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论语里的人生之道(大字版)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钱逊
出版社 中国盲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钱逊编著的《论语里的人生之道(大字版)》出版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读者“读《论语》,学做人”,引导读者从中国古典典籍中汲取营养,修养身心。作者以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了“修己安人,以天下为己任;见义勇为,应该做的就做;待人忠恕,心中要有他人;克己复礼,动静合宜;行己有耻,有所不为”的人生之道,令人深受启发。

内容推荐

《论语》的思想代代相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生活中的每一个中国人,成为中国人“日用而不知”的信仰,是中国文化的“心魂”所在。读懂《论语》,读懂人生的常理,学会如何做人。

《论语里的人生之道(大字版)》出版的主要目的就是让读者“读《论语》,学做人”,引导读者从中国古典典籍中汲取营养,修养身心。

《论语里的人生之道(大字版)》由钱逊编著。

目录

《论语》这本书和孔子这个人…1

一、《论语》其书…1

二、孔子其人…3

三、《论语》思想的核心是讲做人…13

志于道…20

一、先做人,后做事…20

二、义以为上…24

三、群己统一…27

四、以天下为己任…31

从日常生活做起…36

一、见义勇为…36

二、见利思义…39

三、杀身成仁…44

仁…52

一、爱人——仁的根本精神…53

二、孝悌…55

三、忠恕…62

四、信…71

五、勇…72

六、直…74

礼…79

一、不学礼,无以立…79

二、仁和礼的关系…83

三、礼需要发展…88

修身态度…94

一、为己…96

二、由己…108

三、求诸己…112

修养功夫…118

一、好学…118

二、自省…120

三、改过…122

四、力行…127

和为贵…129

一、和是万物的基础…129

二、和而不同…132

三、中庸…136

四、和与斗…144

知命…148

附录《论语》原文及其大意…161

试读章节

志于道

一、先做人,后做事

立志,就是确立人生目标,明确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生活中就会没有方向,没有动力。

现在的中学生,甚至小学生,都以考上大学为目标。有了这个目标,他可以忍受艰难困苦,甚至作出某些牺牲,去克服一个个困难。但这只是一个阶段的目标,不是人生的目标。考上大学以后怎么办?还有一个做什么样的人,追求什么的问题。在大学,我们也看到这样的情况,就是有的同学考上大学后,觉得目标达到了,该好好放松一下了,下一步怎么做,没有想,没有了奋斗的目标。于是很快学习成绩就下降,甚至渐渐地走上邪道。

前不久小学开学,有记者采访一年级新生,问他们长大要做什么样的人,同学们有的说要当医生,有的说要当教师、科学家等等,有一个六岁的孩子说,要当官;记者问要当什么官?孩子说:“贪官。贪官有许多东西。”这件事引起很大的反响和热烈的讨论。童言无忌,对这个孩子,不必苛责。但确实提醒我们,要认真关注下一代的人生理想、目标问题。

总之,学做人,首先要立志。

事实上,每个人都对这个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有自己追求的目标。常见的有两类情况:一类是要赚大钱,做大款,追求大车、大房子……以谋求物质享受为目标;一类是追求得奖、拿金牌……以事业有成,证明自己的价值为目标。

《论语》中给我们提出了另一种人生目标。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志于道,就是要立志于追求和弘扬“道”,也就是做人的道理。首先不是追求物质享受,做富人、贵人,更重要的是懂得做人的道理,做一个好人。也不只是做科学家、教师、医生等等,这些属于专业、事业的追求,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选择,首先还要懂得做人的普遍道理,这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懂得和遵守的。事业的成功,并不就是人生的成功。一代拳王泰森,拳击技艺达到了顶峰,但人生遭到了彻底的失败;一些顶尖的化学家,却成为制毒的大毒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充分说明只有懂得做人的普遍道理,才能做一个好教师、好医生、好科学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先做人,后做事。学做人,首先就是要立志做好人。

做好人的“道",具体内容指什么呢?可以从《论语》里的两段话来理解。一段是曾子讲的:

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任重道远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成语,出处就是这里。作为一个士,现在的话就是一个读书人,他不可以没有宏大的心胸,坚强的毅力。为什么士不可以不弘毅,因为他任重而道远。这里讲的任重而道远,不是指某一项艰巨的工作,而是指整个人生。士要把弘扬仁道作为自己人生的使命,这是非常重大的责任,不亦重乎;而这件事情是一辈子的事情,要终生为此奋斗,死而后已,所以不亦远乎。这就叫任重而道远。也就是说,在儒家讲来,志于道就是要以弘扬仁道作为自己的使命,作为终生的追求。这也反映了对人生的理解。一个人来到世上,是担有责任的,人生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过程,不是吃好、玩好,潇洒走一回。  另一段话是:

子路问君子。子日:“修己以敬。"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日:“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

子路问怎么样才能算是一个君子,孔子说,修养自己,达到“敬”这样一个境界。子路又问,是不是这样就够了呢?孔子说修己以安人。子路又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你修养自己并不只是为了自己完善,而是要使百姓都能安乐。要能够修己以安百姓,连尧舜这样的圣人恐怕都要为此发愁呢。

从这两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志于道就是要以仁作为己任;仁作为己任不只是一个个人修养的问题。不但要提高个人修养,而且要弘扬仁道,使它在社会上得以推行,建立起理想的社会,达到安人安百姓的目的。这就是孔子的理想和志向,也是他对君子的要求。P20-2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6:03:30