无几。

于我而言,写诗只是一种自娱自乐,远离喧嚣,求得一时的喘息和宁静的手段。诗是我灵魂深处的避难所,是躲避恶俗的温馨港湾。诗是我的自慰,自恋,自闭,自我释放,自我发泄的通途。她,让我逐渐走向自己,走向内心的向往和归宿。

病魔、宗教、海外游历,是影响我一生的三个要素。

我自幼多病,孩提时代曾患肺炎、伤寒、肾炎。中学时又得心肌炎,不得不休学一年。病魔对我幼小身心的摧残最为深刻,我常常一个人躺在病床上,望着天花板无助地发呆。

1972年4月10日我患急性心肌炎,被送入纺织医院重症病房抢救。同病房一个五十多岁的肝癌晚期患者,每天晚上疼痛难忍,彻夜不能眠,必须服大麻方能睡上片刻,不满一个月就撒手人间。他那因痛苦扭曲变形的脸,至今在我脑海里缠绕不绝,挥之不去。病魔的痛苦和恐惧,在我一生中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2002年4月的一天,因脑部血管瘤破裂导致突发脑溢血,即被送往长海医院接受抢救。那是我生意经营上最佳的时期,也是我生命中最为黑暗的岁月。那时我才意识到所有的财富在生命面前就显得一文不值。出院后一个月,我带着绝望和希望掺杂的心情,毅然去往英国。在那片久已仰慕、美丽的英格兰土地上学习生活了九个月。这是我一生中内心世界最大的改变,我来到教堂,认识了上帝,开始信奉基督。

“人的尽头,神的开头。”从英国回来后,我又先后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等地游学。我从一个意识落后、思想封闭的中国人,走向了世界,我的面前突然出现了光明。每到一地,首先要找的是教堂,那是聆听上帝拨云开雾的地方。

有人对我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对我来说,不死已是我莫大的福分,那是上帝的恩典。

如今,我已走遍了中国的每一个省份和地区,还到过亚洲、欧洲、澳洲、非洲、美洲的五十多个国家。这也是我人生中最引以为豪自得其乐的一笔财富。

细想起来,病魔是对我人生的磨炼和敲打,让我对人生的苦难与不幸有所反省、感悟,宗教使我惶恐的心有所依盼,而游历让我孤独的灵魂飞向世界,最后犹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绝汇入我诗的情怀。

我不能算是一个诗人,但我有诗人的情怀。

开始写诗还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个诗歌的年代。我像蹒跚学步的儿童,在诗歌的草地上跌跌撞撞。虽然也曾在报刊上发表过诗作,并还得过一个什么诗歌奖项。

真正写诗,还是我去年在美国,受到我表妹的敦促和鼓励。回国后,便在新浪网开了个博客,从自己的一些游学经历和学习宗教的感受开始,慢慢进入写诗状态,之后竟沉湎其中,一发不可收。所以,严格地说,我真正写诗的年龄还不足岁。  “失去你,使我的向往更高。”我一生失去了很多,但也得到了不少。虽然我已年过百半,写诗也仅属起步阶段,但写诗,让我找到了自己,更让我找到了心向往之的精神生活。

一生都是神安排。感谢万能的上帝,赋予我诗的灵感,赋予我诗的情怀,引发我对诗的冲动和兴奋,迷恋和渴望,在我人生的道路上不断指领我远离俗世,在我孤独的灵魂深处安置一颗充满希望的心。耶稣是道,是真理,是生命。

除你以外

在天上我还能有谁

除你以外

在地上我别无眷恋

除你以外

有谁能擦干我眼泪

除你以外

有谁能给我安慰

虽然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脏渐渐地衰退

但是神是我心里的力量

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

一个人的时候,我常会吟唱这首对神赞美的颂歌。煎熬和挣扎就会慢慢舒缓下来,仰望苍天,有所依恋,充满感动,充满诗情。

出生时

上帝对我说

你会死的

我等了一生

这是我最漫长的等待

——摘自《等待》

我一边等,一边写诗……

2014年6月

宝山永乐路华能时代花园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0: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